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藺承佑仰頭想了想, 滕玉意雖然脾氣大又愛記仇,見識和手腕卻不俗,明知這是他人的法器,沒理由不打招呼就偷偷昧下。

那她為何遲遲不還?

該不是那日他把東西給她時說得不夠明白, 叫她誤以為這鈴鐺送給她了。

可就算滕玉意不懂道術, 也應當能看出玄音鈴是世間罕有的法寶, 他與她非親非故,怎會無緣無故送她異寶。

興許被什麼事絆住了, 然而都一日一夜了, 她縱算自己抽不出空,總能抽派出底下的人來送東西。

他琢磨來琢磨去,好奇心簡直壓不住,可惜今日不能出宮,不然還可以親自找她問個明白。

罷了,待明日出宮再說吧。不過如此一來,他又得跟她踫面了。哎, 有點煩人吶,本以為不會再有與她交集了, 怎料還得去趟滕府。

小宮人半晌沒听到藺承佑開腔,小心翼翼問︰「世子殿下?」

「知道了,讓寬奴不必管了,我自有計較。」

說罷回了身,身後卻有人喚他︰「阿大。」

藺承佑扭頭望過去,廊道盡頭走來一個人, 端正的相貌,溫和的神態,正是太子。

「阿麒。」

太子關切的表情與聖人一模一樣︰「阿爺給你瞧過沒, 傷口有沒有大礙?」

藺承佑笑道︰「瞧過了,傷口淺得很,白浪費了伯父的藥粉。」

太子作勢要輕懟藺承佑一拳︰「我還不知道你嗎,天塌下來也像沒事人似的,頭幾日總也找不見你,我本想著,見了面必定跟你好好打上一架,今日看在你受傷的份上,暫且先放你一馬。」

藺承佑側身躲過太子的拳風,揚眉道︰「太子這是學了新招了?這還沒比劃上呢,怎知到時候誰放誰一馬?」

「好狂的小子,受了傷也不老實,你也不必激我,今日我絕不跟你動手。」

宮人們抿嘴偷笑,太子平日最是寬和穩重,可一見了成王世子就免不了打架吵嘴,這也不奇怪,宮里這一輩的孩子不算多,兄弟只有四人,聖人和皇後生了阿麒阿麟兩位皇子,成王夫婦則生了阿大和阿雙兩兄弟。

四兄弟里,就數剛被冊封為太子的阿麒和成王世子年齡最相近,兄弟倆自小一處長大,吃穿住行就沒分開過,這架從小打到大,哪回見面不過兩招那才叫稀奇呢。

那邊早有宮人稟告皇帝了,昌宜和阿芝欣然從廊道拐角跑出來︰「太子哥哥。」

晚上的家宴就設在皇後平日起居的大明宮,皇後劉冰玉負責菜譜,尚食局負責烹飪,等到盤饌上桌,果然樣樣新奇有趣,幾道點心均做得柔滑如膏,羹湯也是質白如玉。小輩們歡然雷動,吃得大汗淋灕。

膳畢,皇後自稱吃多了要消食,帶著阿芝和昌宜到碧波池前喂魚,太子則與藺承佑在迎翠亭下棋,皇帝在旁靜坐,一邊飲茶一邊觀棋。

溫柔的夜風伴著花香,輕輕拂動水亭四周的酪黃綃紗,皇後立在一團皎皎月光下,彎腰把手中的魚食遞給兩個孩子。

忽听迎翠亭里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皇後起身看過去,原來是藺承佑故意要悔棋,太子一本正經將其拿住,卻敵不過藺承佑的胡說八道,聖人听了幾句撐不住,頭一個笑了起來,他這一笑,惹得藺承佑和太子也丟開棋子大笑。

皇後望著丈夫的笑容,由衷覺得高興,承佑估計是早就看出皇伯父為政事煩憂,想法子哄伯父開心呢,這孩子最會妙語解頤,這才進宮多久,都逗聖人笑多少回了。

她揚聲笑道︰「我和聖人巴不得日日舉辦家宴才好,可孩子們一日比一日大了,哪能整日承歡膝下。去年靜怡嫁了駙馬,宮里本就冷清了不少,你們兄弟四個又輪番去軍中歷練,阿麒和阿大才回來不久,今年又輪到阿麟了,阿雙雖沒到隨軍歷練的年紀,頭年卻跟他爺娘出去游玩了,我算是想明白了,還數女兒貼心,阿麒,阿大,你們給我看好妹妹,日後阿芝和昌宜得晚幾年再挑駙馬才好。」

昌宜仰起粉女敕的小圓臉︰「阿娘,你和阿爺為何突然要開雲隱書院?」

昨晚她听阿爺和阿娘閑聊才知道,雲隱書院明面上是女子書院,實則暗藏給宗室子弟選妃之意,若是阿麒哥哥和阿大哥哥從書院里仕女中相到了合意的妻子,就更不會帶她和阿芝玩了。

皇後把魚食交給身後的宮女,牽起女兒和阿芝的手在蜿蜒的游廊上漫步︰「這事並非阿娘臨時起意,頭年就與你嬸娘她們商量過,雲隱書院最初是由開朝的穆皇後所創辦,旨在培育秀中之杰,書院里的教典並非‘女訓’‘女誡’之流,而是與男子所學的一樣,以教讀經史子集為要義。雖說後世因種種緣故屢屢中斷辦學,但經年下來也培育了不少閨中丈夫,若能在阿娘手中重開,實是惠舉一樁,而且這一回,所招的女學生不拘兩京高官的千金,外地官員的女兒也在其列。」

皇後的話聲透過紗簾斷斷續續飄入亭中,藺承佑先還听得心不在焉,听到「外地官員」時卻一頓。

噫,伯父竟是因為這個緣故答應重開書院麼。凡是本朝官員,無有不知道雲隱書院的淵源的,若能借著招攬書院學生將幾位節度使的女兒留在京中念書,再在恰當時機為其挑選幾樁高門婚事,這對幾位強蕃來說無疑是一種制衡之術。

太子也問︰「阿爺打算趁這回百官入京述職擬定此事?」

皇帝神色凝重了幾分,揮手屏退亭中的宮人︰「已經令中書省擬旨了,今晚再與幾位老臣商議一回。你晌午去進奏院,都見到了哪幾位節度使?」

太子回道︰「兒子見到了淮南道的滕紹和淮西道的彭思順。滕紹率軍運送了十萬石江米進京,正好解了關中四鎮的兵糧之急。彭思順身子骨已經不大好了,頭童齒豁,出入皆離不開肩輿,依兒子看,恐怕活不過今年了。」

「難為他了。」皇帝嘆氣,「彭思順自從接管淮西道,從不曾辜負朝廷對他的期望,這些年他外牧黎庶,內檢軍戎,把偌大一個淮西道治理得清平有序,不只阿爺,文武百官都對其稱服異常,昨日他請旨要將兵權轉給長子彭震,阿爺已經準了。」

藺承佑撫了撫下巴,似乎頗感意外。

皇帝朝藺承佑望去,每回說到朝政,這孩子從不胡亂插言,這便是皇權害人之處,連骨肉摯親都受其桎梏,他因早年的經歷深恨親情受皇權荼毒,尤其不願孩子們在他面前拘束,于是嘆道︰「在伯父面前有什麼好忌諱的,想說什麼盡管說。」

藺承佑想了想說︰「彭思順極善治兵,淮西道如今雄踞一方,鄰蕃皆畏之,若再由彭家人接管兵權,只怕會養癰貽患,等彭家的勢力一代代滲入中原,朝廷再想收回兵權恐怕就難了,伯父何不等彭思順病逝之後,將其長子彭震調回京中,委以官位,許以厚祿,如此既能撫恤忠臣之後,又能避免彭家人起異心。」

皇帝目露贊許之色︰「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甚難。先說一點,多年來彭思順從不曾向朝廷討要過糧餉,你道是為何?淮西道的十來萬官兵,平日吃什麼用什麼?

