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領袖之路 第六十三章 選哪個更值得

沃林議會在失去了他們的核心人物——安揚.羅貝特議長後,終于恢復了正常運做。

雖然安揚.羅貝特這位早在三年前就臥床不起的議會議長早已不管理議會的日常事物了,但沒人否認那個躺在特別加護病房里,已經瘦得不滿四十公斤的老頭子對整個國家的影響。

「只要先生在,我們就不會困惑」幾乎所有議會的頭頭腦腦們都這樣畢恭畢敬的談論著這位老人。

可是安揚.羅貝特畢竟不是上帝,他到底得離開這個世界。雖然人人都知道這是早晚的事,但一旦真正到了那一刻,人們還是覺得有點失落。

好在安揚.羅貝特議長在死前安排了很重要,很有意義,也很耗時的工作。

因此,聯邦的國會議員們在悲痛過後,還是很快就振作了起來。

一道道國家命令向各星系軍政腦們傳達著,國家機器高有效的運轉起來,一切都沒變。

幾個月前討伐伊斯梅聯邦的艦隊官兵們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凱旋而歸的沃林將士們胸前掛著勛章,手里拿著一捆捆的鮮花,和美人擁吻的鏡頭頻頻出現在各類新聞媒體上。

就連陣亡的官兵家屬都以沃林人民一貫的堅忍本性接受了親人的噩耗,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為什麼失去親人,他們只知道,自己的親人盡了一個國民的本分。

可憐的被征服者——幸存的伊斯梅聯邦人民被沃林國民當做異端份子看待,對此,伊斯梅聯邦的民眾並沒有說什麼,他們只是默默的接受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件。

或許我說錯了,伊斯梅聯邦已經不覆存在了,又何談「國」呢。

伊斯梅星系的所有居住星都被列為最低等,最危險的行星。除了必須毀掉一切武器和軍事設施外,不準許展所有與軍事有關的科技外,還必須賠償沃林聯邦的戰爭損失,其數額足以讓伊斯梅人不吃不喝還上三百年。

滅絕了整整一個行星上的居民後,還理直氣壯的提出如此的條件,這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戰爭中所沒有的戰後結局。

當然這些條件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文件形式,因為如果以文件形式固定下來,那條件就升級成了條約。而這個條約是根本違反人類準則的。如果必須要在歷史上寫點什麼的話,也只能是。

2622年6月,沃林聯邦討伐伊斯梅聯邦,沃林聯邦勝,伊斯梅聯邦敗北。

除此之外,你找不到任何別的東西。

如果你是知情者,你可以出感嘆,人類可以整整遺忘一個星球,以及遺忘整整一個星球的生命。

你還會問︰那滅絕的整整一個星球的人類,算什麼?

當事人多明戈中將可以輕松的告訴你,算戰爭損耗。

已經沒什麼可說的了。

討伐戰結束後,兩萬五千之數的聯邦艦隊並沒有參與地面佔領任務,艦隊被撤回都整補,總指揮官還是多明戈,但他現在的軍餃已經是上將了。

議會在2623年干了兩件大事,一是把多明戈上將的艦隊整補完畢,依然是五萬戰艦的規模。

二是征調全聯邦的正規艦隊,共有兩個系統的軍事武裝體系在征調之列,一個是國民軍體系,原屬二線輔助部隊;一個是國防軍體系,這個體系的訓練與培養模式是原聯邦的模式,也就是龍家模式,屬聯邦最有戰斗力的部隊。

具體調動計劃是這樣下達的︰原屬聯邦預備艦隊的國民軍艦隊升級為一線國家部隊,駐防地由低層空間轉為原國防軍艦隊的高層空間,共十四萬戰艦及新征輔助部隊。

原國防軍體系進行二十年中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裁員,原十一萬戰艦的規模被縮編為六萬

,幾乎裁員一半。

另︰國防軍配屬母艦十五艘及配置戰斗機,只保留十艘之數,其余五艘航母移交國民軍系統艦隊。

一時間,久已不跨星系運動的聯邦各艦隊忙碌起來,戰艦群在星際空間錯車成了家常便飯。若是在西部任何一個國家,如此國家級的艦隊調動早以被新聞媒體搞得沸沸揚揚,弄得國民人心惶惶了。

