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恩看了下這幾天的訂閱,因為俺詭異的更新時間,加上文本身也夠冷的,除了周末與少數自動訂閱的,基本沒有在第一時間買V章的同學。既然不影響大家閱讀體驗,我就半夜放下防盜章吧,反正話癆如我,防盜章想敲幾千字還是很容易的,不過盜文網也未必半夜會來買V章,也只是聊勝于無了。白天才來買V的萌妹子們木有影響,麼麼噠。

如果有人有緣買到俺這防盜章並且打開看了,恩,不妨看看我的廢話?廢話後半是即將更新的正文前半,過會我在換上全文。

以下都是廢話中的廢話來著。

本文的設定大體是嵌套在北宋上,但是比北宋疆域要遼闊,建朝與趙匡胤有些相似再有一些巧合,這些後文會慢慢寫到。

我個人來說比起文獻史觀更喜歡文物史觀。

普通非科班來說,如果僅談中國史,先讀的一般會是二十四史這種史籍。看的多是朝代更迭,天子家事。而我更喜歡的是風土人情,民間瑣事。和一些細碎的制度與社會大環境的東西。

這種其實不主流吧,如果主流的話,當年沈從文如何會那麼委屈呢。不過現在就我讀的一些出版書來看,倒是覺得也多元化了,例如黃仁宇的幾本書(或者說是幾個論文?),都很喜歡。從一個側面去橫段一個社會,一個朝代,一段歷史,而並非只看皇帝家干了些啥事,那些年打了些啥仗,大臣們又吵了些啥架。

即便中國史確實是由皇家來主導的,但是真正組成這歷史的絕非僅僅只是權利中心的那些人,雖然史籍的記載會以他們為主,但若是我們也僅僅以此來看待這浩瀚長河的時間遺留,未免太以點概面。

社會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每個點都牽著無數的線,每條線又連著不同的點,每件事物之間多少都有其聯系。很多在淺層與短時間內似乎沒有關聯,但從歷史的眼光看,這種瀲灩便無限地放大,行成一張大網,誰與誰都月兌不開關系。

若不是為了押韻,本來是想說社會是一張網,發現「網」這字能押韻的詞太少,于是改成了社會是一鍋粥。是不是還能吸引點吃貨的點擊?

早前時而看到自己的文案,總覺得有點熟悉又想不起來,後來有一日終于恍然為何覺得熟悉。原來是馬未都上一季都嘟的OP里,就有一句︰社會是一鍋粥。

突然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雖然不知道馬老的這個社會是一鍋粥與我的意思是否相同,但是看了這麼多馬老的書,听了這麼多馬老的節目,對馬老的史觀是絕對要點贊的。同樣都是從文物出發,看的是民間,說的是道理。

我們無法去知道歷史里某個點的事情具體真相為何,比如趙匡胤是否被他弟給砍了,但是我們能知道一個大面的整體樣貌,比如趙匡胤的□□方式造成了宋朝三百年的強干弱枝,重文輕武。而由此瀲灩般造成了整個宋朝的文化發達,商業繁榮。這種幾百年的大局面與千年前我們不清楚真相究竟為何的龍袍加身那一瞬,難道沒有關系嗎?而難道不又正是這些蕩起的瀲灩最後又造成了改朝換代的必然。接著這瀲灩一直從千年前影響到了我們現在。于是比起去探究那些權利中心的人究竟具體干了點啥事,我更想去看這種面,這種從一個點牽扯出來的無數線所組成的大網。

在這文里我塞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或者說想法,或者說希望去表達的觀點。如果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去掉,把所有的關系與設定都簡化簡化成最簡單最常見的那些橋段。這文骨干更類似一篇少年漫畫。其實假如就寫成兩個男主搞基的少漫,估計這文會更易讀,對于普通讀者也會更好看點,但是……那我寫得就太沒勁了。于是還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吧,相信某天總能踫到英雄所見略同的讀者。

其實文里有很多地方我都有不少廢話想說,例如前面有章提到了宋朝宗室和重建宗族以及地方士紳的情況。分開來說,大體都是宋朝的真實情況,但我揉雜混合在了一起。他們他們之間並沒有那麼大的關聯,也沒有後續。北宋一百多年,很多事物的弊端還未能完全體現出來,更大的問題便出來了。于是朗朗乾坤毀在了一位如何也讓人恨不起來的藝術家之手,有了靖康之恥,丟了半邊江山,變成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出了枉死的岳飛,給予了後人無窮無盡的遺憾。