藺承佑道︰「這個佷兒倒是知道,正所謂‘急則為兵,閑則耕地’,彭思順麾下的忠義軍且戰且耕,頗能自供糧餉。」

「正是如此。此外彭思順為了穩定軍心,還有意令軍士同當地豪強和百姓結為姻親,多年下來,忠義軍在淮西道盤根錯節,早已是軍民一家。若朝廷擅自將彭家後人調走,又有哪位將領能順利接管這樣一支軍隊?如新帥不能鎮服當地牙將,嘩變是早晚的事。」

太子眉頭微蹙︰「若將忠義軍拔離淮西道呢?」

藺承佑捏著棋子暗忖,這樣也不成,強行拔營的話,忠義軍非但不能繼續自耕自足,還平白多出來幾十萬張要吃飯的嘴。

皇帝︰「遷往他地的話,大批將士的妻孥也將隨行,朝廷光是填補十幾萬忠義軍的糧餉已非易事,這多出來的將士妻孥更需大批口糧。」

「所以伯父才想到重開書院?那……彭思順可願將孫女送入雲隱書院念書?」

皇帝欣慰道︰「伯父令人征集朝臣意見時,彭思順是頭幾個表態的,恰好彭震的妻女正在來長安的途中,彭震也極力表示贊成。」

太子和藺承佑對視一眼,彭氏父子主動把妻女留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也算是對朝廷表忠心的一種姿態。日後朝廷給彭家女兒和高門子弟指婚時,彭家想來也不會有異議,都做到這份上了,怪不得阿爺這麼快同意彭震接管兵權。

「至于滕紹……」皇帝又道,「正好江南西道的程守安告病辭官,阿爺打算將江南西道也交給滕紹統領。」

藺承佑有些吃驚,他早就知道伯父對滕紹信重,但沒想到這般信重。淮南道不僅把控著江淮賦稅,轄內的壽州也至關重要,此州北連陳穎水路,南聯廬州,正是中原通往江淮的一條重要「中路」。

況且壽州富庶,年年有大批茶稅收入,光此一州,供養滕紹的鎮海軍便毫不費力。

如果再把江南西道劃給滕紹轄管,就連江夏交界處也交出去了,此地扼守著漢水運路,可謂重中之重。

皇帝問藺承佑︰「你且說說,伯父為何這樣安排。」

藺承佑笑說︰「伯父的安排自是再妥當不過。江夏交界處統歸一人轄管,滕紹便能借夏口水運防遏淮西,往後彭家每有動作之前,首先需顧忌鄰旁的鎮海軍,兩蕃互相牽制,對朝廷利多弊少。只是……佷兒听說江南西道的武寧軍自李長青死後不服管束,短短三年便幾度易帥,程守安突然告病辭官,只因他在任上不能服眾,若貿然由滕將軍接管此軍,不知又將如何。」

太子溫聲道︰「交給旁人轄管恐生滋擾,交給滕紹卻無此慮,阿大你未與滕將軍深交過,我卻親眼見過滕紹治軍,此人義薄雲天,軍中上下對其無有不欽服的。」

藺承佑頷首,他倒忘了,太子去歲曾去滕紹的軍中歷練,認真說起來,滕紹算太子的半個老師。太子每回提起滕紹,都是心折首肯的模樣。

皇帝︰「這只是其一。阿爺讓滕紹兼管武寧軍,還因為武寧軍的幾個老將早年曾在滕紹的父親滕元皓麾下從軍,這些人見了滕紹,先得恭恭敬敬稱其一句‘三郎’,縱算再驍悍難馴,也不敢找滕紹的麻煩。你們兩個該听說過滕元皓其人其事。」

太子和藺承佑正色道︰「自然听說過,此公實乃英雄人物。」

皇帝點點頭︰「當年胡叛圖謀江山,若不是滕元皓率軍死守南陽和睢陽,江淮的糧運絕難保全。朝廷當時一心奪回兩京,對滕元皓的軍隊施援不夠及時,滕元皓帶著兩個兒子守城長達數月,歷經大大小小兩百多戰,斬敵近十萬人,終因兵竭城破,父子三人都死在了胡叛手中。

說到此處皇帝慨嘆道︰「細說起來,朝廷虧欠滕家良多。滕元皓和長子次子殉國後,滕家的男丁便僅剩滕紹了,滕紹那年才三歲,未能上戰場,滕元皓臨難前夕手疏辭表,誡幼子以忠孝守節。滕紹成年後未曾辜負父兄的期望,早年率軍戍邊,近年又駐守江淮,如今江淮民安物阜,滕紹厥功甚偉,江南西道的帥職一空,再也找不到比滕紹更合適的人選了。」

藺承佑暗想,鎮海軍和武寧軍這一匯,滕紹麾下的軍士便有近二十萬之眾,伯父即便再信任滕紹,也會在朝臣們的建議下采取些防患之舉。雲隱書院復開是個好法子,就不知道滕紹肯不肯將女兒送入書院念書。

忽又想起滕玉意那雙水靈靈的狡黠雙眸,以她的性子,怎會願意讓朝廷擺布她的婚事?

