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長生不死

「你有話便直接講吧,朕猜不到你要說什麼。」漢元帝微微蹙眉,說不清當前心中到底是什麼感受。

漢元帝既期待周子歡說出這個答案,又害怕他說出這個答案。

他希望周子歡會是丹娘跟他的孩子,因為那曾是他的全部期待。

但是,這個幾率太小了,小到他已經忽略了這個念頭。

周子歡今日來此,特意提起當年的事情,想必就是想要說起他的身世吧。

當前自己病重,任何一個舉動都決定到皇權,他卻不得不防範起周子歡。

「陛下,臣的母親是初元元年元月離開長安的,她走時已經懷了兩個月身孕,陛下覺得臣是要說什麼?」周子歡的語氣頓了頓,終于講這句話說出口。

這是一個秘密,更是一個禁忌。

作為皇上的私生子,還是一個壓根][].[].[]不被皇帝本人所知的私生子,周子歡簡直不敢想象自己這二十幾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他從小只堅定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務必要將屬于他自己的一切奪回來。

「你說你是朕跟丹娘的孩子?」漢元帝的語氣顫抖,伸出手指指向周子歡,好半天緩不過神來。

「是,陛下如若不信,可以滴血認親。」周子歡的腿早就因為剛才跪得太久而酸麻不已,現如今縱然坐在椅子上,卻也難受的厲害。

但是這一日他等了太久,絕對不可以出錯。

他只能一動不動地端坐在那兒,等著漢元帝的回答。

漢元帝手捂著胸口,努力想讓自己平靜下來接受這個事實,他跟丹娘竟然有孩子,而這個孩子就是周子歡?

他若真是自己的兒子,他在自己身邊待了十年,自己竟然沒有認出來嗎?

「皇上,可需要老臣去準備東西?」雖然杜松此前並未料到周子歡今日要講什麼,但是早在十年前殿試之時,他就覺得周子歡的眉眼很是眼熟,卻又說不出像誰來。

今日,他忽然懂了。

漢元帝許是早就不記得周丹娘的相貌,可杜松卻記得。

現如今听聞周子歡這麼一講,他全明白了。

雖無法肯定周子歡實乃陛下所生,但周子歡是周丹娘的孩子一事,杜松確信無疑。

然而,他既然是周丹娘的孩子,還在十年前便知道真相,卻直至今日方才開口,這周子歡究竟是藏了個什麼心思,只怕別說是皇上,他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周子歡是奔著皇位來的。他心思真是夠深啊,十年時間掌握朝中三分之一的兵權,現如今又搬出這個私生子的身份來,他應當是想奪權吧。

不,說的好听一些,他是來認父,說的難听一些,他就是處心積慮想要謀反的逆賊。

「去吧。」漢元帝捂著胸口好一會兒,忽然釋然了,反正他已經活不了多久,那就在死前弄清這真相又何妨?不然他心里也會一直惦記著吧。

沒人願意帶著疑慮死去,他也一樣。

其實他很想問問周子歡,你娘親帶著你活下來的那些年,可改嫁了嗎?可吃了苦?

但是人都走了,他再問這些有什麼用?

登基二十余載,人卻是越發寂寞孤單。

高處不勝寒,這皇位冷清得很。

很多日子里,他就一直想起那張臉,想念那一股子藥草味,皺起鼻子似乎那味道就在面前,忽近忽遠。

後來,他便自信奉儒教改為道教,整日沉迷于修仙問道之中,只因為這道術修練到家便可長生,可不死,可以月兌離凡胎,變成神仙。

丹娘說過,他今生為皇帝,沒有輪回。那如若修煉成仙,不就不在乎有沒有輪回了?

那樣,無論她到了哪里,轉世投胎了多少回,自己都能找到她。

漢元帝抿唇不語,心中卻是在瞬間回憶起無數往事。

他忽然在這一刻,意識到自己老了。

人在年輕的時候,是不會總想著去回憶當年的事情。還有一個可能,他不僅僅老了,而且快去死去了。

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便就更加釋然了。

不大會功夫,杜松取來了盛著清水的碗,再加上一根銀針。

漢元帝率先伸出手去,命杜松幫他扎破手指。

杜松應了一聲,完成了這個動作。

當漢元帝手指上的血流在碗中時,杜松的心里驀地一驚,那滴下來的血已經是渾濁之色,那銀針頭都已經發黑,估模著漢元帝的身體,果然是十分不好了。

這一幕被杜松故意側過身遮擋住了,並沒有讓漢元帝看到那碗中血跡的顏色,繼而直接將銀針遞給了周子歡。

「侯爺,請吧。」

周子歡接過銀針,想也不想就沖著自己的食指刺了下去。

不需要有半分猶豫,母親不會說謊,她生前壓根不同意自己回到長安,他今日的舉動本就是忤逆之舉。

所以,他確信自己是漢元帝的兒子,毫無別的可能。

母親一生未嫁,如若不是因為漢元帝,她至于吃這麼多苦?

