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夢伊始 海外蓄勢 第三十一章 德國攻略(上)

跟歐陽振華告別之後,劉邦國就匆匆辭別了正跟他如膠似漆的歐陽芷晴,登上了前往德意志的渡輪。這是他此次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也是對他以後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次旅程。

到達德國之後,劉邦國又一次故技重施,以投資重工業為名,輕易的敲開了德國這個極為重視工業發展的國家大門。也很快通過關系見到了在後世名聲響亮的軍事戰略家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

但凡說起一戰德國,人們最先想到的人肯定是威廉二世和小毛奇。很少的一部分人會告訴你︰其實一戰中德國的具體路線在十年前早已定好,威廉二世和小毛奇在一戰時的軍事動作,大部分都是根據這個計劃來走的。這個計劃叫‘施里芬計劃’,制定這個計劃的人就叫做阿爾弗雷德•施里芬。

作為德國參謀本部的著名參謀總長之一,施利芬的長相離標準的職業軍人差得很遠︰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略有些謝頂,恰如一個文弱書生。而最令人詫異的,莫過于這位近代史上著名的戰略大師的眼楮一如普通人一樣灰暗無光,全不見戰略家獨有的靈氣與智慧。自然,熟悉施利芬的人則對這一點不太會感到驚訝他本是一個高度的近視眼。

在十九世紀至二戰結束前,世界陸軍之強,莫過于德國。而作為德國陸軍的最高指揮機構的德國參謀本部,特別是一戰前的德國參謀本部,更是藏龍臥虎、人才輩出,至今仍然令無數熱血男兒心向往之。

在德國參謀本部的歷屆參謀總長之中,成就最高的當數輔佐俾斯麥先後打贏丹麥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統一德意志的毛奇();而最為中國人所熟悉的,當數毛奇的繼任者、1900年出任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元帥的瓦德西()。施利芬是瓦德西的後任,任參謀總長的時間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時間。他退役卸去總參謀長後,依然在德國的軍隊之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根據小毛奇在一戰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

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一手努力所締造的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使得老牌歐洲強國無不對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同時,德國地處歐洲中心,列強環繞,戰略上處于不利地位。因此,這種強烈的危機感使得德意志在統一不久,德國參謀本部便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應對未來全面的歐洲大戰。這種研究的強度,在施里芬上台之後才正式的達到了巔峰。

1891年,也就是他出任德軍參謀總長的第一年,施里芬便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被稱為第一號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施利芬采用了軍事學家所罕見的「劇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來歐洲大戰的基本過程,提出了「時間差」的戰略構想與實施方式。

之後,施里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號備忘錄,這三份備忘錄,便是「施里芬計劃」的基本雛形。此後,在任期內,施里芬主導進行了對未來戰爭的無數的演習、沙盤演練與討論,對備忘錄進行了反復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後一份備忘錄,並于1906年親手交給了繼任者,老毛奇的佷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計劃」終于成形。

施里芬計劃就是我們日後的閃電戰的雛形,也可以說,施里芬將軍也就是閃電戰計劃的初步提出者,他認為,在戰場上用炮火掩護裝甲部隊和步兵沖鋒的做法可以迅速打擊敵人,這種施里芬計劃的提出使得德軍在一戰初期所向披靡。

但是非常可惜,小毛奇雖不乏智慧,但卻完全沒有魄力。他既然不能根據自己的理想來重新擬定一套戰略,而對于前任所移交下來的計劃也感到無可奈何。他內心里對施里芬的思想不敢苟同,甚至對它缺乏信心,但他對于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元帥有一種自卑感,在表面上不敢明白地表示反對,尤其是那無異于向整個參謀本部挑戰。這種矛盾的心理,也讓這個本來極其完美的計劃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得施里芬數年的心血付諸東流。

1913年,80歲的史里芬臨終時仍一再叮囑︰「必有一戰時,切莫削弱我軍的右翼力量。」盡管這一臨終囑咐隨著德國悲劇的落幕而成為軍事史上的名言。

劉邦國之所找到他,除了他現在是德軍總參謀長外,還有就是他精準長遠的戰略眼光和他在德國政治上影響力。相對于謹慎的小毛奇和好大喜功的大胡子威廉二世來說,他更開明,更懂得物盡用,也容易說通一些。可以說只要能夠說動他,憑著他現在在德國的軍隊中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與決策力,便會直接導致德國在政治上的傾斜。