果听太子問︰「阿爺,雲隱書院復開一事,滕將軍是如何答復的?」

皇帝道︰「幾位節度使先後都表態了,只有滕紹未作聲。他女兒自小與鎮國公府的段寧遠訂親,但前些日子滕段兩家已經退親了,我想他之所以踟躕,是不願意將女兒的婚事交與皇室來定奪,但朝廷雖說重開雲隱書院,卻也不願強行指婚,回頭我私底下召見滕紹與他好好聊聊,告訴他這只是權宜之計,等他明白了朝廷的苦心,也就不會顧慮重重了。」

這時昌宜和阿芝跑進來拖拽藺承佑︰「阿大哥哥快出來,那魚一直不肯上鉤,你快幫我們瞧瞧。」

藺承佑不得已放下棋子起了身,剛走到門口,皇後進了水榭︰「說起王氏姐妹,當年我與她們有過一面之緣,姐姐嫁給了名門杜氏之後,妹妹嫁給了滕將軍,只是我沒想到小王氏走得那麼早。今日才知滕將軍膝下只有一個女兒……他這些年竟一直未續弦麼?」

藺承佑腳步一頓,昌宜和阿芝愣了愣。

「阿兄,你怎麼了?」

藺承佑牙疼似的嘶了一聲,指了指自己胳膊上的傷︰「疼。」

昌宜和阿芝一下子慌了手腳︰「呀,忘了哥哥的傷還沒好呢。」圍著藺承佑要看他的傷口,哪還記得去外頭釣魚的事。

就听皇帝道︰「小王氏過世後,不少人勸滕紹續弦或是納一房妾室,可滕紹情願把女兒交付給妻姐照管也不續弦,恰好他姐夫杜裕知被貶謫至揚州任文官,滕紹的女兒此後便一直住在揚州了。幾年後滕紹終于被調任淮南道任節度使,鎮海軍的治所卻一直在壽州,因此父女倆雖說同在一地,也是聚少離多。滕紹常年住在治所,又不肯續弦,自然無從添兒添女了。」

皇後嘆息道︰「前日我听人說,滕將軍不到四十就華發早生,想來他這些年沒少思念亡妻。」

太子扶著母親落了座︰「對了,兒子今日在進奏院還見到一人,此人名叫李光遠,兒子去時,此人正與滕將軍寒暄,听到雲隱書院重開一事,滕將軍不肯接腔,李光遠倒是滿面榮光,說他女兒若是也能有幸進書院念書,便能與滕將軍的女兒做同窗了。兒子覺得此人面生,打听才知是浙東都知兵馬使。」

皇帝笑道︰「你不認識此人也不奇怪,李光遠原是滕紹手下的一名副將,五年前還在鎮海軍任營田支度和行軍司馬(注1),浙東豪強作亂時,滕紹撥派一支軍隊前去平亂,領兵的就是李光遠。李光遠用兵神勇,僅一月就平定了浙東之亂,滕紹上奏為其表功,阿爺任命其為蘇州刺史。前年江浙水災,李光遠又立奇功,朝廷擢其為浙東都知兵馬使,後又令他兼任杭州刺史。當時天下苦旱蝗,獨李光遠的江東免于蝗災,為人精明強干,也不擅自邀功,上任數年,浙東縑帛、船塢日益繁茂,這回他進京述職,朝廷少不了對其嘉獎。」

皇後忽道︰「我說這個李光遠的名字為何這般耳熟,前幾日我恍惚听說此人有個能預知災禍的女兒,李光遠屢次鎮災立功,全賴他女兒事先提醒阿爺做防範。」

皇帝一愕︰「這些人竟撥弄到你面前去了。天下的能人異士這些年我也見過不少,哪怕只是預知今年的雨水豐寡,尚且要費不少功夫,李光遠的女兒听說才十五六歲,哪能預知吉凶?李光遠不比滕紹這些功勛子弟,他本是草芥出身,這幾年因為能力出眾比許多人擢升得快,招來不少人的嫉恨,這些人是怕他留任長安要職,故意在你面前散播謠言。」

皇後往丈夫口里塞了一枚碩大的杏脯,笑眯眯道︰「上回我就痛斥了她們一頓,下回再敢在我面前使這些鬼蜮伎倆的話,我令人把她們打出宮去。」

皇帝含笑吃了,柔和的目光與妻子地糾纏在一起。

藺承佑听到李光遠時就已經提不起興趣了,這時透過軒窗瞧見帝後二人情狀,笑著倒退了兩步,隨後一扭頭,對阿芝和昌宜說︰「帶你們去麟德殿外的蓮花池釣魚啊?那里的魚機靈點,比這里的呆頭魚釣起來有意思多了。」

「哥哥能走動麼,你的傷剛才還疼得不行呢。」

藺承佑面不改色︰「方才是方才,現在是現在,反正現在阿兄是不疼了。」

皇帝卻在水榭里道︰「你臂上有傷,今晚老老實實待在伯父伯母面前哪也不許去,後日國丈做壽,你幫著你伯母出些主意。」

***

次日一早,滕玉意托人去成王府遞帖子,名面上想拜謁阿芝郡主,實則想把玄音鈴的事告訴藺承佑,不料藺承佑和阿芝郡主都不在府里。

又去青雲觀遞話,觀里的老修士和老道士也說世子未回觀里。

滕玉意心想,藺承佑要麼在大理寺,要麼去了宮里,這兩處她都不能擅自造訪,只好暫時歇了去找藺承佑的打算。

眼看天色還早,滕玉意換了衣裳準備去西市轉轉,然而沒等她出門,小涯就爬出來告訴她近幾日最好莫要出門,他現在靈力低微,萬一她出門又遇到邪祟,別指望他能護住她。

滕玉意才逃過一劫,當然不敢隨意冒險,索性留在府里讓霍丘教她練習劍法,傍晚時又把程伯請來,一邊拭劍一邊說︰「本以為端福還要養一陣,哪知他內力異于常人,方才我去瞧他,他傷口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明日就讓他同我去赴宴吧。」

程伯忙應了,當年老爺把端福派到娘子身邊,不僅因為端福身手出眾,還因為他是閹人,必要時可以跟隨娘子出入內院,而不必像尋常侍衛那般顧慮重重。

滕玉意又道︰「對了,你可打听清楚了,這回國丈壽宴,盧兆安可在應邀之列?」

「邀了。不只盧兆安,今年的進士都會前去赴宴。」

滕玉意一愣︰「盧兆安上回在成王府被尸邪卸了一雙膀子,這麼快就復原了?」

程伯︰「上回成王世子特地請了尚藥局的余奉御給盧兆安診視,估計已無大礙了,即便身子還有些不利索,國丈相邀也是一定要去的。」

滕玉意諷笑道︰「好個假清高的大才子。阿姐的信雖然取回來了,盧兆安的嘴卻還長在他身上,此人心術不正,若任其留在長安,早晚會生禍端。」

程伯︰「娘子是想……」

滕玉意想了想說︰「前陣子我沒空理會盧兆安,程伯你把他這些日子的行蹤都列出來給我瞧瞧。」

第二日天還未亮,程伯就派人催滕玉意起床,說老爺已經在中堂候著了,御宿川在長安遠郊,車行至少要兩個多時辰,既是去赴壽宴,當需早些出發。

過不多久,杜家人也來了,滕玉意睡眼惺忪妝扮好,出來上了犢車。

杜裕知拉著滕紹寒暄,杜夫人帶著滕玉意和杜庭蘭同坐一車,端福坐在簾外,幫著車夫趕車。

車里杜庭蘭幫滕玉意正了正頭上的碧羅冠子,又低頭看她身上的蓮子白煙雲錦襦裙︰「這顏色我以前也看別的小娘子穿過,還是阿玉穿得好看。」

杜夫人輕輕捏了把滕玉意的臉頰︰「越矜貴的衣料越是挑人,這孩子一身肉皮兒水似的通透,再刁鑽的顏色也不怕。方才你阿爺同我說,近日他政務繁忙,今日賀過壽之後,興許會連夜趕回長安,又說你難得同我們出來玩,要你留下來盡興玩幾日……好孩子,別打呵欠了,你要是實在困得慌,就靠著姨母睡一會。」

