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二章 延遲

《漢書外戚傳》︰孝景王皇後,武帝母也……元朔三年冬,崩,合葬陽陵……

史書上冰冷的一段話,便把王太後的一生蓋棺定論,而後永遠封存,留待後人啟閱。

但比起在歷史滾滾長河中太多連名字都留不下的人來說,這已然是足夠了。

或者對王太後來說,最重要的是能以皇後的身份和景帝合葬于陽陵吧。

自文帝起,天子居喪以日代月。

三年的孝期月余即過,除服這天姍姍來遲的冬雪轟轟烈烈地下了一整天。

到黃昏時候,方才小了些。

灰蒙蒙的天空,暗的叫人心下沉悶。

滿地白茫茫的雪,在紅黑宮闕間映射出些明亮的寒光來。

庭中的幾樹寒梅已然開了好些日子,卻總覺得少那麼些意味。

等著一下雪,那股暗香浮動一下就明顯了。

兒和元漸漸明白皇祖母是永遠也不會回來了,不再吵著要去長信宮,日日跟著他們父皇乖乖地去宣室殿念書。

翌日起身,竟是一個晴天。

澄清冰冷的天空藍得像海洋,燦爛的陽光漫灑在雪地上,白茫茫地晃的人眼楮發花。

阿嬌捧著一杯熱茶在窗下枯坐了又是一天,她明明以為自己恨極了王太後,絕不會為之難過傷心。

但是長信宮真的死寂下來後,她到底還是有些不好過。

幼時的那些回憶拼命地往外冒,日夜噬咬著她。

開心恣意的、難過悲傷的,全都在她腦海里回放著。

許多她以為平平淡淡的轉頭就忘的小事,竟始終牢牢地記在她心間。

等回憶重新沉澱下去時,已然轉過年到了正月。

喜氣洋洋的正旦朝賀沖散了壓在人心頭的最後一點感傷,劉徹臉上陰霾也終于煙消雲散。

這日晚膳後,劉徹便說要去湯泉宮住上一段日子散散心。

阿嬌自然是贊成,一對兒女听著了更是鬧著立時就要去。

于是,第二天一早帝後便起身往湯泉宮去。

湯泉宮主事昨夜就得了準信,喜不自勝地從榻上爬起來吩咐闔宮的人都忙活起來。

他原本還以為太後去了,今年帝後就無心來湯泉宮了。

湯泉宮上下都打了雞血般地忙了一夜,灑掃庭院,整治酒菜。

等帝後來時,熊掌 煮的爛熟,鹿筋也炖好了,皇後所愛的干蘑菇也泡發了。

湯泉宮主事在殿門口迎了帝後後,撒腿就往廚下跑叫上膳。

用過午膳後,一家四口便在露天的溫泉池中泡溫泉。

難得出來玩,劉徹大手一揮,把兩個孩子的功課全免了,叫他們盡管玩個痛快。

元喜壞了,拼命地拿話甜劉徹。「父皇,你最好父皇,你好好」

翻來覆去就這麼兩句,但架不住劉徹愛听,一下午笑就沒落下去過。

到了晚上孩子們都睡下了,劉徹就在書案前給元畫衣裳首飾。

眼看著掌上明珠就要三歲了,粉雕玉琢的叫他怎麼看都看不夠,沒幾套漂亮衣裳怎麼行?

阿嬌還能不知道他的心思,懶得跟他說他的寶貝女兒沒上身的衣裳不知道堆了多少,左右他就是想打扮他的女兒。

她撿了本神話小說倚在窗邊看著,耳邊時不時傳來樹枝被積雪壓斷的聲音。

風聲一直嗚咽著,等阿嬌讀完半卷書後,風聲狂躁起來,恍如數不清的凶獸在外怒吼著。

听著,似乎是下起了暴風雪。

想來此刻外面是天寒地凍冷到了極點,縱然殿里暖融融地,但阿嬌還是不自覺地打了個寒顫,攏緊了身上的貂絨毯子。

雪落了一夜,第二日清晨起身時,千山萬嶺俱籠罩在厚雪下。

白茫茫的,像極了一副絕佳的水墨畫。

玉階上積滿了松軟厚實的雪,元咯咯笑著上去踩了一個來回,凍的小臉都白了才回來。

庭前栽著的一叢碧竹,雪著的格外厚。

兒用過早膳後,就臨窗畫竹。

劉徹立在他身邊,時不時指點些技法。

阿嬌抱著元也在旁邊看著,四下里靜謐的叫人滿是愜意。

一陣急切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很快便到了殿外。

「陛下,邊關軍報。」

劉徹唰地抬起臉,抬腳出去。

沒一會,劉徹就哈哈大笑著進來。

阿嬌奇道︰「陛下什麼事這麼高興?」

劉徹笑著把手中的帛書遞給阿嬌,「看看」

阿嬌把元放在軟榻上,緩緩展開手中的帛書。

「正月初三,匈奴軍臣單于死。

其弟左谷王伊稚斜同軍臣子于單各立為王,匈奴內亂起。」

她心里咯 一下,軍臣單于的死期跟王太後一樣果然也被推遲了。

至于匈奴內亂,她倒沒有多大欣喜。

前世時伊稚斜輕而易舉地就收拾了于單,想必這世也不會例外。

說到匈奴,她該好好思考一下怎麼在軍費上為劉徹出謀劃策了。

後世總把秦皇漢武連在一起,不但是因為他們倆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還因為他們倆都在短短的幾十年做完了幾代人才能做成的事情。

步子邁的又快又急,後遺癥自然是不少的。

長達三十年對匈奴的征戰,說到底打的是國家的財政。

即便劉徹想盡了辦法,還是耗干了漢朝前七十年的國力。

劉徹晚年時悔過下罪已詔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終止了對外征戰,「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

但饒是如此,後世批判劉徹窮兵黷武的罵聲仍是滔滔不絕。

可他們知不知道劉徹用兵三十多年,百姓並未加賦,軍用全是劉徹自己想辦法。

漢武一朝時,軍費來源五花八門。

鹽鐵經營權收歸官營,僅佔一項每年帶來的利潤就是億億錢。

此外還募民捐獻,準以錢買爵及贖罪,改革幣制,禁止郡國鑄錢,並頒布算緡、告緡令,向商人征收重稅及沒收違法商人的財產等。

甚至動用了皇室財富,「天子為伐胡,盛養馬,馬之往來食長安者數萬匹。

卒掌者關中不足,乃調旁近郡。

而胡降者數萬人皆得厚賞,衣食仰給縣官。

縣官不給,天子乃損膳,解乘輿駟,出御府禁臧以澹之」。

但饒是如此,仍然迅速地耗盡了國力。

阿嬌不禁問自己還能做什麼?她能做得比劉徹還好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幽幽地問自己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挽回頹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