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把大火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把大火

三萬大軍,如果放到蔡瑁的軍中,或許看不出來什麼。但放到于禁的大營中,人數幾乎增加了六成,防守力量一下就壯大了許多。

三萬人,配備三萬連弩,絕對夠蔡瑁和李嚴喝一壺的。

蔡瑁看不清戰局,卻能听到聲音,他明顯感覺這次進攻中,受傷的軍士比白天要多。越看不清戰場上的情況,他心里越著急。

他突然有一種感覺,這場戰斗有些超出了他的掌控,似乎離他預定的軌道偏差了很遠。

蔡瑁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覺,他想撤軍,黑暗中他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可是,他的心底還有一些猶豫,難道要這樣無功而返嗎?

就在他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又軍士在旁邊忽然喊道,「蔡將軍,看,南邊起火了。」

蔡瑁聞言回頭觀看,果然,南方遠處,火光熊熊,越來越大,似乎是大營方向。

蔡瑁見到火光頓時感覺腦袋嗡地一聲,如果真是大營起火,對他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大軍的糧草都在大營中堆放著,如若燒了,會怎樣,後果很明顯。

蔡瑁不敢再想下去,立即下令,鳴金收兵。大營不能繼續攻打了,必須得回去支援大營。

暗夜之中,鳴金之聲傳出去很遠,荊州軍如同听到仙音一樣,潮水般地退了回來。

另一邊,蔡瑁派去的人也到了李嚴跟前,李嚴同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沒想到大軍剛剛開始進攻,大營就出現了問題。

事態嚴重,他立即下令撤軍,令嚴顏率軍退後,防止大營的守軍出營掩殺。

兩路大軍悄悄地趕來,匆匆忙忙地回去。二人率領騎軍甩開大隊人馬,快馬加鞭往回趕。

跟在後面的都是步軍,這些步軍大多數都是剛剛從攻擊隊伍中撤下來的。有一些人還身帶箭傷。

南方沖天的火光極為明顯,眾軍士都知道了突然撤軍的原因了,有的軍士甚至在心里感謝這場大火,至少讓他們暫時逃離了死亡的威脅,至少無須再去進攻了。

這些軍士剛剛撤出大營百丈左右距離,大營的寨門轟然打開,無數騎軍策馬奔了出來。

東面帶軍的主將是于禁,西面帶軍的主將是高覽,二人各帶三萬多騎軍,手持弓弩向前掩殺。

黑暗之中,馬蹄聲如雷響起,喊殺聲沖天響起。

荊州軍和益州軍的撤退隊形一下變成了潰逃之勢,雖然兩路大軍都各自有殿後的隊伍。但他們如何能頂得如箭矢的不停怒射。

除了中箭倒地的軍士,其余人都瘋狂潰逃,生怕跑得慢了做了人家的箭下之鬼。

雖然蔡瑁和李嚴的軍士遠比凌雲的人馬多,但軍心已散,負責殿後的將官根本控制不住潰亂的軍士。

後邊的騎軍緊緊追趕,萬馬奔騰,氣勢十分駭人。

荊州軍和益州軍都不知道後邊有多少兵馬,他們根本生不出半分反抗的念頭。

他們心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逃出去,如何擺月兌敵軍的追殺。

西側,嚴顏隨在敗軍之中,心中異常惱火。

大軍潰敗之勢已成,他縱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挽回敗局,這次偷營,他曾建議李嚴不要輕舉妄動。但李嚴因為蔡瑁已然做出決定,他不得不配合為由駁回了嚴顏的建議。

敵情不明,敵軍士氣高漲,益州軍士氣低落,又是黑夜作戰,幾個弱勢加起來,嚴顏非常不看好這次偷襲。

但軍令如山,官大一級壓死人,主將都已下令,他值得遵從。

如今兵敗,主將先一步率騎軍回營,留下眾多步軍,騎能對抗人家凌雲的騎軍。

嚴顏一邊喝令大軍分散撤退,一邊回頭觀望,偶爾幾枝箭矢帶著風聲射來,他都用掌中刀封住。

「投降者免死,抵抗著殺無赦。」

後邊響起震天的喊聲,同時有大量騎軍手持著火把追了上來。

嚴顏嘆息一聲,策馬向前奔去,後邊的軍士在喊聲中紛紛投降。嚴顏此刻亦不能跟在隊尾,那樣只有一個結局,被射死,或被擒住。

嚴顏剛剛離開,後邊的軍士立刻放下兵器,跪地歸降。他們實在不願意再跑了,暗夜驚魂馬追人,這樣的游戲太不好玩了。

嚴顏也是心存這個意思,他在這軍士只怕不敢歸降,或者當著嚴顏的面歸降,令嚴顏如何處理。是殺還是留?都令嚴顏非常難以抉擇。

這邊于禁和高覽邊追殺敵軍,邊收攏降軍,凡歸降的軍士立刻派人押回大營,其余人繼續追趕,不停地押解著俘虜返回。

再說蔡瑁和李嚴,二人率領數萬騎軍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回大營,後邊的軍士都顧不上管了。

