簡體版

《贈品夫人》最新章節

石頭娘不愧是在外面當了管事的人,經歷了事情便明白了世道的險惡,有意要為小雅避免一些麻煩,她不是不相信大壯娘,實在是如今眼看趙興雅就要有身份了,害怕大壯娘會向劉氏告密邀功,讓劉氏打小雅這邊的主意。

大壯娘听石頭娘這麼說也不生氣,很平和地說到︰「爹親,娘親不及兒子親,我眼里最重我的兒子。我兒子就是喜歡草兒,我也是指望著兒子媳婦幫我養老的人,怎麼會讓親家難做。養好我身子的那些藥和肉食也是你們給的,若是做人沒有良心,一定腸穿肚爛,不得好報。」

大壯娘說話的時候留心看了一眼趙興雅,看見她用有些責怪的目光看著石頭娘,頓時心里暖洋洋的,心想,果然不是雅小姐懷疑自己。

石頭娘有些不好意思了,因為剛才確實是她自己想敲打一下大壯娘,沒想到讓小雅和大壯娘都不舒服。不過石頭娘裝糊涂的本事也不差,立刻喊著石頭過來幫忙再模一遍羊毛里的硬毛,按照趙興雅的說法這些硬毛會影響毛線的質量,先除去一些放在毛麻墊子上倒好。

趙興雅不想大壯娘這個技術人員心寒,便說到︰「那些毛線能紡細些就盡量紡細些,我打算找染坊把你們紡出來的毛線染色,若是染料不易褪色,我打算織出一些長帶子,冬天圍在脖子上會很暖和,也可以充當裝飾的毛領。要是易褪色,就織成小塊再拼成大塊的毯子,柔軟的可以當被子蓋,硬一些的可以賣給貴族鋪在地上。北齊早就有這樣的毛毯子賣了。」

大壯娘覺得趙興雅的做法還是很可行的,她母親一生都耗盡在織坊行業里,手上有很多特別的技藝傳授給了大壯娘。因為忌諱劉氏家族,大壯娘一身的本事無處施展。如今有了新鮮的事物讓她琢磨,她巴不得多花些心思在上面。趙興雅雖然想盡快看到成品的毛線,卻著實擔心人手和場地的問題,她考慮著是不是應該把五個女人送到自己的屋子里和大壯娘一起工作。

那些奴隸戶也是被她安置在山里了。如今山里的外院已經住下了十五個人,都在做烏泥薯的處理,兩百匹布的染料可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最快一個月之後染料才可以交付,要是少了五個女人,這些活計就要推後完成了。趙興雅想了片刻才很認真地對大家說到︰「這些羊毛和兔毛並不多,我不去找人做了。就你們兩家一起完成。大壯娘負責成線,你們打下手。如今我身份未定,那些奴隸不好叫來。不如你們慢慢做。能出多少是多少,務必精細。」

大壯娘等人答應下來了,趙興雅則取了羊毛和兔毛,混合毛線,預備以後躲在內院里完成給羊毛線染色試驗。如今染料才是山里必須秘密趕工的事情。這項工作不能停下來,一方面是為了玉娘子母子有正式戶籍,二來想趕在年前賣一批黑布給各路貴族的府兵當賞賜,黑布每年在這個時候才最值錢。迎春節是天禧大陸最重要的節日,意味著春天的開始,各家貴族都很願意講排場。很多顏色鮮艷的東西都好銷售。

玉娘子那邊處理烏泥薯有些麻煩,因為一旦被發現囤積烏泥薯就很可能被官府問罪。如今帶谷殼的糜子都漲到了五文錢一斤,好烏泥薯也買到了五文錢兩斤。實在是因為今年好烏泥薯比較少,官府大量囤積充當國家奴隸的口糧。

今年為了應對災年,很多奴隸,包括國家奴隸都在邊角的土地上種植了烏泥薯。按理產量本來會驚人的高,不料一場蝗災加旱災。讓很多烏泥薯都沒有成熟就漚在了地里,原因是烏泥薯的葉子都干枯或者被蝗蟲吃掉了。地下的烏泥薯也就不能繼續生長,個頭小,等幾天來不及挖出來的都漚老了,全是縴維不好吃。

明知道今年的烏泥薯品質不好,玉娘子也只能盡量收購。趙興雅需要成熟的烏黑烏泥薯才能提煉出更多的黑色染料,可惜官家不肯換澱粉多的大烏泥薯。于是玉娘子用糜子谷換了大量次等的烏泥薯,一斤中等的糜子谷換十斤那種澱粉含量不多的下等小烏泥薯,通過幾家官署換下來,一共換到了兩萬斤。

在荒年這樣大的粗糧交易讓玉娘子那邊惹到了麻煩,好在玉娘子及時把烏泥薯運到了倉庫,虎子和阿生又及時送進了山里。玉娘子這才辯解說是有客人請她家幫忙換烏泥薯養豬,不是她家囤積糧食賺錢,官府訓誡了劉家,玉娘子也就沒有膽子再收集烏泥薯,更不要說雇人處理烏泥薯了。