還有就是他的‘施里芬計劃’,後世雖然很多軍事家(不管是德國的敵對國還是同盟國的)對這個計劃都是贊譽有加。但事實上,這個計劃雖然實施了,卻並沒有成功。

暫且不論是不是因為小毛奇沒有按照施里芬的意願來開展實施,從而最終導致這個計劃的失敗。單說這個計劃本身就很有問題,這並不是說施里芬想得不夠周全,而是因為他不管再是戰略大師,眼光再朝前,也不可能完全料到十年後的局勢(施里芬計劃從制定完成到正式實施整整經歷了十年),除非他像劉邦國這樣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

劉邦國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說服他,不僅是為自己現期的發展,更為即將到來的一戰埋下一顆釘子。只要能在他的心中留下一顆種子,那麼他在最終確立路線的時候就會考慮到這些東西。從而影響到德國的決策,使得一戰會發生一些改變甚至是徹底的改變!劉邦國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好心,而是包藏禍心在其中,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給一戰加把柴火,讓它燒的更旺一些!

當然這個想法雖然不錯,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劉邦國能夠說服現在坐在他對面,眼楮似乎永遠眯縫著的施里芬。

施里芬的辦公室里,他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面,有些好奇的眯著眼楮打量著那個非要見他一面的黑發青年。

而劉邦國則穩穩的坐在施里芬的對面,也好整以暇的打量著這位戰略大師。他曾經看過一幅施利芬的肖像畫,但遠沒有現在這麼直觀。

施利芬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像一個普通人多過像軍人,個子雖高,卻身材瘦弱,德國的緊身軍裝穿在他身上卻讓人總覺得有些寬大。臉色像剛生過一場大病一樣蒼白,眼袋很大,眼楮渾濁,完全沒有一絲靈氣與精神。頭發稀疏花白,頭頂上還有些謝頂。然而,他雖然只是靜靜的坐在那里,卻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不算明亮的眼神不經意的掃過,卻會讓人有些壓力。

「或許,你現在可以說明你的來意了。」施里芬直接說道,一如其他平常的德國人一樣,施里芬也同樣具有德國傳統的優良品質,那就是務實。

「當然,事實上,我是來找您合作的!」劉邦國微笑著用德語說道。

「合作?你是一名商人,而我則是一名軍人,我們之間好像好像並不應該也不會產生任何交集吧?另外提醒你一點︰你的身份,我很了解,我跟你的爺爺有過一面之緣,他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少。你在德國投資的事情我知道,只要不像你爺爺那樣,我不會去管,也幫不上什麼忙。所以如果是經濟上的東西,你找錯人了,最好還是不要開口了!」施里芬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只是開口提醒道。

「經濟?不!我不會跟你談什麼經濟上的事情,如果只是經濟上的事情,我也不會來找您。我所說的合作,是軍事上的東西,不知道您對于這個有沒有興趣呢?」劉邦國搖了搖頭,笑眯眯的反駁道。心里卻是有些嘆息︰自家老爺子的所作所為,搞得動靜也太大了點吧?竟然讓這個只關心軍事的軍人都有些發怵。

「軍事上的事情?請恕我直言,你們劉家似乎只關心經濟吧?在軍事上•••」說道這里,施里芬停了下來,不在往下說去。但話語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們劉家在財力方面很厲害,但在軍事上卻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

「呵呵,也許吧!但我這次前來貴國,卻並不代表劉家,而僅僅是以個人名義跟你見面。至于我有沒有資格,你也許應該看看這份東西。但是,在你看之前,我要先聲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不是間諜!」劉邦國不可置否的拿出一份資料自嘲道。

PS︰估計大家看了這章,一定會覺得落日寫的有些過了,把施里芬神化了。但落日一直認為,施里芬其實才是一戰德國的總設計師。他之所以沒有小毛奇出名,更多的是他當時已經退役,隱居幕後。要知道,‘施里芬計劃’確定了之後,幾乎沒在改過。可是,經歷十年之後,這份計劃依然適用(雖然被小毛奇改的亂七八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施里芬的戰略眼光有多長遠了。

另︰求個票票,求個收藏。謝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