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妞笑了一下,「他們可比不得河二哥、河三哥會讀書識字,又能在外尋工賺錢。」自家的兄弟是什麼樣的,二妞心里也清楚,憨厚有余,精明不足,尤其是她的嫂子還有些小心眼、小聰明。

江若寧悠悠輕嘆。

這幾年,她沒少勸二妞,勸她替自己打算,勸她不要對父母報有太高的厚望,有的父母確實很好,無論男女一碗水基本端平,可二妞的父母這心也偏得太厲害了。當年為了給周大漢娶妻,明知對方是傻子,還狠心要把二妞嫁過去,就為了對方許諾二兩銀子的彩禮換親,就這一點來看,二妞的父母就更疼兒子。

二妞後來不樂意,是她說賣她給哥哥娶妻。

尋常這種情況,沒有幾個父母會真的如此做,可周父、周母還真這樣做了。

做了便罷,這幾年沒少來縣城跟二妞討錢拿銀子。

江若寧道︰「若你父母是真疼你,家里日子過好了,就不會再用你掙的銀錢,許是將你給的五兩銀子還存著呢,他們拿出五兩銀子來,再加上這幾個月自己賺的,十兩銀子許就夠了。」

二妞點了一下頭。

江若寧知道以周父、周母的性子,進了他們的手里,再讓他們拿出銀子,怕是比登天還難,江若寧一早就瞧明白了,她再三提醒過二妞,可二妞還是覺得父母是世上最好的人,即便曾經為了給大漢娶親將二妞給賣了。二妞也是偏著娘家人。

要說能干,二妞倒比他的兩個兄弟對家里的幫扶還大,至少因為賣了二妞給人做丫頭,家里的日子好過了,她的兄弟也是因二妞掙的錢娶上了新婦。許是看到了二妞能拿銀錢回家,二妞父母竟一直不提替二妞贖身的事,竟有讓二妞做一輩子奴婢下人的意思。

江若寧給河家置家業,一是她將他們看作親人,二來也是想為姥姥、舅舅做一些事。後來,家里過好了。她給的銀子。姥姥執意不肯收。每次回平安村,她就割上三斤肉,又或是給佷兒們買上一包糖果回去。

江若寧梳洗完畢,帶著阿寶在堂屋吃飯。

小梅一路飛奔過來︰「小姐。江姥姥、河舅母來了!」

「姥姥!」江若寧嗖地起身。看著正給阿寶喂飯的二妞。「這可怎麼辦?」

二妞靈機一動,抱起二妞就進了西屋。

該來的,躲不過!

江若寧道︰「二妞。不必了,姥姥定是得到了什麼消息,躲也沒用,我會如實交代。」

她繼續吃飯。

姥姥在河舅母攙扶下自邊角門處進來,姥姥抬頭一望,就見江若寧正與一個女童坐在桌前吃飯。

河舅母「啊呀」一聲放開姥姥,快奔走近,從頭到腳地打量著女童,「寧兒呀,這麼大的事,你怎麼不與我們說一聲,你瞞著我們成親,連孩子都生了……」

姥姥輕喝一聲「住嘴」,她腦子是笨的麼?她們一手將江若寧養大的,江若寧從來沒離開過她們的跟前長達一個月的,雖說江若寧帶著幾個下人住在縣城,可每個月都要回平安村探望長輩,若江若寧真有了身孕,姥姥又豈會瞧不出來。

姥姥一看那小女童,瞧上去也是三歲模樣大小,再往前推,就是四年前,那時候江若寧才多大?尚未及笄,怎麼可能生孩子?

所以,這孩子不是江若寧生的。

可這孩子竟長得很像江若寧。

江若寧福身行禮,「若寧給姥姥請安!」

「乖——」姥姥拄著拐杖在貴妃椅坐下。

「姥姥可用過早飯了?」

河舅母忙道︰「昨兒晚上,河十七到我們家說了你的事。我的個天啦,你姥姥和你舅舅險些沒被你擔心死,整整一宿,你舅舅就在床上烙餅子。天還未亮,就催著我過來一探究竟,寧兒呀,你說你……」怪她嗎?

不能怪啊!

