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三十章 全體回家(二)

李大人說︰「好像不對吧?靈兒是親王女眷,是皇家的人,咱們倒是應該給靈兒請安」,說罷就要撩衣跪倒。被李靈兒一把拉住︰「爹爹叔叔不可!恐折煞了靈兒,你們趕緊坐下吧。茜兒、茗兒,你們幾個趕快把禮物拿出來。」

狀元夫人當然也要問起女兒在王府的情況,掌院大人也非常關心女兒的婚姻,就是李光地李大人也非常關切李靈兒,因為佷女是他推薦給皇上的。

李靈兒把情況簡單地說了︰「爹、娘,你們放心,靈兒好著呢。住的地方很好,我們四個人每人一個院子,正房是兩層的蘇州宅院式,還有東西各三間的廂房,前面的一排正房是下人住的,包括侍衛、太監和小廝,他們負責靈兒的安全,從來不敢和靈兒搭茬說話。膳食也很好,雖然不是傳聞說的山珍海味,也是多少天不帶重樣兒的。還有葷素搭配,陳福晉說,精米細面並不養人,必須吃些粗糧。雖然我們是 王爺的女人,並沒有住在 王府。 王府里住的都是太皇太後給 王爺的宮女太監侍衛工匠什麼的。除了 王爺的一套人馬,還有瑞王爺另外的一個王爵的一套人馬。還有焙世子的半套人馬,整個 王府就是個大花園,里面種的花樹枝繁葉茂的,全都用來養蜂了。」

李靈兒也和烏力罕一樣,很鄭重地把做針線的事情告訴了父母。李光地說︰「靈兒你可是才女呀,參與做手工合適嗎?」

「靈兒很願意做的!佟福晉都說了國家興亡匹婦有責的話呢。」

李佩麟贊成地說︰「那些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不過是平時無事把玩的,可以陶冶性情,但是針黹能提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度,那就做針黹吧,反正你的針線也不亞于你母親。」

「我們做活是有酬勞的,進府到現在,靈兒已經得了八百文錢了,爹、叔叔、娘,你們總說靈兒的手十指不沾陽春水,它能賺錢了!」

「看你高興的。娘還沒問你在府上的生活習慣了沒有?」

「已經習慣了。府上的飯菜雖然不是大魚大肉,做的卻是很精致、很好吃,粗細糧搭配。」

站在母親身邊的嫂子問︰「不是人參猴頭加熊掌吧?」

「府上來客人都沒有那些,就是陳福晉從他們雲游的那個地方學了好多樣的做菜、做小吃的方法,不跟咱們大清的一樣。靈兒听說有好幾道菜的配方太皇太後要了去照做呢。」

李光地問道︰「 王爺待你如何?」

「還行吧,我們四個都到齊了,也看不出來他對誰最好、對誰不好。」

「這麼說這位 王爺就不簡單了。不用說別人,就說咱們的靈兒,沒讓他神魂顛倒那就是很有定力了,他才十八歲啊,二十八、三十八,就是四十八歲的人也很難做到。叔叔把你舉薦給 王爺,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讓我們靈兒這麼出眾的女孩和其他四位女孩分享一個男人,真是委屈你了。」

「無所謂啦,靈兒就是不嫁給 王爺也得嫁人吧?就算是當了正室夫人,人家三妻四妾的,還是跟別人分享。嫁誰不是嫁呢?」

「叔叔怎麼听著你好像不是很滿意呢?」

「叔叔千萬別多心。靈兒已經很知足了,這位 王爺不是個濫情的人。靈兒看得出來,他的心思都在他表妹身上,但是對我們幾個也沒有冷落,倒是很會平衡。靈兒最滿意的是府上的兩位福晉婆婆,待人相當和氣。尤其是那位佟福晉,什麼話到了她嘴里就非常地受听。也不知道瑞王爺在忙什麼,有的時候我們去請安他都不在。 王爺和他舅舅在打理著府上的所有商號,還有好幾十家的代賣店、加盟店也要過問。所以 王爺也很忙,就連他的外祖父都在幫忙管理經營的利潤、分成。府上的所有人都參與了,就沒有一個閑人。我們幾個少女乃女乃是最閑在的了。」