滕玉意揉了揉眼楮,把腦袋靠上杜夫人肩頭,哪知這一動,袖袋里掉出好幾樣東西。

「這是什麼?」杜庭蘭把那幾樣東西撿起來,「阿玉,你在身上藏藥罐也就算了,怎麼還藏了支禿筆?」

滕玉意眼楮微微睜開一條縫,很快又閉上眼楮︰「那藥罐是阿爺給我的胡藥,據說能止血防毒。禿筆是東明觀的道長給的,別看它其貌不揚,上回在彩鳳樓我用它擋過那禽妖呢。我被那尸邪嚇怕了,這回到御宿川一住就是兩夜,不多帶點防身之物不放心。」

杜庭蘭神色一凜,忙將東西小心翼翼放回滕玉意的袖袋︰「哪來那麼多妖邪,再說這回壽宴人那樣多,即便真有邪物,也不敢前來冒犯的。」

車行足足兩個多時辰,晌午才到御宿川,此地依山傍水,向來是寄興幽雅的極佳處所,除了皇家林苑,另有不少公卿大族建造的別業,掀開窗帷往外看,遠可見晴嵐聳秀,近可聞泉流石淙。

滕玉意攬景于懷,漸漸連瞌睡都沒了。

她听說劉國丈的樂道山莊本是劉家祖上留下來的恆產,山莊佔地雖不小,陳設卻破陋得很,前幾年聖人送皇後來此省親,見里外都寒鄙得不像話,便下旨加以修葺,匠作們為討聖人和皇後歡心,著意對莊子進行雕琢,經過一年多的修繕,此地一躍成為御宿川一帶別業中的翹楚。

今日樂道山莊熱鬧非凡,香車寶駒絡繹不絕,犢車到了近前,連個落腳之處都不好找。

滕紹和杜裕知父子在門前下了馬,另有僕從引滕家女眷的犢車從側門而入。

一路往里行,只見曲沼環合,氣象萬千,除了竹館荷亭,另有萬株花樹,或隨山勢起伏錯落,或隨水流蜿蜒曲折,因水生色,變幻無窮。

杜夫人一邊輕搖團扇一邊隔窗賞景,忽听不遠處傳來話語聲,她訝道︰「這聲音恁的耳熟。」

定楮望了望,像是有些吃驚,旋即回過頭疑惑地打量滕玉意。

杜庭蘭和滕玉意奇道︰「怎麼了?」

兩人把腦袋挨在一起朝外看,一下子也怔住了。就見一幫貴族子弟說笑著路過,藺承佑和淳安郡王並肩而行,那道漂亮的嗓音,正是藺承佑發出來的。

藺承佑腰束青綠玉帶,腳下穿著一雙如意雲紋纏金絲赤色長靿靴,靴子顏色鮮紅奪目,向來女子穿得多,穿在他身上竟絲毫不損英邁之態,那高挑挺拔的好身段,在驕陽下尤為倜儻出眾。

關鍵藺承佑今日也穿了件蓮花白煙雲錦圓領襴袍,盡管前胸繡了一團蛟龍餃珠的金銀絲暗紋,但任誰都能看出顏色與布料都與滕玉意的襦裙一模一樣。

杜夫人和杜庭蘭詫異不已︰「這、這……可太巧了。」

藺承佑五感異常敏銳,余光一瞥,扭頭朝滕家的犢車望過來。

滕玉意往後一仰躲過他的視線,的確太巧,活像跟藺承佑約好了似的,可惜帶來的裙裳在後頭車上,不然馬上換了才好。

「不必急著換,男賓與女眷是分開的,今日人又多,沒人會留意這些。待會下了車,回房先找機會換就是了。」杜庭蘭和杜夫人道。

「也對。」滕玉意安下心來,忽覺袖中小涯劍發燙,想是听說藺承佑在附近,小涯提前就躁動起來了,她拍了拍劍柄,示意小涯別急。

杜夫人望見淳安郡王的身影,又道︰「上回若不是淳安郡王幫忙,蘭兒也不能那麼快進入紫雲樓解毒,前幾日老爺帶著紹棠上門答謝,郡王不但不肯收禮,還設酒款待老爺和紹棠。老爺說回來後贊不絕口,說郡王殿下詞學富瞻,學問竟不比國子監的鴻儒差。」

滕玉意前世就知道郡王殿下的大名,听說他不苟言笑,但品行端正,連父親都夸他輕財善施,然而直到她死前,也沒听說郡王與哪家的娘子結親。

她好奇道︰「淳安郡王一直未定過親麼?」

杜夫人含糊道︰「淳安郡王雖與成王是親兄弟,卻是繼室所生,前兩年那位繼室去世,郡王殿下為了守孝也就沒擬親。」

滕玉意一頓,忽地想起前世有一回听人背地議論過,淳安郡王的生母崔氏比瀾王小十幾歲,雖說嫁給了瀾王,娘家卻另有情郎,有一回崔氏伙同情郎陷害當時的瀾王世子藺效,被瀾王抓了個現形。

瀾王既恨崔氏不貞,又恨她陷害長子,大怒之下將崔氏逐出了瀾王府,然而為了顧全皇室顏面,對外只說崔氏患了重病。

此後數年,崔氏一直被軟禁在別院,別說親自撫養兒子,連兒子的面都見不著,頭幾年瀾王因病去世,崔氏也郁郁而終。

有這樣一位生母,淳安郡王的婚事難免會艱難些。

杜夫人又道︰「郡王殿下年歲也不算小了,近來長安不少朝臣往宮里托關系,有意把女兒嫁給郡王殿下,聖人和皇後卻說親事全看郡王自己的意思,郡王殿下潔身自愛,人品也貴重,也不知最後誰家的女兒有這樣的好福氣。」

