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觀內景,出元神

「心性之功第一境,煉己,內里又有三層,第一層︰入靜;第二層︰養心;第三層︰煉性。浪客中文網」

天色已經是一片漆黑,明月高掛在山頂樹林的枝頭。

飛龍亭中,在謝靈運的聆听下,南陽子細細地講道︰「我們先說第一層入靜,修心煉性從靜起,若然心不能靜,那麼性功將永無所得。《道德經》雲︰‘致虛極,守靜篤。’儒家《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佛家《成實論》則說︰‘止為定,觀為慧,一切善法從修而生,皆為止觀所攝。’

入靜也好,止定也罷,都是說的同一個東西,摒除雜念,使得心境暫時地擺月兌散亂和昏沉,呈現無思維的靜止狀態,令到識神退位,而元神純一!其中又細分有三階,即是三個修證步驟,一,攝心神;二,致虛極;三,守靜篤。」

所謂‘先法後止’,道儒佛三家都有本門的入靜法門,而又各有不同,道家有听息、數息、隨息;儒家有心齋;佛家有觀鼻端白、觀想……」

當下南陽子把這入靜三階一一說了個清楚,然後講解傳授了一些修證要點,以及最重要的心法,謝靈運都听清楚弄明白了,便道︰「師傅,那我試試。」

「好,為師就坐在這里為你護法,你的心盡可以安去。」南陽子呵呵的笑了笑。

謝靈運點點頭,便雙手放到雙膝上,微微閉上眼楮,開始修煉起來。

第一階「攝心神」倒是熟練,因為凝神、調息乃是修性、修命的入手功夫,現在恆寶每天都在練,他自然也有鍛煉了多年的底子,否則之前就不可能會成功地施展出了引鼠法。

攝心神就是什麼都不要想,听起來似乎非常的簡單,然而事實上,普通人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念頭活動,一會兒想起過去,一會兒思到未來,一會兒喜一會兒悲,這種雜念跳來跳去的狀態就叫做「散亂」;而偶爾間沒了散亂,又馬上便昏昏欲睡,這種狀態則叫做「昏沉」,然後睡著了,沒過一陣,心神就會繼續地散亂,因此生出了諸多的夢境。

芸芸眾生每一天不是在散亂,就是在昏沉,很少有空靈清醒的時候;而「古之真人,其寢不夢」,真人睡覺時都不會發夢的,除非是有意為之,這正正是心性之功的作用。

在那麼多的入靜法門中,謝靈運最喜歡用道家的听息法,心神留意著自己的呼吸,不讓每一息溜走,但是心神卻不要想著去控制呼吸的長短快慢,也不要控制念頭的起落生滅,只是听之任之,讓它們順其自然地生起又落下,最後心境歸于一片安靜。

「呼,呼呼……」氣息一呼一吸之間,謝靈運心中閃過了一幅幅的畫面,有白天在衙門前跟郭登高、莫雲房他們吵架,有老喜笑嘿嘿扭動的樣子,也有其它……

漸漸的,所有的念頭都如同下雨般嘀嗒嘀嗒地落下了,心如止水,他也成功的攝住了心神。當然這次的目標並不是只到這一步,于是他向著第二階「致虛極」繼續邁進。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佛家唯識學說有五種心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會接收到外界的各類信息,再由第六意識來處理這些見聞覺知。有時候一個人會「走神」,比如听不清旁邊人的叫喚,或者看不清眼前人的走動,正是因為第六識暫時沒有理會前五識的報告。

而在道家里,這五識合起來統稱為「識神」,第六意識則屬于「元神」。

識神什麼風吹草動都會管,不但擾亂了元神,還支配著身體乃至情感。「致虛極」則是要摒除掉所有的外緣,使識神暫時消退,全讓元神作主,那麼修士的心境就能更加澄清,也更能維持著入靜的狀態。

師傅說修第二階最好的、最易學的心法是佛門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謝靈運沒什麼門戶之見,一遍又一遍地默念著這篇經文,嘗試叫識神先行退下,但慢慢的,渾身就出現了一些異樣痛苦的感覺,腳底發癢、後背發冷、鼻子發澀……

「阿客,這是體內的氣血邪正在爭斗、識神元神在相搏,你只需堅守心神,隨它們去便好。」師傅的和藹聲音忽然傳入謝靈運心中,應該是看出了他的異況,又道︰「若然你劇痛難忍,就睜開眼楮,萬萬不可勉強!靜功是要慢慢積累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剛才師傅就提過會有這些現象,只有煉到身體沒有了痛苦、平和舒暢,才算是虛極階段。如果心性資質不夠,或者遇到魔障,卻硬要撐下去,隨時會被折磨得精神失常。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听了師傅的話,謝靈運的心從繃緊又放松下來,隨著不斷地默念經文,痛苦一一散去,身體也逐漸變得舒坦……

十五年的學問沒有白做,南柯一夢沒有白做,那些異樣統統消失後,識神似乎睡過去了!