這門親事真是打著燈籠也攀不上的。

照河十七的說法,這溫大人可是千里挑一的好夫婿,要家世有家世,要才學有才學,要模樣這也是出挑的俊朗啊。

江若寧起身去了廚房,很快取了兩副碗筷,又取了一盤饅頭、包子擺上。

河舅母添了半碗稀粥遞給江氏。

江氏捧著碗,「寧兒,你說說吧,到底怎麼回事?你不講清楚,姥姥吃不下。」

江若寧想了片刻,「二妞,去院子喂阿寶。」

二妞應聲抱著阿寶離開。

江若寧便從四年自己進縣城應選李記繡女的事說起。

河舅母听到江若寧為了家里過上好日子進城應選繡女,結果被人點穴、下藥,還被人誑著拜花堂,而這新郎便是溫如山。事後,她又如何的害怕,只好編了謊話欺騙長輩。

河舅母驀地憶起,當年他們讓水柱進城來尋江若寧,當時好像听說江若寧在靈隱寺祈福抄經,原來就是那幾天生了變故。

姥姥用眼神警告河舅母︰少說幾句,讓寧兒把話說完。

江若寧細細地詳說了一遍。

沉默,久久的沉默。

河家現在的好日子,全是江若寧當年犧牲名節換來的。

他們都猜錯了,一直以為這宅子是江若寧的父母所置,原來不是,是溫如山給的,就連家里買良田、造新屋的銀子也都是溫如山給的。

河舅母面有動容,江若寧並不是河家的親外甥女,可她為了讓全家過上好日子,能吃飽穿暖,居然做出了這樣的犧牲。她想埋怨兩句,卻怎麼也說不出口,無論曾經對江若寧如何,但最近這幾年,河舅母是真的喜歡江若寧,拿她當自家女兒一般看待,她甚至還常去找媒婆,讓媒婆給江若寧尋幾門好親事。

只是,江若寧這女捕快的身份,她名聲越響,嫁人的希望就越小,尤其這兩年更是呈直線下降的趨勢,但凡家里條件好些的,誰家願意娶這樣強悍的兒媳?家里條件差的倒樂意,可河家又瞧不上。

在姥姥看來,她的外孫女就是最好的,怎麼也要挑個好的配江若寧。可她瞧得上的,人家一听江若寧的情況,立馬就搖頭。

「姥姥,當年他們離開,我收拾房間時發現了一紙婚書,後來的幾年,我便想著,設法在奉天府官媒署消了卷宗檔案。李捕頭也答應了幫忙,年節前托人送了信,說已經與奉天府官媒署的人混熟,只是要消卷宗檔案,得男女雙方同意,當年他們是打昏了我按下的指紋印,可現在,因為溫家的權勢滔天,我卻不能用同樣的方式這樣做。姥姥,我現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河舅母道︰「還猶豫什麼呀,既然官媒署的卷宗里記載的是你和他的名字,你就是嫡妻元配,這可是鎮北王府大公子之妻,是多少名門閨秀都遇不上的好事,既然錯都錯了,寧兒呀,就這麼過吧,我瞧著挺好。」

江氏只不說話。

難道……

溫如山當初想娶的女子是宋清塵。

她曾听河德秀說過,宋清塵嫁給了二皇子為妻,二皇子戰死北疆沙場,宋清塵便守了寡。

大燕建朝以來,可沒有皇子正妃改嫁的先例,倒是有未育子女的姬妾後來改嫁的事,那是因為她們的名分未記錄皇家玉碟。

而這些正妃,多是名門望族的嫡女,身份高貴,若有兒女的,自要哺育兒女,沒有兒女的或是過繼其他皇子的孩子,又或是將庶出的子女過繼來,原就是嫡母嘛,庶出的也喚她一聲「母親」。

江氏壓低嗓門,「那孩子的親娘是不是……宋家女?」

她沒道出宋清塵的名字,而江若寧卻猜到姥姥所指。

河舅母听到這兒,驚道︰「要真是如此,那不是說,阿寶的親娘是寧兒的親姐姐?我的個天,難怪這孩子和寧兒長得如此相似。」

宋清塵與江若寧是親姐妹,這一直是江氏與河舅母根深蒂固的看法。一,宋清塵的容貌與江若寧長得像;二,當年河德秀將江若寧抱到河家時,就曾再三提到過「女乃女乃」。

江若寧垂頭道︰「溫大人說她死了。」

宋清塵活著,頂著她的名。

宋清塵死了,卻要她給阿寶扮演母親的角色。

江若寧想要拒絕,卻發現自己的無力。

在這古代,權勢便是王法,在位者便可以主宰尋常百姓的生死富貴。

「死了?」姥姥沉吟著,「兒媳婦,你可記得上回土柱回來與我們提過的事?」

河舅母想了一陣,「土柱說了,說是宋家成了皇親國戚,原在皇恩寺靜修的二皇子妃被太子接出來了,現在……好像成了太子宮良媛。」

江若寧瞪大眼楮,阿寶長得這麼像她,而她長得像宋清塵,江若寧一早就知道,她甚至認為,她的親生父母就是東軍都督府宋家當家老爺、當家太太。

溫如山為什麼要說謊?宋清塵還活得好好的,他居然說宋清塵死了。

宋清塵曾是二皇子妃,這是京城許多人都知曉的事實,後來二皇子戰死,宋清塵就被皇帝下令送入皇恩寺靜修。後來她又是如何跟了溫如山,現在竟成了太子宮良媛,這……實在太過匪夷所思。(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