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

無彈窗,萬名書迷同時在線這一路上,因為有小喬在,遠沒有劉芷和靡貞隨在身邊來得隨意,但大喬頗為善解人意,路途上也算生色不少。本來二女都很中意凌雲,但趙雲也是上上之選,小喬也就心里裝著趙雲一個人了。

半個月後,一行人抵達安豐城,凌雲終于見到了萬分想念的劉芷和糜貞。對于大喬的存在,二女都沒說什麼。他們知道以凌雲的身份和地位這種事是免不了的,雖然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但很快就和大喬打在了一起。

至于小喬,凌雲安排了一座府邸,供其居住,一應使女全部由糜貞進行安排。此時的劉芷已經大月復便便,不方便做任何事情了。

凌雲回到安豐城,此城暫時就成為了凌雲的統治中心。除了陪伴三位夫人之外,凌雲便是進行了一系列的舉措。

首先將劉繇的罪狀公告天下,以防效尤。

同時凌雲從各地選派一些信得過的官員,代他到各地巡視,主要是巡查吏治,了解民生疾苦。

這事只靠凌雲一人,肯定做不來。現在他的手下有很多三國時代的名人,有的是歸降凌雲的,有的是自動前來投效。凌雲根據其才能,給予適當任用,現在以凌雲的勢力,已經不需要到處求賢,一些有能力的人都會主動投靠在凌雲的帳下。

凌雲有著智能管理,能查看別人的資料,所以說對一些不熟悉的人也能掌握其才能。當然,史書不一定都準確,凌雲也會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確定,盡量做到人盡其才。

另外凌雲開始籌備開國之事,現在無疑時機已經成熟,兵精糧足,民生富庶。經過慎重考慮,凌雲將國都選在了幽州右北平郡。按照風水之說,此乃龍脈所在。而且此地還有一個優勢,便是離燕山大營較近,大營是他起家的根本所在,所以離得越近越好。

當然了,大營在山上,交通不便,要不然凌雲還真想把皇宮建在大營之內。確定了都城,凌雲令燕山大營的楊昭著手召集匠師,按照凌雲的意思繪制圖紙,準備興建皇城。

大營中的平民都是能工巧匠,這些事情自然難不住他們,而且大營中能購買各種材料,燕山一帶物產也比較豐富,此事交給楊昭最適合不過了。

至于諸葛亮和郭嘉,凌雲令他二人帶頭根據原有的律令,編制新的律法。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幸好有原有的律令做為基礎,二人再按照凌雲的意思去進行完善即可。

凌雲有提前兩千多年的經驗,看得多,見得廣,很多事情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所以每當提出來之後,都讓諸葛亮和郭嘉折服不已。

如今的遼東一帶,有太史慈、鮮于銀和樂進駐守,北邊幾個少數民族已經不敢再來侵犯。凌雲如今正在南方大舉用兵,還沒來得及對那些民族進行整治。如今要在右北平建都,北邊必須得平定下來。

只是遼東一帶,太史慈原有兵馬十萬,後來經過裁撤,只剩六萬多兵馬。要想同時對付夫余、鮮卑等幾個民族,兵力還顯不夠。如果只攻其一方,又擔心其他民族會乘機攻打遼東。

最後凌雲想到了西涼馬藤和韓遂,凌雲修書一封,派人直去西涼。

此時的西涼反比以前更為平靜,馬騰和韓遂拒絕了劉表的出兵請求之後,在西涼之地休養生息。

對于兵力空虛的司州都不敢前去騷擾。

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那些放回去的降軍的作用,凌雲此舉並沒有白費。被放回去的軍士在西涼一帶悄悄地傳播著他們的所見所聞,說司州如何如何好,說凌雲統治的地區多麼富足。說那些留在凌雲軍中的士卒正在拿著軍餉。

事情就怕比,涼州境內多沙地,水土並不肥沃,物產也不豐富。多數還是以畜牧為主,民生不穩定,生活水平低。有了司州的比較,眾軍士都厭惡打仗,更不想與凌雲做隊。

在將官中,龐德也會偶爾提及凌雲,雖然他掌握著其中的度,但在西涼將領中也產生了一些影響。

而韓遂和馬藤更為關注南方的戰局。他們現在屬于蟄伏階段,暫時不宜動兵,軍士也沒士氣。但這一切並非不可改變的,只要劉表和劉璋取得勝利,凌雲便會對南方增兵。到那時二人聯合羌族,再取凌雲的地盤就會容易得多。

上次大戰,被凌雲燒了許多兵馬,其中就有數萬羌族的軍士,可以說羌族與凌雲之間已經間接地通過馬騰結下了仇恨。

但是戰局的發展,並未如同他們所希望的那樣進行,劉表和劉璋節節敗退,所失土地越來越多,抵抗能力越來越差。

就連劉備也率軍歸降了凌雲,荊州和益州之地更加危險了。

就在他們進一步等待更新的消息時,凌雲派去的信使到了。

這一天,馬騰和韓遂等人正在大堂上討論時局,忽然有軍士進來稟報。

「報,二位將軍,城外有凌雲的信使求見。」

馬藤和韓遂互相看了一眼,彼此臉色都不好看。馬藤道,「該來的還是來了,躲也多不過,凌雲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啊。」

