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

第一百四十六章定二州

「匹夫之勇?」呂布大笑,「笑話,若非中計,你等能奈我何?」

「呂布,呂奉先,要不說你是匹夫之勇。如今山窮水盡,你不想著如何月兌身,徒自逞口舌之利。你率兵偷營之時,不是也想取巧成功?此時你該好好想想你的後路了」凌雲說道。

一席話令呂布啞口無言,凌雲所說的他又何嘗不知道,完全都佔著理。

「呂奉先,你是不是疑惑,高都城如何丟的?」凌雲又問。

呂布看了凌雲一眼,想說什麼,最後什麼都沒有說。他心里是充滿了懷疑,只是知道了又能怎樣。

凌雲沒有理會呂布,顧自說道,「如今給你兩條路,一是降,二是死。」

呂布看了看旁邊的諸將,心中閃過一絲不甘,皺眉沉思片刻道,「呂某願降。」

凌雲盯著呂布,點了點頭,「不錯,看來你還是一個聰明人。」

呂布眼中陰晴不定,嘆了口氣,將方天畫戟掛在馬,翻身下來。

身邊諸將亦跟著下馬,隨呂布一起跪拜凌雲。

凌雲策馬走到呂布跟前,「各位請起,如今是一家人了,望各位與幽州將士同心同德,共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高順、張遼等人隨呂布同時應聲稱是。

收復呂布如此順利,凌雲並不意外。因為他心里清楚,呂布並非真心歸降。因為在生死之間,呂布自然會選擇歸降,不過,那只是權宜之計。日後呂布若有機會,肯定會異心。

凌雲當時若一聲令下,萬箭齊發,縱是呂布英雄蓋世,也難逃一死。只是凌雲對他手下的幾員大將起了愛才之心。

尤其是高順和張遼,這二人都是將才,在三國時代算是一號人物。凌雲如今在用人之際,怎麼會放過他們。

安撫了一番之後,凌雲率領人馬進城。

徐晃帶著兵馬將凌雲營入大堂,稟報偷營戰果。

城中一萬守軍,被凌雲從兵營購買的人馬殺死四千余人,其余人全部歸降。

時間不長,郭太帶人進城,大營的伏擊已經徹底結束。張揚、宋憲、侯成被俘,收降軍一萬兩千人。其余兵馬皆被消滅。

凌雲在大堂听完稟報,令人將張揚、宋憲、侯成三人押入大牢,日後處理。凌雲並沒有進行招降。

呂布听凌雲下完命令,想要說什麼,但皺了皺眉頭,什麼都沒說。他想救下張揚,卻怕凌雲起疑心。

凌雲也知道呂布與張揚關系很好,所以必須防著他們勾打連環。

張揚見呂布已然投靠凌雲,而自己卻被打入大牢,心中頗為不平。對呂布遂生了怨恨之心,也許一句話就能救他,而呂布卻連一句話都沒說。枉他張揚在呂布兵敗之時還待他甚厚。

凌雲略使小計,讓呂布與張揚之間產生了裂痕。而後凌雲令人在夜間將張揚帶到跟前,對張揚好言安慰了一番,對其勸降。

張揚早有降心,只是凌雲並未開口,他也不能主動投降。如今凌雲給了他一個台階,他如何還拿著架子。當今天下,凌雲並鋒所指,無不披靡,張揚知道自己的能耐,成不了什麼大事,最好的歸宿就是投一明主,建功立業。