臨近大營時,二人才發現,起火處的確是大營方向,但卻不是大營。

被點燃的是大營南側的一處樹林,秋深之際,草木干枯,諾大的一片樹林被點燃之後,火勢蔓延,遠遠望去,還真以為是大營起火了呢。

既然樹林著火,不關大營什麼事,而且大營的守軍已經將樹林與大營之間的樹木砍倒搬走,大營也不會被連累。蔡瑁和李嚴都放下心來,大營起火可能有多種原因,可能是軍士不小心點燃,畢竟這里駐扎著數萬軍士。

也可能是敵軍點燃,為了布置疑兵之計,聲東擊西,調虎離山。

想到第二種原因,蔡瑁的臉色變了,第一種原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營在夜間都封營,除了巡邏的軍士誰不能擅自離開大營。

是自己軍士無意點燃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剛好在自己攻擊對方大營期間,現在看來這都是敵軍事先安排好的,攪亂自己的攻擊計劃。

想到這里,蔡瑁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拿眼楮和李嚴對視了一眼,李嚴也似乎覺察到了什麼,滿臉沉重的表情。

「走,回去」

蔡瑁不再多說,大喝一聲帶著騎軍快速返回。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火光中,蔡瑁和李嚴帶著數萬騎軍再次沖入了夜色之中。

當二人率領騎軍奔出了數十里之後,前方正遇見敗退而來的大軍。

蔡瑁橫槍坐在馬上,止住大軍。

大軍中,陳虎策馬奔到蔡瑁跟前,蔡瑁借著火把的亮光一看,鼻子都差點氣歪了。

此時的陳虎盔歪甲斜,滿頭大汗,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蔡瑁來不及呵斥他,馬上問起自己走後發生的事情。陳虎簡要地把于禁、高覽帶著大隊騎軍追殺的事情說了一遍。他帶著大軍先走的,對于後邊的事情現在還不了解。負責殿後的是黃祖,只有等到黃祖到來,才能知道具體結果。

听陳虎說完,蔡瑁立刻率領大軍返回身向後邊接應。

蔡瑁這一回來,大軍如同有了主心骨,全都按照蔡瑁的命令隨在騎軍後邊向回殺去。

此時,李嚴調轉了一個方向,向西方迎去。

這里是蔡瑁的大軍,而他的兵馬在西方,蔡瑁整頓自己兵馬,他也不能閑著,兩邊都是兵敗,此時各自先顧著自己的人。

一陣潰逃之後,益州軍和荊州軍早跑亂了隊形,後方沖撞,前方阻擋,軍士都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逃跑路線。

可以說,暗夜之中,大約六七里的範圍內都是兩州潰敗的軍士。

而蔡瑁剛才踫到的只是其中一股而已,隨著大軍不斷向後移動,聚攏的兵馬不斷增多。而後李嚴也帶著部分的殘軍與他會合。

一路向後接應,一路收攏,敗軍如潮水,收攏並不容易,也就是蔡瑁和李嚴兩人是大軍的主將,若換了別人肯定比這還困難。

身邊的軍士逐漸增多,後邊潰散的軍士越來越少,終于蔡瑁見到了亂軍之中的黃祖。

黃祖之後,散亂的軍士更為稀疏,只是那些軍士還如同先前所遇到的軍士一般,拼命地奔跑。

因為長距離的奔跑,那些軍士累得筋疲力竭,氣喘吁吁。

蔡瑁令大軍排好陣勢,弓箭手全都拉開弓箭準備阻擊追上來的敵軍。

可是除了不斷有零星的軍士逃回來,根本沒看到追軍的影子。蔡瑁詢問了幾名跑回來的軍士,問他們追兵在哪里?

那些軍士都指著後方,說追兵就在後面。幾個人都這麼說,蔡瑁自然不敢怠慢。一直命令大軍嚴陣以待,做好迎敵的準備。

可是等了許久,連敗逃的軍士都看不到了,依然沒有看到追兵的影子。

蔡瑁氣憤地把那些軍士叫了過來,問他們到底看沒看到追兵的影子。

然而,那些軍士的回答卻讓蔡瑁極度無語,軍士說了,他們一直感覺到後邊有人追他們,但他們都不敢回頭,只是一個勁地跑啊跑啊。

一路跑著,終于見到了主將蔡瑁,至于後邊的追兵,他們根本就沒看到,他們只听到凌亂的腳步聲,追著自己,覺得那些都是追兵。

這些軍士的確沒有看到追兵的樣子,因為他們都是屬于跑在隊伍中間的人,後面的軍士都被于禁的人馬給俘虜了。

至于這些逃回來的軍士只知道有追兵在追,至于追兵什麼時候撤離了,他們絲毫不知道。

典型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居然被人家沒影的追兵嚇成了這樣。

蔡瑁狠狠地將黃祖訓斥了一頓,這位負責殿後的大將很令他失望,居然把大軍帶成了這個樣子。

訓斥完之後,蔡瑁帶著大軍慢慢向大營返回。

那些軍士一路奔跑,到此時已經沒有力氣了,沒有了生命的危機,他們全都松懈了下來。這一松懈,大大地影響了行軍的速度。

回到大營之後,已經天色大亮,蔡瑁進行清點人馬。

清點完之後,他的臉都能陰出水來,此次偷營,殺傷多少敵軍他不知道,但他邊的數據是連戰死帶被擒的,一共五萬兩千人。

損失慘重啊至于李嚴損失了多少人,蔡瑁暫時還不知道,從當夜他陰沉的表情中,或許已經猜到了一些。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把大火.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把大火,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