可你在整個東部空間,你找不到一絲這樣的感覺,世界仿佛依然靜謐。國民們每天依然從電視上獲得各種廣告訊息及社會福利又漲了的消息。

「聯邦是世界上最安定的世界,這就是幸福。」這就是沃林國民對自己國家的評價。

也許,二十年可以令人淡忘很多事情。

已經沒有沃林人感慨,感慨自己的國家艦隊從低層空間呼嘯而過的壯觀景象,感慨那一個個英雄的事跡,感慨自己的國家領土又擴大了的消息感慨很多事情。

人們更關心,房子,車子,票子,以及結婚生子,養老送終。仿佛這些東西,和國家沒有任何關系。

我必須說一句,這是聯邦政府不懈努力的結果,他們成功的使聯邦的國民認為,世界上只有,並且只有聯邦一個國家是可供他們生存的土壤,而其他的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

清醒的不忍說,醉著的不去想,似醉非醉的感慨,卻不知道感慨些什麼。

一片茫然。

2623年4月,沃林聯邦完成了一切調動︰國防軍的六萬戰艦及十艘航母已經把駐地轉移至與艾克自治領接壤的兩個星系,議會直屬第一艦隊五萬戰艦四艘航母已經在都整裝待,新建議會第二艦隊,四萬新型戰艦及六艘航母已經駛出建造地點,兵員募集中。國民軍十四萬戰艦已經開始執行在聯邦各星系航線上巡邏任務。

與此同時,塔米拉共和國也在國民的矚目下,完成了歷時三個月的軍事大調動。東部艦隊在去年年末的換裝改裝進行完畢後,已調動至南部戰線,同時西南戰區與東部戰線取消,僅保留一個西北戰區作為整補基地。原西南戰區全部艦隊早已完成技術兵器的更新換代,在完成與原東部艦隊的責任地域劃分後,全部移至塔米拉側翼戰線。

這個調動使塔米拉共和國的軍事力量責任區分變得更加清晰,原西南戰區與東部戰線的空白交界帶,也就是非戰區消失了。塔米拉艦隊本著「一寸國土都為吾之榮耀」的原則,再次對庫恩帝國舞動了拳頭,庫恩帝國對塔米拉軍事統帥龍三咄咄逼人的軍勢采取了忍讓的方針,收縮了邊界,僅僅保留了與艾克自治領接壤的英迪斯塞布爾星域。庫恩帝國利索的吐出了多年與塔米拉相齷齪的許多爭議星域。

在最新的塔米拉官方布的星圖布後,讀者現,星圖上的庫恩帝國與艾克星系接壤的英迪斯塞布爾星域已明確標注為塔米拉所有,而實際上那里駐扎的依然是庫恩帝國的艦隊。

很多國民都對這個版本的星圖提出了質疑,有人向政府提出舉行新聞布會以澄清此問題,得到了官方準確的回答︰布會籌備中,請等待。

在調動中,塔米拉的軍事力量也呈現在世界面前,南部戰線部署了八萬戰艦,十六艘航母,一半為全新技術裝備,一半為改裝型號。軍事責任區比原西南戰區南部戰線延伸了大概百分之三十。

整個東部戰線縮減了大致百分之二十,部署了都艦隊與原西南艦隊的全部戰艦共六萬艘,航母二十二艘,均為次時代科技兵器。

西北戰區已無正規艦隊,更無航母,但克拉塞克特堡壘可以揮出百分之二十的效能。同時,原西北戰區負責人,海因斯二級上將放棄指揮權力(實際他也沒有艦隊可指揮了),出任國家艦隊建造總監。

總體來講,塔米拉的艦隊規模不是擴大,而是縮減了,由原來的十七萬戰艦縮減為大致十四萬艘。同時服役期在四十年以上的太空港幾乎全部民用商業化。

兩個世界經濟強國的軍事數據對比無疑是耐人尋味的。但到底什麼地方有味道,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塔米拉共和國在兩年前次出現國家財政赤字後,第一季度的國家財政報告上顯示,共和國再次打破了赤字的記錄。而同期的沃林聯邦則在本年刷新了本世紀國民增長的記錄。

庫恩帝國與薩爾帝國則繼續保持著對軍事政經所涉及的一切數據的保密,他們不需要誰了解這些東西。

在所有人都認為最危險的2622年年底已經平安度過後,2623年年初的局勢絲毫不令人輕松,但當一切都放在台面上後,已經有人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立場。

2623年,沒仗可打。人們如是說。

這個看法很有道理,塔米拉打不起,她也許將面對著長達近半個世紀(也許更長)的戰爭。如果和沃林聯邦爆戰爭,那所造成的損失和艾克星系的歸屬問題相比的話,似乎戰爭的結局更殘酷。

真實的戰爭與虛假的和平,選哪個更值得?塔米拉共和國的媒體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但這次很奇怪,一向熱心國家事務的塔米拉人對此只字不談,他們的反應冷淡至極。

而另一個關于國家軍事體系改革應走向何方的調查卻吸引了百份之七十八點六的塔米拉公民。

在諸神的眼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偏離原有的運轉路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