那邊藺承佑遠遠覷了眼滕家的犢車,昨日他臨時有事沒顧上找滕玉意討要玄音鈴,今日她人都來了,總該不會拖著不還了,為這事他都好奇兩日了,非得當面問問她才罷休。

淳安郡王順著望過去,奇道︰「阿大,你在瞧什麼?」

藺承佑︰「在找南詔國的顧憲,這小子說要來找我,到現在還不見人影。」

忽覺幾道視線落在自己臉上,抬頭一望,只見滕家的犢車前方另有幾輛犢車,犢車的窗帷還在微微擺動,顯然剛被人放下。

藺承佑自小到大沒少被小娘子偷偷隔窗打量過,看是幾輛女眷的犢車,也懶得理會,邁步進了垂花門。

***

滕玉意果然來不及換衣裳,才與姨母表姐下了車,就有下人引她們去與眾女眷相見。

國丈明日才過壽辰,今日並非正宴,午膳較隨意,就設在秋林園。

女眷席位分作兩撥,一撥是各府的夫人和老夫人,食案設在寬闊的林榭內。另一撥則是各府的小娘子,食案擺在外頭的花樹下。

仕女們端坐在席間,間或有花瓣從樹上飄落下來,不是落到點心上,就是飄到少女們的發髻上,遠看如下著一場粉色的花雨,為宴席平添一份野趣。

杜夫人帶著兩個小輩獻過禮,很快被請到夫人們的席上去了,滕玉意和杜庭蘭則在僕人的引領之下相偕進入林中。

貴女們本在喁喁細語,一下子安靜下來,听了下人稟告才知道,左邊那個氣質如蘭的溫柔美人是國子監杜博士的千金,右邊則是滕紹的女兒,姐妹倆都生得奇美,一來就把滿林春色壓下去了。

眾女好奇端詳滕玉意,見她冰肌玉骨,光輝動人,目光竟有些挪不開,等滕玉意和杜庭蘭到了近前,女孩們便在席上欠身行禮。

這些女孩中,滕玉意頂多認識一半,比如前世就見過的中書舍人鄧致堯的孫女鄧青鸞,以及御史中丞武如筠的次女武綺。

不過她為了此次筵會,提前就讓程伯弄了份女眷名單,當即借著還禮的機會,暗中把這些人的名字和模樣對上,忽听有人含笑道︰「滕娘子,杜娘子,過來坐。」

抬頭一看,卻是鄭僕射家的千金鄭霜銀,上回她和滕杜二人在成王府的詩會上見過,彼此也算熟了。

杜庭蘭有些遲疑,滕玉意卻欣然拉著表姐去入席。

膳畢,管事們過來安排眾女眷的寢處,一部分安置在白露軒,一部分安置在月明樓。

杜夫人帶著滕玉意和杜庭蘭住在月明樓的一間廂房,鄰房皆是各官員的女眷。

滕玉意在廊上憑闌遠眺,遠處山水婉約,近處花樹如火雲一般映照著澄澈的天幕,面對這等曠麗景色,再多沉重心事也暫時拋卻腦後了,若不是她還得替小涯弄浴湯,真想放下所有顧慮盡興玩幾日。

碧螺找出條煙蘿紫的襦裙,滿臉遺憾問滕玉意︰「娘子,這條蓮子白的新裙子還只穿了半日呢,真要換衣裳麼?」

「換。」滕玉意回房道,「咦,我的布偶呢?」

碧螺往里一努嘴︰「春絨已經給娘子塞到枕下了。」

「我去瞧瞧。」

杜夫人笑著搖頭,畢竟年歲大了,坐了一日車只覺得渾身骨酸,等下人們安置好,便要上床午憩。

忽听房門外有人敲門,卻是杜夫人身邊的管事娘子桂媼回來了。

杜夫人溫聲問︰「老爺和大公子沒喝多吧?」

桂媼附耳對杜夫人說了幾句什麼,杜夫人神色一變︰「這孩子!」

「姨母,出什麼事了?」

杜夫人揮退房里的下人,含怒道︰「老爺帶紹棠在廂房里安置,結果發現紹棠在行囊里偷偷藏了一個布袋,逼問才知道,紹棠听說盧兆安也來了,要尋機會把盧兆安蒙起頭來打一頓呢。幸虧老爺及時發現了,今日各府人都來了,這要是鬧將起來可如何是好。」

杜庭蘭咬了咬唇︰「此事全因我而起,我去說說阿弟。」

滕玉意拉住杜庭蘭︰「阿姐,紹棠在你和姨母面前總有些小孩兒心性,有些話你們說他未必听得進去,還是由我來說吧。」

***

杜紹棠父子的廂房安置在野泉軒,與月明樓只相距一座花園。滕玉意帶著碧螺和春絨在園中的甘菊亭等了一會,遠遠見一個身形單薄的華服少年急匆匆趕來。

「表姐。」

滕玉意示意春絨和碧螺退到一旁,開口就問︰「那布袋呢,拿出來給我瞧瞧。」

杜紹棠眼角還有淚痕,悶悶地在對桌坐下︰「被阿爺沒收了。」

滕玉意暗暗嘆了口氣,還是跟前世一樣,遇事只會啼哭,她問他︰「為何不藏好?這下好了,還沒動手就被沒收了。」

杜紹棠驚訝地抬起頭,原以為玉表姐也會像阿爺那樣指責他,哪知等來的是這樣一句話。

「玉表姐,你不說我?」

「我為何要說你?我比你更想教訓盧兆安。」滕玉意笑道,「但你想過沒有,一旦叫他察覺是你做的,他極有可能把阿姐的事抖露出來,此事于他而言,不過是一樁無傷大雅的風流韻事,阿姐的名聲卻盡毀了。」

杜紹棠咬牙切齒地說︰「我早已謀劃好了……絕不會叫他察覺的。」

「很好。」滕玉意欣慰點頭,「你大了,知道謀定而後動了,但即便你得手了又如何,盧兆安充其量養上半個月的傷,過後還可以體體面面做他的大才子。」

杜紹棠愣了愣。

「對付這種人,光打他一頓太便宜了,起碼也要讓他身敗名裂滾出長安。」

「玉表姐——」

滕玉意起身踱步,前世表姐的死是她心頭的一根刺,依她看,那晚在竹林中勒死表姐的凶手極有可能就是盧兆安,否則表姐尸首旁的男人靴印從何而來。

而且那日據她觀察,盧兆安遇險時為了逃命不顧同伴的死活,足可見此人心腸歹毒,可惜此人如今在長安也算有名有姓,動手絕非易事。

她從袖中取出一樣東西回身遞給杜紹棠︰「你瞧。」

杜紹棠展開那東西︰「這是?」

「這是盧兆安這些日子的行蹤。」滕玉意點了點布上的幾處地名,「跟蹤盧兆安的除了我們的人,還有藺承佑的人,他應該是查到了什麼,不然早把人撤走了,我們不如再耐心等一等,如果藺承佑那邊沒下文,我們再好好謀劃也不遲。」

杜紹棠又驚又喜︰「我只當藺承佑不管此事了,卻從沒想過去親眼確認一下……如果他肯出手,盧兆安絕對吃不了兜著走。玉表姐,還是你想得周到,我……我太莽撞了。」

滕玉意暗想,紹棠性子再懦弱,在姐姐的事上還是有血性的,有血性就好說,他才十一歲,好好磨練總有能頂門立戶的那一日。

「你要記住了,對付這種奸佞小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要擊中對方的要害,否則非但傷不到對方,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滕玉意說完,看杜紹棠怔怔的,咳了一聲道,「這些歪話你知道就好,不必告訴姨父和姨母。」

