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四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吳彬听到卓白城再次提到主峰,猜測那里肯定是齊峰閣最神秘的地方,也許七巧門所圖謀的天星圖,就藏在那里也說不定。無奈他剛來齊峰閣,還是人生地不熟的門外漢,想混進去偷天星圖實屬很困難,于是心里就默默記下此事,得空時一定要混進去看看。

被錄取的五人辭別卓白城,一起來到中苑東面的內事堂,經過詢問找到內事堂的梁長老,五人立即掏出白玉令牌,辦理相關的各種入門手續。五人跟著梁長老跑了許多地方,花費了一個多時辰,才把所有手續辦完,最後每人還領到一本《入室弟子手冊》,之後才辭別梁長老準備回房舍休息。五人經過中苑南面飯堂的西門口時,見到許多弟子進去里面吃飯,五人抬頭看看天色發現午時已到,于是一起走進能容納兩萬人同時進餐的飯堂吃飯。

吳彬、古培剛、譚芳玲、方蠶和龍紋屏等人,能在齊峰閣的比武中擠進前五名,五人都是元嬰期的佼佼者,趁著吃飯之余五人互相介紹認識,能增進點友誼的機會,他們都不想錯過,因為接下來的十年內,他們有可能是一直相伴的伙伴,相互扶持才是生存的王道。

飯後五人回到中苑西南面的房舍休息,每人住的都是小單間,五間房緊挨著,由于他們都是新來的弟子,還不能融入到新的環境里,所以他們都不敢熟睡,只是坐在床上打坐調息。一個時辰後又相約聚到一起,走馬觀花的在齊峰閣閑逛了一圈,對于卓白城的位置解說,總算有了深一層的認識,他們發現所遇見的老弟子,都是武痴般的瘋子,走路吃飯都是捧著書卷痴迷的細看,很少有人會主動打招呼的,就連聚在一起也很少有聊天的。

這一現象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像他們原先的門派那樣,追逐嬉笑玩打鬧、聚堆吹牛侃大山,又或者是比武切磋的熱鬧場景,在這里統統看不到。而且更奇怪的是閑逛了兩個時辰,根本看不到齊峰閣巡邏的弟子,有的只是那些閣樓暗處值崗的探哨,反常的似乎是外緊內松的狀態,五人心中都很疑惑,可惜他們也不敢亂詢問,導致他們也糊里糊涂的。吃過晚飯後,他們相約去藏書樓里打發時間,順便也查探各自門派交代的任務。

坐落在北苑右面的藏書樓,是齊峰閣最熱鬧的地方,大多數都是飯後出來散步,順便來藏書閣飽覽全書而已。由于好多都是高級技能的殘卷,他們五人翻閱了許多書籍,就是看不到有完整的修煉之法,郁悶得他們草草結束了藏書閣看書的興趣。

休息了一夜,新入室弟子的五人卯時兩刻,就來到中苑西面的會客廳,為表誠心的學道,他們五人都不敢隨意走動和交流,靜心的等待卓白城的到來。

辰時剛到,卓白城的身影就出現在會客廳門口,望著正襟危坐的五人,很是欣慰的點點頭,然後走到北面的上首落座。目視座下的五人,開口說道︰「昨天為師跟你們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自然之道,自然二字,從古文字學的組合來解釋,便要分開來講,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當然如此,道法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絕對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去效法誰,道是本來如是,原來如此,所以謂之自然。綜合的意思就是眾生效法大地,大地又效法無窮無盡的蒼天,蒼天衍生出各種道,而道又融歸宇宙萬物,進而生生不息的不停轉變。」

卓白城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所以說咱們修道之人,不能違背自然之道的規律,否則永遠無法踏足天外之道的世界。簡單點來說,就是你們要真正領悟人法地的含義,我們應該如何效法大地呢?其實人要跟大地學習很困難,且看大地馱載萬物,替我們承擔了一切,我們生命的成長,全賴大地來維持,吃的是大地長的,穿的是大地生的,所有一切日用所需,無一不得之于大地。可是,我們回報它的是什麼?只不過是死後一把又髒又臭的腐爛掉的膿血和敗壞了的朽骨頭罷了。人活著時將所有不要的東西,如各種排泄物等等亂七八糟地垃圾丟給大地,而大地竟無怨言,不但生生不息滋長了萬物,而且還承載了一切萬物的罪過。我們人生在世,豈不應當效法大地這種大公無私、無所不包的偉大精神嗎?」

說到此,卓白城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他知道他們五人需要時間來消化,所以很悠閑的端起備好的茶水,慢慢的品嘗茶水的香濃味道。而底下的五人,從未听說過這種道法自然的境界,也從未想過這麼深層次的問題,全都低頭沉思著,以求領悟道的精神。

一盞茶後,在座的唯一女子譚芳玲率先回過神,抬頭舉手說道︰「師父,弟子可否問你幾個問題?」卓白城放下茶杯,望著譚芳玲,揮手說道︰「小玲,你說!」

譚芳玲客氣的拱拱手,問道︰「師父,自然之道的規律是什麼?既然我們修習的是自然之道,而我們又該如何效法大地呢?還有我們這樣听道,是不是就是修身養性呢?」

卓白城撫須含笑,贊賞道︰「小玲,看來你是用心听道了!貫穿于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于道的過程就是自然之道的規律,所以你們切忌不要背道而馳。至于如何效法大地,這就需要你們自己領悟,為師可以告訴你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載物,修行以厚德馱之!你們需要有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的精神,一分一秒絕不偷懶,時時刻刻向前開創未來之路,永遠生機蓬勃的為道而修,這才是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行。听道之後就是修道,再接著就是悟道和得道,這些都是修身養性的必備條件。」

听道的五人,還在迷糊中的他們終于有了一絲明悟,以前他們在門派都是直接修道的,所以就少了那種听道的沉穩之心,做事就難免會心浮氣躁的,結合悟道之後才是真正的得道,難怪他們見到的齊峰閣的弟子,都是專心致志的學習,原來都是明悟了道的真諦。有所感慨的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全都用心的听道,暫時忘卻了他們來此的目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