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網友上傳章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決戰時分(中)

第一百五十四章︰決戰時分(中)

……,……

周景駐扎的尼崎城,位于澱川右岸河口的大物浦邊。自六百年前起,這里就因為港口而繁榮了起來;到了源平之戰時的壽永四年(1185年),源義經由這里出航,冒著暴風雨奇襲平氏最後作為本處的岐國屋島,將其趕出四國,進而和九州的源範賴一起,于壇之浦滅亡了平氏全族;而就在五十年前,這里還發生過一場大戰,結果三好元長、細川持隆、赤松晴政(三好長慶之父)擊潰前管領細川高國和浦上村宗的兩萬軍勢,高國本人在尼崎町一家藍染屋的染缸中被抓,旋即由細川晴元下令切月復自盡,另一名大將浦上村宗逃回備前時,也被赤松家的伏兵討殺,從而引發了兩家之間持續幾十年的爭斗,直至赤松家徹底衰落下去。

按照如今的態勢,這里很可能又要發生一場決定畿內和天下命運的大戰了,池田恆興的三萬攝津國眾和美濃國眾,就駐在尼崎城以北的有岡城陣地上,兩方本陣相距只有七公里,防線的邊緣已經發生了好幾處摩擦。考慮到兵力只有對方的一半,而且處在對方的統治區域,周景表現得非常克制,兩次向南收縮自己的防線,將兩方中部的陣地讓給了池田恆興。

然而,等到直虎、景政和筒井順慶率三萬軍勢到達攝津,雙方的兵力對比立刻逆轉過來。直虎當機立斷,趁著對方前陣太過突前的機會發起進攻,很快就收回了中部防線,並且討取對方三百多名足輕。

不知道是擔心兵力的劣勢,還是收到了秀吉的指令,池田恆興很快調整了自己的部署。他把大部分兵力都收縮了回去,然後轉移到有岡城西邊甲山山麓的神寺和鷲林寺一帶,只留下五千余人駐守有岡城。

神寺和鷲林寺,也可以叫做神寺城和鷲林寺城,正好位于六甲山山脈與大阪平野的交界處,乃是難得的形勝之地。當年三好元長擊敗細川高國的那一戰,作為關鍵援軍的赤松晴政就是駐扎在這里;等到荒木村重代控制攝津國,這兩處都劃為有岡城的支城,並且擔負著花隈城和有岡城之間的聯接任務,在信長包圍有岡城時,這個結點三番兩次支援有岡城,很是惡心了信長一番。因此,攻克有岡城後,他立即下令拆毀了兩寺周圍的城呰,還燒掉了神寺的本堂。

如今的神寺,防御實在算不上堅固,然而池田恆興卻很堅決的將本陣轉移到了寺中,然後布下兩道防線,在山上大興土木,營造大量的防御工事。

消息傳到伏見城,我立刻明白,這應該是在為決戰做準備了,而這個甲山防御點,很可能就是秀吉預定的本陣駐地。

不得不說,這個防御點的位置的確非常優良。在這個防御點的西面和北面,是綿延三十余公里的六甲山脈,幾乎不用擔心受到威脅;在防御點的下面,則是一馬平川的大阪平野,一直延伸到河內與大和兩國邊境的生駒山脈,我方要拿下這個防御點,就只能仰著頭向上進攻,而這樣勢必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接到周景和直虎的通傳,再看看地圖上面的標示,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然而,這並不能怪周景和直虎,他們兩人畢竟都是第一次在攝津作戰,不可能比秀吉、池田恆興等人更能把握當地的地形;況且,有岡城西面的地方,一直是控制在羽良家手中,對方的選擇和行事自然更加方便。

「金吾和虎御前有沒有什麼對策?」我問作為信使的勝賀野周信。

「正要請大殿斟酌,」勝賀野周信點了點頭,「主公說,可以在甲山山下設置炮位,然後不斷向山上射擊。那麼,為了主將的安全,敵方或許不得不放棄這個預定的本陣陣地……主公說,當年他跟隨大殿進攻紀伊的紅葉山鷺森御坊,就是以大炮逼迫那些和尚撤退的。」

