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成王之路 第五百零三章 計謀得逞

第三卷成王之路第五百零三章計謀得逞

第五百零三章計謀得逞

亨利親王立刻問道︰「也包括巴伐利亞選侯國維持現狀,奧地利與普法爾茨選侯國的交易作廢?」

「是的。【」迪昂點了點頭道。

亨利親王問道︰「我有什麼理由相信您和法蘭西?奧地利不是法蘭西的盟嗎?法蘭西難道不想趁著這場戰爭取利?」

「法蘭西自然不會放過一切利益,但是,國王陛下現在只對另一處這場感興趣,因此,他並不希望德意志發生戰,更不希望七年戰爭重演。」迪昂說道。

「另一處戰場指的是北美嗎?法蘭西不希望在介入北美的同時,再在歐洲發生戰事。但是……」亨利親王皺眉道,「北美戰事爆發了這麼多年,可法蘭西卻一點動作也沒有,即使是物資援助,也遠沒有西班牙出得多。難道法蘭西真的想要介入北美戰事嗎?」

迪昂故作警覺地輕聲說道︰「您可能還不知道,國王陛下在幾日前見過了北美大使,不但同意援助一批軍火,更準備利用海軍將集結完畢的數千波蘭雇佣兵運送過去。而在不久後,法蘭西也會對不列顛宣戰。」

「這是真的?」亨利親王謹慎地再度確認道。

「這件事在巴黎已經人盡皆知,不列顛大使斯托ng特子爵甚至提出了正式的外交抗議。」迪昂煞有其事地說道,「國王陛下認為支持奧地利在德意志打一場仗,遠不如在大西洋對岸和不列顛王國打一場仗來得有利。他對法蘭西在七年戰爭中失去的殖民地耿耿于懷,並一直想要復仇,加入北美戰爭正好能取回原本失去的東西,而幫助奧地利,卻不會有太大的利益得到。」

亨利親王嘴角一動,說道︰「奧地利和法蘭西是盟,法蘭西王後還是奧地利人,我要怎麼相信你說的話是真的?法蘭西真的不會在軍事幫助奧地利嗎?」

迪昂從道︰「法蘭西與奧地利確實有盟約,法蘭西王後確實是奧地利公主,可法蘭西國王只是法蘭西的國王,他只會以法蘭西的利益為最先思考要素。況且您剛才也說了,法蘭西不希望同時在海和都有戰事,國王陛下對七年戰爭的失敗原因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徹。【」

七年戰爭時,法蘭西的陸軍素質並不差于普魯士,甚至在人數和裝備都優于對方。其海軍艦隊也不弱于不列顛皇家海軍,其單艦質量甚至優于對方。然而,無論海還,法蘭西卻都輸了。

其戰敗的原因並非是直接在軍事失敗,而是在財政敗北。在同樣的消耗下,不列顛皇家海軍沉沒一艘戰艦,即可再裝備起一艘戰艦,可法蘭西失去一艘戰艦後,便因財政問題而無法再造。相同的情況在陸軍亦發生過。在一場戰役獲得小勝後,陸軍便會顧慮物資、彈y而停滯不前,不進一步追敵,結果導致敵人有充足的時間重整並組織反擊。

法蘭西是歐洲大陸最富裕的國家,戰時投入的經費並不比不列顛王國少,可是,正因為兩線作戰的原因,導致了資金分散,結果哪一方都無法兼顧。自七年戰爭後,不只是法蘭西內部,幾乎整個歐洲都注意到了這點,這也正是路易十五在晚年不惜以罷免舒瓦瑟爾公爵的方式避免不列顛和西班牙之間的福克蘭危機演變為不列顛和法蘭西之間的大戰,以及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未結束的情況下被迫同意三國共同瓜分波蘭和波旁王室入主華沙的原因。

亨利親王對法蘭西的提議非常感興趣,能通過非戰爭的手段達成戰爭後所得的結果是再好不過,然而,他對法蘭西仍然留有疑慮,畢竟法蘭西的王後是奧地利公主。

「抱歉,閣下。」亨利親王凝視著迪昂,聲音低沉地說道,「這件事我無法同意。」

在還未知迪昂所說的法蘭西支援北美的情況是否屬實前,亨利親王認為法蘭西的行為不過是為盟奧地利拖延時間。他覺得也許是戰略計劃泄l,法蘭西得知了普魯士的戰略,為防止奧地利大敗並導致勢力驟降,法蘭西國王才會派出迪昂來做說客。

迪昂微微一笑,似是毫不在意,又似是已經有所預料。他說道︰「那好既然親王殿下已經決定了,我也就不再勉強了。那麼,我先告辭了。但是,請親王殿下記得,法蘭西並不希望德意志的均勢平衡被打破。」

