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網友上傳章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秋意漸濃(上)

第一百五十八章︰秋意漸濃(上)

悠閑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八月中旬。這時候,信景終于結束了北陸的行動,帶著北九州三勢返回畿內。義景沒有跟他回來,而是留在越前北之莊城坐鎮。對于這個安排,我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我雖然即將就任幕府將軍,天下卻還沒有平定下來,需要有家中的親族在京都之外維持,義景和周景不比擔任首席大老的秀景,也不比身為嫡長子的信景,兩人並不一定要參與就任儀式的。

然而我卻有些奇怪,為什麼信景到現在才回來。要知道,越前的羽良秀長已經隨秀吉在播磨自盡,越中國的佐佐成政已經向本家降伏,能登的山政尚在河內國被直虎打倒,而領加賀半國的丹羽長重還是個女圭女圭,可以說整個北陸都沒有什麼抵抗本家的力量。然而,他卻在北陸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秀景消滅羽良家,蒲生宣秀討伐了吉川家,這些事情顯然都比平定更加費力,結果卻比信景更早的完成了攻略。

「我在調略上杉家,這才耽誤了一點時間,」信景很快向我解釋道,「父親大人不是讓我擔任征伐北條家的主將麼?考慮到上杉家如今與北條家接壤,而且在御館之亂中討伐了出身北條家的上杉景虎,和北條家已經形同死敵,因此我決定拉攏上杉景勝,相約同時出陣征伐北條家。」

「原來如此,」我點了點頭,「你能夠有自己的主見,並且知道為將來布局,這非常不錯,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都是父親大人平日教導有方。」信景笑著回答。

「不過,」我話鋒一轉,「這件事情,你卻該預先征求我的意見的……對于上杉家,我已經有了主張,決定由北陸方面進行討伐,而且連理由都是現成的,就是上杉景勝上次吞並的信濃海津城。」

「這是為什麼?」信景愕然,「為什麼不聯合他們,一同進攻北條家呢?北條家也是他們的死敵,而多一份力量,攻略也更有把握啊!」

「那樣並不妥當。」我搖了搖頭。

「請父親大人指教。」信景欠了欠身,臉上頗有些不服氣的神情。

「我知道,你這是在效仿我平常的做法,」我微微一笑,「可是,你卻忘了,如今本家的身份已經不同,我即將就任征夷大將軍,本家即將成為天下的統治者。那麼對于本家來說,天下大名皆是臣從,是不可能允許其余大名成為盟友的,否則只會損害幕府的威望……而且,北條家也好,上杉家也好,就算他們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擋住本家的步伐。對于本家來說,現今最重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平定東國,而是如何在平定後保證長久治安。」

「那麼父親大人準備如何處置上杉家?」信景沉吟著問道。

「如果向本家效忠,可以轉封到陸奧,領地削減到三十萬石;如果不接受,那麼就消滅他們。」

「可是,我已經向上杉景勝保證,如果他們配合本家討伐北條,可以安堵現有的領地,」信景有些為難,「這個條件,已經非常低了,可見上杉景勝還是很有誠意的……我身為宗家家主和東征總大將,也不能說話不算數啊!」

「他不是有誠意,而是不得已作這麼大的讓步,」我笑著向信景解釋,「你也知道,上杉家才經過了御館之亂,從自家到國中豪族盡皆大傷元氣,年初又經歷了重臣本莊繁長的叛亂,實力比謙信時期不知退步了多少……可是,他們賴以發家的青苧貿易還在,北面佐渡島還有一座巨大的金山,等到他們恢復元氣,足以像當年的謙信一樣,威脅到臨近的越中、能登甚至整個關東。」