「情勢不一樣啊!」我微微搖了搖頭,「艦炮是沒有辦法打到甲山陣地的。」

周景所說的事情,發生在第一次紀伊征伐之時,那也是信景的初陣。當時我還只有一艘伊勢丸鐵甲船,僅僅只有艦首的一門大炮能夠動用,卻逼得那些怕死的和尚早早交出了山上的御坊。然而,能夠借助艦炮的威力,是因為紅葉山正好位于和歌川邊,伊勢丸能夠很方便的抵達,但如今的甲山距離海岸足有七八公里,遠在艦炮的有效射程之外。

「關于這個問題,主公已經考慮過了,」勝賀野周信轉述道,「主公說,甲山邊有一條夙川,直接通向瀨戶內海,可以將艦炮從護衛艦上卸下來,利用這條小川運到甲山下面。」

「你說的夙川有多寬?」我又看了看地圖,地圖上沒有任何標示。

「大約是六間左右。」勝賀野周信回答。

六間啊,也就是十一米左右……這麼窄的小河,河床肯定也非常淺,根本不可能行船,難怪地圖上面都沒有作出什麼標示。

不過,如果一次只運送一門艦炮,並且用人力拖曳運輸船的話,雖然非常艱難,倒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尼崎港有現成的港務設施,拆卸護衛艦艦炮時可以很方便的利用起來。

我點了點頭,對周景提出的方案表示認可︰「你回去告訴金吾,讓他隱秘的運送十門艦炮過去,我會讓水軍派出建業號予以配合。」

……,……

隨著信景本陣的轉進,秀吉果然也行動了。他收回攻擊備前和美作的軍勢,留下一部分親信駐守播磨,自己率大部主力迅速向攝津國進發。而他這麼一撤,我方細川家的阿波、岐兩國國眾,作為秀景本陣的土佐國眾,以及蒲生宣秀的南九州軍勢,也就是預先劃分的第三部分,也立刻從戰事中解月兌了出來。考慮到運力有限,而且這部分軍勢已經奮戰多日,我不打算讓他們參與決戰,準備讓他們後退至備中和美作兩國依城休整,同時對山陰的吉川元春形成壓力。否則的話,萬一吉川元春破釜沉舟,放棄被長門眾侵襲的出雲國本領,向東經但馬國與秀吉主力匯合,勢必會對對本方的決戰軍勢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至于剩下的第二部分,配置在二線的中九州軍勢和伊予國眾,此時自然也可以向東線轉進。我留下蒲生宣秀統領休整的第三部分軍勢,命令秀景率第二部分軍勢前往兒島港,連夜上船和井伊宣直的騎備一同趕赴尼崎。同時,我自己也乘著永安號從泉州港出發,前往海上與秀景匯合。

在距離泉州港三十多公里的明石海峽附近,我遇見了秀景的運輸船隊,以及護航的定海、伏波兩支分艦隊。他們連夜趕了七十多公里的海路,終于到達了大阪灣。此時正是早上巳時初,天氣晴朗得萬里無雲,海面波濤微微起伏,在太陽的照耀下反射著燦爛粼粼的金光,近五百艘整整齊齊的大型和中型戰船,超過一千艘的大小運輸船布滿海面,劃出一道道的白色水痕。定海號和伏波號位于船隊的兩翼,高大雄健的艦身,即便是在如此龐大的船隊中也那麼顯眼,而他們看見永安號上飄揚的白底藍色龍膽軍旗,紛紛在各自的主將旗紋邊掛上彩旗相呼應,並且轟響了禮炮,以表示對我本人和旗艦的敬意。

這就是我的艦隊啊!也是整個海域的絕對主宰!盡管我早已見慣了許多場面,卻依然因為這海天之內的宏偉艦隊而生出幾分激動。

「立刻轉變航行方向。同時發出旗令,令兩翼的護航艦隊加快速度,前來和旗艦匯合編隊,準備攻擊花隈城!」我盡量沉著聲音吩咐前田利長。

田利長領命而去。他的態度格外嚴肅,不知道是因為眼前的艦隊,還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決戰。

