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次的成功給了滕玉意空前的信心。

她興沖沖回到屋檐邊, 再一次縱下屋梁。

兩腿剛站穩,即刻又朝一旁的廊柱跑去,踏上廊柱之後,她借力騰身一躍, 本以為十拿九穩, 結果失敗了, 這次才飛到一半就落下來了。

好在第一次的成功經驗算是讓她開了竅,後頭雖說連續失敗了幾次, 成功的次數卻也越來越多。

藺承佑看著月光下奔來跑去的身影, 不免有點好笑,滕玉意有時候真有點小孩兒心性,不就是學會了輕功的入門心法,用得著高興成這樣嗎。

然而看著看著,那個早已被他壓下的疑惑又悄然浮上心頭。

滕玉意性格堅毅,這點他早在彩鳳樓的時候就很清楚了,學武的這點苦頭, 絕不可能難倒她。

但她這股學武的勁頭,會不會太執著了。

上回在彩鳳樓那樣拼命, 還可以解釋為怕臉上長熱瘡,現在她體內可沒有克化不了的靈草湯了。

莫非真像她提到那個黑氅人時所說的,擔心小涯所說的 「預言」會成真?未免太過杞人憂天,先不說一個夢如何能當真,即便可能有人對她不利,滕紹那樣疼愛自己的女兒, 怎會讓滕玉意陷入險境。

可看她這架勢,竟像是害怕有朝一日身邊沒人能保護得了她似的。

默然望了一會,他暗想, 不論她到底在怕什麼,今晚他可是來還人情的,她想學,那他就教到她學會為止。

于是格外耐心,糾正她發力時慣有的幾個錯處,同時還教了好些心法,眼看她運用內力越來越嫻熟,時辰又實在不早了,這才道︰「行了,這算是入門了,接下來記得勤加練習,練個十來天就會縱越自如了。」

「好。」滕玉意高興地躍了下來,因為太忘形,衣袖差點被梨樹上的枝椏刮到了,飛快抬開手臂,算是躲開了,卻也因此把收在袖籠里的那包花瓣甩了出來,隨著她身子下沉的慣力,那包花瓣直直飛到了藺承佑的腳邊。

