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八章 廣州起義

說做就做,團練的事情,很快就經夏駿馳的手辦了起來。

人員招募以本地居民為主,為期一周的選拔,將篩選出四千名家世清白、體質合格的男丁,然後以充足的糧食尤其是肉類供給,再輔之以嚴格的軍事訓練,務求在半年內將他們培養成一支足堪使用的軍隊。

基層軍官徐文昊卻是不缺了,有著從美國帶回來的五百多人,卻是勉強夠用,建立起班、排、連、營的軍事體制,對外則稱是廣州民兵1團。

幾乎就等于是**果的稱兵建制了,這明顯是要造反的節奏,但張鳴岐都不管,其他人更是忙著爭奪孚琦死後空出的利益,哪有空去招惹徐文昊這個刺頭?

說是團練,實則卻是一所軍校,徐文昊現在幾乎是借著夏駿馳的名頭,公開招兵買馬了。不過上面有總督張鳴岐幫忙掩蓋,以團練的名義蒙混過關,一年半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長久肯定不行,但辛亥革命在即,徐文昊難道還怕清廷的臨死反擊?

軍校地址就選在中遠碼頭旁,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制度,課程共分步兵、炮兵、機槍兵、工兵、特別班、輜重兵、通信兵7個科。

學員們白天進行軍事化訓練,夜晚則在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時,輔之以文化課程,主要還是學會識字斷句,這點尤為關鍵。

夏駿馳也是利用自己革命黨人的身份,大肆拉攏了一批年輕人加入。

由于廣州是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毗鄰港澳,距南洋較近,華僑眾多,最早接受西方近代文明,受到民主思潮的影響,廣大人民又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傳統,因而革命黨就一直把廣州作為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據點。

而這時,孫載之和黃興等人領導下的興中會、同盟會,就曾先後3次策劃在廣州起義︰

即光緒二十一年(1895)九月由孫載之、陸皓東、楊衢雲、鄭士良、陳少白等策劃的「乙未廣州起義」;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謝纘泰、洪全福、李紀堂策動的「洪全福起事」;宣統二年(1910)年正月倪映典領導的「新軍起義」。

而第四次廣州起義也快了,徐文昊這時就在廣州城中,對于這股暗流自是有所察覺。歷史上,革命黨人就是在此發動辛亥廣州起義,也即是著名的「黃花崗起義」。

起義前,同盟會在廣州設立了30多處秘密機關,動用了很大財力,策動新軍、民軍,組織了敢死隊,還設想佔領廣州後,出兵兩湖、江西,會師南京。

不過孫載之這種人,向來是個大嘴巴,起義未成,就弄得滿城皆知。不過這也整合徐文昊之意,幫著吸引了張鳴岐的注意力,讓他沒辦法管夏家在黃埔東區辦的私人團練。

春節才剛剛過去,廣州城中仍留著節後的喜慶余韻,而城南出,臨著河邊的碼頭上,更是人潮涌涌,許多人擠在一塊。

「埔東團練,月俸8華元!」

碼頭邊上,幾十張木桌拼成一列,全都排滿了長長的隊列,還有持槍警衛在維持秩序。

「嘿,張家老六,你這是發達了啊!?」這人似是舊識,這時不由艷羨著問道︰「東家真的肯給8華元!」

「鄉里鄉親的,還能騙你不成?」張老六對同鄉的旨意故作不喜,但隨即又慫恿著說道︰「華元你知道吧,在這簽字畫押,先送到黃埔東區好吃好喝供著,工錢另算

不過說到這,卻又是臉色一變,附耳上前,小聲對這鄉鄰說著︰「李二,我可先提醒你,這團練苦得很,要是受不了,或者最後選不上,那你之前吃進去多少,還得給東家吐出來

李二听了臉色大變,苦著臉,「怎麼個吐法?」

「哈哈,你放寬心,東家不是惡人,不至于對咱這種小人物抽骨吸髓張老六難得在同鄉面前風光了一把,自豪的拍著胸膛,「要是沒選上,就得去東家開的工廠里干活,不過薪水就只有這個數了