「佐渡島只有一座鶴子銀山。」信景挑著我的話,底氣不足的反駁道,顯然是差不多被我說服。

「這個是我自己的消息,你不知道也不奇怪,但是消息來源絕對可靠,」我揮了揮手,錯開了這個話題,然後令近sh 從書房取來我的分封計劃,交給信景過目。

信景仔細的看了一遍,忽然就陷入了沉默,好一會才把狀紙放到手邊。

「……原來父親大人都已經安排好了,」信景恭敬的欠了欠身,話語中既有敬服,也有些許的喪氣,「既然這樣,那麼我希望辭去東征總大將的職務,由您親自主持征伐。」

「我去做什麼?」我搖了搖頭,「要收服關東人心,在關東立下幕府的是你啊!」

「可是,怎麼收服人心呢?」信景有點灰心的回答,「您都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晉身之路和封賞之地。」

「誰說沒有?我列出來的,都是國持、準國持大名。十萬石以下,你都可以酌情安堵,以封賞那些願意歸順本家的大名和豪族,」我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當然,也不能太多,一定要保證宗家的直領能夠壓服關東,幾處關鍵地帶也都要由宗家控制。」

「一定謹遵父親大人之命。」信景點了點頭,情緒依然不是很高。

他為什麼會這樣,我心里非常清楚。這一年多以來,我基本上很少過問政事,任由他在九州大展拳腳,如今我重新接掌政務,他自然免不了有些失落。

「等你平定了關東,就正式接任大將軍一職吧!」我笑著安慰他說。

「可是,南九州和中九州的軍勢都返回國內了,如今又少了上杉家的策應,北陸軍團也要被他們牽制著,想要在年內這幾個月平定關東,恐怕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信景斟酌著說道。

「正是如此,」我點了點頭,「所以我將關東攻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平定上野國,讓瀧川一益和島津家久入封,作為本家在關東的前沿支撐點,這也就是你今年要做的;第二步則是傾全領之力,集結二十萬大軍,以泰山之勢壓過去,一舉平定關東,並傳令東北諸大名前來陣前效命……若有不從者,則由本家和親本家的東北大名一同討伐,如此東北或許傳檄可定矣。」

「也就是說,本次的征伐,只到上野國為止?」信景向我確認道。

「不錯。畢竟馬上就要入冬了,關東的天氣,可不比四國和九州……先平定上野一國,以勝利者的身份虎視關東,也可以給北條、佐竹兩家以外的關東諸大名巨大的壓力,讓一些聰明人有機會轉變立場,在來年的行動中配合本家。」

「是,」信景俯首領命,「那麼,我這個冬天就在關東駐蹕好了……不知道父親大人是否有什麼建議?」

「你乃嗣子,又是預定的總大將,自然不能太過靠近前線,」我略一思索,建議信景道,「不如就進駐真田家新駐的上田城吧!」

「真田家?」信景思索了一會,「是武田征伐中,一直堅持到勝賴自盡才降伏的那個真田家?」

「正是,」我點了點頭,「雖然只是六萬五千石領地的豪族大名,但是三父子能力都非常可觀,在北信濃和西上野影響力頗大……如果你能結以恩義,讓他們衷心臣服,那麼來年的關東總征伐就可以更添一臂助了。」

……,……

六天之後,朝廷正式宣下,以我擔任征夷大將軍。宣下敕書由天皇近臣、左中弁藤原光慶帶出,交給權大納言、武家傳奏日野輝資,然後由世代執掌弁官局、擔任八史之首事務官人的小槻宿禰孝宗在二條城會見室當面宣讀︰

左大臣源朝臣

左中辨藤原朝臣光慶傳宣權大納言藤原朝臣輝資宣奉

件人宜征夷大將軍者

永貞二年八月十八日

中務大輔左大史算博士小槻宿禰孝宗奉

讀完這份宣敕,小槻宿禰孝宗將敕書翻轉過來,向主位上的我出示,然後向兩旁觀禮的信景、景義,以及秀景、竹中重治、蜂須賀正勝三大老,井伊宣直、蒲生宣秀、石谷賴辰、淺野長政、小早川隆景五中老出示,完了又放進敕封函,由五大老首席的秀景轉交給我。