「唉,叔叔也不知道是做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本來皇……」

李佩麟心里「咯 」一下︰「兄弟的意思是皇上對靈兒……」

「皇上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很屬意靈兒。但是他還算是個明君吧,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他說這次算一次小選秀,就是給 王爺準備的,要不然象以前那樣,選完了給各王府、國公府的送去幾個,就等于是他挑剩下的,那樣 王爺肯定是心里不舒服。兄弟我沒和 王爺打過交道,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骨子里就有一股傲氣。兄弟我感覺到,這位 王爺的才干完全不低于當今聖上。有點擔心……」

「不是說當年幾個外國使節和世祖皇帝叫板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和他們對壘,是當今聖上舉薦的 王爺嗎?」

「那個時候他們才幾歲?皇上六歲、 王爺八歲,根本就沒有什麼心機、成算的。現在看到 王爺這麼優秀,不知道他會不會產生煮豆燃萁的想法。」

「不會不會,瑞王爺、 王爺給他賺錢呢。」

「賺完了呢?」

「兄弟你太多慮了,吉人自有天相。以後的事誰能預料?」

「他們怎麼樣爭斗咱們不管,我是怕牽連了靈兒。」

「多慮、多慮。」李翰林好像有點害怕這個話題。

四個人在第二天的申時被接回王府,回到自己的住處,有婆子送來晚膳,然後被陳福晉院里的丫鬟領到飛雲樓去洗淋浴。這個時代的大清國還沒有淋浴出現。至于沐浴露、洗發液、香皂、毛巾、浴巾、澡花、塑料拖鞋、塑料梳子、潤膚露和盛裝這些洗浴用品的塑料小筐等更是沒見過。

當她們來到陳福晉樓下的一個房間,在一個一個的被隔開的空間里,在這個院子里的丫鬟們的服侍下,打開可以放出溫水的蓮蓬頭,象澆花那樣洗浴。出浴之後,除了用的那些歸了她們,陳福晉還賞賜了攏頭發的簪子和珍珠發卡。

第二天就發給包括所有的陪嫁丫鬟和女乃娘等人,每個人一口袋的工具,還有綢緞、花布等面料的布料和珠子、扣子等等附屬材料。然後正式開始學布藝。大課由田蕊來上,上完課就回去了,她現在害喜了,老是犯困,有不懂的地方還有教習嬤嬤在這里輔導,百問不厭。

打絡子的課程有佟福晉房里的鄭嬤嬤來教。這些教習嬤嬤除了禮儀教習寧嬤嬤,其余的都是誥命夫人。其中還有田蕊的母親,她除了有一品夫人的封誥,還有和碩瑜格格的封爵。還有國公夫人的俸祿。

可以說,田蕊的身份是她們中最高的,

布藝還好學,四位少女乃女乃從小就開始學針黹,香囊荷包衣服的什麼都做過,只是樣式沒有府上的好看,樣數也沒有府上的多。

側福晉是有位份的人,要由嫡福晉來教,其他幾位都是從旁輔導,也叫協助。參加學習做布藝的不光是四位側福晉,還有她們身邊帶來的陪嫁丫鬟和陪嫁嬤嬤,也不分等次,就是院子里負責打掃的粗使丫鬟嬤嬤也都報了名,發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一視同仁。有的粗使嬤嬤是從莊子上的包衣奴僕家找來的,經過培訓,禮儀方面也都過關。不光是有月例了,兒女將來的婚事也會比在莊子上好的多。

上完課之後就可以在自己的住處做活了。陳福晉又派人在一個叫「醒吾廬」的房子里拿來很多塊大板子,長七尺還多,寬三尺多。每個堂屋里都放了一塊,大家圍在一起做活,有說有笑的。

這塊板子還可以縫被子,高低位置剛剛好,比在炕上、床上做順手多了。真不知道府上還有這麼方便的東西。

四位側福晉覺得很充實,每天都有新東西可學,每天都有新鮮的耗材發到手里。好像天天都有個盼望。

 王爺經常光顧她們,四個人平均每個月三四次,其余的時間都在田福晉那里。 王爺經常有出門的時候,腳步匆匆,好象有很多事要辦。

府上的姑娘嬤嬤也有愛八卦的,經常有小道消息從幾位側福晉院里掃院子的姑娘嬤嬤那里傳出來,通過府上派給的姑娘嬤嬤傳到陪嫁來的姑娘嬤嬤的耳朵里,自然是會傳到側福晉的耳朵里了。比方說,田福晉的父親國公爺田總管的平妻竟然是安王府的慧格格!還有安王府的二格格在一次來府上串門的時候借酒撒瘋,糾纏姐夫,被她的姐姐慧格格打得鼻青臉腫,大家才知道這位慧姨娘身上蘊藏的刁蠻並未完全消退。

