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歸途】

馬蹄聲噠噠,霜寒一天更比一天重,幸好臨走前帶了不少棉襖、大氅和貂裘,倒不至于太冷。

侍衛們在野外能找到的獵物越來越少了,新鮮的蔬菜、水果也無法充足供給,蒙古進宮的女乃制品和風干、燻制的牛肉、羊肉、鹿肉倒是很多。

四爺是愛食素的人,胃不是特別好,這些天來眼見著清減了幾分,兩頰上的軟肉都沒了,寒星似的眸子更加銳利,看著高冷極了,下人們都不敢惹他,戰戰兢兢地做事。

只有清璇知道,胤禛嘴里起了好幾個口腔潰瘍,牙齦也有點紅腫。他呀,就不是個適合長途旅行的人,尤其是在古代。現代有飛機,只要有錢,新鮮的食物哪里都能買到,還算好些。

偏偏康熙對于器重、寵愛的皇子,常常讓他們伴駕巡幸,胤禛更是多次隨行。身體不舒服也不會說出來,「皇阿瑪」「皇阿瑪」,先是「君」,後是「父」。騎射不行原就是一大缺憾了,滿洲男兒又怎麼會這點苦都吃不得呢?故而四爺連太醫都沒有請,就像以前許多次那樣暗自忍耐。

自家的男人,總是要心疼幾分的。用300積分兌換了兩瓶清竹露,這玩意兒在修真界不過是最普通的原料級物品,但是畢竟是靈竹葉尖的露水,藥童收集而來,對凡人來說有清熱解毒之奇效。

正逢晉江文學城感恩節慶典,不少物品買一送一,清竹露就是其中之一。清璇買來加在茶水里,四爺沒有察覺,只道︰「璇兒泡茶的功夫長進了不少啊!」

女子笑而不語,自己哪里懂那麼多,只是荷意泡好之後,加了幾滴竹露罷了,只要他能盡快好起來就心滿意足了。

四爺雖然驚奇于這次口瘡這麼快就好了,但是也沒多言。看著清璇每天絞盡腦汁地從外面挖掘各種野菜、菌菇,給自己熬粥吃,胤禛心里感覺很是熨帖,也給面子地多吃幾碗,到底沒有像以往那樣一回家腰都瘦了三分。

「老婆孩子熱炕頭」,有人惦記著的感覺還是好的。

在京城的時候,雖然四爺和八爺的府邸就是隔壁鄰居的關系,但是這兩兄弟向來不對脾氣,清璇也沒怎麼與八福晉交流過。胤府上只有幾個侍妾,連一個有名分的庶福晉都沒有,讓人不由覺得八福晉是一個很嚴苛的人。

但是聊得多了,清璇知道卉心並不是外界傳言的那麼蠻不講理,其中也許有外人所不知的內情。不能因為這個時代的很多皇子阿哥都有幾個側福晉、庶福晉,就要求八阿哥也一樣吧!才18歲的青年,哪里就需要這麼多女人了呢?清璇向來不會擅自詢問別人的家事,更不會自作主張地勸卉心要賢惠一些,多幫丈夫開枝散葉。

卉心是一個內柔外剛的女子,承認了清璇是自己的朋友,就不會居高臨下地對待她。她對貝子府的賬務很是重視,時常研究賬目,思考管理下面管事的辦法。

「姐姐,你不知道,我在安親王府學到的都是女紅、禮儀、才藝這些內容,未曾有個長輩如何管家。」這樣的話讓清璇感到一些心疼。

她兩世都得到了豐沛的親情,所以一直在情感上更具優勢,比如說︰清璇愛四爺是建立在更愛自己的基礎上,因為她知道無論如何世界上總是有親人是深深愛著自己的。因此,在感情上,不需要去乞求別人,也不會讓別人來給予自己安全感。

卉心則很明顯,完全以八爺為生活重心,希望盡全力為他付出更多。在清璇看來,不會管賬有什麼大不了,完全可以讓八爺派個熟練的管事嬤嬤去做,卉心從旁學習、督查,何苦一直勞神苦思,郁結于心呢?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一見如故是好事,交淺言深就過猶不及了。更多的時候,清璇是充當一個傾听者的角色,偶爾站在卉心的角度上給予合理的建議。

當然,她們最大的共性在于對女性地位的訴求。清璇曾經這樣說︰「如果有這樣一個國家,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一樣,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女人也可以從政、經商、學醫,你覺得好嗎?」

卉心沉思了一會兒說︰「好固然是好的,但是這樣誰來照顧孩子,管理家事呢?」

「可以一起用空閑時間做家務,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可以請假一陣子,孩子大了就可以送進學堂了。」清璇這樣說著,心卻有些虛,即使是在意識形態進步、科技發達的現代,男女就真正平等了嗎?

公公婆婆生病了,多是媳婦照料;男人找老婆,總是要孝順、會做家務的;至于職場上的壓力和性別歧視更是不可勝數,女人仍然是弱勢群體。

千百年來,男人對女子最顯著的需求,往往是「年輕漂亮」,這實際上是將女人物化了。

清璇也不是愛鑽牛角尖的人,不論如何,至少在現代,男女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一夫一妻是白紙黑字、明明白白的,女人如果可以扛得住外界的輿論,也可以獨自生活到老。

她蹙眉對卉心說︰「我不是個能干的,現在只能寫寫話本,在故事里做做夢。听說不少地方,都把女兒溺死在水里,把她們叫做‘賠錢貨’。如果我們能夠幫一幫那些可憐的孩子就好了。」

即使只能幫助北京城的那些無辜受害的女嬰也是很大的功德了。當了母親,清璇方知道為人父母的心思。現在談什麼女子的參政權、繼承權,都是空中樓閣、水月鏡花,清朝的很多女嬰連最基本的生存權都被至親之人剝奪了呢!

清璇和卉心談了很多,為了汲取創作話本的素材,她曾經向郡王府一些粗使下人了解過底層人民打得生活情況,知道即使是在康熙這樣明君的治理下,仍然有很多讓當朝貴族階級和清璇這樣的現代靈魂難以想象的悲慘困境。

把女兒賣給別人供哥哥、弟弟娶媳婦是很多小山村中常見的;越是生不出男孩的家庭越想生,養不起那麼多女孩子,就將她們溺死或者賣給人伢子••••••

樁樁件件的可憐可恨之事,對卉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當她自幼為自己雙親早逝的淒涼命運所自憐自抑的時候,原來有那麼多女孩子竟在遭受這樣的壓迫。

這樣的觸動,對她的改變是巨大的,卉心的眼界忽然開闊了許多,不在居于一府一宮之地。

【多年以後,郭絡羅•卉心憑借她對幼女、寡孀等弱勢群體的貢獻,名垂青史,妒婦之名煙消雲散。當然關于她和另一位偉大女士的友情更是為後世學者所津津樂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