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章 釜底抽薪

一看王玟哭了,王夫人就是一陣心疼,她站起身想哄一哄,可看到王瑯認真的神色,又訕訕坐下。

女兒的這個性子,早就該擰一擰了。

王夫人一直都知道,就是從來都沒有狠下心腸做過。

她此刻後悔萬千,更多的還是無奈。

若是早早把王玟教好些,這小丫頭就不會不知天高地厚,在賞花宴時被金安菲說動,去得罪徐令意。

那是郡主、縣主們的宴會,豈是她一個員外郎的女兒可以咋咋呼呼胡亂來的?

況且,根本不佔理。

所以說,還是要看結交的人,金安菲那樣的,顯然不該結交。

當然,還是叫婚事惹出來的,若沒有拖著徐家、而選了金安雅,又何至于……

王夫人剛要抱怨金安雅幾句,抬頭就見正主被王玟的哭聲惹來了,想到兒子剛剛那番話,她沒有再當面說道金安雅長短。

嘴上不說,心里卻被王玟哭得煩悶,王夫人想了想,還是道︰「你哭也無用,給了你選擇了,你自己選好了來告訴我們,家里現在這麼一個狀況,不是你又哭又鬧就能改變的了。」

王玟愕然抬頭,看了看王夫人,又看了看王瑯。

王瑯卻沒有再理會她,他只與金安雅道︰「你願意跟著母親去蜀地嗎?

我等母親在蜀地安頓了之後,會出去游歷一番,少則數月,多則幾年,你若在蜀地,就要由你照顧母親了。

若你不願意,想要跟金家回鄉,我亦尊重你的想法。」

金安雅怔在了原地。

私下爭吵時,她固然講過要回娘家去的話,可兩家同在京城,所謂的回娘家也就是一時,一旦金家回鄉、王家去了蜀地,那回娘家就等于是和離了。

王家捐出了產業,金安雅帶過來的嫁妝是一分沒有踫的,她若想和離,自是帶來多少,帶回去多少。

可往後的日子呢?

金老大人還在時,不會為難回娘家的孫女,但若是他老人家不在了,金安雅就要在兄嫂們的屋檐下討生活了。

人生起伏,從簡入奢,挑刺的人少,從奢入儉,那對著「罪魁禍首」還能有什麼好臉色?

即便事情不是金安雅鬧出來的,可誰讓她是王家媳婦呢?

兄嫂怪金老爺,也不會放過王甫安的,到了那時候,這日子還怎麼過?

金安雅的視線在王夫人與王玟身上轉了轉。

家道敗落,王玟早晚嫁出去,而王夫人只是嘴上愛抱怨,但王瑯都不在莊子上,王夫人無人抱怨,估計也就歇了。

日子久了,認清了前程,那些掐尖的心思也就淡了,估模著會比回娘家舒坦些。

金安雅是個想法很快、定了就定了的人,當即道︰「我嫁進來了,當然要是去蜀地的,你要游歷,總需要盤纏,我那些嫁妝,夠我與婆母日常嚼用,也夠你路上開銷了。只是,坐吃山空不是個事兒,你想過游歷之後嗎?」

王瑯似是沒有想到金安雅這般好說話,見她問及,自是認真回答︰「想過,若有際遇,能將多年苦學投報,自然是好的,若是不行,回到蜀地,尋個學堂教書,或是給人抄書、寫信,去書社里當個伙計,都是謀生的路子,不至于做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王夫人听了感嘆。

就王甫安犯的事兒,王瑯能尋個教書的地方就已經不錯了。

至于另幾個,畢竟是入過國子監的,要放段去街上支個攤子與人做買賣,听著就心疼。

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日子總要過下去的。

金安雅在桌邊坐下,道︰「你舍得下,我們又有什麼舍不下的,您說呢?」

最後這一句,金安雅是問王夫人的。

王夫人微怔,回過神來又一陣點頭︰「是。」

桌邊三人瞧著是達成了一致,哭得眼楮通紅的王玟傻眼了金安雅與王夫人統一意見,那她算什麼了?

王玟一跺腳,捂著臉沖回自個兒屋子去了。

金安雅懶得理她,王夫人和王瑯又都想晾一晾她,王玟在屋里等了許久,不見有人來勸,氣得想砸東西。

可偏偏,屋里值錢的東西早就搬走了,留下來幾塊破石頭,砸了也沒意思。

翌日一早,王夫人張羅著尋了牙人,要賣自家院子。

宅子本就不大,王夫人又只求月兌手,價格定得不高,兩天里還真有不少人來看。

王玟鬧了兩天,知道終究鬧不過,也就消停了。

這兩天里,算起來,反倒是王家最太平的幾日了。

而順天府,也正式判了案子。

王甫安與金老爺都挨了棒刑,雖說國庫收了銀錢,衙役們下手時也沒有留情。

都是手上有本事的,打得兩人皮開肉綻、痛得半死不活,卻又真的死不掉,而後繼續關進大牢,蹲著吃牢飯。

金家當天就離開了京城,王家也收拾了行裝。

一直被人指著鼻尖罵、又一直悶聲不響的楊家,在這一日,突然有了動靜。

楊家其他幾房的子弟站出來,提了分家。

楊家老祖宗夫婦故去多年,祖產從書面上其實已經分過了,只是幾房常年還在一處住著,便都由長房打理著。

此刻一提,便是要把彼時分的落到實處,去衙門里敲章蓋印。

理由倒也詳盡,就是為了這一回的風波。

「以前總想著,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可現在,長房的所作所為,實在叫人心寒。」

「做人怎能不知對錯?既然錯了,怎麼能不認呢?我們幾房,前前後後與長房商議了無數次,老太太礙于臉面不好低頭,我們低頭,我們去楊家認錯,可老太太他們都不答應,我們說不通。」

「這些時日,看著楊家是無動靜,可事實上,我們幾房一回又一回地去勸、去說……」

「罷了,都是血親,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麼,還是分家吧。」

「長房不賠禮,我們認錯的,錯怪了徐家姑母與姑父,也誤導了京中的百姓,這是我們的錯……」

楊家要麼不動,一動就來了個大動靜,震得看熱鬧的人下巴都掉在了地上。

而楊家里頭,老太太氣得險些厥過去,她竟然叫自家人釜底抽薪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