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二章 摩根家族

就著合作事宜,雙方整整談了一個下午,才初步敲定了許多合作意向上的細節要求。這部分完成之後,就是簽署合同意向書,喻示著雙方的第一次聯手。

事實上,不管是徐文昊還是夏萬隆,彼此都沒有太多選擇上的余地。

唯有合作,才能獲得心中所需。

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值此大爭之世,沒人能夠停下腳步,否則只會被席卷而來的歷史巨浪無情吞沒。

徐文昊需要夏萬隆這些清國商人的資本襄助,夏萬隆又何嘗不是需要徐文昊提供的工業設備和生產技術?

因此彼此算是各有所需,並且豆漿面臨著一個同樣的敵人——跨國銀行家族!

雖然夏萬隆這時還只是想要繼續維持他的生意,但實際上卻已經算是被綁上了徐文昊的戰車,日後和摩根這些跨國金融家族的斗爭,也只不過是遲早的事。

鴉片戰爭後,被堅船利炮叩開了國門的清國,許多有志之士開始看到外面的世界,異國的文明。工業化大生產和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如同颶風一樣掃蕩著這個因野蠻人奴役而日顯頹勢的古老帝國。

通商之後,自然有著一批民族商人和企業家應運而生,這是時代大勢使然,不管清廷內部的統治者是如何頑固保守,都無法阻止中下階層對財富和政治地位的天然訴求。

因此而有了洋務運動,也因此而涌現出了一大批世紀英才,大量的留學生出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論,而新生的民族資產階級商人也大肆開辦工廠,買賣洋貨。

這就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和世界的交流,推動著華夏文明又一次向前邁進。

後世總有人認為洋務運動是失敗的,是一個昭示著清廷**無能的反面案列,可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

不管歷史書上的評價如何,至少洋務運動培養了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以及大量的技術和設備引進,初步推動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除了‘大清千秋萬載’這個目標未能實現以外,洋務運動的作用幾乎已經到了這個時代中國能夠做到的極限,後世之人,也確實無權再苛求什麼了。

而回到徐文昊與夏萬隆的合同書上,其中明確要求夏萬隆要投入至少120萬美元的資本量,並且還要求他要在兩年內,替威鋼實業集團尋找更多的中國合伙人,比如粵州羊城十三行中的那些清國大買辦們。

只要能爭取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一股相當大的助力。

據智腦的保守估計,至少能夠籌集到4億美元的資金,哪怕是和全盛時期的卡內基鋼鐵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讓了。

而正投身于資本大業之中的徐文昊,卻也沒有忘記將目光稍微停頓在身旁的少女身上一會兒——那種美麗馨香如蘭的氣質,讓他不管看多少次,都是非常喜歡。

一個有著智慧和知性的女孩,確實讓新世紀的徐文昊很是意動,不過這時卻還不是做這種事的時候,因此他始終保持著理性和克制。

這樣溫和有禮,又有學識的年輕人,站在夏萬隆的角度上,自然也是非常欣賞的。因此對于自己女兒的一些心思,他非但有阻止,甚至因為今天的事,而起了撮合的心思。

有什麼樣的交情,能夠比得上‘翁婿’之間的關系?

徐文昊想要將夏萬隆拉上自己的戰車,夏萬隆又何嘗不是做著這樣的打算。

談完了正事,徐文昊也米有多做停留,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時代變革,他還有不少前期準備要做。

告別了夏萬隆一家之後,徐文昊也是起身離開,他獨自開著車往郊外農場方向跑。

說起這個時代的交通工具,他很不滿意,因此自己買了一些汽車零件,動手改裝了一輛汽車。別看外形和滿大街的福特車差別不大,實際上無論是舒適程度還是動力性能,都高出這個時代的同類產品好幾個檔次。

每當四下無人的時候,附著于眼鏡上的智腦,總是會在腦海中和徐文昊展開交流。

「吾主,我不得不提醒您,哪怕您聯合美國和清國的資本商人,按照原定計劃募集到超過6億美元的資金,可以這個時代的金融游戲規則而言,我們在面對摩根家族的時候依舊處于絕對下風

智腦的話語總是不帶有一絲一毫的情感,它能廣泛地搜集情報和資料,並且做出分析和建議,卻惟獨不能代替徐文昊本身做出任何決定。

可就算如此,這番冷冰冰的話語中,那種沉甸甸的壓迫感還是讓徐文昊皺起了眉頭︰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確實只有身處在這個時代,才會明白一小撮人是如何控制整個世界的運轉。

或許只有那些無知的升斗小民,才會無畏的喊出什麼‘陰謀論都是騙人的’這種天真的話來。

這些見識淺陋的家伙,不知道人類社會是如何運轉,同時也並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命運,不過是如同屠宰場中的豬羊那樣,操縱在少數‘屠夫’手中。

而在整個20世紀初,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摩根已經成了世界的債主。

j。p。摩根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摩根家族包括銀行家信托公司、保證信托公司、第一國家銀行,總資產34億美元。

摩根同盟總資本約48億美元,由國家城市銀行、契約國家銀行組成。其實,即使在100年後,債務也是金融中的王者,控制和發行國債,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的生意!