沒等藺承佑看清那是什麼東西,春絨和碧螺就慌忙跑過來把那東西撿起來,她們唯恐那是滕玉意的貼身小物,這種東西萬一落入外男眼里就不好了。

然而今晚月色如晝,那巾帔又是水色的,哪怕只是匆匆一瞥,藺承佑也隱約瞟見了一點花瓣的影子。

噫,滕玉意弄這麼多花瓣做什麼?想起上回見天說過的話,收集這麼多花瓣,莫不是要做什麼鮮花糕吧。

他瞥她一眼,清清嗓子道︰「好了,這個人情算是還了,接下來幾日我都很忙,送東西送信什麼的就不必了,橫豎我也收不到。」

一邊說一邊往院外走去。

滕玉意正在興頭上,怎知藺承佑這就要走了,心知他忙著抓犯人,卻仍下意識開口︰「那個,世子——」

藺承佑忽又停步說︰「對了,這兩日寺里要是有什麼異動,我會提前給絕聖和棄智送信,要是你察覺什麼不對勁,只管問他們就是。」

說話間躍上了垣牆,滕玉意只得停了下來,仰頭望著他消失的方向,半天沒挪步。

除了在琢磨藺承佑所說「異動」指的是什麼,更多的是艷羨,他可是直接躍上去的,沒有借助廊柱,那樣高的垣牆說縱上去就縱上去。

由此可見,她的輕功與藺承佑這樣的高手還有很大差距。

不過她還是很欣喜,畢竟過去這些日子她的輕功一直原地踏步,今晚總算提升了一大步。

轉身時看到梨花樹下的石桌,心里不免生出幾分遺憾來,明明備好了香醪嘉饌,結果都沒來得及請藺承佑喝上幾杯酒。

好在沒多久就是藺承佑的生辰了。

她興致勃勃回到原位,照藺承佑教的法子再次躍上房梁,上上下下縱了好幾趟,越練越高興,把春絨和碧螺都抓到旁邊,讓她們好好欣賞她新學的武功。

也不知練了多少趟,眼看時辰實在不早了,這才由著碧螺給自己擦汗,負手昂頭朝屋子里走,走動時身姿輕盈,儼然覺得自己有了武林高手的氣度。

「端福,你讓長庚明早回府一趟,傳我的話給程伯,說我還要添些東西。」她高興地說。

***

藺承佑並沒有直接離開大隱寺,而是先去禪室找緣覺方丈。

方丈和座下的幾位大弟子因要商榷應對耐重之策,也都未歇憩。

緣覺看到藺承佑來了,對席上的眾位弟子說︰「你們先下去吧。」

等和尚們斂衽告退,這才招了招手︰「佑兒,坐。」

藺承佑叉手作揖,坐到緣覺方丈對面︰「晚輩听明心法師說了,已經想好如何對付耐重了,可惜晚輩對佛理所知甚淺,先前听明心法師說的時候,有好些不明白之處。」

「先前你說有話要單獨同老衲說,說的是這個?」

說著便親自給藺承佑斟了一杯蓮心茶,不疾不徐地解釋道︰「想來你已經知道了,此物原本是修羅道的一位護法天王。」

藺承佑頷首。

「此物入佛門之後潛心修煉,一心要繼承轉輪王的衣缽,卻因觸犯嗔妒二罪,被褫奪了袈裟和經缽,本該閉門受戒,又怒而屠殺同門師兄弟,心中惡念滔滔,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墮入惡鬼道,大肆驅役陰間眾鬼。要降此魔,尋常的佛門陣法是不管用的,你們道家的明錄秘術也只能損及其皮毛,要找到誅滅此魔的法子,還得從梵經典故中入手。」

藺承佑凝神靜听。

「這兩日藏經閣且抄且譯,在浩如煙海的梵經中找到了幾個關于耐重的片段,此物一旦恢復法力,便可以隨意攫取眾鬼的陰力,且戰且補,幾乎沒有力竭之說,倘若與它硬耗,僧道再多也耗不起。老衲與幾位弟子商量一番,決定布陣請動幾位光明正道中的護法天神來降服此物。」

「護法天神?」藺承佑漸漸了然于胸,難怪明心法師令人打造四絁幢,想來是為此做準備。

緣覺道︰「就是多羅 、毗琉璃、毗留博叉、毗沙門,四位護法天神。傳說中,須彌山腰有一座犍陀羅山,山有四峰。四位護法天王各據一峰守護四方平安(注1)。耐重法力再高,墮入魔道前也只是修羅道一僧,它心懷惡念,一身法力卻出自我佛門,欲降此魔,最好的法子莫過于請出真正的護法天神了。」

說到此處,緣覺又道︰「這是老衲所能想到的損傷最小的降魔之法,可惜兩晚都快過去了,一直沒能找到耐重的下落。今晚即便你不來,老衲也正要讓人去尋你,你可令人到同州找過了?此物來去如電,會不會又遁回到同州去了。」

藺承佑忽道︰「晚輩倒是覺得此物還在城中。」

緣覺目露惑色。

藺承佑補充︰「只是有人存心不讓我們找到它罷了。」

緣覺的表情起了微妙的變化︰「正色。」

藺承佑正色道︰「方丈,晚輩今晚過來,除了猜測耐重此時的下落,還想向您打听一個人的來歷。長安城僧道如雲,但真正稱得上香火鼎盛的寺廟和道觀卻不算多,方丈任大隱寺住持多年,想來與這些寺廟道觀的住持都打過交道,晚輩想問問,那個人是何時——

這番談話,一直持續到半夜才結束。

緣覺方丈的話,證實了藺承佑心中的猜測,藺承佑陷入了沉思,即便已經弄明白那人是如何犯案的,卻也無法確定此人幕後是不是另有主家,因為單憑此人的能耐,足以布下這場陰謀了,模不透對方的底細,自然沒法預料對方接下來會采取什麼行動,當晚商量到最後,只暫時定下了幾個權宜之計。

