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五 大殺四方揚虎威 第八章 逆向二連踢

即便在軍隊里,也沒多少人把三稜軍刺當成格斗武器,因為那東西是裝在步槍的。

作為格斗武器使用,三稜軍刺有一個缺點︰只能刺擊、不能砍劈。

在戰場,這個缺點還不是很突出,因為沒人會用裝在步槍的刺刀砍劈敵人,刺刀安裝的方式只適合刺擊,不適合砍劈。真要用做格斗武器,也以致命刺擊為主,以傷敵為目的的砍劈動作並不常用。比如美軍使用的9軍用匕首兼做刺刀,持刀格斗中,也以刺擊動作為主。

可是在器械格斗中,三稜軍刺的這個缺點就很致命了。

冷兵器時代,除了弓箭弩炮等濺射類武器之外,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長矛與大刀,前者專門用來刺擊、後者專門用來砍劈。戰陣應用中,長矛兵以陣形取勝。歷史將長矛發揮到極至的當屬亞歷山大大帝,其指揮的馬其頓步兵方陣幾乎征服了半個世界。大刀不適合戰陣使用,主要用于混戰。

被日本人推崇倍致的東洋刀就源自唐刀中的儀刀。

一對一的格斗中,如果實力相近,無法一擊斃敵,先用砍劈削弱對手,再擊斃對手就成了最佳選擇。

當然,如果實力相差懸殊,能一擊斃敵,砍劈傷敵就不那麼重要了。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劉威亮出武器,大多看客都在看熱鬧,只有少數內行看出了門道。

難道劉威根本沒把宮部正一郎放在眼里?

不管內行外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劉威要麼是絕世高手、要麼是個自大狂。

到底是什麼,很快就見分曉。

因為三稜軍刺就那麼大個東西,根本做不了手腳,所以裁判用化學取樣的棉球擦拭一下就還給了劉威。

比賽中除了禁止使用槍械,還禁止使用毒藥。

隨著裁判退場,比賽正式開始。

劉威再次伸出右手,將食指指向宮部正一郎,隨後大拇指朝下,做出了與幾天前挑釁對手時相同的動作。

宮部正一郎憤怒難當,但是沒有絲毫松懈。

就在幾天前,四個拔刀流旁系劍客大意輕敵,被劉威逮著機會,結果三十秒不到全都命喪黃泉。

對劍客來說,最大的錯誤就是輕敵。

有前車之鑒,宮部正一郎再狂妄自大,也不敢輕視劉威。

劉威也沒有要宮部正一郎輕視他。

他要的是一次勝利,一次堂堂正正、讓任何人都得心服口服的勝利!

正是如此,劉威沒有搶攻,而是等宮部正一郎凝神靜氣,進入狀態之後,才將三稜軍刺交到右手。

來了!

「宮部正一郎,還有遺言沒有交代嗎?」

暴呵聲起,劉威已經飛身殺。

這次,主辦方多了個心眼,在會場里安裝了一部測速雷達。當數據顯示出來,坐在監視器後面的兩名技術人員當場目瞪口呆。

劉威起跑時的速度高達每小時四十八公里,是世界飛人伯爾特的兩倍。

這個速度,甚至超過了伯爾特的百米平均速度!

要知道,劉威是站立起跑,並沒下蹲,而且百米沖刺速度肯定比起跑速度快。

即便是獵豹,這種有四條腿、陸地跑得最快的動物,起跑速度也不會超過每小時五十公里。同樣只有兩條腿的非洲鴕鳥,起跑速度只有每小時四十公里。

劉威還是人嗎?

起跑快,沖刺更快。

就算每小時四十八公里,幾米距離,也就零點幾秒而已。

這個時間差,剛好夠宮部正一郎做出反應。

只是在他拔刀前,劉威已經出手了。

隔著約莫三米的距離出手,顯然朝出了三稜軍刺的攻擊範圍。不管怎麼說,劉威臂展不會超過兩米,三稜軍刺長不到三十公分,就算側身攻擊,殺傷範圍也在兩米以內,再遠就夠不著了。

要想擊中宮部正一郎,劉威就得擲出三稜軍刺。

任何一名格斗高手都知道,哪怕是使用飛刀的高手,也不能輕易擲出武器,而且是唯一的武器。

在格斗場,投擲武器是最無奈的選擇。

赤手空拳面對持刀對手,基本是死路一條。

除非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宮部正一郎不相信劉威會投擲三稜軍刺,可是他看得很清楚,劉威不但出手了,還真的擲出了三稜軍刺。

電光石火間,宮部正一郎哪敢有半點遲疑,立即使出威猛無匹的首擊。

只是不是對付劉威,而是對付直撲面門的三稜軍刺。

對使刀劍高手來說,都得學會用兵刃格擋箭矢、飛刀等投射類武器。

日本劍客沒有使用盾牌的傳統,也很少披掛沉重的鎧甲,更得掌握兵刃格擋術。像拔刀流這種擅長近身混戰的流派,更是得從小練起,才能在遭遇忍者、刺客等使用投射武器的敵人時,迅速殺到敵人跟前。

以宮部正一郎的造詣,即便出手倉促,用刀撥開三稜軍刺也不是難事。

只要能夠打飛那把致命武器,面對赤手空拳的劉威,就算宮部正一郎已經使出了威力最大的首擊,也能靠連擊或者游斗擊斃劉威。

問題是,劉威會給宮部正一郎使出連擊的機會嗎?