本來上好的大烏泥薯處理起來方便,加工之後除了黑色染料之外,還能得到不少黃色染料和澱粉,粗縴維。如今原料不好,處理起來費力不說,兩種染料和澱粉的收獲比例都少了,不值錢的粗縴維反而多了,不過這種縴維的韌性不好,除了給羊磨牙沒有多大用處,趙興雅覺得成本壓力大了,一萬錢的烏泥薯能出多少染料,現在還真的不好說。

內院自己種出來的烏泥薯收獲了,大約七千斤的樣子,趙興雅沒有舍得用立刻于做染料,四千斤陸續充當工錢給了合作戶那些人家當口糧。那些做工換來的糜子根本不夠他們活到來年收夏糧,有了烏泥薯就不用看著熟悉的人一個個餓死。剩余的三千斤烏泥薯至少要留一千斤做種子,因為饑荒,種子不夠,次年的烏泥薯也不會有好收成,趙興雅還打算多收集一些做染料。于是這三千斤烏泥薯都被存在地窖里等著日後看情況在動用。

沒有了烏泥薯這種已經開發好了的染料,黑色染料就要找新的替代品。趙興雅知道柿子樹的葉子,還有好些植物的根煮水都能提煉出黑色染料。唯一的問題是這些黑色染料的原料數量太少,煮出一百斤柿子葉的水大約只能染成一匹黑布,而且黑色還不及烏泥薯黑色的亮度,用了明礬,鐵漿也無法穩定色彩,看來要使用別的黴染劑才能利用柿子樹的葉子。

幾種樹根趙興雅也試用了,混合出一種帶亮色的黑,像漆皮一般美麗,可惜數量太少,還需要一種山里的特殊草根來黴染,這還是飄紅在山里亂試出來的,不然趙興雅也不一定能配出這樣的染料方子。眼下的原料只能染出兩匹這樣的布,趙興雅還試染了羊毛,發現這種黑色能固定于羊毛線,便扣下了這些染料,預備用來染色上等的布料或者全用來染毛線。

藍色染料是趙興雅最多的儲藏,山里收獲的山藍足足存下了六十個大缸子,可染出二百多匹布。趙興雅覺得這些染料太佔地方,玉娘子便和染料司的人商議了,用染兩百匹藍色布的染料抵去了六十匹黑布的染料。玉娘子也明白趙興雅的為難之處,那些烏泥薯估計提煉不出兩百匹布的染料。

為了趕進度,最後趙興雅還是動用了大公子的力量,要他在崇府借用了幾頭牛,專門負責推碾子磨碎烏泥薯,在十一月初完成了兩萬斤烏泥薯的處理。這次的兩萬斤烏泥薯只做出了一百九十匹黑布的染料,七十匹黃布的染料。黑色染料,趙興雅全部交給了玉娘子,除去玉娘子母子贖身用的染料,剩余的染料全部由玉娘子自己找地方染布出手出售,趙興雅不分紅,只要年下玉娘子送一頭肥豬給趙興雅這邊過年也就夠了。

趙興雅帶著奴隸養出的成品豬和雞都被賣掉換成憑證,贏取賭約了。除去了本錢開銷,賺來的兩萬多錢也投在存糧食和布料上。如今趙興雅的吃喝全靠大公子那邊供應,雖然本來這也是應當的,可趙興雅這邊還養著不少人,花銷也不少。等到過迎春節的時候,趙興雅想分豬肉給幫過自己的人家,山里的十五個奴隸也多少分吃些。趙興雅永遠不會是惡毒的奴隸主,總是想著給底下人謀些福利。要是奴隸們現在知道她的心思,不知道會不會感動地哭出來,跟著穿越女有肉吃。

除了大量的藍色染料,趙興雅還有十幾缸子紅色染料,只是品種不同,著色效果也不一樣。不過有了紅,黃,藍三種原色,勾兌出新的顏色就是時間的問題。趙興雅的實驗室很暖和,要不是她不能長期不出現,幾個月之後就會有很多特別的染料方子問世了。

因為染料的事情,趙興雅幾乎在山里的內院待了二十天,直到烏泥薯的事情處理完了,她才想要去見大公子一面,順便送上一些她加工的粉條。兩萬斤烏泥薯只過濾出了三千斤不到的濕澱粉,摻上豆子粉做粉條,曬干就是二千多斤,這些事情足夠十五個奴隸干到迎春節。趙興雅把最先出品的五十斤包了起來,送到大公子那邊,算是給家里多一種吃食罷了。

ps︰

前段時間的磕磕踫踫終于熬到頭了,應該能安穩日更下去,求個收藏,後面的種田經商部分很精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