說完,迪昂便起身離開了亨利親王的駐地。

說項看似失敗,但迪昂並未氣餒,若目的只是防止奧地利速敗,那他還有其他辦法。在入城之前,他曾粗略地觀察過城外的普魯士軍隊,並推測出了普魯士和薩克森聯軍的行軍速度。對此,他不由得佩服起腓特烈二世的戰略謀劃。普魯士和薩克森聯軍已經準備得差不多,若在近日出發,則可在奧地利軍隊完成部署前一日穿過既定陣地。短短的一日並不是太多,但這足可見識日耳曼人精明的計算能力。

對亨利親王的說項雖然失敗,但迪昂也定下了補救之計。既然普魯士和薩克森聯軍不能降低行軍速度,但奧地利方面可以加快速度。為此,他立刻派隨身從連夜奔往奧地利軍營,轉交一份關于普魯士和薩克森聯軍調動的信。

一日的間隔,奧地利軍隊只需要一次急行軍便可以補救。然而,迪昂雖然如此設想,卻並不相信奧地利人真的會听從。為此,他打算覲見薩克森選帝侯。畢竟亨利親王率領的是兩國聯軍,若是盟出現問題,聯軍依舊不可能依照計劃開拔。

不過,迪昂完全是多慮了。一日後,他還在等待薩克森選帝侯的召喚時,便听說亨利親王決定延後兩日出兵,其原因是參加薩克森宮廷舞會。聞知這一消息,他又在薩克森待了一日,在確定消息無假後,便不再等待召喚,連夜回國。

亨利親王之所以會在一日之間改變主意,暗中拖延時日,是因為前日在巴黎流傳的法蘭西支援北美一事傳到了德累斯頓。在確定迪昂所言無假後,他重新考慮了一番利害關系,為了能避免大傷亡和防止戰事擴大,他便以舞會為借口,停留了兩日。

3月1日,迪昂回到了梅斯。

三日之後,他留在薩克森的間諜傳回了情報︰「普魯士和薩克森聯軍離開德累斯頓。」

又過一周,情報再度傳來︰「亨利親王率領的普魯士、薩克森聯軍在波西米亞西北部與奧地利軍隊展開對峙。」

緊接著,他便親自帶著這份情報回到了巴黎,並面見了國王。

3月20日,路易在杜伊勒里宮的辦公室見到了迪昂,以及他從德意志帶來的情報。

「很好,亨利親王當了。」路易愜意地坐到了辦公椅。

這一切都是他的謀劃,包括個月會見富蘭克林及支援北美的傳言。會見富蘭克林故意被搞得極為神秘,但實際只是為了神秘而神秘,兩人在會面時交流的只是波蘭對北美的援助。

至于支援北美一事,布雷斯特港口的船隊只是懸掛著法蘭西旗幟的波蘭籍船只,運送的是波蘭志願者。雖然不列顛方面對此極為緊張,可雙方的外交官也在磋商,最後,法蘭西以公開中立協議及刪除前一份中立協議中的金額款項為條件,安撫了他們。

「陛下,我並不明白,為什麼要拯救遲鈍的奧地利?」迪昂疑道,「讓普魯士佔領布拉格,不是可以直接制造法蘭西出兵的借口嗎?」

事實證明,奧地利人並未听從他的勸告,並未急行軍,若非亨利親王的拖延,普魯士人只怕早已經攻佔了布拉格,切斷了奧地利人的退路。

「因為我無法確定瑪麗婭?特蕾莎的態度。」路易道,「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普魯士都攻入了波西米亞,並攻佔了布拉格。當時瑪麗婭?特蕾莎采取強硬的措施,使用整個國家的力量才驅逐了普魯士。我想腓特烈二世應該不可能為了巴伐利亞而重蹈前兩次的覆轍,他在軍事勝利後應該會轉向談判桌,而瑪麗婭?特蕾莎的態度也模稜兩可,她恐怕會因為軍事的失利而推動談判,畢竟這場戰爭是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發動的。」

他長嘆一聲,說道︰「總之無論是奧地利在初期失敗,還是雙方轉而談判,對法蘭西都沒有好處。如若奧地利在初期就失敗了,我們加入戰爭後的風險就會很大;如若他們開始談判,那我們就更加沒有必要加入戰爭了。所以,只有雙方處于相持狀態,我們出兵的風險才會最小。」

路易的目標是佛蘭德斯和萊茵蘭,除此之外,他並不希望德意志地區的勢力圖有太大變化。因此,他並不希望奧地利大敗,也不希望在佛蘭德斯、萊茵蘭到手前戰爭就結束了。

迪昂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而後說道︰「陛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為法蘭西尋找一個合適的出兵借口。」

路易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現在只等待羅馬皇帝的求援了。」說完之後,他深奧地微微一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