無疑凌雲是最佳的選擇,況且他也沒有任何選擇。

收降張揚之後,第二天一早,凌雲升堂議事,令徐晃為主將,張揚協同,收取河內郡。

河內本來就是張揚的天下,張揚所到之處,守城主將無不開城將其迎入。得了張揚,就相當于直接把河內收入囊中。

河內安定下來,凌雲令徐晃為河內太守,駐守河內,嚴密監視西涼動向。

至于張揚,凌雲將其調至冀州擔任河間郡太守。

高順和張遼都封了偏將,高順調到趙雲帳下,張遼調到了太史慈帳下。

呂布與其余降將領皆有封賞,但呂布只與張遼、高順一樣,為偏將之職,其余將官還要低一些。

這幾人被分派到了幽州境內任職,遠離並州。

凌雲知道呂布還可能反叛,所以不能給他太高的職位,如果職位越高,可能給他帶來的損失越大。

但此時還不能殺了他,如果殺了呂布,就會對收復張遼和高順造成困難。就這樣吊著呂布,觀其表現。

十幾天的時間後,河內郡都屬于凌雲的領地。如今整個並州全被凌雲佔領。凌雲也再次由二錫將軍升為三錫將軍。兵力限制增加為三萬人。

冀州方面,因為孔融的退出,曹袁聯軍兵力減少,他們只能采取守勢。

而凌雲卻沒有進一步展開進攻。

如今凌雲的地盤已經囊括幽州全境,並州全境,冀州也佔領了絕大部分,只有魏郡尚未收取。

所佔領的領土過于龐大,凌雲先前只是簡單的安撫,穩定民心。

但隨著領土不斷增多,凌雲越意識到後方的重要。不能只注重開疆擴土,必須要把後方穩定下來。

眼下又快到了春耕季節,凌雲在燕山大營又建造了大量住宅,把能得到的平民都給得來。讓這些人離開燕山,到各地傳授技術,這些平民所帶來的各種技術都達到了這個時代的前列。

無論是耕種、冶煉、加工還是漁牧,凌雲想把經濟先搞去。

因為領土過于龐大,各項花費太多,凌雲的經濟非常拮據,只靠開采銅礦和收斂金錢必然難以為繼。

而且凌雲不清楚升為九錫將軍之後,游戲系統會不會還能使用,如果到時候不行了,那現在不把經濟基礎打好,肯定又是天下大亂。

民亂則天下亂,民不聊生則民亂,所以民生工作是重點中的重點。

這段時間,凌雲又招攬了一些人才,通過考核,全部任用在政務方面。而且凌雲制訂了嚴格的監管制度,盡量減少階級分化帶來的不量影響。

在政務管理,凌雲重用管寧等從遼東過來的人,讓他們人盡其才。

經過五個多月的治理,後方越來越穩定,經濟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農林牧副漁大幅度發展,市場體系逐漸形成。百姓安居樂業,凌雲治下的領地與其他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也有很多正在逐漸完善的地方,但凌雲不能等了。

因為冀州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見凌雲久不進攻,遣曹仁、于禁領大軍攻打徐州。

先前曹操發文與徐州牧陶謙,令其率兵前來冀州抵御凌雲。冀州離徐州較遠,暫時波及不到徐州。

陶謙出于多方考慮拒絕了曹操的請求,因此曹操出兵討伐。

一方面是為了得到一條退路,另一方面想用武力取得徐州之兵,用以抵抗凌雲。

凌雲知道歷史的曹操曾經佔領過徐州,按歷史的時間,曹操也是在這兩年進攻徐州,並且屠殺了數十萬徐州百姓。是歷史非常有名的大屠殺。

凌雲不確定,現在歷史已經改寫,大屠殺會不會發生,但他不能去賭,因為那關系到數十萬百姓的安危。

因而凌雲在安定了後方之後,調兵遣將,並伐魏郡。

凌雲共派出二路人馬,第一路由趙雲率領,領軍二十萬,其中鐵甲軍五萬。第二路人馬由太史慈率領,領軍二十萬。二人分南北兩路同時進攻魏郡。

兩路大軍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開進魏郡,迅速攻取縣城。

袁紹在魏郡有兵馬十五萬,這是袁紹最後的兵馬。曹操在魏郡布置了十萬大軍,以一郡之地養活二十多萬大軍,魏郡百姓苦不堪言。

凌雲大軍的到來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十幾日間,兵鋒所指,攻城掠地,整個魏郡盡落凌雲之手。

袁紹根本擋不住太史慈的人馬,曹操也擋不住趙雲的大軍。

面對洪水般的大軍,袁紹不得不放棄冀州,隨曹操進入兗州地界。

至此,凌雲收復冀州全境,再生一級,成為四錫將軍。

凌雲自領幽、並、冀三州州牧,手下將領均有封賞,一時之間,成為天下最強,領土最多的一大諸侯。

更讓凌雲興奮的是,在收復冀州之戰中,凌雲擒獲一人。此人是曹操的謀士滿寵。

滿寵其人,凌雲非常清楚,是曹操帳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能現在的滿寵剛剛投靠曹操不久,並未得到重用,因而滿寵大志不得施展,所以在凌雲一番勸降之後,滿寵欣然答應投在凌雲帳下。

三國時代的人才,凌雲大多心生崇敬之心,無論是在前世,還是現在。能在歷史留下許多傳奇的人,就值得敬佩。當然,呂布這樣的人除外,他留下的除了傳奇之外還有笑柄,這樣的人生畫卷總是以敗筆而告終。

凌雲現在時常想著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但凌雲知道諸葛亮此時只有十四歲,換句話說還沒成人,總不能把人家小諸葛也拉過來。

至于風雛龐統,凌雲也非常渴望。

即使大業已定,凌雲也同樣需要臥龍、鳳雛這樣的人才。創業難,守業更難,人才永遠都是最珍貴的。

可能一個人才都能決定一個時代的興衰,都能決定一個朝代的興亡。

凌雲知道這個道理,而且知道的很深,所以他非常渴望人才。

對趙雲如此,對太史慈如此,對徐晃如此,對張遼、高順亦如此。

如果呂布能真心歸順,凌雲當然也願意重用呂布,但狼子野心,凌雲信不著他。

甚至關于、張飛這樣的英雄,凌雲只能望其興嘆。

正是因為這樣的英雄太過忠義,所以凌雲才無法收取他們。因為他們太忠于劉備了,以至于他們眼中只有劉備,而連袁紹都沒有。

經過冀州之戰,凌雲再次見識到了劉備敏銳的判斷力和趨吉避凶的能力。

在冀州將要丟掉之前,劉備向袁紹請令,出去籌措糧草。袁紹不疑有他,令其速去速回。

不料劉備帶著兩位兄弟,借此機會,帶領本部五千人馬,逃向荊州,投奔劉表去了。

劉備的這五千人馬,一直沒有參與到與凌雲的正面戰爭之中,每當袁紹調遣劉備的時候,留備總是以各種借口搪塞過去。

凌雲听到了這一消息,略一沉吟,歷史又被提前了,只是不知劉備在荊州會得到怎樣的待遇,會不會提前請出了諸葛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