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七章 崔家的抉擇(第二更)

顧明珠與顧明玉等在偏殿,與親王、公侯夫人們一起,等待著太極殿的決定。

幾位親王妃終究還是滿心忐忑,不安地拉著顧明珠問長問短,想要打听出太後的意思,畢竟這牽涉到之後的大唐國統,若能早知道早做準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只是顧明珠卻是搖頭苦笑︰「我也不過是從博陵趕回長安,如何能夠知道太後娘娘的意思。」

王妃與夫人們一時也沒了主意,只能枯坐著,等待著太極殿的消息。

顧明珠看著悲傷的顧明玉,輕嘆口氣,喚過了一直跟在太後身邊伺候的大宮婢嫣紅來問話︰「我剛回宮,許多事還不知道,怎麼不見徐司言在太後身邊伺候了?」

嫣紅听到顧明珠提起徐司言,一時心緒起伏,紅了眼眶哽咽起來︰「徐司言她……」

徐司言死了。

太後被軟禁在嘉壽殿里,雖然鄭、盧兩家不敢刻意苛待,但這些年來畏懼太後權勢卻深懷怨懟的人卻不在少數,宮中已經大亂,送來的吃食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手,徐司言不敢大意,都是讓宮婢一一嘗過了才敢給太後,有她在太後尚能安然無虞。

只是過了沒幾日的一個清晨,徐司言失了蹤,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她也沒有留下任何一點交代,就那樣悄無聲息地不見了,太後命人在殿前殿後找了許久也不見她,而嘉壽殿又被重重把守,她根本無法悄悄離開。

有人盛傳她是背著太後投靠了叛軍,又有人說她是私下賄賂了守兵逃出宮去了,只是沒人想到最後是在嘉壽殿後殿的八角井里發現了她,她早已香消玉殞。

沒有了徐司言在身邊,太後身邊的人與事都亂了,直到顯王妃顧明玉來了才有了人打點,可是徐司言卻只能被草草掩埋在了嘉壽殿後殿的花圃之中。

顧明珠愣愣坐在榻席上,許久都開不了口,眼前恍然都是徐司言的模樣,沉默立在太後身邊,冷冽處置宮中事務,在凌霄閣花架下與她感嘆宮中恩情淺薄,在陳留王叛軍打破宮城之時,以瘦弱的身軀與她一起擋在太後跟前,樁樁件件恍若在昨天,她還曾想過,這樣剔透聰穎的人兒會是誰的福氣,卻沒想到……

她閉了眼,微微點頭,臉上卻是有了苦澀的笑容︰「她就這樣走了……」

顧明玉听聞了徐司言的死訊,眼淚再落下來,顧明月死了,徐司言也死了,陳留王死了,皇後也死了,聖人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幾經變故,這太極宮何處不是鮮血染地,冤魂無數,沒人知道何時才是撥雲見日之時。

這樣凝滯的氣氛不知道堅持了多久,才听宮婢來報︰「朝會散了。」

顧明珠等人心頭都是一緊,忙起身來出了殿去,只見正殿那邊已經三三兩兩有朝臣出來,只是他們的臉上並沒有大劫過後安心的神情,更多的還是凝重,更有不少老臣臉色憤懣,偏偏望著殿外明甲仗劍的兵士不敢多言,只能憤然拂袖而去。

女眷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卻也知道在這里是不好多問的,只能互相草草道了別,各自匆忙趕著出宮去。

顧明珠與顧明玉姐妹二人不同那些親王妃,她們在殿外的回廊上停住了步子,遠遠看著正殿那邊,心里都有些疑惑。

小宮婢前來行禮︰「郡主,王妃,太後娘娘請二位入殿去。」

姐妹二人進了殿,正瞧見崔丞、崔臨與李密,還有幾位太後最為親信的臣工都在,顧明珠不由地心里沉了沉,與顧明玉行禮拜下。

太後坐在高高的榻席上,一身素淡的衣裙,頭上也不過是戴著幾支白玉鳳釵,臉上倦意濃濃,見了她們過來,一直緊繃著的臉上才有了些笑容,招手讓她們過來︰「到我跟前坐下。」

待到顧明珠二人坐下,太後才抬頭看向那幾個︰「朝上的事你們怎麼看?」

崔丞與崔臨都沒有開口,顯王李密抬頭看了一眼母親,神色復雜又垂下頭去,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模樣,還是那幾位跟隨太後多年的老臣開了口︰「臣等以為,賢王殿下所犯之罪乃是謀逆,若以國法論,自然當是嚴懲不貸,只是賢王早先已患失魂之癥,神志不清,念及于此或許……」

