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鄭和趕在上朝之前求見了皇上,並將搜集來的證據和罪狀呈了上去。

乾清宮大殿內燈火通明,針落有聲,侍立其中的宮女太監形如木偶。

朱棣靜靜的看著鄭和列下的一條條罪狀,面上表情不顯。這讓鄭和沒了底,哪怕皇上露出一絲的表情,他也好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可此時……

「混賬東西,短短幾日竟糜爛船廠,斂財眾多。」朱棣突然一拍罪狀,金口開,臉上也隨之出現氣憤之色。

鄭和自幼伺候朱棣,深知皇上的氣性,見其龍顏微怒,知皇上還是有處決焉公公的意向,忙躬身上前,希望彼時的推波助瀾能讓皇上一怒,金殿之上就下令斬首焉公公。

哪知朱棣突然話鋒一轉,似是尋常的說道︰「上次出使回朝,朕國事繁多,也未曾和你多聊些許,可有發現蛛絲馬跡?」

鄭和聞言,心里明了,忙近了幾步躬身回道︰「回皇上,微臣特意在東瀛多停留了幾日,暗自派出了兵力,未果。似乎,並不在東瀛。」

朱棣眼楮微眯,冷如寒冰,帶著猜疑從濃眉下射出︰「船廠的進度如何?能如期出海嗎?」

不在東瀛,到底能逃往何處去?便是翻遍東西洋,定要將其揪出來!

皇上突如其來的話題,讓鄭和一顆心提的高高,猜不著模不透皇上的心思。只能小心回答︰「皇上放心,微臣時時監督,定不會誤了國之大事。」

「嗯,如此甚好。」朱棣起身,往殿下走去。鄭和無聲的跟在身後,懷揣忐忑。

走了兩步,朱棣似無意的問道︰「听說,你新收了貼身小太監?」

「咯 !」鄭和心里猛地一跳,終于來了。

忙駐步躬身,低眉道︰「回皇上,微臣新收的小太監名喚小勺子。」

朱棣點頭︰「便是出言頂撞焉公公的那個吧。」

「回皇上,正是。」

「初生牛犢不怕虎,呵呵。或許因為是東瀛人,不了解我朝民風?」朱棣笑的清淡。

卻唬的鄭和瞬間跪倒︰「皇上,小勺子並非東瀛人,他是我大明人。只因倭寇橫行,殺了他雙親,被強行擄去了東瀛。後見我朝使船,這才伺機逃跑,無意間躲進了微臣的臥房。」

語速稍有些快,朱棣掃了他一眼,繼續往殿下走︰「起來吧,朕只是這麼一說,愛卿又何必如此激動。」

伴君如伴虎,鄭和起身,不敢接一語,眼見著皇上要走出大殿。鄭和忽的再次跪下,道︰「皇上,微臣求皇上不殺小勺子。」

朱棣未轉身,只是冷聲道︰「如若是余孽一黨呢?」

鄭和心緊,只是將頭埋得低︰「吾皇明鑒,小勺子絕不會是余孽一黨。皇上,微臣還有事稟報。」

「講。」

「從東瀛回朝之時,微臣的使船遇到了地震,幸得小勺子事先佔了一卦,微臣得以事先安排周全,這才有驚無險的避過了此災。我朝南嶺有一種樹木,名為鐵木。其木材堅重,耐水濕,是船板、桅桿等最好的建造木材。甲板下要隔層設計,存放淡水,蔬菜,可以預防船員得瘟疫。皇上,這些都是小勺子告訴微臣的,這些提議,讓微臣困擾許久的問題迎刃而解。皇上,請看見她也有些許功勞的份上,饒她一命吧。」

「不過是個小太監,三保為何如此在意?」這才是朱棣最想問,鄭和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大殿里又寂靜了下來,鄭和的呼吸聲在悄無聲息的大殿,異常的清晰。

「此事容後再議,早朝去吧。」

明黃的龍袍一揮,丟下鄭和,揚步跨出了大殿,候在外頭的一幫太監宮女急忙無聲跟上。

「恭送皇上。」

鄭和伏在地上頭點地,皇上已經走去,卻還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乾清宮大殿的地磚擦得極亮,鄭和看著地面上倒映著的自己,緩緩閉眼,長長嘆氣。

王景弘在船廠眯了半個多時辰,左等右等未見鄭和回轉。也不知他匆匆求見皇上所為何事,讓他在此處等待又是所為何事。

原地思躇了一翻,王景弘搖頭,開門對小太監道︰「不能再等了,讓人帶路,將焉公公和小勺子帶往北鎮撫司,完了雜家還得向皇上回稟去。」

------題外話------

魚蛋︰咳咳,今天,我們來講講‘朱棣和貼身太監們不得不說的故事’。

眾人豎耳。

魚蛋吊胃口的一停頓,而後猛拍桌案︰請關注下一章節!散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