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青衫少年行 第三十八節 李氏申冤(中)

原來,這小媳婦名喚李氏,與丈夫唐阿水本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鄰里,兩情相悅,最終也結成了連理。這本是一樁天遂人願的喜事,但唐家家道清貧,每日只能薄米陋衣的過日子。唐阿水不忍見愛妻與自己一起受苦,便在新婚兩個月忍著分離之苦,跑去跟人當伙計學作生意。唐阿水是吃苦耐勞在外面風餐露宿,李氏也是遠離家外的登徒子弟騷擾,只在家孝敬公婆,持家勤儉,雖是難免有點分別之苦,但二人都相信忍耐上一陣子一定能把日子過好,守得雲開見月明。

三日前,出外旬月的唐阿水終于回到了家,夫妻團圓喜悅恩愛自不必說,第二天清晨唐阿水起來解手,卻突然現院子里的牆角邊上有一個藍布的小包裹,打開來看,里面赫然是一雙金鐲子和一只銀制的小酒杯。

金銀的飾器皿在清晨的陽光下閃閃光,有些刺眼。人都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唐家正是缺錢的時侯,唐阿水本想留下換了錢去,但媳婦李氏卻覺得這指不定是誰家遺失的物品,如此貴物不能亂留。咱窮也要窮的有骨氣。幾經商議後,唐阿水還是听從了妻子的意見,便拿著這個小布包裹到街上去到處尋人打听,「請問你有沒有丟東西啊?你認不認識一雙金鐲子和一個小酒杯啊?」

一連問了十好幾個人,都說不是自己的包裹。唐阿水一個人在街上晃晃悠悠,逐漸走到城里的書畫古董店門口,個一時心起,想估量一下這東西的價錢,便抬腿走了去去,把鐲子和小酒杯往櫃台上一放,掌櫃的拿起來一掂量,眼楮里突然有了幾絲亮光。

「哦?怎麼樣?」唐阿水緊張的問,這家店的掌櫃姓余,名喚作余不算,听說早年還曾東渡過倭國,時人也笑稱「余桑」,見過些世面,也頗識貨。

「嗯,東西說不上多精美,但也值些銀錢。」余不算把金鐲子拿到了口前,唐阿水以為他是想咬一口試試真金,卻不想他拿著湊到鼻端,使勁的嗅了嗅。

「似尚有些沉土味道。」余不算輕聲喃喃的說道。

「什麼?」唐阿水有點沒听清,伸長了脖子問道。

「沒什麼。」余不算小眼里掠過一絲精光,然後笑著道︰「客官您先坐會兒,這鐲子上的紋理似有什麼講究,可能很值錢,我去後堂請我們的師傅看看。」

說罷,將金鐲子還給唐阿水,緊接著喚過一個伙計細聲叮囑幾句,給唐阿水搬來鼓凳,倒上茶湯,自己就匆匆的往後堂走去了。

等了約一柱香的時辰,眼看的余不算還沒回來,唐阿水有點失去了耐心,正想起身往回走,卻突然看到店里走進來了兩個衙役,見到了唐阿水劈頭就問道︰「我听人說你手里有個藍布包裹,里面有金鐲子和銀酒杯?」

「啊,是呀。」唐阿水忙站起身來應道︰「難道是差官大哥丟失的?那你能說一下這金鐲子和銀酒杯都是什麼樣的嗎?上面有什麼花紋?如果說對了,我這便物歸原主。」

衙役們把身一閃,亮出一個人來,唐阿水一看,認識,是本城有名的員外,本名喚作周義興,人稱周半城。意即此人家財雄厚,可買下半座縣城來。

這是一座小城,人口稀少,縣中百姓也大多數並不富庶。但並不能否認這縣中還是有一兩富戶的存在的。這個周員外,便可稱的上是城中富,家中以藥材生意起家,世代經營,頗是積了些錢財。

周義興凝眉想了想,然後說道︰「金鐲子上應該雕的有雙魚戲蓮圖,那銀酒杯上倒是沒有花紋,只有杯底有個小小的‘樂’字。」

唐阿水一听,「唉呀,果然都說對了!」

「對了便好!」旁邊的兩個衙役也不待唐阿水和周義興再說話,從腰上摘下一副鐵鏈子,當啷啷一聲響就把唐阿水給鎖上了。

「走!衙門里說話!」

唐阿水當時就懵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兩個衙役推搡著向縣衙走去,只來的及收街上的鄉鄰們給自己妻子報個信兒。

李氏在家听了別人的傳話,初時不敢置信,直到多個人跑來跟自己說這事,才慌了手腳,趕緊跑去縣衙,得到的答復是︰丈夫唐阿水盜墓取髒,已經入了大牢,這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原來,最近幾個月縣里多個墓室被盜,不僅賠葬物品被人洗劫一空,連尸骨都曝遺在荒野,一時激的群情洶洶,連上一級的州府都听到了報信,下文斥責地方牧守無方,致使盜賊橫行無忌,嚴令限期破案。

縣令馬如忠為此事焦頭爛額,縣里三班衙役也是傾巢出動,忙的四腳朝天,卻還是沒有什麼線索。

不巧,這一日有兩個衙役正在街上巡邏,猛然听到街民議論唐阿水意外得到了一些金銀之物,急忙請來了失主之一的周員外,當街查獲贓物,逮了個正著。

唐阿水到了縣衙也是一個勁的喊冤,但自古以來跪在大堂上的犯人有幾個不喊冤的?馬縣令簽子一擲︰「給我打!打到招供為止。」

直打得唐阿水暈死過去兩回,這才不得不招供畫押了。

听到這里宋君鴻臉上突然變了顏色︰「他招認了?」心道這訟狀可不好寫,你都認罪了這官司還怎麼打?

李氏也不應話,只是低著頭抹眼淚。

「這也不能怪他男人。」老董在邊上插嘴︰「典型的屈打成招!那天大堂審案,我也跑去瞧熱鬧了。大老爺幾乎沒怎麼問話,只是喊著不停的打、打、打了。血都糊了一地,板子、夾棍、絞索全上了,鐵打的人也沒有幾個受的了這種用刑的。」

「難道就沒人阻止縣令濫刑?」宋君鴻奇怪的道。

老董不好意思的低了下頭,「我們都是平民小老百姓,哪敢去招惹縣令大老爺啊。這屆大老爺本身就脾氣燥,以後審案時就常打人,這次又遇上了這麼個大案子,還不往死里打啊?再說了,盜墓之事兒的確太缺德,所以一開始大家都還拍手稱快。」

說到這里,老董有些謙意的看了李氏一眼,「沒成想這個縣令是把人往死里打呀,一直打到了招認為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