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平凡的婚姻和家庭(20...

「我們家要有文化人!」這是爺爺一生的夙願,他的這個願望整整歷經了三代人才得已實現。我的父親還不能算,我就更談不上了,最終這個夙願在他的重孫女身上實現了,可他老人家卻沒有能夠等到劉戀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因為他沒能活到1歲,盡管希望他長壽是我們全體子孫後代的願望,就像他的夙願一樣,可病魔還是無情的將他帶走了。

爺爺一生清貧、兩袖清風,像大多數中國農民一樣辛勤勞作了一輩子,唯一不同的是,爺爺是個識字的農民、是個有手藝的農民。他小時候曾經念過兩年私塾,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從愛好寫字到開始練習書法都是受到了他的影響。每年的清明節期間當我回去掃墓時,他老人家好像知道我會在這一天回來似的,早早的就備好了筆墨,在他的思維里,只有將親手寫的「包袱」(祭祀用品)燒給先人那才是誠心誠意的,有兩次我圖省事沒按他的意圖做,他便毫不猶豫地很很的訓了我一通,事不過三,以後我就老老實實地照他的規矩辦。每當我提筆書寫「包袱」時,眼角的余光總感覺到他老人家看我的眼神不對,有些異樣,是女乃女乃告訴我,他就喜歡看我寫毛筆字的樣子,因為這時他才能從我的身上看到他二兒子的影子,女乃女乃說這話時已是泣不成聲,當年那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巨痛還不能表現出來的無奈是何等的悲慟啊!

爺爺在我的記憶里大多數鏡頭是趕著牛在田地里來來回回的走著,犁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田溝,也在自己的額頭上犁下了那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可我記憶最深的爺爺卻是個彈棉花的好手。小時候我經常看他彈棉花,只見他左手拿弓,右手用榔頭敲擊著弓上的弦,那抖動的用牛筋做的弓弦一沾上棉花就發出了有節奏的「梆、梆、……,梆、梆、……」的聲音,這是我記憶中最古老、最動听、最美妙的音樂,潔白的棉絮隨著音樂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這時門口常常會依偎著幾個小孩,瞪著稚女敕的眼楮好奇地欣賞著白雲翻飛的場面,只要爺爺的樂器一響,我就帶頭和小伙伴們一起唱起了女乃女乃教的童謠︰

「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呀、雪花飄……」

爺爺不僅會彈棉花,還會做篾匠活,織席編筐輕車熟路,削竹皮的蔑刀還會剁蓮子,輕輕一磕,烏黑堅硬蓮子殼就一分為二,露出粉紅色的蓮米,爺爺還會擦藕粉,會……,嗨!爺爺會的太多了,在我的心中爺爺是個能人,他身材魁梧,五官端正,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每次凝視我父親遺留下來的照片,有時我就在想,我是我父親的翻版,父親是爺爺的翻版,說不定爺爺年輕時比我的父親還瀟灑呢,因為我畢竟沒有見過爺爺年輕時的模樣,那時候還沒有我。

「再生一個吧?」在我回老家看望病重的爺爺時,爺爺不是在問我,倒像是在求我,顯然他老人家還是有著古老的、傳統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

「你想這些干嘛!好好養病,你說得輕巧,現在是什麼年代,國家提倡獨生子女,再說了,養得起嗎?」我知道爺爺的心思,我是單傳,他想在臨終前能見到我生個兒子。

「怎麼養不起了?生個蟲兒蛀個木,總會養活的。」爺爺不死心,繼續做我的工作,沒辦法,我只能寬他的心︰

「好的,听你的,回去就和胖胖商量下,你就等著再抱抱重孫子吧。」看著爺爺笑了,其實我也很開心,女乃女乃說病中的爺爺今天才有了點笑容,你有空多回來幾趟,我點頭答應著。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到如今還鬧不清作者是誰的古唐詩一開始就是爺爺教給我的,是在一次吃飯時我灑了一粒米飯在桌子上,爺爺粘起來放進嘴里,實際上他是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背誦這首詩。在我的人生里,爺爺的思想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瑣事,乃至一個小小的舉動都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晚飯時分,我從老家回來,一進門便接過保姆手里的小碗哄喂著貓子吃飯,無意中朗著這首詩,貓子還听不懂,她現在還只會說幾個簡單的單詞,看著她傻乎乎的樣,我心愛極了。

「爺爺身體怎麼樣了?」胖胖邊吃邊問道。

「今天見我回去了,他的精神還好,可是有一個要求要你答應。」我開始試探她,看看她是個什麼反應。

「什麼要求啊?」她覺得爺爺向她提要求很奇怪就追問著。

「讓你再生一個唄!」我直言相告。

「再生一個你養得起嗎?再說了,你剛剛當上了主任,我也剛剛轉正,你不怕夫妻倆被雙開呀?」

「唉!生個蟲兒蛀個木的觀念過時。」我答非所問,一臉的茫然。

爺爺的這句黃岡土話只能是從人生哲理層面去理解,它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在計劃生育政策最嚴厲的時期,它完全沒有現實意義。

第二天一上班,大哥就急匆匆趕來了,說爺爺走了,听此噩耗,也顧不上自己的身份,我當場就痛哭流涕,隨即攜胖胖和貓子趕了回去,在送走爺爺後,我只好請母親親手拿掉胖胖肚子里的孩子,這天晚上我一個人跑到龍王山一個僻靜的角落,朝著老家的方向呼叫著︰

「對不起!爺爺,我不知道是個男孩還是女孩,但我不能答應您彌留之際的要求,請您原諒我,您一路走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