杜紹棠忍俊不禁,若這些也算歪話,那玉表姐平日說的那些豈不句句都是歪理?其實他自小就喜歡跟玉表姐相處,可惜玉表姐嫌他愛哭不愛帶他玩。

「玉表姐放心,我都記在心里了。」杜紹棠笑道,他本就與姐姐長得像,一笑之下,秀麗的眉眼舒展開來,比方才的苦相不知順眼多少。

「這兩日你要是沒事,就多往藺承佑身邊湊湊,除了旁觀他對盧兆安的態度,我還有一事要交給你辦。」滕玉意取出小涯劍,「你瞧,這劍是不是黯淡了不少?」

順勢把弄藺承佑浴湯的事說了,杜紹棠的嘴越張越大︰「我……這……」

滕玉意比杜紹棠還要窘迫,奈何小涯所剩時辰不多了,于是虛張聲勢,把杏圓的眼楮一瞪︰「怎麼,難道你忍心看著表姐的神劍淪為一件廢品?」

杜紹棠的眉眼再次糾結成一團︰「當然不……可是藺承佑並不住在野泉軒,而是跟其他皇室子弟住在飛逸閣,我恐怕不好進去……哎……好……我試一試吧。」

滕玉意咳了幾聲︰「記得表姐教你的,越不好做的事越要有耐心,一次未必成功,慢慢等待時機便是。」

杜紹棠挺起胸膛︰「一定給表姐辦成。」

***

晚膳由僕從送到各房,剛用完膳就有管事過來相邀,說昌宜公主和阿芝郡主來了,先前已經令人在瀑泉外架了篝火,邀小輩們前去玩耍。

滕玉意和杜庭蘭便辭了杜夫人,自行往瀑泉去,出來在二樓廊道遇到鄭霜銀等人,一行人便相攜而行。

滕玉意邊走邊四處留意杜紹棠的身影,才走到瀑泉附近的花-蔭下,便有一位宮女模樣的人過來道︰「請問哪位是滕娘子?阿芝郡主有事找。」

眾女驚訝互望。

滕玉意仔細看那宮女,確認是成王府的下人,接著又抬頭找尋,就見杜紹棠站在一棵柳樹下,她不動聲色沖紹棠使了個眼色,對杜庭蘭道︰「興許是問詩社作業的事,我去去就來。」

宮女領著滕玉意七拐八彎繞過花庭,越往里走越僻靜,滕玉意心知端福就在不遠處跟著她,但仍不時瞄一瞄腕子上的玄音鈴,還好有這東西傍身,提前就能知道附近有沒有邪祟。

到了一處玲瓏的山坳前,宮女含笑道︰「滕娘子,到了。」

說完那話,不等滕玉意多問,躬身退下了。

滕玉意駐足環顧,周遭連一個人影都不見,側耳听了听,前方傳來細小的水聲,繼續往里走,迎面撲來細密的冰涼水霧。

原來前頭不遠藏著一眼碧清的水潭,上方有數尺寬的水瀑飛流直下,岸邊則栽滿了花叢,妖嬈的花朵伴著氤氳繚繞的水霧,恍惚有種仙境般的況味。

藺承佑閑閑坐在泉邊的一塊山石上,像是等了有一陣了,听到身後的腳步聲,他把手里的樹枝扔到水潭里,扭頭朝滕玉意看過來,腰間玉佩隨著他的動作,發出叮當的輕微聲響。

滕玉意望著他身上那抹的蓮子白,暗中慶幸自己提前換了裙裳,不然此刻兩人踫面,彼此都會覺得古怪。

「世子。」她笑著行了一禮。

藺承佑看慣了滕玉意穿男人衣裳,驟然見她穿件婉約的煙蘿紫高胸襦裙,居然覺得有點晃眼,他咳嗽一聲︰「滕娘子要是不托人給我遞話,我都忘了還有一串玄音鈴在你身上了,你直接令人把這東西送給我就是了,何必約我見面?」

為此他還得費心安排一番,真夠麻煩的。

滕玉意歉然道︰「我也不想如此,世子你瞧,這鈴鐺我取不下來了。」

她邊說邊朝他走去,不經意瞥見藺承佑身後銀光粼粼的潭水,臉色剎那間一變,腳下活像絆住了似的,無論如何邁不動了。

藺承佑心里暗覺古怪,她面色慘白,看樣子嚇得不輕,莫非瞧見了什麼?順著她的目光往自己身後望,除了水潭和花叢,別的一無所見,這就奇怪了,她膽子不算小,何至于一驚一乍。

滕玉意很快就恢復了常色,卻仍不敢往前走,只將雪白的腕子舉起來︰「不瞞世子說,自打那晚從彩鳳樓回來這鈴鐺就取不下來了,試了好多法子,這鈴鐺竟越纏越緊。」

藺承佑暗自留意她神色,見她說話時目光始終避開水潭,腦中冷不丁冒出個念頭︰她該不是怕水吧。

他狐疑地看了看她的手腕,起身朝她走去︰「真取不下來?我瞧瞧。」

滕玉意當著藺承佑的面輕輕往下擼,但那圓滾滾的鈴鐺活像長在肉里似的,死活擼不下來。

藺承佑看得直皺眉︰「哎,再扯就該崩斷了。」

滕玉意無奈道︰「我怕把鈴鐺弄壞,只好托人給世子遞話了。」

藺承佑就著她的手腕瞧了瞧,從沒听說過這東西認主,但無緣無故怎會突然取不下來,他想了想,從懷中取出一瓶東西遞給她︰「把這個抹在腕子上再試試。」

滕玉意見是一瓶藥水,料著這東西抹在肌膚上有滑潤之效︰「我在府里的時就拿澡豆試過了,照樣取不下來。」

藺承佑揚眉︰「這可不是澡豆,名叫葦餌,若是抹在法器上,能叫法器的靈力消失一陣,我雖然鬧不明白玄音鈴在搞什麼鬼,但舉凡道家異寶,都有些古怪習性,它在青雲觀鎖了這些年,誰知是不是養出個器靈來,你先抹上再說,對了,你帶了帕子麼?」

「帶了。」滕玉意取出帕子。

這時她已經把藥水抹在鈴鐺上,正要試著往下褪,藺承佑卻說等一等,把帕子厚厚疊了好幾層遞給她道︰「先把帕子纏上去。」

滕玉意不明就里,依言做了。

「得罪了。」藺承佑抬手握住她的手腕,滕玉意一驚,忙要把手抽回來。

「別動。」藺承佑有點不自在,「光抹上葦餌沒用,還得念咒。」

原來如此。滕玉意赧然咳嗽︰「明白了!世子請開始吧。」

藺承佑本來很坦蕩,她這話一說出來,倒像他真要對她做什麼似的。

他瞟她一眼︰「你打量我會對你怎麼樣?」

滕玉意奇道︰「當然沒有,我只是……」

「沒有就好,少胡思亂想。」

滕玉意一噎,誰胡思亂想了?