韓遂道,「如你我兄弟處于他的位置,會給我們自己機會嗎?兄長,還是听听他的條件吧?」

馬騰點了點頭,對那名軍士說道,「把信使帶進來。」

一柱香的時間之後,信使在軍士的帶領下來到大堂。

「馬將軍、韓將軍,奉我家主公之令,給二位將軍送來書信一封。」信使說完,從懷里掏出書信。

有軍士接過來轉呈給馬騰,馬騰逐字逐句地看著,看了好半天,而後面色凝重地將書信交給韓遂。

韓遂看著看著,眉頭皺了起來,而後將書信放到了案幾之上。

馬騰與韓遂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都是滿臉的苦笑。

又過了一會兒,馬騰問那名信使,「你家主公可還有何話語要帶給我等?」

信使施禮道,「馬將軍,主公並無任何話語帶來,我家主公所要說的話都寫在了信中。」

馬騰點了點頭,沒再問什麼,而是將頭轉想了馬超。

馬超在下首坐著,以他的身份顯然不適合主動去看凌雲的書信,但他的心里卻非常好奇信中說了什麼,讓父親與韓遂如此表情。

見父親看向自己,馬超施禮道,「父親可有何事?」

他的意思想借此機會看看書信,誰知馬騰卻搖了搖頭轉過了頭,對信使說道,「此事事關重大,且容我等商議之後再給凌州牧回復。」

信使施禮道,「正該如此。」

「馬岱,你且帶這位先生大館驛安歇,切記要好生款待。」而後馬藤說道。

馬岱應了一聲,將信使帶了出去。

等信使走後,馬超站了起來,「父親,到底信中寫的什麼?」

馬騰拿起案上的書信,遞給了馬超,而後對韓遂說道,「二弟,你怎麼看?」

韓遂沉吟片刻道,「兄長,此乃凌雲借刀殺人之計,按理說我等萬無應允之理,只是若不應允」

說到這里,韓遂停了下來。

馬騰嘆了口氣,道,「原因就在這里,听說昔日揚州刺史劉繇歸降凌雲之後,因為徇私枉法,被凌雲處以斬刑了。」

韓遂道,「可是還有宛城張繡的例子,他卻被凌雲抄斬了。」

馬超听著二人的談話,目光卻在信中迅速地看著。

信中說,凌雲擬將開國,勢將天下一統,如今只益州之地,荊州之地,交州之地尚且未最後拿下。但荊、益之地,已近半收入囊中,完全收復指日可待。至于涼州,看馬騰與韓遂如何選擇。如果二人誓死不降,凌雲將會大舉用兵,各憑兵馬爭江山。如果二人肯歸降,凌雲可將涼州之地依然歸馬騰、韓遂駐守。如果二人願意歸降,則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廢當今天子,二是讓馬超統西涼兵馬去遼東,協助太史慈平定外族。

信中還明確說明,凌雲把話都說在明處,不願等他們歸降之後,再逐次下令。如果二位將軍願意歸降,則立刻辦理這兩件事情。如果不願的話,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信很簡單,意思也很明了,可是馬超看了一遍之後,又看了一遍。這信表面看起來是征詢意見,可是措辭十分霸道,簡直就是威脅。

總體意思就是,你們要做這兩件事情,如果不做,就派兵來打你。

但好在尚且給他們選擇的余地,雖然這個余地很小。

看完之後,馬超說道,「父親、二叔,此事如何處理?」

馬超還是非常謹慎,雖然年紀輕,有自己的想法,卻沒輕易說出來。

馬騰說道,「讓我們駐守西涼之地,這也是暫時的,如果發生變故,凌雲一道命令下來,我們可能就會失去此地。那劉繇便是如此。」

馬超道,「父親,據超兒所知,劉繇確實犯下重罪,凌雲的確是按律辦理。而且在處罰之時,還給劉繇留了情面,否則他全家都會被處斬。」

馬騰道,「凌雲這是殺雞駭猴,誰知以後此事會不會被重演。凌雲平定四方速度極快,降將極多,此時還要倚重這些人,若等以後他的根基牢固之後,誰知道他還會不會下手。」

馬超道,「父親,听說凌雲起事之時,身邊並無多少大將,譬如趙雲、典韋、張遼、徐晃等許多大將都是後來歸降凌雲,現在不是也深受重用嗎?兒覺得,只要恪守本分,勤勉謹慎,凌雲未必會那麼心狠手辣。」

馬騰看了看馬超,問道,「依你的意思是傾向于歸降凌雲了?」

馬超立刻回答,「父親,孩兒只是分析,至于如何決斷,還要看父親和二叔的。比如廢天子,只要明眼人都知道,此舉並非父親的主張,而是凌雲授意。比如出兵遼東,父親覺得是凌雲好打呢,還是與凌雲一起打外族容易呢?」

韓遂插言道,「孟起,你就這麼看好凌雲?」

馬超施禮道,「叔父,從龐德被釋放一事上,可以看出凌雲對我們並沒有太過苛刻。而他火燒連營之後亦沒有乘勝追殺,說明他並不想對我們斬盡殺絕。從司州並未布置防御力量上看,他是想觀察我們的心思。這些都表明凌雲很在意我們的選擇,或者說,只要我們真的忠心不二,我們將會比現在更如意。」

「好,說得好!」

听馬超說完,韓遂拍案說道,「兄長,我同意孟起的話,贊同歸降。」

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