這些東西雖然我塞到文里,但又不能寫的太深,若太深了那就真沒人看了。畢竟這不過是一篇娛樂為主打發時間的小說,就好像日本的動漫與游戲,很多劇情放在現實里的話會有些可笑,但是並不影響我們在二次元享受這種現實里沒有的東西,所以我也不想寫太深,不想寫過于負面的東西。希望是︰雖然有各種問題,但整體是正面與積極向上的。←這種程度。

其實若是防盜章真的能有用的話,我倒是很樂意在防盜章寫番外。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組成這個社會的脈絡,從遙遠的過去伸向看不見的未來。歷史並非由英雄創造,而是有人正好站在了名為英雄的那個交叉點,而決定這個交叉點在哪的,是其他無數的人與無數的生活軌跡。

謝謝每位追文買V的同學,就如上面廢話了這麼多,這文里我塞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但這些也是我自己喜歡的,所以不管如何,我也會不違初衷的把這文好好寫完噠。

另外說一說,關于防盜章的話。雖然我這個是因為在半夜才放的,如果以後有不少人第一時間來買V的話,我不會放防盜章。但是估計有很多作者一樣,其實並不在意文的收益如何,只是排榜與收益是掛鉤的啊啊囧。雖然可以無視收益,但是希望更多的讀者讀到自己的心血,我想這才是很多作者放防盜章的真正原因吧。不然文冷的話就要在毒榜與輪空中無限循環了。

下面是要更新的正文前半,不過還沒排版和細改。過會替換全文。

——

臨安由于與京城一樣地少人多,不少人都只能賃屋,或者住在客邸。而三橋一代本來就客邸甚多,加上又連著幾大瓦舍,例如大瓦,北瓦。于是這一帶住著不少勾欄藝人與路歧人,時有路岐人就在這三橋臨街打個野呵。亦有勾欄藝人歸家之時,興致來了,就地起舞做戲。

鐘承止回到‘山雨來’,注意到了一樓一側牆上的的題壁詩,頗有興趣地逐個觀看,便干脆叫了景曲與衛書水到一樓來吃晚飯。

這山雨來也是一家大客棧,題壁詩中不乏佳作。有‘暖風燻得游人醉’這般借景喻事的,也有‘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如此直述心情的。凡是能讀出點意思來的,周圍和詩的也甚眾。

鐘承止找了個近的桌子吃飯,抱著碗不住地往這牆上瞅,然後看到邊角有首小打油詩︰

西湖柳壓岸,勾欄夜不還。

美酒朝飲醉,青樓紅櫻唅。

世間樂無窮,與你又何干。

若妄人上人,終需把神參。

這種欠揍的打油詩,雖然在角落不起眼,但居然周圍有好幾首和詩表示贊同,落款著誰誰幾月幾日住的哪號房。鐘承止歪著頭笑了一下,放下碗,去找掌櫃要了筆墨,然後到這打油詩旁邊也和了一首︰

瓊樓空浮渺,閬苑寂雲芳,

光露滿心月復,思海足萬丈。

都言神仙好,卻惦紅塵湯,

若求必能應,何需凡世香。

落款為︰量你辦不到。

鐘承止寫完站在題壁旁,把所有題壁詩都好好看了一遍,才還了筆墨,又坐回去吃飯。

其他幾人都已經吃完飯點著茶,成淵看鐘承止好像不單只是有興趣看看詩,便說︰

「怎麼了?快些吃,菜要涼了。」

鐘承止拿起筷子笑了笑︰「發現點有趣的事。」

成淵轉過頭看了看題壁詩又轉回來︰「何事?」

鐘承止一邊夾菜一邊回︰「還不確定,一會陪我去這三橋一帶的客棧客邸逐個走走。」

鐘承止也沒喝酒,迅速就吃完飯,直接出門去。成淵景曲和衛書水全都跟著,如此這般,三個大塊頭,尤其有一對門神似的景曲和衛書水。鐘承止挨個客棧一個個鑽,進去就往題壁走,每進一個就把廳堂里的人嚇得夠嗆。不過倒是沒人敢攔著。

轉了差不多二十來家,鐘承止就往回走了,一邊

「你熟悉那些後起的武林門派嗎?例如一川派。」

成淵搖搖頭︰「現在這些大小門派多如牛毛,想全弄清楚是不可能之事。不過一些影響較大的,還是略有所知。有些門派的門人,還在刑部掛著案子,案子大的,便會查一查門派的情況。一川派已經有十來年了,近幾年聲勢特別大,據他們自己的口號可是要壓過扶山派。」

「呵呵。」鐘承止笑著也搖搖頭「這該如何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成淵笑笑,繼續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