藺承佑瞬間恢復了正色,隔著那層帕子幫她往下褪,還好帕子疊得甚厚,手指感覺不到對方肌膚的溫度。

可鈴鐺盡管滑不溜秋,卻依舊牢牢扒在滕玉意的腕子上。

藺承佑顛來倒去念了好幾遍咒,怎知全無效用。

「怪了。」兩人齊聲道。

藺承佑松開滕玉意的手腕︰「罷了,興許有什麼緣故,等我回去查一查再說,這東西就先放你身上吧。」

滕玉意怔了一下,只求這幾日沒有邪祟來找她,不然她這邊鈴鐺一響,藺承佑馬上就會知曉。

「對了,這藥水涂久了會損壞玄音鈴的靈力,你趕快到水潭邊把鈴鐺上的藥水洗了。」

滕玉意沒急著把那瓶葦餌還給藺承佑,而是先揭開腕上的帕子,果見藥水都滲進肌理里了,她不瞧那邊的水潭,只說︰「好,我回去就洗。」

藺承佑卻說︰「來不及了,拖得越久越會損壞靈力,再說這藥光洗了沒用,還得念一段咒,不然只要賊子偷了這藥去害人,世間法器豈不是都失效了,所以就算洗淨了,還得再解個咒。」

滕玉意皺了皺眉,她連靠近水潭都不敢,怎肯去水潭邊絞帕子。但藺承佑前不久才救了她一命,這串鈴鐺更是為了防備尸邪才給她戴上,若因為她的緣故損壞了靈力,未免也太不地道了。

抬頭打量藺承佑神色,看他不像說謊的樣子,她心里疑慮消了些。她向來是恩怨分明的,盡管心里怕得要死,仍點點頭道︰「行。世子且等一等,我馬上去洗。」

說著朝水潭邊走去,邊走邊告訴自己,只是個小水潭沒什麼好怕的,然而才走了幾步,雙腿就不受控制地抖動起來。

她流著冷汗想,假如隱去前世溺死一節,只說自己來長安途中落水留下了畏水的毛病,藺承佑多半也不會起疑心,但這樣下去不是法子,何不借這個機會把這毛病改了。

藺承佑目光復雜望著滕玉意的背影,他沒猜錯,她果然怕水,其實憑她的聰慧,真不想洗帕子的話,不愁找不出推托之辭……忽想起那晚她和絕聖被尸邪困住時,她或許是憐惜絕聖年幼,或許是出于義氣,居然豁出性命去救絕聖,那一刻她是放下了所有的盤算,全憑本心在行事。

而且,自從經過彩鳳樓的那一晚,她對他似乎就友善了不少,此刻想是把他當作了救命恩人,所以情願為難自己也不在想他面前耍心眼。

嘖,他竟覺得這樣的滕玉意有點可愛。

滕玉意總算又挪動了兩步,臉色卻越來越差,這時藺承佑忽然從後頭走過來,一把抽走她手中的帕子。

滕玉意大感意外。

藺承佑蹲到水潭邊絞了絞,起身把濕帕子遞給她︰「你怕水麼?」

滕玉意回過神來,一面接過濕帕子仔細擦拭鈴鐺上的藥水,一面感激地說︰「前陣子來長安落過水,至今一看到水都發怵。」

她暗忖,藺承佑看出她怕水卻也沒存心刁難她,可見此人雖然性情囂張,也有很講道理的時候,她頓時改了主意,試著說︰「上回絕勝和棄智說法器大多藏著器靈,我本來不信,但照今日這情形來看,好像連玄音鈴都有脾氣,听說有些法器需用人的浴湯來供奉,不知此事確否?」

「浴湯?」藺承佑一嗤,「法器喜歡潔淨之物,怎會用浴湯來供奉?別說青雲觀的那些法器,就連專門記載道家寶物的《無極寶鑒》上也沒听說過。該不會是有人打歪主意,故意用這話來唬你吧。」

滕玉意把嘴閉得緊緊的,的確有人在打歪主意,這個人就是她。本來想與他商量商量,但看藺承佑這嗤之以鼻的態度,估計就算她說破喉嚨,他也絕不可能把浴湯給她。

兩人因為一串玄音鈴已經牽扯不清了,萬一藺承佑誤以為她覬覦他……

再說就算他最後相信了她的說法,浴湯是何等私密之物,把浴湯交給一個不大相熟的女子,任誰都會覺得羞恥、尷尬、惱怒吧……

倘或絕勝和棄智不小心知道了,她還要不要在他們前做人?因此非但不能公然向藺承佑討要,還得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才行。

藺承佑到水潭邊又絞了一遍帕子回來,狐疑打量她︰「你在琢磨什麼?」

滕玉意笑眯眯道︰「出來有點久了,我擔心表姐尋我。」

藺承佑等滕玉意將藥水全數擦干,豎起兩指滑過鈴鐺,低聲念了一遍咒。

鈴鐺轉眼就澄亮起來,映得滕玉意細白的腕子愈發瑩透。

藺承佑想起懷里的那塊應鈴石,滕玉意再倒霉也沒有接連撞見邪祟的道理,這東西暫時放在自己身上,倒也不必擔心晚間吵鬧。

「好了。你沿著來路走吧,會有人領你出去的。」

「嗯。」滕玉意沖藺承佑點點頭,走了兩步似是才想起手上的葦餌,忙又回過身,「這個忘還給世子了。」

不料腳下一絆,身子徑直朝藺承佑摔去,她大驚失色,拼死護住手上的那瓶葦餌,結果因為太用力從袖中甩出一個拳頭大的小東西,恰巧撞到了藺承佑腿上。

那是一囊胭脂色的汁水,即便藺承佑躲閃得夠及時,依舊濺了滿身。

兩人都愣住了,藺承佑低頭看著狼狽的衣裳,默了好一晌,抖了抖衣袖上的汁水,淡淡道︰「滕娘子這幾日沒怎麼練功夫吧,身手還是這麼糟糕。」

滕玉意頭一回因為暗算藺承佑心感愧疚,可誰叫小涯急等著浴湯呢,她把手中完好無損的葦餌遞給藺承佑,懊惱地踢了踢腳下的尖石︰「被這石頭絆了一下……世子,實在對不住,我真不是故意的——」

