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1章 混蛋,歸來

第121章混蛋,歸來

虢州刺史府,香案擺好。彩@虹*文¥學%網

香案後面,李愔恭恭敬敬地行禮拜倒。

香案前面,楊悅手捧聖旨,肅然而立。她的身後是四位大內禁衛,是李世民的百騎中的彪漢。

展開聖旨,楊悅高聲念道,或者更應該說是斥道︰

「混蛋,歸來——」

眾人愣住。莫名其妙的看向楊悅。包括站在她身後的禁衛,也是一愣。

「聖上的聖旨怎會如此……簡陋。」眾人均相視暗笑。

楊悅卻沒有再念下去,向李愔厲聲喝道︰「接旨。」把手中的皇旨放到了李愔手中。

李愔接到手里,不由大笑。聖旨上明明有一大堆字,楊悅一個字都沒念。

「金石鍛煉,方圓可為器,鳥獸調伏,可訓于人,今蜀王紈褲游怡,恣意任性,數度違法,屢教不改,縣令、長史無罪被罰,畋獵無度,侵擾黎庶……朕櫛風沐雨,平定四方,遠近肅清,有子若此,實愧天地……」

李愔仔細看手中聖旨,越看越想笑。這一大堆話,大概出自中書省舍人院里那些才子之手。前半截是在數落他的罪過,後半截是在表述父皇的痛心,最後是招他回去。文辭華美,卻十分嗦。

「混蛋,歸來——」,很好很簡略。

李愔把聖旨蓋在臉上,止不住地大笑,仰面笑倒在地。

…….

「現在就走?」蜀王府長史看著這個戴著面紗的綠衣「特使」,看不到她的樣貌,更看不到她的表情。只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不容人反駁的威嚴。

連蜀王看到她也終于乖乖得听起話來,她是誰?難道她就是傳說中的那楊貴妃的弟子?蜀王府長史暗暗猜測。不止是他,包括蜀王府友、司馬、錄事等一眾人等,都在猜測。

「可,蜀王身體好像受不了。」蜀王府略一遲疑,說道。

「他能去瘋跑打獵,我看他身體好的很。」楊悅冷言道。

「從現在開始走,到了長安城,已經是夜間,進不了城門……」

「那就在城外扎營。」楊悅絲毫不松口。

「好,現在就走。」李愔笑道,「我沒事兒,只要有一口氣,便是爬也要爬回去。」

「明白就好。」楊悅瞪了李愔一眼。

李愔笑得更歡了,看不到她的表情,但這個眼神,他永遠無法忘記。在第一次見到她,便是這個眼神,只要她還肯瞪自己,他巴不得讓她去瞪。

想起母親生辰那天,他追著她出去,她只把他當作空氣,看都不看一眼。這個「怒目」對于他來說,已經是恩賜了……

李愔當前走向府門,去牽馬,可惜他已坐不住,虛弱的連坐在馬背上都不能了。王府長史為難地看向楊悅。

「用馬車。」楊悅不等別人再提異議,直接說道。

王府眾臣僚面面相覷,從未見過如此不近人情的欽差。蜀王怎麼說也是親王,聖上的皇子,萬一路上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

「他不是整天打獵麼,獵物在哪兒,都帶上。」

連罪證都要帶上,這個女人可真狠,看來蜀王這次回去凶多吉少。王府臣僚個個愁眉苦臉。

「拿上來吧。」李愔到是光混一條,什麼都不怕,笑嘻嘻得很高興,似乎是剛剛打完一場獵要回去給聖上獻寶一般,砸了砸嘴遺憾地說道,「可惜,沒什麼像樣的獵物,虢州這地方沒有好獵場。」

蜀王長史很郁悶,但蜀王如此配合,他也無話可說。突然間,他盯著楊悅的白馬發起怔來。是他?蜀王長史迷惑不解地望向楊悅,楊悅不由暗暗皺眉。

原來長安公子是女人?人可以不認識,但這匹馬他卻十分熟悉。這匹馬進出王府,騎馬的那個人從來不下馬。當日,自己還曾怪蜀王對那小子太過縱容,原來他是女人。難怪

長史又驚又喜地去看李愔,見到他雖然十分衰弱,但心情變得大好。

「她是長安公子?」長史低聲去問李愔。

李愔笑,一直在笑。不是她還會有誰?

「原來如此。」長史長笑一聲。笑聲引來不少目光。

「不能告訴任何人。」李愔嚇了一跳,忙低聲說道。

令天下士子無不嘆服的長安公子,竟然是女子蜀王長史再次忍不住笑出聲來,難怪蜀王如此待她。

蜀王長史突然也心情大好起來,吩咐眾人盡快備馬、備馬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長安去。

蜀王府友不明所以,暗地里問道︰「那個‘特使’如此不通情理,你怎麼突然乖乖听起話起來?」

長史笑道︰「反正不听她的也不可能,不如給她留個好印象,好讓她為蜀王多美言幾句。」

「美言,我看她對蜀王的死活都不管,怎肯美言?」蜀五府友搖頭道,「我看蜀王這次回去,一定輕饒不了。」

「那也不一定。」長史很樂觀地笑。

蜀王府中誰不願意自己跟隨的親王,更好一點,除非他是奸細…….