我把敕書放在身邊,向敕使微微低下了頭︰「我源宣景定當不負天皇之望,全力維護天下的安寧。」

「將軍大人的此番忠誠之意,吾將切實向陛下傳達。」面前的小槻宿禰孝宗應道。

「那麼就有勞天使了,」我點了點頭,「請天使在城中稍稍休息一陣,再回宮覆命如何?」

「一切听從將軍大人的安排。」小槻宿禰孝宗知機的說。然後自有近sh 拉開左門,請他下去休息,並奉上相當豐厚的禮單。

「啊,從現在開始,總算是名正言順的立下幕府啦。」我放松了態度,笑著對眾人說道。

「恭賀公方殿!恭祝本家武運昌隆!」眾人不約而同的深深躬伏下去。

「那麼現在就去見天下的大名們吧!」我點了點頭,將敕封函交給前田利長,由本多正純捧著從小夏手中取來的海月刀,率先走出會見室。會見室外,是規模極大的評定間,足以容納數百人同時晉見,而西國的絕大多數大名們,如今都聚在評定間內,等待見證幕府成立的這一歷史x ng時刻。

當看見作為前導的觀禮大名出來在首列就坐,又看見手捧敕封函和家傳刀的近sh 在主位後側跪sh ,眾人都知道,正主即將出來了。他們雖然都是一方大名,平日極少向其他人低頭,此刻都紛紛平伏在地上,以表達對新任天下統治者的敬意。

這些人中,有年過六旬、頭發花白的老者,也有年方十歲的少年,但無一不是各大名家的正式當主,連細川真之和大友義統都未能躋身其中。也由于這個原因,上杉、佐竹、伊達等家雖然派來了有力重臣致賀,都沒能參與今天的晉見,我直接將他們交給信景,由他去應付這些各懷心思的使臣們。

「諸位請平身。」我和藹的宣示道。

「謝公方殿!」眾人再次低了低頭,這才坐正了身子。

「自應仁之亂以來,宇內多事,天下間處處烽煙,盜賊蜂起,民不聊生。余乃仗劍出山,二十余年內出生入死,以圖報效朝廷、為萬民謀求福祉……如今余得以平定西國和畿內,初步結束這延續百年的亂世,並受命統領天下,全仗諸位的支持和效忠。在此,余要感謝諸位的這番忠誠。」

說著,我向最前面的秀景和信景點了點頭。

「不敢!此乃公方殿英明神武,臣等何敢居功!」秀景帶頭應道。

「臣等不敢居功!」眾人得到提示,齊聲低頭回答。

「諸位不必如此謙謝,」我微微一笑,「為了答謝諸位大名和奮戰的軍士,余準備了價值兩百五十萬貫的永貞判金和永貞丁銀,作為諸位忠誠奉公的獎賞;又準備了新鑄的八十萬貫永貞通寶,以撫恤出生入死的眾軍士……下去之後,諸位可遣奉行至山內民部大輔處,按照各自的出陣人數和所立功勞領取相應的賞格;已加封領地的諸位,則不參與此次獎勵。」

「感謝公方殿的厚賜!」眾人紛紛喜笑顏開,語氣比之前的謙謝顯得真誠了許多。

這樣的反響,完全在我的預料之內。而以金錢獎勵大部分立功的將士,也是我吉良家的慣用做法。畢竟,土地總是有限的,不能夠隨便分封,以金錢代替知行,可以讓本家保有大量直領,作為自家家業的根基。那些受封的武士和足輕,也能夠借此改善經濟狀況,活躍領內的商業,同時樂于繼續為本家效命。至于這兩百五十萬貫判金丁銀,以及八億枚通寶,是從永貞初年就開始準備的(歷史上別子銅礦發現後,八年之內,在京都七條一地即鑄造了十七億三千六百六十八萬四千枚新寬永通寶),由這些大名和足輕之手流通出去,也就將本家的三貨制度擴展到全國,並且打上本家和我個人的「永貞」烙印。

「此外,下個月初,余將在紫野地方舉行的紅葉賞和茶會,希望諸位能夠賞光……屆時,天皇陛下和關白也會親自參加。」

「這是臣等的莫大榮幸!」眾人再次齊聲回答。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