如果說在入靜第一階,他還能隱約地听到周圍的一些聲音,現在是完全听不到了,也許天空突然打個旱雷,都吵不著他;不只是耳識,其它全部的外緣也都暫時屏蔽了。

入靜第二階有一個重要的修證成果,那就是內視,修士能夠看到自己的髒腑內景和經絡隧道,這對于修煉命功無疑有著莫大的幫助。

要知道現在是否進入了虛極狀態,一試便知。

好吧,瞧瞧自己是不是滿月復經綸!謝靈運一想,一點神光就生起,內視其實就是讓元神探查來自體內的信息,平時是極難察覺的,但現在他外緣皆蔽……

那點神光一溜,在體內四處游走,驟然之間,元神就看到了清晰的內景,跳動的心髒、張縮的肺、一條條河流似的經脈和血管……

看著血氣奔流不息地流轉,謝靈運感到十分的新奇有趣,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原來另一個世界苦尋不得的經絡是這個樣子的,無形卻又存在,唯有元神能看見。這一下,很多以前的疑惑都迎刃而解了,尤其是一些醫術上的問題,他都得到了答案。

不過他搜腸刮肚的看了好一會兒,卻沒發現有墨水的存在,心中一笑,那點神光溜回了元神,所有的內景也隨之不見了。

「致虛極」挺容易的嘛,繼續煉下去!入靜第三階,也是最後一階的「守靜篤」。

此時南陽子撫須地看著愛徒,又是欣慰又是吃驚,他看得出阿客已經修成了第二階。

一般來說,「致虛極」不花上一兩個月是很難成功的,受那些異感困擾,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踏足第二階,阿客大師兄用了二個月,二師兄用了一個月,他自己當年也用了半個月,就有了「天才」之名;而現在阿客,厚積薄發,一口氣就修成了。不愧是仙佛之才,不愧他栽培多年,呵呵……

但老頭兒的白眉忽然就高高扯起,老臉上的神色一變,卻是見到謝客兒的身體突然動了,腦袋微微後仰,竟然是要!

「阿客,不可冒失,千萬不要急于元神出竅!」南陽子立即閉上雙目,用神魂的力量傳意過去勸止,他雖然沒了命功,性功還在第三境證道境,僅剩的能力倒還能做到這一點。

「靜篤」乃是一種心神虛寂清靜到了極致的狀態,想要進入這種狀態,即是要達成第三階的重要修證成果,元神出竅。

當元神和身體分離,在這期間,元神自然就不會再受到留在身中的識神的影響。

然而出元神不是兒戲,各種各樣的危險太多了,通常修士一開始只敢在靜室里出元神,事先還要做好保護形軀和神魂的諸多準備,可這周圍沒有符,沒有陣法,沒有焚香,沒有燈火……

特別這是第一回,如果亂來,輕則元神受損,重則累及性命!

听到師傅的話,謝靈運卻沒有停止的打算,他並非是個急功近利的人,但確實沒什麼問題,初次正式地修煉性功來到這里,他根本沒有困難的感覺,反而覺得狀態正好。而且相比在靜室,他感覺在山頂上會更舒爽,冶城山還要是自家的地盤,又是陰氣正盛的夜晚,師傅又守在旁邊,有什麼好怕?反正他的元神一點都不害怕。

總歸要修煉這個「守靜篤」,要試上一試的!

怎麼出元神?在之前師傅介紹的好幾種法門之中,他喜歡儒家的坐忘法,《莊子》雲︰「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顏回說︰「忘記你的身體,摒除你的心念,元神離開了形軀,沒有了識神帶來的知覺,與虛空合一,這就叫做‘坐忘’。」

秘訣就隱藏在「墮肢體,黜聰明」這句話的一詞兩意中,謝靈運想著自己睜開眼楮,起身走出了飛龍亭,一步一步地走向前面的懸崖。

顏子啊,虧你想得出這種損招,真的只有「拋棄你的聰明」,才會做出這種「墜落你的肢體」的蠢事了……來到懸崖旁邊,他望了望那深不見底的山谷,便轉過身,整個人張開雙手地往後面倒去,頓時從山頂墜向谷底——

呼呼呼!一股股無比真實的狂風在吹襲在呼嘯,好像快要摔死了,他的元神立時有些動搖了起來,識神也在復蘇,墮落的身體在擺動,氣息在紊亂……冷靜,冷靜!守靜篤!

既然要黜聰明,那麼摔死就摔死吧,山人我不在乎!

他意志一堅,穩住了心神,所有的念頭集中到腦袋頂門那里,借著下墜的沖力,元神的神光一點點地涌了出去,走吧!走啊——

突然間好像掙月兌了什麼……

剎那的感覺,離形去知的感覺,謝靈運一眨眼,就看到飛龍亭在前面,亭中一個儒衫少年和師傅相對而坐,他不禁驚呼︰「師傅,我跑出來了!」

南陽子似有所感地睜開老眼,望著徒兒軀殼後面的那一處虛空,先是一愣,旋即啞然失笑,痛快的又驚又喜的笑聲——

「哈哈哈哈,好個謝客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