接到永安號發出的旗令,兩支艦隊的前鋒隊放下船槳,如同兩支巨大的蟹螯似的,在轉向後的永安號前面合攏,然後是定海、伏波兩艦和周圍的幾艘大型護衛戰船,圍繞著永安號組成新的中軍核心,其余的戰船也跟著調整,加固中軍的兩側和後方,並且組成幾支機動分隊,在中軍之外等候下一步指示。

四只小船從定海號和伏波號舷邊放下來,載著秀景、義景、大友義統、井伊宣直、藤堂高虎、香宗我部秀政、高橋紹運、立花宗茂等高級將領登上永安號。我在艦長室里鋪上大地圖,和眾人一起討論即將到來的戰事。

「池田恆興的主力都在甲山和有岡城,秀吉的主力還沒有到達,所以攻克花隈城應該毫無問題。之後,我準備以五千水軍駐守,以定海號和伏波號和鐵炮船呼應,防止這座城被羽良家用來作為支撐點,」我點了點甲山西南十多公里外的花隈城,向義景和岩松經定望過去,「這件事情,自然是交給水軍方面了……義景,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請父親大人放心,我一定會堅守城池,並且多多請教經定大人。」義景沉聲回答。

欣慰的點了點頭。他顯然明白了這個任務的關鍵,態度也十分慎重和虛心,不會犯下年少氣盛的錯誤。

「接下來是主戰場的戰事,」我環顧了一下室內的眾人,「關于這場戰事的重要性,大家想必都能明白;而這場戰事的規模,也是前所未有的宏大。能夠參與指揮這場戰事,乃是我等一生的榮幸和功業!因此,希望諸位都能拿出最大的努力和決心,則諸位的大名必將傳遍天下,也會被後世銘記,成為各自家族和後裔的永恆驕傲!」

「是!」眾人紛紛莊嚴的回答。

「那麼,我現在來說說具體的部署,」我指著播磨國東部的一個巨大箭頭,「這是秀吉的主力軍勢。根據情報,他留下了播磨勢留守姬路城,其余南近江、北近江、山城、丹波、但馬諸勢都隨他行動,另外就是作為援軍的德川家康,以及變成先陣的池田恆興所部攝津、美濃兩國國眾,總軍勢人數大約是十一萬……目前他們不是失去了根基,就是被隔絕在本部領地之外,軍心方面肯定會大受影響,但是這次的最後反撲也會非常凶悍。」

「既然如此,內府殿下為什麼急著決戰呢?」大友義統提出了他的疑問,「只要本家守住東西兩邊的戰線,不用多長時間,羽良家的軍勢就會自行崩潰的。」

「兵衛大人認為,如果對方十一萬軍勢全力向畿內進攻,本家的東線需要多少兵力才能擋住?又需要多少兵力鎮守畿內,防止各國豪族與秀吉串通?」我反問大友義統道。

「……是在下沒有考慮周全。」大友義統明白了過來。

「無妨。此次集合,除了確定方略之外,也需要統一軍心。兵衛大人的疑問,提得正當其時,相信不少人都會有此想法,正好趁機一並解惑,」我微微一笑,「而且,盡快決戰,也是為了九州的諸位著想,好讓諸位盡快結束戰事,早日返回領地安居。」

「這是大殿的仁厚,吾等真是感激不盡!也定當拿出最大的決心,為吉良家的大業和自家的前途奮勇作戰!」北肥後的菊池武重連忙稱頌道。

「唔,正是要借重諸位的勇武,」我坦然的接受了他的稱頌,繼續說起了本家的布置,「此次和羽良家決戰,本家的軍力分為三部分,一是紀州金吾率領的紀伊、和泉、大和、伊勢諸國,他們負責本家的右翼;二是羽林率領的北九州軍勢,作為本家的中軍;三是予州京兆率領的伊予國眾和中九州軍勢,督責本家的左翼。此外,本家直屬的諸精銳備隊中,和歌、上野兩備配置給紀州金吾,蓮池、淡路兩備配置給予州京兆,其余的津島、蟹江、三重、朝明四備和騎備,就交給家久和宣直兩位,作為中軍的先陣……希望兩位能夠先聲奪人,開啟本家的勝利之路!」

「是!」島津家久和井伊宣直興奮的領命。

在如此關鍵和恢宏的戰事中擔任先陣,這可是無上的榮譽啊!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