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八 洗心革面上征程 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興得太早

大概沒想到日軍能夠旗開得勝,僅僅一個回合就打垮了俄軍,或者是沒有預料到日本會斷然發動戰爭,沖突爆發的第二天,美國當局才發表了一份措詞不那麼強硬的申明,敦促雙方立即停火,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此時,包括大陸在內的很多國家均已發表申明,敦促雙方停火談判。

只是,箭已離弦,要想停下,談何容易。

第二天白天,雙方爆發了第二場空戰。

這次,主動初級的俄軍,而不是日軍。

大概覺得什麼都不做,太有失顏面了。當天中午,俄羅斯空軍出動八架Su-24,在四架Su-35的掩護下,攻擊了日軍第一艦隊。

此時,日軍已經把四架E-767中的三架部署到北本州,確保隨時都有一架E-767在戰場後方巡邏。

不是日軍不相信,而是的戰場指揮能力非常有限。

雖然在特殊情況下,能夠引導十多架戰斗機,但是在絕大部分時候,最多只能引導四架戰斗機。因為缺乏戰術數據鏈,所以往往會把探測到的情況發給地面指揮中心,再由地面指揮中心引導作戰飛機。

與之相比,E-767就沒有這麼多麻煩了。

作為花高價從美國買來的高科技裝備,E-767的性能與美軍的旗鼓相當。因為機體更大,續航距離更遠,所以E-767持續巡邏的能力比還要強一些。只是日軍沒有加油機,E-767也沒有空中加油設備,無法像那樣,通過空中加油延長巡邏時間。起飛之後,最多只能在戰場上空巡邏八個小時。算上回到基地後的維護保養時間,至少需要三架E-767才能保持不間斷的空中巡邏。

與E-767一同巡邏的,還有日本空軍的四架。

因為俄軍的反擊隨時可能到來,所以在北海道的空軍基地里面,至少還有四架處于待命狀態,能在接到命令後立即起飛。以的巡航飛行速度,只需要十五分鐘就能趕到戰場。

E-767發現俄軍機群後,四架立即轉向迎戰。

隨後,後方基地里的四架緊急起飛,前去填補防空網上的漏洞。

大概擔心俄軍還有後招,所以在四架緊急起飛之後,又有八架從附近的空軍基地起飛,加入了戰斗行列。

這次,日軍飛行員沒有托大。

戰爭已經爆發了,怎麼打不再是問題。

距離俄軍機群大概八十公里的時候,四架啟動火控雷達,鎖定目標後各自發射了兩枚。

不得不說,日軍飛行員太急于求成了。

雖然的最大標稱射程達到一百二十公里,但是實戰中,美軍飛行員往往把開火距離縮短到六十公里以內。再遠的話,敵機很容易逃出導彈的攔截區域。或者及時進行干擾,使導彈實效。

俄軍戰斗機沒有使用干擾設備,而是選擇了轉向逃避︰進行切線機動。

遭到攻擊的四架Su-35迅速轉向九十度,沿著與導彈襲來垂直的方向進行規避。

日軍飛行員在這個時候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沒有啟動火控雷達鎖定目標,然後用中繼制導方式引導已經發射的導彈,而是跟著俄軍戰斗機轉向,準備利用的速度優勢,繞到俄軍戰斗機前方,再次發起攻擊。

結果就是,已經發射的八枚全部失的。

原因很簡單,在攻擊視距離外的目標時,有兩種中段制導模式,一是慣性制導,二是無線電中繼制導。前者完全依靠導彈上的慣性導航設備,讓導彈沿著預先設置好的線路飛行,到達目標附近區域後再啟動彈載火控雷達。後者則由戰斗機上的火控雷達提供目標的飛行參數,讓導彈跟隨目標調整飛行線路,最終把導彈引導到目標附近,由導彈自主完成攻擊。

看得出來,第二種制導模式的攻擊效率高得多。

問題是,在采用中繼制導模式的時候,載機必須啟動火控雷達,持續照射目標,並且向導彈發射引導信號。

也就是說,載機會暴露行蹤。

正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日軍飛行員才沒有啟動火控雷達。

如果僅僅面對四架Su-35,日軍飛行員的戰術選擇沒有錯。

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而Su-35必須打開加力燃燒室,才能突破音障,而在此情況下的飛行距離將大大縮短。也就是說,與拼速度,Su-35沒有多少勝算,最後要麼燃油耗盡返航,要麼被追上。每架上還有四枚,足以進行兩次遠距離攔截。即便進入了視距內,的格斗性能也比Su-35好得多,日軍的勝算仍然比俄軍大得多。

