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教孩子讀經典的方法

讀經典,是閱讀,而不是背誦,當孩子讀得多了,自然就能背誦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所以,在開始教孩子閱讀的時候,一定不要要求孩子在多長時間內背誦。

讀經典,一定要放慢語速,吐字清晰,就像故事1中的那個男孩一樣,讀《弟子規》不疾不徐。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才能讀出經典的「味道」。當然,這樣做也會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他遇到事情也會沉著冷靜,謹慎思考。讀經典,千萬不要追求速度和閱讀量,那樣就帶有功利心,就體會不到經典所傳達的意思。

另外,讀經典一定坐姿要端正,態度認真,要做到眼楮看到、嘴巴讀到、心體會到,這三點缺一不可。當孩子學會用這樣的方式讀誦經典,他也就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學習,去做事,那麼,他學習、做事都一定會是非常成功的。

3.認識到經典的巨大力量

古人言︰「幼無學,老何為?」孩子幼時的學習非常重要,是扎根教育,也就是蓋「人生大樓」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大樓也蓋不好。一個讀經典的孩子知道爸爸被選上「孝悌楷模」時,隨口就說了一句話︰「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在開始讀這句話的時候,孩子也許並不理解它的意思,但當他熟讀並背誦之後,再看到爸爸被選為「孝悌楷模」,就突然明白爸爸是個非常孝順的人,而且還受到了表彰,所以他就能有所體會,就說出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的話。其實,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孩子扎根教育的根本。

4.與孩子一起讀經典

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讀誦經典,一方面是給孩子做榜樣,增強孩子閱讀經典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利用這個機會深入經典。因為今天的父母也很少有讀過傳統經典的,與孩子一起閱讀,是一個很好的再學習的機會。與孩子一起讀經典時,父母一定要做到聲音洪亮,有精神,不要出現斷句錯誤,注意語速、語調,時時記得給孩子做好的示範。

第八章文化敏感期(6歲以上)

孩子在3歲時,就已經對文化學習萌生了興趣;但到了6—9歲這個期間,對探究事物就有了強烈的需求。這個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在孩子進入文化敏感期時,每個孩子的關注點都是不同的,時間也不一樣長短。父母可以在這個時期給孩子提供以本土文化為基礎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再慢慢延展,培養孩子關懷世界的胸懷。在這個期間,父母不用強迫孩子學什麼,只需對孩子感興趣的點進行相關的引導就可以了。

1.探究︰有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喜歡問「為什麼」(6歲以上)

——不要煩躁,耐心回答孩子的「為什麼」,與孩子一起探索「為什麼」

6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對周圍的世界進行簡單的思考,對于很多不懂的問題,就會追著父母問「為什麼」。然而,孩子心里也沒有一個預期的答案,對于父母給出的答案,他似乎沒有滿意的時候,還會再問「為什麼」,于是,就會出現一個「為什麼」緊接著下一個「為什麼」,沒完沒了地問下去。此時,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生氣,因為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世界、了解自然,父母可以耐心而簡短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和孩子一起探尋答案。

身邊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六,6歲的浩楠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玩。到了黑熊館,浩楠給黑熊投喂了一些食物後就問道︰「爸爸,為什麼黑熊總是仰著頭?」

「因為他們希望我們把食物給他們啊!」爸爸回答。

「為什麼他們一直吃個沒完,他們餓了嗎?」浩楠不解地問。

爸爸想了想說︰「應該不是餓了,而是饞了,就像浩楠看到好吃的食物也會饞啊,也希望吃一些,對不對?」

「可是,媽媽不會讓我吃個沒完,它們的媽媽為什麼不管啊?」浩楠對于黑熊吃個沒完還是很好奇。

「這個……爸爸就不知道了,但是,咱們還是不要給它們喂太多的食物,它們吃多了會胃疼,對身體不好!」

「哦!」浩楠好像明白了,暫時停止了發問。

故事2︰

一位媽媽帶6歲的女兒在樓下玩,看到路邊的老爺爺把眼楮摘下來揉眼楮,女兒問︰「媽媽,那個爺爺為什麼摘下眼鏡啊?」

媽媽回答說︰「可能是眼鏡戴久了爺爺眼楮累了吧!」于是,女兒跑到老爺爺面前問︰「爺爺為什麼摘下眼鏡啊?」老爺爺說︰「太熱了,爺爺的眼楮出汗了。」女兒好像不太明白,還用很疑惑的眼光看著那位老爺爺……

下午,女兒剛睡醒覺,看到媽媽在自己的小腿上撓了一下,她就開始好奇了︰「媽媽為什麼撓癢癢啊?」媽媽隨口說︰「被蚊子咬了一口唄!」女兒又問了︰「蚊子問什麼咬媽媽啊?」媽媽就故意地說︰「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呀?」女兒听後就說︰「媽媽,別這樣說話。」

敏感期分析

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會逐漸表現出對世界的好奇,對于他想了解的問題就會不斷地尋找答案。而當孩子有能力通過閱讀找到答案之前,他都會認為答案就在父母那里,因為從小都是父母告訴他關于周圍的一切。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還是通過和父母「問與答」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孩子會不自覺地把父母當作「百科全書」問個究竟。

然而,孩子雖然向父母請教著,但一邊還是在懷疑著,或者從中還有更深的疑問。即使父母是從教科書中拿來的標準答案,孩子還是會再次追問下去,因為孩子正在用提問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因此,當孩子不斷地提出「為什麼」時,父母更需要用耐心和智慧引導孩子。

引導小妙招

`11`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