總的來說,情況還是比較好,沒有人搞府斗,也沒有一個人趁田福晉害喜做手腳,都在老老實實地做活、賺錢,這是哪個府上都做不到的。

落紅漫天的時候,府上所有的姑娘嬤嬤又開始撿落花了。佟福晉和陳福晉都沒要求幾位側福晉去撿落花,畢竟她們是主子。但是以第一側福晉哈達為首的側福晉四人組,通過 王爺向佟福晉提出要去園子撿落花的要求。她們身邊起碼每個人起碼都有六名丫鬟婆子,而且還有府上的很多人都在撿。

那就發筐吧。她們的塑料筐的顏色和當年的雲兒一樣是玫紅的。現在不是小太監推車了,是年輕的吉祥和樂呵。

曬干之後做成了古怪的燒賣包。

打絡子的技藝四位側福晉都多有接觸,但是用一塊輕飄飄的板子來打還從來沒有嘗試過。但是鄭嬤嬤的現場表演把幾位少女乃女乃的興趣一下子就勾了起來。以往的打絡子都是方勝結那樣環環相套,最後成為一個很厚的菱形方塊。但是鄭嬤嬤的打法就是在一個個的立柱上套絲繩,還要好幾種顏色的線配合在一起,然好打成兩片合在一起。雖然很復雜但是可以看得懂。最後調整之後居然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立體的元寶形荷包,很硬,很結實。也是從來沒見過的精致玩意兒!

這個比較復雜,還要用一個晶亮的、帶鉤的針,把穿進去的絲繩拉出來,手指肯定不行。

薩依堪小聲和烏力罕說︰「姐姐,我的眼楮好像對眼兒了。」

烏力罕大笑。

四位側福晉進府的時候,府上的變化比王爺他們從異域回來的時候變化已經很大了。當年的丫鬟們都嫁了人,大多是嫁給府上的侍衛、親兵、管事的,也有嫁給小廝的,都還是在府上做活兒。 王府那邊的宮女們,有一部分回家了,還有很多人嫁給侍衛、親兵。 王府里蓋了一些連 的房子,兩間半是一套,還有倉房。

林嬤嬤連續生了兩個男孩,在索家的地位水漲船高;水兒的脾氣一直是溫柔似水,但是納蘭的兩位妾室在水兒面前就不敢炸毛。期間水兒還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女兒;飛雲樓的幾位粗使嬤嬤也因為年紀大了回家養老;魚兒和水兒都是誥命夫人,不用服侍雲兒,但是她們一直跟在雲兒身邊陪著她,幫她處理日常瑣事,給雲兒騰出更多的時間畫畫。福晉房里的鄭嬤嬤和劉嬤嬤也和魚兒水兒一樣,雖然不服侍福晉,也在協助福晉做事,她們的兒媳也都成了管事嬤嬤;鬟兒現在在自家的府上坐月子,又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髻兒和巴特爾回了草原沒再回來。因為巴特爾的父親是草原的郡王,去世以後巴特爾承襲了他父親的爵位。在王府當侍衛就是太後扣押他在京里當人質,省得他的父親造反。髻兒是他的原配,自然是郡王妃;象可兒、心兒這批二等丫鬟早就升了一等並且成了親。

還有陳福晉的朋友凌先生,一直在不聲不響地做事。她的蘇州宅院已經成了婦產科醫院。目前她的精力放在婦科上面,產科的接生事宜如果是順產的就由月兒、蓮兒來做。婦科也是需要人的,荷兒和棠兒也成了凌娟的弟子。識了字的月兒還有蓮兒都成了凌娟的得力助手,不但會給嬰兒扎頭皮針,還是凌娟做手術的最好護士。府上能生育的女人越來越多,月兒、蓮兒都是成親的人了,跟凌娟學了助產技術,手法相當好,就是宮里和其它府邸也有來請她們接產的時候。

再就是府上有了自己的學校,所有不識字的人,都可以來學習……

年輕人成親一多,孩子也就多了起來。府上成立了托兒所和幼兒園,分成大、中、小三個班。大的可以學認字、唱歌、畫畫,中班的就以做游戲為主;小班的都是一歲以下的孩子。統稱幼兒園,自然是凌先生兼任園長。府上給倒出來一套四合院的房子,這些孩子們也不分主子的和奴才的都在一起玩。幼兒園的院子里還有王爺三人買回來的滑梯、電動玩具車等玩具。(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