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三章 瀘州衛之戰

第一百四十三章  瀘州衛之戰

當然了,所謂豁然開朗,也要看與那里比的。

與之前群山映日,如此正午很少能見到陽光直射的地區相比,稱得上豁然開朗了,但是與華北大平原,可以行軍十幾日不見地平線起伏變化相比,卻是差了不知道多少。

雖然沒有了大山高山。

但是這里的地勢多有丘陵高地,甚至有些地方都已經開闢出梯田了。

在這樣的地方,行軍雖然還有所不便,但至少不用,讓人數千人塞住數萬軍隊的去路,也可以分兵行軍,不至于限制于在一條狹長的道路之中,換一句話,就是兵力可以展開了。

一出普寧所,立即分兵四出,向瀘州衛而來。

而吳三桂的大軍此刻就在瀘州衛之中。

如果細細說來,而今夏軍所在位置,不過從一個山谷進入了一個小山谷之中。東西兩側都是高山,唯獨有中間五十里左右是平地,這里的平地依舊是丘陵居多,平原比較少。

但總算是可以耕種了。

而瀘州衛在什麼地方?

就在普寧所向北三四十里的地方,有一片大山,山勢聚攏在一處,卻在兩側都是平原,正好堵住夏軍的去路,而瀘州衛城,就在此山之南,與普寧所遙遙相對。

而突破此地,一直到長江南岸,就是一片坦途了。而瀘州城就在長江北岸。

此刻吳三桂也收到了普寧所失守的消息,他勃然大怒,立即將普寧所的守將給處死了,以儆效尤。

如果說,吳三桂對李定國有可能的進攻,是沒有防備的,那是大錯特錯。

就吳三桂來說,他此次南來,未必有大戰之意。畢竟而今與夏軍的貿易往來,就在Ch ngQ ng,一點也沒有耽擱。但是如果說夏軍沒有做好防備,吳三桂自然不會不咬上一口。

吳三桂在李定國開拔之後不久就得到了消息。

不過因為親夏的各路土司封鎖消息,李定國開拔的消息有些延遲。

但是以吳三桂對大軍在群山之中行動速度推斷,李定國想要走出那一段山路,還需要好一陣子,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李定國來得如此之快,比他預料的早了數日,來到了普寧所。

吳三桂雖然有些吃驚,但也不覺得有什麼。

畢竟普寧衛雖然稱不上天險,但也是一座城池,絕非輕易可以攻下的,支撐了三五日,應該是可以的。

只是更沒有想到,普寧所失守更快。

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前面報信的剛剛下去,後面報信的人就來了,所普寧所失守了,如何不讓吳三桂惱怒非常。

吳三桂召集諸將。

不過大會諸將之前,吳三桂先要與兩個人達成共識。 就是方光琛與劉玄初。

外面咚咚鼓聲急促之極,這就是聚將鼓。大營之中所有的將領听見這個鼓聲之後,都必須來中軍大帳之中聚集。而此刻中軍大帳之中,吳三桂正與方光琛,劉玄初商議此事。

「王爺,萬萬不可示弱于南朝,否則朝廷那邊也就不好交代了。」方以琛說道︰「朝廷之所以容忍王爺,就是先王爺在四川擔當大任,牽制夏軍,如果一戰都不打的話,朝廷如何信王爺。恐怕殿下要先與西北綠營打上一仗了。」

吳三桂明白,多爾袞容忍吳三桂種種小動作,並不是多爾袞軟弱,而是形勢使然。是有前提的,如果吳三桂不能向多爾袞證明他的價值,真以為多爾袞是一個怕打仗的人嗎?

西北綠營在漢中,隴西頻頻征兵,到底是為了什麼?吳三桂豈能不明白?