說著,伸出4根手指朝著李二比劃了一番,整整少了一半。

這收入在此時的大清也算不錯了,畢竟人均收入還不到4。5兩,考慮到平頭老百姓收入還要更低,4華元等比例兌換成這時的銀兩,也夠吸引人的了。

可這薪水不怕多還是少,就怕有對比啊,李二聞言也是一愣,「少這麼多!不行,拼了命也得選上啊!」

張老六在一旁笑了,「那可不是,披上了軍裝,以後就跟著東家吃香喝辣的了!」

公開招募兵員,在這廣州城中,也算是出格的了,要是在以前,實屬種禍不淺。恐怕等張鳴岐彈壓住了內部的各個山頭,夏家和美華公司定然要遭清算。

可徐文昊早就看出清廷命不久矣,這時自是無所顧忌,要不是考慮到自己的基層軍官還是不足,而且也為了避免觸踫張鳴岐的底線,徐文昊還打算將征兵數額擴大到10000人呢,這樣勉強就湊足了一個師。

但這時還是有所克制,只打算征召個四、五千人的樣子。

至于夏駿馳,徐文昊則是讓他多花些心思去拉攏革命黨中的有志青年,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孫載之麾下的同盟會和興中會,還是有著許多年輕俊杰,熱烈響應革命的號召,供其驅使。

只可惜革命黨的格局終究太小,只知刺殺,不知經營,結果全無勝績。要不是北洋軍閥最後給予清廷致命一擊,所謂推翻滿清腐朽統治,還不知要等上多少年頭。

不過這種事不是一是能夠做到,這時在年輕一輩人中,孫載之等革命志士的名頭還是相當響亮。而徐文昊表面上卻不過是一個實業家,雖富甲一方,名望上還是難以撼動孫、黃等人的地位。

不過夏駿馳的努力也沒白費,至少在革命黨人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給了他們更多地選擇余地,不至于像原本歷史上那樣,跟著孫載之一頭走到黑。

3月末,廣州城內早已是風聲鶴唳,自署理廣州將軍孚琦被殺事件後,全城就一直處于戒嚴狀態。

最為此事苦惱的,就屬正準備在廣州城中發動第四次起義的革命黨人了。

其實早在1910年11月,孫載之就于馬來西亞檳榔嶼召開秘密會議,商量卷土重來的計劃。參加會議的有同盟會的重要骨干黃興、趙聲、胡漢民等人,以策劃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廣州起義。

他們計劃以廣州新軍為主干,另選革命黨人500組成「先鋒」敢死隊,首先佔領廣州,然後由黃興率領一軍入湖南,趙聲率領一軍出江西,譚人鳳、焦達峰在長江流域舉兵響應,然後會師南京,舉行北伐,直搗北京。

同盟會在經歷了此前無數次腦殘的失敗後,這時也是終于吸取了教訓,在起義發動前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準備,籌款購械、組織聯絡都有專人負責。

為了更好地領導起義,1月分的時候,同盟會就在香港成立統籌部,以黃興、趙聲為正副部長,下設多個調度小組輔助,具體領導這次起義,並陸續在廣州設立秘密據點,作為辦事和儲藏軍械的地點。

由此可知,這次革命黨確實是決心把這次起義組織好。

而在統籌部成立後,各課分別派人進入廣州開始活動,4月8日,省城內外及各省革命力量大體聯絡就緒。

而統籌部決定5日後就行發難,介時分10路進攻,黃興為總司令,趙聲為副。「先鋒」之外,加設放火委員,預備臨時放火,擾亂清軍軍心。

但是,美洲的款項和由日本購買的軍械未到,因此導致發難日期不得不向後推遲。

直到4月23日,黃興才由香港潛入廣州,在兩廣總督衙門附近的小東營五號設立起義指揮部。當時,廣州革命黨人已決定于26日舉義。

因日本、安南方面的槍械稍遲方能運到,而準備響應起義的新軍第二標又有即將退伍的消息,這就使起義陷于既不能速發,又不能拖延的困難境地。

黃興等人臨時決定起義延緩一日,定在4月27日,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但胡毅生、陳炯明等認為清軍已有防範,提議改期。

姚雨則旗幟鮮明的平反對改期,而且要求發槍500枝以上。黃興在喻培倫、林文等人激勵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按期發難。

到了下午5時30分,黃興帶領「先鋒」120余人,臂纏白巾,手執槍械炸彈,黃興連開三槍,揭開了黃花崗起義的序幕,吹響海螺,直撲督署。

另有一路于吳公館出發,目標是阻止城北龍王廟的防營部隊到督署增援。督署衛兵進行頑抗,革命軍槍彈齊發,擊斃衛隊管帶,沖入督署。

兩廣總督張鳴岐這時一听城中槍炮齊鳴,當即心虛不已,逃往水師提督衙門。黃興等找不到張鳴歧,便只好放火焚燒督署衙門,然後沖殺出來,正踫上水師提督李準的親兵大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