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

——

>

第一百七十四章義釋

凌雲平定司州這段時間,趙雲在豫州也有所建樹。

憑借五萬鐵甲軍,與袁術大軍對陣了數場,滅殺袁軍四萬余人,使兩邊兵力逐漸接近。

趙雲並未采取強行攻城的戰法,而是*敵軍主動進攻再伺機消滅的辦法。因為袁術軍中與凌雲這邊不同,袁術沒有充足的糧草,只須耗住他的大軍,時間一久,袁術肯定支撐不住。所以最著急決戰的就是袁術,既然佔有這個優勢,凌雲自然不會耗費太多氣力去攻城。而趙雲很好地執行了凌雲的總體戰略,雖然較凌雲這邊收獲較小,卻將袁術的大軍拖在了汝陰城一線,進退不得。

凌雲在長安收到了凌雲的戰情奏報,對前線的戰事非常滿意。

隨同戰情奏報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份新的將領任命,所任命的將領皆因為立有戰功而給予升遷。或者因為出現陣亡,造成職位空缺,對下級軍官給予提拔。

類似這樣的事情,凌雲完全自己能夠做主,但既然涉及官員任命,按程序要提報凌雲審批。

一旦趙雲報上來的任命,凌雲看過之後,無不照單全部同意。

這次趙雲報上來的名單卻給了凌雲一個驚喜,因為上面要將一名非常年輕的將官提升為校尉。此人僅僅十九歲,進入趙雲軍中僅僅兩月,但作戰異常勇猛,憑借軍功,一步步從普通軍士升職為伍長、曲長、司馬。這些低級將官趙雲可以自己做主。到了校尉這個級別的官職,才需要報給凌雲。所以凌雲到現在才知道此人已進入自己陣營。

這個人是豫州譙國人氏,姓許名褚字仲康,歷史上魏國名將,為曹操的霸業立下過汗馬功勞。

當初凌雲兵入豫州之時,許褚年紀尚幼,並未參與到戰事中來。如今年齡稍長,審時度勢,選擇凌雲這邊。,剛好他家臨近汝陰城,索性直接投到了趙雲帳下。

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現在的凌雲就是這種感覺,大將來投讓人格外興奮。

趙雲的這份任命自然沒有問題,對于許褚凌雲也未讓趙雲給予給外關照,年齡還小,任其成長,以戰功謀官職。

有了這些大將,凌雲心里似乎更有底氣了,三國的名將,他已收錄了一部分。江山也拿下了近半,其余的地方只是時間問題。

這一天,凌雲與郭嘉商討完新取下城池的官員任命後,令人將龐德帶進大堂。

龐德被擒,關押在安陵大牢兩個多月,雖然條件不錯,但對外邊的戰事一無所知。心中不免非常焦急。

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凌雲暫時不會殺他,不然不會如此對待自己。他雖然心系西涼,但不可避免對凌雲生出了一些好感。

兩軍交鋒,爭的是權勢,說到底就是利益之爭。說不上誰對誰錯,成王敗寇,誰都不會輕易認輸。

但他被擒,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況且自己的命運比在戰場上身死的成宜等兩員大將要好得多。

這兩個月來他也思考良多,所以有軍士將他帶入大牢,他並未有何詫異之色。

隨著軍士進入大堂之上,龐德抬頭觀看,只見大堂上有二十余名護衛,上首坐著一名年輕的將軍。

現在的凌雲也只有二十八歲,看起來的確很年輕。

龐德並未見過凌雲,只是凌雲在城牆上看其廝殺卻認得此人。龐得見年輕將軍下首站著一名文官,對凌雲很恭敬的樣子,就猜測出了凌雲的身份。

凌雲見龐德帶到,揮手摒退獄卒,而後看向龐德。

「龐將軍,讓你受委屈了」

郭嘉在一旁介紹道,「此乃我家主公。」

龐德點頭示意,並未施禮。

凌雲沒有理會,繼續說道,「龐將軍可知與西涼軍的戰況如何?」

龐德有一種不好預感,「請凌州牧明示。」

「馬騰與韓遂已經兵敗,所帶三十萬大軍只帶回去不足三成,不知龐將軍有何想法。」凌雲淡淡地說道。

龐德听凌雲如此說,心知此事必然不會有假,凌雲沒有任何理由騙自己,根本無須用謊言如此編排。他若想要了自己性命,只須一句話即可。

此時龐德的心情較為復雜,凌雲對他說主公兵敗是何用意?肯定是要勸降自己,從還是不從?

果然,很快凌雲接著說道,「本公見你頗為勇猛,是一良將,心生愛才之心,不知你可有意投在本公帳下。」

龐德听到凌雲的話,緊咬雙唇低頭不語。

「龐將軍,天下大勢為英雄者,自然深諳于心,如今本公麾下大將如雲,他日定能執掌江山。如龐將軍不願歸降,盡可自行離去,如果哪天想來了,我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凌雲說道。

龐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放自己走,不會吧?就這麼輕易放自己走?

