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顧大人一語成讖,新年伊始就接連出了幾樁大事。

先是大年夜進宮守歲的時候,聖上宣布了要替二皇子選皇子婦的事,替皇子選女人的事可謂聞所未聞,所有人都疑惑不解,聖上這意思難不成是要立東宮嗎?

其實也不同于聖上選妃那般大張旗鼓,只是集中挑選幾個京城里品貌年齡相當的世家女而已,這種事完全可以關起門來商量,指定誰家誰還能抗婚不成,但聖上就是覺的得親自相看,查驗一下人品才貌才做數,光用耳朵道听途說總歸不好使。

聖上大概是在謝閣老府上吃足了教訓,所以甭管是給自己挑女人,還是給兒子挑女人,都要講究個望聞問切,絕對不能馬虎。

幾家熱門的人選里,有人卯足了勁的爭取,有人則想盡辦法推辭,頭一個自然就是安奉候府,顧莞的名字還是沈貴妃親自提的,然而侯府是自然交不出人來,只能推說三姑娘年前回了南邊外祖家,而且親事早些年就定了一家,斷不能欺君采選,沈貴妃便只好作罷。

再一位便是鄭家的鄭佩茹,年前就傳出鄭姑娘生了重病,一直不得外出,到年節上還未露面,想來定是病得不輕,這樣的身子骨大概也難以勝任皇子婦,所以也很遺憾的不能參與,原本可能性最高的兩家都相繼退出,別家聲望不如他們的自然開心。

既然與侯府沒了關系,那就沒什麼好關注的,但自從顧莞離家出走,曾氏就氣的臥病在床,顧莞年前倒是寄來封平安信,但至于在哪什麼時候回來卻只字未提,是打定了注意老死不相往來的意思,曾氏氣的好幾天都沒開門見人,于是整個年節里府里的氣氛都很微妙。

曾氏生病,宮里宮外所有的應酬就壓在了謝景翕一個人頭上,接連幾天外出吃宴,都快要吃吐了,今兒參加完沈貴妃的宮宴,謝景翕一身疲憊的回家,邊進屋邊捶著肩膀,方玳見她一個人吃力,便上前替她揉肩。

明玉一邊抱怨道︰「那小沈妃也夠氣人的,咱們還偏要巴結他們沈家似的,三姑娘要不要嫁給他們二皇子都是自由,做什麼非要那麼夾槍帶棒的說話,連沈貴妃都沒有說什麼,她多的哪門子嘴!」

明玉已經氣了一路,回來就跟方玳發牢騷,「方玳姐姐你是沒听見,好幾次咱們姑娘都要下不來台,要不是晉王妃在一旁幫襯幾句,姑娘可不要受委屈嗎?」

這也難怪,顧莞定親的事早不說晚不說,非得這時候才說,也怪不得人家多想,但事已至此總要替顧莞擔著,不然還能如何。

「你別听明玉多嘴,听幾句嘴的事,不疼不癢的還至于委屈麼,小沈妃生產在即,傲氣些也是有的,又不是只說了咱們一家,不提也罷,就是整天穿金戴銀的我受不了,脖子都要斷了,方玳你手勁大,加些力氣幫我揉開才好。」

「外出應酬原就你來我往的不輕松,明玉丫頭一心向著你,自然是听不得這些,我過幾天便要走,剩下的事幫不上夫人,前些日子我臨時抽調了一個咱們的姑娘過來,是我的妹妹方鈺,大少爺也是同意了的,她雖然比我小,但應酬上比我擅長,或者能幫上夫人的忙。」

明玉缺心少肺的,的確是不大適合外出應酬,顧昀不放心她身邊沒個人跟著,這才又重新調了一個姑娘過來,听聞還是方玳的妹妹,明玉好奇道︰「是方玳姐姐的妹妹啊,不知長的像不像呢,功夫是不是也與方玳姐姐一般厲害呢?」

方玳笑說︰「可比我強多了,等回頭見了你們就知曉了。」

這樣一說,明玉就開心了,又來一個年紀相仿的姑娘陪她玩,一時也忘了宮里的糟心事。

謝景翕身子漸漸輕快起來,緩緩說起今兒的事,「有一事我一直疑惑,鄭家的佩茹姑娘身子一向康健,所以對她生病一事我始終不大相信,今兒有人問了鄭夫人幾句,言語間皆有些遮掩,可謂十分古怪。」

方玳問︰「夫人的意思是說鄭家姑娘也與咱們一樣,是不想嫁?」

鄭佩茹自然是不想嫁的,謝景翕心里忽然涌上一個不大好的預感,莫非真被自己猜中了,鄭佩茹不會當真為了沈渙之離家出走了吧?

