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有一位媽媽在兒子的床側掛了一面鏡子,小家伙睡覺醒來總會先抬頭「照照」鏡子,有時候睡醒後還需要翻身才能看到鏡子。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後來這位媽媽發現,兒子的翻身、抬頭能力明顯比同齡的小朋友要強。當然,孩子的視覺能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見,要想培養培養孩子的視力,發展孩子的視覺認知能力的話,鏡子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5.讓孩子去觸模各種形狀的東西

在家里,父母也可以讓孩子去接觸各種形狀的東西,比如,瓶瓶罐罐、餐盤、湯碗、杯子、小勺等,雖然他不會用,也可能拿不住,但讓他去觸模這些東西,就能集中他的視覺注意力。如果這時,父母再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時,對孩子的視覺認知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如圓形的球、方形的板等等,也是孩子很好的視覺道具。♀

3.色彩︰對色彩開始產生感覺和認識,並嘗試尋找不同的顏色(3—4歲)

——在生活中給孩子更多的色彩認知機會,誘導孩子多使用顏色繪圖

三四歲的孩子開始對色彩產生認知和感覺,他們會被五顏六色的光、各種色彩鮮明的事物強烈地吸引,並感到非常愉悅,而且他們會嘗試去尋找不同的顏色,也會把同一種顏色的物品歸到一類,還會使用彩色的筆去涂畫,等等。這都說明,孩子對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認識色彩的機會,誘導孩子去使用各種顏色去繪圖。

身邊小故事

故事1︰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把3個孩子都送進了國內著名的藝術院校。她培養孩子有什麼秘訣嗎?當記者采訪這位母親時,她也說不出來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最後,記者通過詢問各種問題才發現,原來孩子們小的時候,父母都忙著干活,只能把孩子都鎖在家里玩。3個孩子能玩什麼呢?氣球!彩色氣球!這位母親在家里放了一大堆各種顏色的氣球。于是,這3個孩子在三四歲的年齡里都與這些彩色氣球為伴。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就在這些彩色氣球的世界里潛移默化地培養出來了。這就為孩子們長大以後的藝術敏感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孩子對色彩是非常敏感的。

故事2︰

4歲的美美開始對色彩感興趣了。每當她入幼兒園的教室,就會先拿起一塊帶圖形的紙板,把圖形畫下來後,就非常專心地涂色。從開始剪紙一直到涂色完成作品,全部的過程都是她一個人在做,而且她對色彩的搭配也越來越協調,色彩感知能力明顯增強。

星期六,美美沒有去幼兒園,而是在家練習涂色。這一次,她的做法跟以前不一樣了,她先把色彩板的形狀印在紙上,然後就在紙上一點一點地涂抹起來,不知不覺地涂了好幾個小時呢!

中午,媽媽喊美美吃飯,美美也不著急,她對媽媽說︰「我涂完再吃!」媽媽知道,這是女兒在享受色彩敏感期,也就沒再多說什麼。不一會兒,她涂完了,才高高興興地去洗手吃飯。

吃完午飯,美美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午睡,而是又跑回涂色的地方開始了新的涂色工作……

敏感期分析

一般來說,孩子在3—4歲時,就進入了色彩敏感期。開始,他先是非常喜歡認識各種色彩,一段時間過後,他就開始進入觸模、感知色彩的敏感期,就會涂色。教育專家指出,孩子涂色的過程也是在為以後的書寫做準備,通過最開始的亂涂,他以後的書寫才會漸漸地趨于規律。

當然,如果父母或老師不去誘導孩子使用色彩的話,孩子基本上不怎麼使用色彩。有時候,孩子畫一張畫甚至只用一種顏色。不過,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對色彩的認識更多地會體現在生活中,比如,他會選擇色彩艷麗的玩具,會喜歡顏色鮮艷的衣服,等等。

引導小妙招

1.與孩子玩一玩色彩游戲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玩玩關于色彩的游戲,從而加強孩子對色彩的印象與認知,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對色彩的敏感期。

第一,稜鏡七色光游戲。準備一個分光稜鏡,放在有陽光照射進來的陽台或窗台上,讓七色光都反射在地板上,從而讓孩子觀察這些豐富的光。父母會發現孩子會被這些美麗的光線吸引。注意,游戲不要玩太長時間,否則孩子也會失去興趣。

第二,光盤七色光游戲。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說過,孩子出生幾個月後會對光盤很感興趣。其實在孩子三四歲進入色彩敏感期時,父母還也可以利用光盤與孩子玩七色光的游戲。比如,父母把光盤的背面拿給孩子,變換角度,引導孩子觀察,告訴孩子上面有很多顏色,七種呢!當然,父母也可以把光盤將太陽光反射到沒有陽光的牆面上,讓孩子去抓。注意,在玩這個游戲時,不要把光反射到孩子的眼楮里;也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把光反射到別人的眼楮里。

`11`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