擲出三稜軍刺的時候,劉威前一步,左腿發力躍起,右腳踢向宮部正一郎的腦袋。

依靠極快的速度,就算這一腳沒有使出多少力氣,只要踢中,宮部正一郎不死也得當場暈厥。

出刀撥開三稜軍刺的時候,宮部正一郎就料到劉威會用右腳。

這是在徒手格斗的情況下,連續攻擊中下餃接的一環。不踢這一腳,劉威就會進入東洋刀的絕對殺傷範圍,用肉身抵擋利刃。踢出這一腳的目的不是斃傷對手,而是讓對手無法用手的刀刃發起攻擊。

因為劉威在右腳前時擲出三稜軍刺,動作協調性受到破壞,所以只能在左腳前時出腳,也就得踢出右腳。

判斷準確,宮部正一郎迅速收刀,刃口向外,橫在了身體左側。

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是宮部正一郎豐富經驗的最好證明。這個動作不但幅度最小、反應最快,而且豎起的東洋刀守住了暴露在外的左側軀體,在被劉威踢中之前,東洋刀就會切斷劉威的小腿。

暫且不說鈦合金強化碳縴維骨骼能不能扛住鋒利無比的東洋刀,只要是格斗高手,就不會拿一條小腿去冒險。

就算能夠踢中宮部正一郎,也會因為去勢受阻,威力大減。

在格斗場,失去半條腿,與丟掉小命沒有差別。

劉威收腳了,而且是在宮部正一郎收刀的同時收腳。

也就是說,劉威早料到宮部正一郎會用刀格擋他踢出去的那一腳,也就沒有指望一腳踢死宮部正一郎。

接下來的一幕,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劉威收腳的速度,竟然超過了踢腳的速度!

右腳卷曲、向後收回的同時,劉威已經踢出左腳,而且對準了宮部正一郎的面頰。

身在空中,沒有落地,完全依靠身體不同部位圍繞軀干做旋轉運動產生的離心力,踢出第二腳,需要的不止是經驗,還要有絕對的實力。

沒有強壯的軀體、閃電般的反應速度、完美的協調能力,絕對辦不到!

這下不但全場看客震驚不已,連周譽龍與漠北狼都萬分驚訝。

K1的格斗教材里有這一招,叫「逆向二連踢」,但是只有K1歷史的兩個傳奇人物能夠做到,現在劉威成了第三個。

宮部正一郎再牛比,也不可能想到,劉威能在這種情況下再次出腳,而且是左腳。

在躍起的情況下,用右腿連續踢出兩腳、甚至三腳都不罕見。只要彈跳力夠強,多踢幾腳並不困難。在場的日本劍客中,不少都能連踢三腳。如果有借力點,比如踢中對手,換腿再踢也不是難事。

沒有借力,完全凌空,用另外一條腿從相反的方向踢出第二腳,絕對匪夷所思。

這一腳不但踢了出來,還提前預料到了對手的反應,別說格擋,宮部正一郎連躲避都辦不到。

「去死——」

這家伙,竟然還有力氣發出一聲暴呵!

當面被踢中,宮部正一郎直挺挺的飛了出去。在他眼中,世界旋轉了一百八十度。

劉威著地後,深吸一口氣,才朝倒地的宮部正一郎走去。

雖然宮部正一郎的神志還沒消散,但是比賽已經結束了。

那一腳,不但正中宮部正一郎面頰,踢掉了他的下巴,還踢斷了他的脖子,準確的說是扭斷了他的脖子。

揀起被撥飛的三稜軍刺,劉威拽起僵直的宮部正一郎,讓他跪在了自己面前。

扳正宮部正一郎的腦袋後,劉威將三稜軍刺對準他的胸口,緩慢刺了進去,拔出前還左右轉動了兩下。

賽場,鴉雀無聲,震驚不已的看客目不轉楮的看著這一幕。

宮部正一郎已經死翹翹了,有必要虐尸嗎?

只是大會主辦方並沒規定不準虐尸。

全場看客中,只有一人沉著冷靜,那就是李廷軒。

從始至終,李廷軒沒露出半點驚訝神色,仿佛一切都在他預料之中。

橋本康太郎一直在留意李廷軒,這讓他相信,李廷軒絕不是文弱生,就算武藝沒有劉威高強,也至少精通此道。

這也讓橋本康太郎堅定了拉攏李廷軒的決心。

只不過,李廷軒似乎不太給他面子。

見到劉威丟下死透了的宮部正一郎,橋本康太郎剛想找李廷軒答話,典斌趕了過來,在李廷軒耳邊低語了幾句。

李廷軒老實不客氣,當即起身告辭,丟下了尷尬難當的橋本康太郎。

沒有要事,典斌不會做這樣掃興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