「我就不大懂了,鄭家不是皇後的母家嗎,跟沈貴妃不對付才是啊,鄭家不想嫁也理所當然啊,有什麼好奇怪的嗎?」

謝景翕沒有直接回答明玉這個問題,方玳接道︰「我正要說這事,夫人叫我派人跟著二房的四姑娘,今兒還真就發現了貓膩。」

謝景翕一直疑心四姑娘回來不那麼單純,別人的心思暫時不好猜,但是跟著四姑娘卻很容易,四姑娘心思淺最容易露出馬腳,沒準就能有甚發現,這一跟不要緊,還真的挖出了一個大秘密。

四姑娘所生小皇孫乃屬于未婚先育,對于血統一向謹慎的皇家來說,在沒有查明孩子身份的情況下是不大可能入皇家玉蝶的,但因著太子苛求子嗣,又有太子與太子妃的擔保,所以也就沒有過于糾察,何況太子已廢,子嗣問題就不是什麼大事。

但正是如此才更可疑,太子妃認的那麼痛快,難保不是存了什麼私心,且四姑娘這個人確然也不是什麼貞潔烈女,沒準就能干出什麼混淆子嗣的事來,果然她這一得了自由,就忍不住去約見往日的相好,光是這幾日查到的就不止一個。

「往常那些也就罷了,今兒這位不是旁人,正是鄭家的三公子鄭鶴年,四姑娘只身前往鄭鶴年的一處別院里待了大半天,更有趣的是,咱們還發現了另一路跟蹤的人,後來查明這路人是來自宮里的。」

「宮里的人?」謝景翕不免上心,宮里竟也有人懷疑小皇子的身份了麼,那這事牽扯的就大了,萬一被聖上知曉了,會不會連累侯府呢?

後來跟顧昀提起來,謝景翕道︰「看來小皇孫當真不是前太子的,至于是不是鄭家的也未可知,咱們這位四姑娘本事大的不得了,還不知牽扯了幾家呢。」

四姑娘存的心思那就是廣撒網多撈魚,反正逮著誰算誰,正踫上太子是真生不出來,就讓四姑娘撿了漏,只是四姑娘運氣不好,剛進門太子就廢了,大概是過夠了圈禁的日子,出來另想去路了。

顧昀鎖著眉頭沉吟道︰「首先鄭家與皇後並不一定存了同一個心思,以往前太子在位的時候什麼話都好說,但前太子廢了,皇後對于鄭家來說就顯得不那麼重要,轉而支持二皇子也在情理之中,最好的途徑就是將姑娘嫁過去做皇子婦,然而現在姑娘嫁不成,最有可能的就是再次與皇後合作,退而求其次的扶植小皇孫。」

這樣一提點,謝景翕就想通了關鍵,鄭家首先來說是一個大家族,皇後說的不好听點就是家族維持權利的一個工具,一旦下一任皇帝乃自家所出,那便至少可保鄭家三代昌盛,然而現在太子被廢,皇後失去了利用價值,被家族拋棄也不無可能,重新扶植一個皇子婦也是必然的。

但在鄭佩茹不可用的情況下,想把心思打在小皇孫身上也難免,只是皇後沒有他們想的那樣無用,在前太子廢了後,她不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想著再次扶植三皇子,這一舉動必然與鄭家的利益不一致,所以皇後與鄭家應當是一度陷入抗爭,因為皇後心里比他們明白,扶植小皇子這條路太遠了,如果沒有第二代的過度,很難直接將皇位傳給小皇孫。

皇後想必是存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扶植三皇子,一方面與鄭家聯手扶植小皇孫,再說的深遠點,通過三皇子的嘴將位子傳給小皇孫,怎麼也名正言順些,兜兜轉轉的總歸是殊途同歸。

謝景翕道︰「那也就是說,派人去跟蹤四姑娘的那撥人很有可能是皇後派的,一旦查明這孩子不是前太子的,皇後很有可能會暗中除掉他。」

顧昀沒有否定她的說法,「皇後的日子並不好過,她總要為自己爭取。」

太子爛泥扶不上牆,皇後極有可能已經放棄了,如果小皇孫不是太子所出,皇後是決計不可能留著這個禍端的,而且也側面證明太子是不能生養了,若一旦這孩子是鄭鶴年的種,鄭家必定會全力保他,等這個孩子繼位,皇後雖然還是皇後,但卻一定是個受鄭家控制的皇後,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孤兒寡母,傀儡罷了。

所以皇後想要趕在這之前除掉小皇孫,而鄭家沒了後路,最後也不得不支持她跟三皇子,不得不說皇後這一手是很果決明智的,且這樣一來,皇後倒是間接也保全了侯府。

「我現在只是擔心,鄭佩茹是真的離家出走去尋沈渙之,真要鬧出來,沈渙之恐怕要惹上*煩。」

顧昀蹙眉︰「她去找沈渙之?那壞了,得趕在她找到之前將人帶回來才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