而摩根家族的發達,正是得益于對于債務的認識和挖掘。

在金融領域站穩腳跟之後,摩根家族開始向實業拓展,建立了摩根聯盟。摩根同盟與摩根家族被總稱為摩根聯盟。

摩根聯盟中,以摩根公司為軸進行董事部連鎖領導,與大金融資本以下、超過20萬的主力金融機構互相聯結,這樣就構成了結構龐大、組織嚴密的「摩根系」。

這一金融集團佔有全美金融資本的33%,總值近200億美元!

知道在1908年左右的這段時間里,200億美元相當于什麼概念麼?

這時的美國,其國民生產總值也不過3000億美元出頭!而摩根以區區一家私人商業組織,就幾乎相當于美國全國總產值的十五分之一!

而除此之外,摩根家族另外還有125億美元的保險資產,佔全美保險業的65%。

至于生產事業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業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u。s。鋼鐵、gm、肯尼格特制銅公司、德州海灣硫磺公司、大陸石油公司、ge等……

一個個金光閃耀的名字背後,代表著的是殘酷無比的社會現實,金融家正在用一只看不見的手,調控著美國乃至世界的命運。

摩根公司在鐵路業的滲入這時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而與此同時,通信業方面還擁有itt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全美電纜、郵政電纜、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

摩根同盟的手下有510億美元的總資產,屬下有亞那科達銅山、西屋電氣、聯合金屬碳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業。

上述所有企業和公司相加,合計所有總資產,扣掉重復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體系擁有740億美元的總資本,相當于全美所有企業資本的四分之一。

167名董事,從摩根公司走出來,控制著整個摩根體系,執行著由華爾街的摩根發出的指令,這是怎樣的一份宏圖霸業!

足以讓歷史上任何一位人間的帝王在他們面前黯然失色!

而徐文昊現在要對抗的,正是這樣一家超乎常人想象的龐然大物。

別說是摩根家族了,僅僅只是對上摩根家族旗下的美國鋼鐵公司,徐文昊和里斯等人就已經感覺相當吃力。

從智腦系統中反饋回來的數據上看,也確實在陳述著這個嚴峻的事實。

「雖然您說動了海諾和詹姆斯等本時空土著的加入,但目前整個瓦格納鋼鐵公司的資產不過是區區1200萬,其規模僅僅相當于對手的十二分之一。就算有著技術上的優勢,我們也幾乎成功的可能性

確實毫無勝算,徐文昊對此當然非常清楚,想要單靠商業手段來摧毀這些龐大的國家金融家族,根本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歷史上技術或者管理比這些金融家族先進的個人和公司不是沒有,可一百年後,早期的幾大銀行家族依舊掌握著整個美國的經濟。

而那些曾經想要挑戰他們的人或者組織,不是成為了家族的一部分,就是被碾成肉泥。

哪怕是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國,都被碾成了肉泥!

要不然這個時空的幾十年後,某位奧地利裔的小胡子就不會憤怒的想要從肉&體上消滅這些萬惡的金融投機家族了。並且不得不說一句,集合了大半個歐洲力量的他,依舊未能取得成功。

因此,雖然在言語上,徐文昊一直在向里斯和海諾等人展現出一個前景美好的未來。

可實際上,彼此都對這有著深刻的認識,除非動用戰爭等非常規的手段,否則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注定無法戰勝像摩根這樣的跨國銀行家族。

最多,也不過是頂住對方的壓力,慢慢經營起屬于自己的事業,在北美的政治圈中,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劃地而治罷了。

只有那些想當然的家伙,才會天真到覺得憑借著技術上的優勢,就能打倒某些人或者勢力。實際上,當彼此的資本差距足夠大的時候,任何戰術上的成功都無足輕重了。

因為你的對手會用金融的力量,聯合整個行業甚至是整個社會,來碾碎你的反抗。

徐文昊現在所面臨的,正是這樣一種情形,這也是他為何一開始就把華夏大地當做未來的戰略根據地的原因所在。

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整個西方世界的利益空間都已經被分割完畢,不足以容納更多的既得利益者。而在這里想要穩步發展,取代幾個老牌家族的統治地位,無疑是一種妄想!

相比之下,反而是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古老國度,雖有嚴峻的挑戰,卻也充滿著機遇!

東方世界的那片廣袤大陸上,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很快將會在革命的旗幟下傾倒,而新的繼任者們,卻又有著各種各樣的歷史局限性,難以快速成長起來。

這就意味著徐文昊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佔據一塊根據地,拔得頭籌,經營起一個屬于自己的勢力來!

一旦根基穩固,就可徐徐圖之,以廣袤無垠的華夏大地為後盾,爭霸世界,引導人類的文明未來方向!

如此宏圖偉業,才是大丈夫所為,五百年後的時空,徐文昊自有著相當的自信和氣魄,去做這力挽狂瀾之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