他用疑惑地眼神看著凌雲,似乎想求證。

凌雲把一切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龐將軍,你不必詫異。本公知道你的家眷尚在西涼,你即便歸降本將軍,也心在西涼。本公愛你之才,必不會多做為難與你。城中尚有三萬被俘軍士,此去你可盡數帶走。」

這一下,龐德更為吃驚,本來他就有點接受不了凌雲放自己走,現在听說要將三萬俘虜都帶走,這太讓他震驚了。

同時凌雲的話也讓他想到了當初的大戰,凌雲的大軍居然俘了三萬西涼軍,那場大戰該是如何慘烈。

凌雲微微一笑,明了龐德心中的想法,「龐將軍不必驚訝,本公說了自然做數,決不反悔。而且當初兵退西涼軍時,本公的大軍並無傷亡,待你回到西涼之後自然知曉。」

龐德現在有點懵,殺傷十數萬大軍,俘虜三萬大軍,而凌雲的兵馬並沒有傷亡,這是真的嗎?

他雖然也算久經沙場,這樣的戰局卻從未經歷過,別說經歷就是听都沒听到過。

但看凌雲的表情似乎並未說假話,和剛才要放自己回去一樣,沒有意義,只要他回到西涼就能知道真實的過程。

凌雲如此大度,不帶任何條件地要放還自己和三萬軍士,龐德實在不敢接受這個事實。

他楞在那里一時之間不知所措。

「難道龐將軍改了主意,想歸順本公嗎?」凌雲笑問道,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龐德咬了咬嘴唇,施禮道,「如此就多謝凌州牧了。」

凌雲點了點頭,對身邊的護衛擺手道,「送龐將軍。」而後轉向龐德,「三萬西涼軍都在校軍場,龐將軍去吧。」

龐德再次施了一禮,掀戰袍轉身出了大堂。

待龐德離開之後,郭嘉對凌雲說道,「主公真乃大氣也。」

凌雲微微一笑,「若奉孝(郭嘉的字)處置此事,用何方式?」

郭嘉施禮道,「郭嘉不如主公也。」

龐德在校軍場果然看到了三萬西涼軍,但這些俘虜卻不是想象中的那樣。他以為這些人都該是面黃肌瘦,形象不堪,極為困頓的樣子。不料,落在眼中的俘虜,卻整齊地站在校軍場上,一個個精神飽滿,絲毫沒有俘虜的樣子。

軍士中有一些低級軍官,龐德卻是認得,低聲詢問了幾句,他打听清楚,這些人的確都是俘虜,凌雲並未派進去細作。

同時他也知道了這些人為什麼這麼精神,因為兩個月來,他們在城中吃的伙食非常好,遠比在西涼吃的好多了。

又不用打仗,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精神頭能不好嗎?

而且,龐德還打听到了,這不是凌雲故意給他們吃好的伙食,他們所吃的東西就是正常俘虜所應該吃到的東西。據說,凌雲的軍士比這些人吃的還要好很多。

龐德不禁心中一陣感嘆,凌雲的經濟實力實在是太強了,三萬人供了兩個月的吃喝,一句話說放就放了,就跟沒那事兒一樣。

听說要回西涼,有些家眷在西涼的軍士自然高興,但有些獨自一人的軍士卻有些不想回去。

回去還得打仗,而且早晚要和凌雲打,上次和凌雲那一戰,他們可知道,凌雲的大軍沒有任何損傷。只不過消耗了一些箭矢而已。

若再回去,再與凌雲打仗,他們可不相信自己還有那麼好的運氣,能夠活下來。

更何況,在凌雲軍中吃的什麼,在西涼吃的什麼?

兩下一比較,那些軍士就有了想法。

于是有的軍士就跟龐德說了,不想回西涼了,有了第一個開頭的,陸續有更多的軍士響應。

龐德也是被擒之將,如今他們要歸降凌雲,龐德也無可奈何,只得听之任之。

那些降軍也是抓住了這點,才毫無顧忌地爭取了這個最後的機會。

很快要歸降的凌雲達到三千之數,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長。甚至一些有家眷在西涼的軍士也加入了這個隊伍。為了以後家人的幸福,早點在凌雲軍中鋪路,以免以後有什麼意外。

這一陣勢讓龐德大為吃驚,但他也沒有辦法,最終有四千五百人願意留在安陵城。

龐德帶著其余人離開城池,走上返回涼州的路上,凌雲特意給了他一支令箭,以便途徑各城時得以暢通無阻。

校軍場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龐德,他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是大勢所趨。

回去的路上,他走了一路,想了一路。凌雲此舉是什麼?是大氣,是霸氣?人家凌雲根本就不屑這三萬兵馬。換句話說對凌雲來說,有這三萬人和沒有後這三萬人都是一樣的。凌雲已經強大到無視這三萬人馬的存在了。

意識到這一點,龐德想到了未來。他有了新的認識。

留在安陵城中的降軍,凌雲只挑選年輕力壯的留下,其余人按照裁軍的待遇處置,給他們土地讓其務農。

而且凌雲特意將他們安置在涼州與司州邊界處,讓那些有家眷的軍士不至離家太遠。農閑的時候可以回家,甚至可以允許他們把家眷接過來。

這些軍士自然求之不得,話說他們參加西涼軍也並非完全自願,多數都是強征入伍的。

處理完司州的事務,凌雲派李傕領三萬人馬守在司州與涼州邊界處,防備著馬騰和韓遂。

相信馬騰和韓遂兵敗之後,定然不敢輕易來犯,三萬軍士足矣。

而後凌雲率軍南下,繼續開疆擴土,進兵漢中。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