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昨晚看了麼?真的是氣死我了。

——當然看了,真不知道哪來的那一家子極品呦!

——我們慈女就是太善良了,她那個女乃女乃,嘖嘖!

——要是讓我看到那個老巫婆,先給她兩巴掌。

《誰憐慈女心》就這樣每天牽動著觀眾們的心,不管圈內人和媒體是如何評價這部劇,狗血也好,煽情也罷,都無法影響它的成功,而且在民眾中的反響仍在不斷的發酵、擴大。

今天AMA的午間新聞報道該劇中扮演女乃女乃一角的演員日常生活都有困難,菜場的阿姨們不賣她菜了,說她欺負自己個兒的孫女,太壞了!

這則新聞也算是變相炫耀貼了,劇里的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啊!

觀眾每天晚上的固定時間都守在電視機前,為了主角的機遇而窩火、傷心、心疼,而其中的一種反角,也都讓觀眾們恨得牙癢癢,不得不說這劇讓觀眾入戲了,火了,堪稱年度國民劇集。

AMA也憑借此劇抖了起來,于華濤于大經理也跟著來了勁兒,一下子就從跨年晚會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對于《誰憐》的成功安氏是認可的,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並且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並且通過民眾調查提供數據基礎。

看到各項數據的結果後,安若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她的身上擁有太多超前的價值觀以及審美標準。而電視劇所要表達的,引起觀眾共鳴的部分是需要同步的。

想通了這點,安若對于收視的結果就十分坦然了,于是便開始耐心的安撫起最近有些受傷的謝大編劇。

「其實咱們這部劇或許沒有之前預期的那麼受歡迎,但是並不能說明這不是一個好的劇本,一部好的電視劇。」與其說是安慰,不如說這便是安若的心里話,只是得承認對于港城的民眾來說,相比較于男女平等,女性地位這樣的劇情來講,家庭倫理,偏心女乃女乃,惡劣小姑,包子爸爸,這樣的情感大戰更貼近百姓的家長里短,放大了平日的雞毛蒜皮,將家庭矛盾無限計劃擺在大眾的面前,並且在善惡終有報的最後讓大眾得到情感的宣泄。

听著安若這一套套的,老謝不禁笑了,說道︰「估計也就我們安氏有這樣的待遇,作品沒有成功不會被老板罵,還會安慰我們。」說完還沖著戲劇部的方總監搖了搖頭。

「收視率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評價作品好壞的標準。」安若則是聳了聳肩又笑著繼續說道︰「當然作為安氏的總經理,我還是希望咱們的作品都很優秀的前提下,收視率也能同樣的火爆,這是好的作品應得的,不是麼?」

「當然。」其實這也正是謝楚華心中的迷茫之處,為什麼好的作品收視率上不去,反之在他看來情節設置或多或少有些狗血的AMA劇集卻領跑收視。

說到狗血,《誰憐》卻是當真有些的,根據收視率統計,劇集最高的數據是誰憐在大結局扇了壞朋友巴掌,而且足足高了安氏六個百分點,不得不說這個數據簡直夸張。

但是用觀眾的話來說,他們等了三十幾集,一路憋屈著就在等著一個巴掌啊!

相對的安氏同檔期的作品收視率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是並沒有縮減預計的集數,也沒有對後面的拍攝持潦草的態度,可以說一直都秉持著精品精神在制作劇集,所以眼下的收視率也有漸漸回暖的勢頭,當然也是因為《誰憐》前兩天已然收官。

「下一部作品咱們是不是也走《誰憐》的風格?」戲劇部的方總提議道,他現在是徹徹底底的安若派,而他這樣的想法也是圈內的常態,跟風走不會死!

「當然咱們會做的更加精品。」想了想方總又補充道,跟安若在同一部門工作過,自然也比較了解她,跟風肯定不是她的風格,所以才會在後面加上一句。

安若確實並不希望更風而上,縱覽今後的電視制作發展,大家都做一樣題材並不是好事兒,就像老謝之前一直都在寫熱門的武林輕喜劇題材,可是,如果不讓他自由創作的話,又怎麼會有之後那麼優秀的作品呢?

當然也不需要特意回避這樣的題材,安若想了想說道︰「咱們編劇組的原模式不變,還是讓大家可以自由創作,如果有編劇對這樣的題材感興趣,寫出的大綱不錯的話,也可以嘗試,咱們總不能因為AMA的一部劇就亂了陣腳。只是」在安若看來穆曉玲擅長這類的創作,或許很難超越。

方總則是立馬點點頭,看安若不反對也就放心了,然後笑著說道︰「最近編劇本交舌忝都特別的積極,都卯足了勁兒要出好作品呢。」

「我也是。」老謝這會兒在一邊默默說道。

安若聞言不禁挑眉,一般編劇結束了一個劇本總是會休息上一個月,調整狀態,然後再開始籌備下一部作品,而老謝這麼說顯然是不服這次的失利。

「干嘛這麼看我?」老謝卻被看的有些心虛的感覺。

「您也不特別年輕了,別氣盛啊。」安若笑道,調侃老謝,也是在勸他沒有必要爭這一兩部作品的得失。

老謝也不禁苦笑,並不是年輕氣盛,只是輸不起,也不想認輸啊,以前是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寫劇本,而現在安若完全的信任自己,給他這麼大的創作空間,他有什麼理由寫不好劇本呢,所以這一次他是愧疚的。

而安若最不需要的恰恰就是這愧疚,可以有收視欠佳的劇集,但不能有粗制濫造的跟風劇。

並不是比誰高尚,只是她恰恰見證過港城電視劇歷史的興衰史,從最輝煌走到最後,便只余下情懷二字了,那又是何等的可嘆。所以創作力是何等的重要,在她心里比眼下收視率更加重要,作電視產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一個產業,值得用心去經營、呵護的產業。

與此同時,AMA顯然要大干一場,在《誰憐》結束一周後,便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誰憐》將有兩部姐妹篇同時開拍,預計將會再次角逐下半年的收視大戰。

這兩部劇的開機儀式搞得十分熱鬧,也吸引了不少的關注,劇集分別是代理孕母和灰姑娘兒媳的故事,想來勢必要拍成苦情風格系列劇。

不久後,圈內人還盛傳了于華濤的一句話,生病的人談悲慘的戀愛,有了這兩項要素,收視率低都很難。

安氏在安若的主張下總歸沒有展開跟風史,「精品」二字要烙印在每部作品上,每個員工的心里。

不知什麼原因環亞也沒有推出跟風劇,而是開始策劃一系列的破案系列,雖然現在還沒有播出,但是安若心里已經預期到它的成功,這一系列的劇集上輩子就是由環亞拍攝的,只是歷史的軌跡應該再過兩年才會創作出來,那麼這樣說是不是因為競爭使然呢?

以往雖然會說港城有三大電視台,但實際上卻是環亞一家獨大,而現在隨著安氏一步步的改革,AMA的電視劇熱播,才算是呈現三足鼎立之勢。雖然環亞仍舊綜合實力最強,但是安氏、AMA也都給予它更大的壓力,所以沒有任何一家可以掉以輕心,競爭的環境已經在不經意間形成。

特別是在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間,港城的城市建設將會是驚人的,經濟飛速發展,居民不再為了衣食所擔憂,所以也將開始電視產業大發展的時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