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第五十七章 野菜

第五十七章

野菜

「將軍。」曹宗瑜說道︰「糧食定時定量,我沒有意見,不過,我覺得糧食分配需要分開檔次。我覺得數千戰士的糧食供應絕對不能出問題,作為第一檔,而能干活的壯丁分為第二檔,而不能干活的老人分為第三檔。」

張軒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好。」

張軒當然知道什麼才是他的根本,不是臨潁的民心,而是他的部下,只能能將三千部下都握在手中。將來有什麼變故,還有東山再起的本錢。而為了糧食問題,降低士卒的待遇。士卒如果嘩變了。張軒的項上人頭說不得就要搬家了。

其實張軒也知道其他有幾分自欺欺人,畢竟他的老部下們不能降低伙食標準。根本達不到節省糧食的目的。

「張大哥,張三哥,將全城百姓編組,具體到每一個人,你們能不能做到?」張軒問道。

任何政策提出來的目的都是好的,但是想要看最後的結果如何,都必須要看能不能執行下去。張軒手頭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只能依靠張家,如果沒有張家的人幫助,張軒提出的任何辦法,都是一紙空文,臨潁城之中有兩萬多人,總不能讓張軒自己一個個去管理吧。

「城中百姓,各有里甲,只需按制填充即可,不過城外百姓,各保混亂,想要理清楚,卻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張質說道。

如果是張軒剛剛來到明代,根本听不明白張質所說的是什麼話,但是張軒經過這麼多長時間的廝混之後,對大明的基礎政權了解不少,故而能听明白張質的意思。

大明洪武皇帝是一個控制狂,他為大明朝編織了一個極其細密大網,這張大網能控制住大明每一個百姓,而這張網就是黃冊。

不過隨著大明王朝的衰敗,被大明初期視為最重要的黃冊,也陷入了無以為繼的地步,一來,是黃冊的編纂,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多得不說,你可以理解為黃冊制度,就是今天的戶口本,但是要一式四分,本人,縣府,省,中央各留一分,年年更改,但是大明這麼多人口,每十年一次修訂。所有的賦稅,差役都從此出。當時又沒有互聯網,可想而知是何等龐大的工程,太祖,成祖在時,還可以,有強力君主壓制。但是這種強勢的君主一去,黃冊的修繕就江河日下,重重弊端累積之下,黃冊早就不堪用了,與實際情況不符。各地縣官私下弄出一套,號稱白冊,其實就是官府的私賬。但是里甲制度在城中還有剩余,很簡單縣城在建立之時,就確定某處是某甲的地方,就好像是城市之中,某一片是某某工廠家屬院,雖然現在人口已經不清楚,住在里面的未必是某單位的家屬。但是房子在這里,只要按著住址,重新編練里甲,還是能弄出來的。

但是縣城外面卻不一樣了。

說起城外,就不得不提一個東西,就是鄉約。保甲制。

保甲制可以說源遠流長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就是保甲法,但是在大明保甲制的興起,還是在黃冊里甲制度崩潰之後,一方面是政府管理的需要,填補里甲制度空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鄉紳做大,因為先有鄉約,後有保甲,有的地方官府權力大一些,保長還是官府派的,但是很多的地方,保長根本就是某一大族族長世襲的。

畫重點,大明基層權力機構,從里甲制過渡到保甲制,也就表明大明從一個無所不管強勢政府,轉變成了什麼也管不了的弱勢政府。

以上,只是背景介紹。

張軒思忖一會說道︰「吳來慶。」

「屬下在。」吳來慶有些忐忑的說道。城外的饑民很多都是跟著吳氏兄弟來的。

張軒說道︰「我任命你為臨潁千戶,將城外所有的饑民都劃給你來管,數日之內,我要看到臨潁千戶的花名冊。以後派糧就是按花名冊來。記住了嗎?」

「屬下遵命。」吳來慶說道。

張軒也看出來,吳來慶兄弟兩人,也不是不識字的人。

凡是識字就好,張軒對自己的部下唯一的要求了。

張軒與諸下屬開了整整一上午的會,終于把什麼都安排妥當了。臨潁城之中又是一片慌亂。張氏兄弟領著張家的人找了一些生活艱難的童生秀才,為義軍效力。並開始全城整理里甲,一听以後按這個派糧食,全城上下配合的不得了。而吳氏兄弟,也被安置在城西北,萬壽宮,城守營之中,吳氏兄弟也在辛苦的為全部人馬編制花名冊。

而在縣衙之中,張軒面對一桌飯菜,卻有一種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感覺。

菜色並不算太好,不過家常,一個炒蒜苗,一個腌馬肉。這樣的菜色在後世不過是尋常而已,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極其奢侈的了。

「怎麼了?」羅玉嬌小心翼翼的說道︰「怎麼不合胃口嗎?」

「不?」張軒也看得出來,這是羅玉嬌下廚做得。羅玉嬌跟著父親顛沛流離,根本沒有學過這些古代女子都要學的東西,凡是弓馬騎射不錯。如今為了張軒,願意重新學習烹飪,張軒心中只有感動。但是一想起外面的餓殍。張軒忍不住說道︰「如果河南大地上,天天有人餓死,我們再吃這些,有些不太合適吧。」

「這已經很簡單了?」羅玉嬌說道︰「我來得時候打听了,臨潁蒜,也算是特產了,這馬肉,還是一個月之前,在項城之戰之中,戰死的戰馬,我舍不得吃才留給你的。」

「我知道娘子你好,但是,」張軒說道︰「我實在吃不下,現在軍中糧食養城中所有的百姓,根本不夠。明日我都節省一點,你與我一起去營中吃吧。」

營中伙食有什麼,不夠是粥管夠而已。

「好。」羅玉嬌說道︰「知道夫君心善。好吧,我答應下來,既然軍中糧草匱乏,我就和田大娘一起,去外面多弄一些野菜來,這就是這季節了,再晚一點時間,連野菜都沒有了。」

如今正是農歷十月中旬。原野里面已經是黃綠交雜了。有一些草木都枯黃了。但是還有一些草木還堅持著綠色,不過,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張軒听見野菜,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對啊,還有野菜啊?」他立即起來。就準備出去。

羅玉嬌說道︰「你準備去干什麼?」

張軒說道︰「派人去野地摘野菜。」

羅玉嬌不由笑道︰「張郎是十指不沾陽春水,這事情還需要你來提醒。我敢說,營中的伙食絕對是野菜粥,而且是野菜多,糧食少。」

張軒忽然感覺到心頭一松,無他,他計算糧食數據的時候,從來沒有將野菜這個數據算進去。甚至為了穩定軍心,連糧食能夠支持多少天都沒有告訴別人。現在忽然加入野菜這一個變量之後,或許他的糧食沒有那麼緊張了。

不管怎麼說,張軒心中還是掛著野菜這一件事情,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地里面還有多少野菜。這關乎數萬人的口糧,由不得張軒不看重。

「不管怎麼說?」羅玉嬌說道︰「先將飯吃了,如今糧食金貴,可不能浪費。」

張軒一听隨即坐下來,三下五除二將飯菜吃完了。隨即給羅玉嬌說了一句,就立即出去了,他先是將吳氏兄弟找來,又找來甘草。共同商議如何盡可能多的采集野菜,供城中百姓過冬之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