「罷了。」藺承佑沒好氣地說,其實他本可以躲開,正因為看見腳下的那些尖石才猶豫了,滕玉意下盤功夫夠穩或許不至于摔倒,但一旦摔到地上,這些尖石可夠她受的了。

他一言不發把葦餌塞入懷中,意外聞見空氣里的甜甜酒香。

他嗅了嗅,面色益發難看︰「別告訴我這是蒲桃酒……」

滕玉意赧然點頭︰「世子這衣裳恐怕……」

這酒又甜又黏,光換衣裳可不夠,要是不盡快把浸透到肌膚上的殘酒洗了,不論換多少件新衣裳都會黏乎乎的。

藺承佑笑了︰「滕玉意,真有你的。隨身帶毒-藥暗器也就算了,居然還隨身帶蒲桃酒。」

他瞪她一眼,邁步就朝另一個方向走了。

滕玉意愧疚地目送他離去,僥幸這次沒讓藺承佑起疑心,但再來一次她可就不敢擔保了,心里只盼著紹棠一次就得手,千萬別再出什麼岔子。

過不一會方才那位宮女再次出現,領著滕玉意沿來時的路走了。

到了花圃前,各府的郎君和娘子早已坐滿了茵席。

藺承佑安排得天衣無縫,滕玉意剛走過去,阿芝郡主就從另一側走來,兩人幾乎同時出現,活像約好一起似的。

杜庭蘭生恐藺承佑又假借阿芝郡主的名頭為難滕玉意,原本一直等在原地,後來紹棠過來告訴她說玉表姐另有安排,讓杜庭蘭先回到席上等。杜庭蘭惴惴地入了席,心里卻不曾踏實過,這刻見滕玉意出現,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席上已經非常熱鬧了,有幾個席位卻空著,像是在等什麼人,打听才知道,有幾位外地節度使的女眷因為剛到長安,目前還在趕來御宿川的路上,要等這些人來了,才會正式開筵。

滕玉意一邊與表姐閑聊,一邊朝來路張望。

沒多久紹棠果然來了,不去男席,反而徑直走到滕玉意和杜庭蘭身邊坐下,眾人也不以為意,一來杜紹棠年紀尚小,二來都知道他是二人的弟弟。

杜紹棠的手微微發抖,悄悄將一個竹筒樣的物事遞給滕玉意,慶幸且緊張地說︰「玉表姐的安排萬無一失,端福的身手更是了得,東西順利取來了。」

滕玉意大喜過望︰「好。」

她暗中在袖中模模劍柄叫小涯放心,過不多久就感覺袖中有東西拱起,小涯像是迫不及待抱著竹筒聞了起來,結果才安靜一下,小涯就飛快在她手臂上寫起字來。

「不好!這里頭摻了別人的浴湯,髒了髒了,不能要!」

滕玉意一愣,飛逸閣只有皇室子弟住,藺承佑又是何等身份,他要是想沐浴,必定是下人新燒的浴湯。

但小涯不至于在這個關頭耍脾氣,她低聲問杜紹棠︰「紹棠,你確定這是藺承佑的浴湯麼?」

杜紹棠驚訝地放下酒盞︰「沒錯,我一看見藺承佑進溫泉池就告訴端福了。」

滕玉意一驚,飛逸閣竟有溫泉池?!溫泉池的水互相流通,並無一人一池之說,若在藺承佑之前另有王公大臣沐浴過,對小涯來說自然不算純粹的胎息羽化水了。

杜紹棠不安道︰「那溫泉池雖大,但當時只有藺承佑一個人進去了,難道不成麼?」

從小涯的反應來看,恐怕是不行的,滕玉意思量片刻,寬慰杜紹棠說︰「你辦得很好。今晚各方英杰來了不少,你快去男席吧,記住大丈夫心中要能藏事,待會見了藺承佑莫要心虛。」

杜紹棠沒想到自己一出手就幫上了大忙,早就備受鼓舞,高興地點點頭,起身闊步去了男席。

杜庭蘭拽住滕玉意的衣袖︰「你和紹棠在搞什麼鬼?」

滕玉意附耳告訴杜庭蘭其中緣故,小涯突然在滕玉意手臂上用力劃了幾筆︰來了!

滕玉意抬頭看過去,恰好一行貴族公子來了,藺承佑走在最後頭,身邊簇擁著一大幫膏粱子弟。

藺承佑新換了一件竹青色襴袍,鬢邊還有些濕意,說笑間朝滕玉意的方向遠遠瞧了一眼,很快就扭過頭去了,滕玉意眼皮一跳,藺承佑機敏過人,該不會起了疑心吧。

小涯為了逼滕玉意再想法子,不斷推搡她的胳膊。滕玉意無奈在劍柄上寫道︰我說,能不能換個人?

小涯似被這話惹毛了,非但不肯答話,反而在滕玉意手臂上重重跺了幾腳,然而只踩了兩下,就虛弱地倒下來了。

滕玉意愈加不安,小涯的靈力顯然正飛快消失。

她耐心哄他︰他的不好再取,旁人的我都可以想法子。

等了不知多久,就感覺小涯輕輕劃著寫了個字︰淳。

淳安郡王?

小涯似乎妥協了︰他的浴湯比不上那三個人,但也能湊活用一用了。

滕玉意硬著頭皮用目光找尋,就在不遠處的寶翠亭看到了淳安郡王。

淳安郡王盤腿坐在亭中的茵席上,面前是一端漆光油潤的琴,他一貫不苟言笑,撫琴時臉上也不見笑意,但那種瀟瀟如竹的風度,實在引人矚目。

亭內另有不少文人雅士,或坐或臥,或吟詩或品茗,無不愜意風流。

亭外的游廊里駐足著幾位貴女,狀似迤邐漫步,目光卻時不時朝亭內的淳安郡王掃去。

滕玉意心中直打鼓,酒筵結束後淳安郡王少不了沐浴更衣,大不了用同樣的法子偷一回浴湯,可如果藺承佑真起了疑心,再來一回無異于自投羅網。

不行,不能再讓紹棠和端福冒險了。

而且,萬一淳安郡王也像藺承佑一樣去溫泉池沐浴,他們豈不是又白偷一回?

想來想去,眼下最好的法子,莫過于讓阿爺托辭向淳安郡王討要浴湯。淳安郡王為人謙和,料著比藺承佑好說話許多,何況阿爺本就與淳安郡王交情不錯。

念頭一起,滕玉意忙令碧螺去給阿爺遞話,阿爺早上就跟她說會連夜趕回長安,希望這時候去還能趕得及。

碧螺回來卻說老爺已經走了。

「霍丘說老爺走前留下了大部分護衛,讓他們這幾日照料娘子……老爺用過晚膳就走了,國丈帶著幾位國舅親自送到山莊外。」

滕玉意眉頭蹙了起來,小涯這個小老頭子,也不早說淳安郡王的浴湯也能湊合用。這下怎麼辦,難道要請姨父出面?可是比起阿爺,姨父出馬顯然要麻煩得多,低頭看袖中,小涯已經一動不動躺了許久了,真怕他挺不過今晚。

她焦灼地思量一番,帶著碧螺和春絨起了身。

杜庭蘭訝道︰「要做什麼?」

滕玉意低聲道︰「還是這劍的緣故,小涯快不行了,我得盡快去尋姨母幫個忙。」

杜庭蘭也起身︰「我陪你去。」

滕玉意搖頭︰「姐妹倆一起離席太打眼,阿姐留下來幫我遮掩遮掩,橫豎端福不會離我太遠,我去去就回。」

那邊藺承佑想起方才的事,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雖與身邊人玩樂謔笑,眼楮卻時不時瞄一瞄對面的滕玉意和杜紹棠。

忽然發現滕玉意探究地望著前方,他不動聲色看過去,發現她竟暗暗打量皇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