你要她一個懷著身子,慘遭滅門的女人嫁給誰?

母親生前無比篤定的告訴他,說他的父親一定會是個好皇帝。

他不知道母親是從哪里來的篤定,那邊關戰火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就在眼前。

「歡兒,皇帝只有一個人,百姓卻有成千上萬,他顧及不到那麼多。他不去殺戮,不挑起戰爭,便已經是個好皇帝了。就好像娘手里拿著的這些草藥,你別看它們有治病救人的能耐,卻也有奪人性命的本事。這些草藥,在你知道它的作用時,沒有利用它的毒性去害人,便已經是善良。」

說這話的時候,娘親捧起一把草藥,輕嘆了一聲道︰「歡兒,你尚且年幼,還不懂。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用藥救人的,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用藥救人,只要不去殺戮,就是難得。」

他的眉毛擰成一團,他從不會忤逆母親,但這一句話卻沒法贊同。

在他看來,真正的明君並非一貫隱忍,仁儒處事。

而是該殺就要殺,該賞就要賞。

上不可忽略權貴,下不可忽略百姓,這是支撐一個王朝建立最為關鍵的兩環,它們與王朝的興衰息息相關,無論少了哪一環,這個王朝都必然會就此倒塌。

先秦朝如此,現如今的漢王朝亦是如此。

任何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君主不明智,成為皇帝的人,是沒有資格被人同情的。這是他的職責,沒什麼難熬之說。

他既然是九五至尊,受到萬人叩拜,就該做點九五至尊該做的事情。

否則就該江山易主,站出一個人能替老百姓說話。

皇位誰都想坐,卻不是誰都能坐。

漢元帝若是做不明白這個皇帝,大可以退位上來,讓他來做。

這些話他沒有對母親講,他知道母親一定會反對,他也清楚母親一輩子都不希望他踏入長安,踏入未央宮。

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弄人,他決意偷跑出家,趕去京城考取功名的那一年,母親忽然病倒了。

這場病來得又快又急,此前毫無征兆。

可是母親這一病,就是高燒不退,昏迷不醒。

母親自己是大夫,可他自幼只願習武讀書,不願學醫,他總覺得天底下最沒用的就是大夫,醫得好別人,醫不好自己。

亦或者是,連別人也醫不好,落得個像他祖父一樣遭滅滿門的下場。

直至他母親病重那日,他忽然之間就後悔了,如果自己不那麼幼稚,可以早一點學習醫術,是不是便找得出救母親性命的辦法?

他翻遍了家中醫書,卻是找不出病因。

他將家中名貴藥材都碾成粉末,煮了粥喂給母親,可還是不見她病情有絲毫的好轉。

大抵過了半個月,母親有一日忽而醒來,且能主動要粥說話。他以為是老天憐憫,天降福澤。

哪知道,母親卻是對他講,怨不得旁人,是她自己造了孽。

他听不懂,母親一向待人寬和,為何會這樣說?

「你可知道我費盡心思練出的那長生不老藥所用的最珍貴的一味藥材是什麼?」母親看他,眼中有淚。

他搖頭,聲稱不知。

「那是人的心頭血。為了研制出那令人長生不死的藥丸,我何嘗不是瘋了?那我看到古書上寫將人的心頭血做藥引時,我竟然相信了。五年前的那條人命,我本可以救活的,但是我沒有救他,反而靜靜地看著他死去。因為只有他死去,我才會有心頭血做長生不死藥的藥引。」母親說出這話的時候眼楮在流淚,可嘴角卻一直上揚著。

他看了許久,卻不知道母親在笑什麼。

「現在好了,藥做成了,我的壽路也要到了。歡兒,你相信報應嗎?人都是有報應的,娘活到今日本就是偷來的壽路,今日是該還了。」母親還說,活到今日,死了便是一種解月兌。

他翻箱倒櫃的要去找那長生不死藥,想要讓母親服下。

這東西不是神乎其神嗎?不是既能長生不死,又能起死回生嗎?那母親服下,病豈不是就好了?

「歡兒,娘不能逆天而行。這是娘造的孽,就得自己還。」她執意,不肯服下那藥丸。

其實那藥丸到底有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誰也不知道。

但是母親相信,他就願意相信。

那天晚上,母親就走了,閉上眼楮,睡得特別安詳。

也是從那一天起,他就決定要來到長安,跟漢元帝討回該屬于他們母子的一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