太後臉色又冷了下來,打斷他們的話︰「李裕之罪自有大理寺與三司判定,我便是太後也不會插手,我是問國儲之事!」

老臣們一時也啞然,不安地彼此互望,不知道該怎麼說。

太後抬頭嘆息一聲︰「方才我已經讓太醫署再去為聖人診脈,脈象已是岌岌可危,怕是就在今明兩日了,若是還不能定下大事,這場大亂便不會有終止之日。」

老臣們揣度低聲議論著︰「顯王殿下年輕有為……」

話還未說完,李密與顧明玉臉色都是一變,李密更是慌忙起身拜伏在地︰「兒臣愚鈍無用,先前為鄭、袁兩家利用,險些惹來亡國滅族的滔天大禍,母後不怪罪已是寬容,兒臣豈敢再有非分之想,萬勿再提此事。」

顧明玉也跟著起來,含淚拜下︰「求母後寬恕。」

還不等太後開口,李密咬了咬唇,又道︰「先帝在時曾賞長沙、嶺南、南海數地與兒為封地,如今兒臣已是開府之年,按我朝禮法該是就藩之時,兒臣請母後恩準即日赴封地就藩,以正國法。」

這話讓眾人都吃了一驚,不由地看向李密夫婦。

顧明珠更是驚愕地望向顧明玉,南海諸郡路途遙遠,地勢偏僻,離長安千里之遙,歷來是南蠻之地,而本朝雖有皇子就藩的定例,但自太宗以來,也有嫡皇子遙領封地留在長安的慣例,如今李密卻是決意就藩,更是要遠走南海,實在教人不敢相信。

卻只見顧明玉面色淡定,毫無訝異與不安,垂著頭在李密身後,像是對他的決定沒有反對之意。

太後仔仔細細看著拜伏在地上的李密與他身後顧明玉,好一會才開口︰「此事之後再說吧。」

並沒有反對。

沒有了顯王,老臣們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定奪新王,吞吞吐吐許久也沒有個結論,太後不耐煩地轉過頭望向坐在一旁的崔丞與崔臨︰「崔家主與崔五郎君以為如何?」

這一次入宮救下太後,擊破鄭袁兩家的圖謀,崔家當是首功,太後對崔家也更多了幾分倚重,才會將崔家父子與親信一同留下,便是要听听崔家的意思。

崔臨沒有開口,修長的眉微微蹙起,眼神中有些陰郁,俊美的容顏更是冷峻幾分,看也不看太後,沒有半分要回答的意思。

還是崔丞欠了欠身,微微笑著︰「另立新君乃是社稷根本國之大事,我等不敢多言,還請太後定奪。」

太後的臉色緩了緩,也有了些笑容︰「崔家主過謙了,若非是崔家相護,今日只怕亂勢難平,崔家又是世家之首,日後還要多仰仗你們。」

崔臨臉色越發冷了,薄唇緊緊繃著,目光凌厲,掃過太後與幾位老臣,終究在崔丞地溫和一望之後不曾言語。

崔丞臉上的笑容始終不曾變過,他起身不急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袍,躬身拜下︰「崔家听候太後吩咐。」

太後臉上最後的陰霾終于煙消雲散,昂起頭笑了起來︰「好,不虧是百年世家之首,審時度勢,也知道舍棄迂腐的守成,成就匡扶社稷的大義。」

崔丞面色平靜,崔臨卻是臉色鐵青,手緊緊攥成拳,他身旁榻席上坐著的顧明珠看得明白,臉色微微一變,忙斟了一盞茶湯親自遞過去。

崔臨的手慢慢松開,目光也平靜了下來,接過她送過來的茶湯,露出一點安慰的淺笑,顧明珠心下才安。

太後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讓他們都退下,獨獨留下了顧明珠︰「明珠從博陵趕回來,郡主府怕是還未收拾妥當,就在宮中先住下吧。」

顧明珠不敢不從,屈膝應下︰「是。」

太後看著她卻是滿目溫柔︰「如今我身邊只剩下你和安平了,你就當陪我說說話吧。」

顧明珠想著徐司言的死,心里也是難過不已,低聲應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