正值望日,月光很好。一路上大家並不急著趕路,反到有閑情逸致邊數星星邊走。眾人到達長安城時,已是三更時分。只好在城外扎營。

霸河之濱,楊柳依依,月明星稀,水聲潺潺……

蜀王的獵物成了眾人的夜宵。蜀王府臣僚這才有些後悔,沒有把蜀王的獵物多帶些過來。因為怕聖上看到獵物太多,眾人只撿來些野兔之些的小東西象征性的帶了點。

「早知道是拿來野餐,多帶些來。」

「帶的時候,你一個勁兒地不讓帶,這會兒後悔有什麼用。」

……

距離開城門,不過兩個時辰,干脆連營寨也未扎。

眾臣僚攏起篝火,邊吃邊聊,不像回去待罪,更像野外打獵露營。

楊悅除了念「聖旨」上那句話,再也沒有跟他直接說話。李愔半臥在篝火邊,眯著眼楮,似睡非睡。卻是在看向坐在河岸邊的楊悅。

這個地方再熟悉不過,他跟她幾乎每日清晨都來此溜馬,在楊柳提上賽跑,在灞河水里飲馬,在岸邊的草地上休息……

月光清明的照在灞水上,泛起鱗鱗的銀光,跟清晨的霞光一樣美麗。站在河邊,一襲碧綠的衣衫,在溫風中飄風,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英姿卓約,灑月兌不羈……

月光下的仙子,也莫過于此。

……

「混蛋,歸來」

蜀王的確很混蛋這正是自己的心情。一個父親對到處闖禍的兒子的心情。

「罵得好罵得好」李世民大笑,連聲說道。听了馮文瓚將前後過程述說完畢,李世民心情大好,大笑聲震得兩儀殿嗡嗡作響。

然而,李世民又想大哭。

當日齊王李佑若是能明白自己這種心情該有多好。誰可曾可真想要殺自己的兒子。只要他闖的禍還是在能原諒的範圍。如果不是他因為害怕,拒捕造反,自己怎麼會殺他。真是混蛋真是傻瓜

「她還以朕的名義押著蜀王去向縣令道歉?」

「嗯,這個是縣令遞的折子,我想是為蜀王求請的吧。」馮文瓚是跟著楊悅去虢州傳旨的四飛騎之一。

「很好,哈哈,想得很周到。」李世民一面看一面點頭。至少毆擊縣令這個罪名,可以免強說過去了。至于蜀王長史那兒,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她沒有單獨跟蜀王講過一句話?」李世民有點詫異的問道。

前天,在甘露殿,楊悅打包票說李愔絕對沒有造反之心,而且毛遂自薦要到虢州去招回李愔。當時李世民便更加確定李愔與楊悅之間,定然有特別關系。見說楊悅竟然沒有多余說一句話,暗暗納悶。

「難道是我猜錯了?」李世民心中暗想。

答應楊悅作「特使」,只是楊悅說的那句「齊王李佑若不是因為恐懼,不會不自量力的謀反」。想到李愔對楊悅的情感,或許結鈴還需系鈴人,讓楊悅去,是抱著讓楊悅苦口婆心的去勸說李愔回來的想法,沒想到楊悅只傳了一句話。雖然不是聖旨上寫得內容,但的確把自己的心情表達的很到位,很干脆。

「太有才了。」李世民感嘆道。如果所有的奏折都寫得這樣干脆,少了哪些文辭華飾,言簡意賅地寫出來,豈不能節省自己不少時間。

「愔兒也沒有主動找她說話?」

見馮文瓚點頭稱是,李世民更加有些驚奇,揮手讓馮文瓚退下,低頭沉吟。

楊悅這件事兒辦得很好,愔兒沒有像李佑那樣,終歸是乖乖地回來了……

馮文瓚從殿中退出,吁了一口氣。整個過程,他向聖上如實匯報,但省去了李愔揮鞭打向自己,看到楊悅才停下手來,才肯接旨的一幕。

當然,在灞河邊上宿營時,雖然李愔一直沒有跟「特使」說話,眼楮卻一刻沒有離開過她。而且蜀王長史在給楊悅送上烤兔腿,回來的時候在李愔耳邊說了什麼,他不知道,也沒有必要匯報。蜀王跟他關系不錯,要不他也不會自告奮勇地去「捉拿」他。

這個「特使」很特別,雖然一直沒有看到她的面貌,但她分明認識自己。蜀王前幾天發瘋地找長安公子,後來他又非禮宮女,那個宮女是誰,與這個「特使」有什麼關聯,听說這個特使是楊貴妃的弟子,蜀王應該跟她認識才對,二人怎麼反到沒有說話?

馮文瓚搖了搖頭,向宮外走去。突然綠影一閃,「特使」從他面前閃過,大概是沒想到會看到自己,慌急之中躲開。不過「特使」的面貌還是被她看清楚了,馮文瓚突然明白過來,不由嘿嘿大笑,原來是他。難怪蜀王會發瘋,難怪蜀王又會如此听話……

第121章混蛋,歸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