問題是,的攔截目標不是Su-35,而是在低空飛行的Su-24。

從某種意義上講,那四架Su-35的任務就是引開在日本艦隊北面巡邏的,為後面的攻擊機創造機會。

隨著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離開巡邏區域,情況變得異常危機。

沒過多久,E-767就發現了在超低空飛行的Su-24機群。

雖然第一艦隊擁有強大的防空能力,七艘配備了防空導彈的驅逐艦能夠同時攔截數十個目標,足以應付八架Su-24發起的攻擊,但是日軍不會冒險檢驗艦隊的防空反導能力,在敵機發射導彈前將其擊落才是最佳選擇。

所幸的是,趕來增援的四架及時趕到。

接到E-767發來的敵情後,四架立即投入戰斗,在距離Su-24機群大概七十公里的地方各自發射了四枚。

因為面對的是沒有多少空戰能力,也許連空對空導彈都沒有的攻擊機,所以沒有關閉火控雷達,而是一直用雷達引導導彈。

攻擊準確,而且犀利,十六枚導彈的命中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八架Su-24在到達發射導彈的區域之前,就被擊落了七架,最後一架也倉皇拋掉所有彈藥,加速逃離戰場。

攻擊行動失敗後,四架Su-35沒有滯留,立即加速逃離戰場。

這場戰斗,日軍再次取勝,而且無一損失。

俄軍戰斗機全部逃走後,八架陸續返航,由頂替,繼續在艦隊北面空域執行防空巡邏任務。

這場不大不小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日軍的士氣,甚至讓部分日本將領認為俄軍不足為患,勝利唾手可得。

如果俄軍連制空權都保不住,又何來制海權呢?

沒有制海權,俄軍就別想守住北方四島,奪回失地易如反掌。

受此影響,日軍加快了登陸準備。

當天下午,原本留在內浦灣,準備與登陸艦隊一同出發的第二艦隊率先起航,前往交戰海域與第一艦隊會合,加強日軍的海上優勢。

不得不說,日軍高興得太早了。

打到這個時候,俄軍只出動了戰術航空兵,還沒有投入真正的反擊力量呢。

雖然俄軍太平洋艦隊不值一提,僅有的一艘巡洋艦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根本不敢出港應戰,其余幾艘驅逐艦的狀態也不大好。至于之前答應派遣戰艦參加閱兵式的大陸海軍,更是一言不發。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俄軍完成了調度與部署,投入具有強大打擊能力的戰略力量,日軍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空戰結束後不到六個小時,也就是傍晚的時候,離開內浦灣的第二艦隊在航渡時遇到了一個可疑目標。

判斷為俄羅斯的常規潛艇後,第二艦隊立即減速,展開反潛搜索。

雖然第二艦隊沒有「日向」級驅逐艦,但是九艘戰艦總共搭載了十二架直升機,其中八架是較為先進的「海鷹」,另外四架是「海王」,反潛能力非常強大。更重要的是,確定受到潛艇威脅後,第二艦隊呼叫了支援。僅僅一個小時後,兩架就先後趕到,加入了反潛搜索行列。

與空戰相比,反潛作戰的節奏慢得多。

即便面對的是一艘靠電池潛航的常規動力潛艇,也得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才會有所收獲。

事實上,反潛搜索並不順利。

十二架直升機與兩架反潛巡邏機搜索了四個小時,仍然沒有找到那艘把潛望鏡伸出海面的潛艇。

又過了兩個小時,第二艦隊才解除反潛警報。

受此影響,第二艦隊肯定無法在夜間與第一艦隊會合,最快只能到次日上午,才能到達作戰海域。

當時,日軍並沒意識到,這個影響會有多大。

只是幾個小時之後,日軍就知道,第二艦隊在航渡途中耽擱的幾個小時,最終改變了第一艦隊的命運。

其實,當時日軍已經接到警告。

天黑之前,一顆從遠東地區上方通過的偵察衛星發現了進駐的俄軍戰略轟炸機,還拍下了俄軍地勤人員為轟炸機掛載彈藥的照片。處理這份情報的時候,日本情報本部及時向空軍與海軍發出了警報。

問題是,這個時候,日軍仍然沒有意識到,俄軍的反擊不僅僅來自空中。

日軍采取的防範措施,只是把防空範圍擴大了一百五十公里,將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戰斗機由四架提高到八架,並且把在機場待命的戰斗機提高了一倍。因為一直沒有發現俄軍的那艘攻擊核潛艇,而且第一艦隊一直在進行反潛搜索,所以日軍並不認為,俄軍潛艇能夠偷襲第一艦隊。

直到俄軍的反擊到來,日軍才知道,他們的判斷完全錯了。V!~!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