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到了數控車間,雲非的在機加車間的郁悶一掃而空。

數控車間里面不僅空間大,每台設備的安裝合理,最主要的是,從最開始的三台數控機床運行的時候開始,雲非都對著這些他自己培訓的工人嚴格要求。

從卡馬特公司交易來的數控操作工,對于慶豐機械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至少,那些大多都受過系統培訓的數控工人,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面,很大程度解決了慶豐機械對于熟練數控操作工的需求,使得這些設備從卡馬特公司搬到慶豐機械開始,就產生了效益。如果當初卡馬特公司只要找到一個熟悉數控加工工藝的技師,那麼,這個便宜也不會被慶豐機械佔了。

這時代的數控機床,操作起來完全沒有後世的那樣快捷方便。後世的電腦編程,幾乎還處于對中國大陸保密的狀態。整個中國,連電腦都沒有幾台。對于電腦設計以及編程所使用的cadcam軟件,就更加找不出來幾個人。

這個年代,由于巴統禁運的存在,數控設備對于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到現在依然很低,尤其是高端精密機床,到現在為止,估計也就只有少數幾台的加工中心在那些研究所里面擺放著。那些所謂的多軸加工中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加工中心。

即使在二十年後,真正意義上的五軸加工中心依然屬于世界上頂級機床。

買不到高端精密機床,當然就不會有配套的電腦設計軟件。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國的數控設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都是手動編程。

復雜零件的手動編程,對于數控技師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復雜曲面的加工,不僅需要大量的數**算,還需要對設備相當的了解。能夠手工編程干出復雜零件的技師,不是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夠培養出來的。

被雲非提為數控車間車間主任的楊光,就是原來卡馬特公司的兩名數控工程師之一。是從航天系統里面出來的高級技師,也不知道怎麼被卡馬特公司給勾搭上了,最後便宜了慶豐機械。

從到數控車間之後,雲非就沒有離開過這個讓他花費了無數心血的車間。

由于這些數控設備出自于數個年代,數個國家,所以,除了來自後世,對著美國、日本、德國這三個國家的數控系統都有著不少了解的雲非,還真沒有人能夠玩轉所有的設備。

即使雲非,也就僅僅只能憑借著手上的外語資料自己模索。

剛進入數控車間,雲非就被楊光跟另外一個來自卡馬特公司的數控工程師馮玉民給纏住了。

兩人雖然在國營廠里面干過數年的數控機床,不過大多都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跟日本美國建交時購進的數控機床。數控車床,對于兩人還沒有問題,不過數控銑床的復雜零件編程就讓兩人頭痛了。

數控銑床的復雜零件編程,很多都必需設計到復雜的數控運算。尤其是數控系對于曲面加工的時候,需要進行的布爾運算的計算量就更加的龐大了。對于數個幾何體甚至數十個幾何體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集、並集、差集的復雜運算,稍微一個數據不對,或者有某一個地方沒有考慮到,那零件就得報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