劉玄初說道︰「臣受命出使南朝,見識過南朝國力,南朝皇帝的確是一位豪杰,而今南朝各地堪稱安堵,縱然與荷蘭之戰,南京市面上的物價也沒有騰高。可見南朝的國力。觀李定國平滇之戰,也算是一員大將。這恐怕是南朝皇帝之意,我們與南朝做生意,每年獲益數百萬兩之多。南朝皇帝不掂量一下我們的分量,如何肯將這麼多銀子交給我們。」

吳三桂嘆息一聲,說道︰「這一戰不得不打了。」

方光琛與劉玄初對視一眼,方光琛說道︰「亂世之中容不得一點軟弱,一旦流漏一絲軟弱,就會被鯨吞蠶食殆盡。」

「臣知道王爺心存善意,但是此刻不打,李定國就會退兵嗎?」劉玄初說道︰「不,他只會步步緊逼,故而一步也退不得,這一戰不但要打,還要大打才是,否則川南諸將恐怕也要離心了。」

「孤明白了。」吳三桂輕輕一嘆,話語之中帶著悲天憫人之態,說道︰「我本懷好心,既然彼等不受用,就讓刀槍來說話吧。」

隨即吳三桂眼中冷光一閃,厲聲說道︰「幾通鼓了。」

「三通已畢。」方光琛說道。

吳三桂說道︰「讓諸將進來吧。」

「是。」

鼓聲停息,諸將也在中軍大帳之中站定了。

吳三桂放眼看去,他眼前的人可以簡單的分為兩批,一批就是吳三桂的嫡系老將,另外一批就

是剛剛收復的川南將領。吳三桂麾下的將領以吳俊為首,而川軍將領以武大定為首。

吳三桂想要讓下面人匯合為一體,最少這種明顯的派系不要出現。只是想做到這一點,是需要時間磨合的。

吳三桂將李定國破普寧所之事說了出來,問道︰「諸將有何教我?」

武大定立即出列說道︰「李賊狂悖,末將听侯王爺吩咐,只要王爺一聲令下,末將願為先鋒,擊破李賊。」

「好。」吳三桂說道︰「武將軍之意,孤明白了。孤豈有不成全之理,就以武將軍為先鋒,南下擊賊,孤帶大隊人馬在後,為武將軍後備。」

一時間武大定心中罵娘之聲,滔滔不絕。但面子上不能流漏出分毫,還必須做感激之狀,用擲地有聲的聲音,說道︰「末將領命。」

武大定之所以一上來就表忠心,恰恰是因為他剛剛來到了吳三桂麾下,必須將忠心之態表現出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吳三桂順水推舟,讓他做先鋒,李定國是什麼樣的人,他豈能不知道?

李定國跟隨張獻忠在四川縱橫的時候,他就是手下敗將。除卻楊展之外,川中大部分將領,只敢在大西軍主力離開之後鬧事。他武大定卻沒有楊展那個本事。

只是他即便是心中再不願意又能怎麼樣啊?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作為吳三桂的下屬,即便是他不出頭,吳三桂就沒有辦法了?

新降之人,就是這個待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隨即吳三桂就以川南諸路降軍為前鋒,自己帶著遼東鐵騎為中軍,並留一部人馬駐守瀘州衛城。就此展開了戰事。

剛剛安排好之後,吳三桂的弟弟吳三輔有些疑惑,單獨問吳三桂說道︰「大哥,不是我說武大定的壞話,實在是武大定所部,有些不成樣子。讓他們做先鋒,一旦大敗,他們身死事小。一旦挫動大軍士氣,就不好了。」

吳三桂听了,微微一笑,說道︰「二弟所見不錯。」

吳三輔疑惑道︰「如此為什麼還讓武大定為先鋒?」

吳三桂說道︰「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李定國並非庸將,如果正面為敵,曠日持久,說不定Ch ngQ ng出兵,到時候局勢就尷尬了,所以必須出奇制勝。在此之前,必須有人與夏軍對耗,掩飾大軍行動。武大定那些雜兵,攻夏軍是決計不成的,但是用來守壘,還是可以一用的。」

吳三輔心中頓時明白,吳三桂對這些新降之軍,依舊不放心,用來消耗一二,也在常理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