***

翌日,大理寺卿張庭瑞在御前稟告了這樁錯綜復雜的殺人取胎案。

隨著凶手舒文亮的自盡,案情已經水落石出。

文清散人與皓月散人一心想報復聖人,只恨如今四方豐稔,百姓殷富,妄圖憑二人之能攪亂朝綱,無疑是蚍蜉撼樹。籌謀多年,只好打起了利用大邪物掀天揭地的主意。

到了謀取月朔童君時,原本一切都很順利,怎知在殺害第三位受害孕婦時,事發現場闖入了一位目擊證人。

此人不但當場聞出了罕見的迷香‘天水釋邏’,還發現真凶的衣裳與現場被抓獲的潑皮有異,正因為這份證詞,大理寺才知道真凶另有其人,並根據現場留下的線索迅速查出了罪魁禍首。

如今整樁陰謀業已敗露,文清散人自知走投無路,只好帶妻女服毒自盡。

通過張庭瑞的這番陳述,人們才知道這案子背後還有一位目擊證人。

很顯然,大理寺將這位證人保護得極好,因為除了負責查案的官員,連大理寺內部的其他官員也不清楚這位證人的真實身份。

據張庭瑞說,這位證人之所以會闖入現場,是因為同州第一樁慘案發生時,此人恰好也在客棧內,踫巧此人那晚也在現場听到了嬰兒啼哭聲,故而當日在香料鋪听到嬰啼聲時,證人才會迅速引起警惕,並決意到靜室中察看。

大理寺連這樣的細節都透露出來了,顯然案子已經完全沒有疑義了。

現如今只有同州一案還剩下一些疑點,可惜時日已久,許多證據已經湮沒了,好在大理寺的官員在文清散人身上找到了月朔鏡,這枚月朔鏡是當年乾坤散人凝結馭魂術之大成傾力打造的,鏡身里吞噬了無數殘魂,歷來極為邪門。

早在十五年前,清虛子道長就對于如何破解馭魂術頗有心得,此鏡既然重新現世,最好的法子莫過于將鏡中殘魂一一釋放出來,只要月兌離了這面鏡子的桎梏,這些本已化為厲鬼的受害者殘魂自會找回生前的記憶。

所以大理寺的某位年輕官員準備即日就帶著這枚月朔鏡去一趟同州,先將同州那對夫婦在外游蕩的殘魂召喚過來,再利用法事將鏡中的殘魄釋放出來,兩下里一合攏,鬼魂自會恢復記憶,只需當場問清案情中的一些疑點,再設法助這些受害者的魂魄自尋歸處,這案子就算塵埃落定了。

張庭瑞雖未言明,朝臣們也知道那位年輕官員就是成王世子。

聖人更是滿臉容光,為了褒獎次案中出了大力的官員,當即下旨,要在含元殿親自筵饗大理寺官員和安化門守城將士,至于連日來為了守護城中孕婦日夜巡邏的各坊里正、武侯、不良人們,也都各有獎賞。

這道聖旨一頒布,籠罩在長安城上方的陰雲一掃而空,城中百姓恨不得額手稱慶,那些家中有懷孕婦人的老百姓,因為不用再日夜懸心,更是喜極而泣。

當晚,大理寺一眾官員入宮赴宴,聖人此番言明要宴請所有官吏,故而衙門里只留下了少許看管要犯的獄卒。

沒等含元殿的酒宴結束,大理寺就傳出噩耗。

那位叫莊穆的犯人興許是擔心接下來大理寺會全力審問他,趁牢中只有幾名老卒,竟打傷獄卒越獄了。

大理寺連夜搜捕,一直到天亮都未能找尋到莊穆的下落。

***

翌日傍晚,藺承佑和嚴司直從大理寺出來。

門口除了絕聖和棄智,還有東明觀的見天和見仙兩位道長,四人本在說話,看到藺承佑出來忙迎上去。

他們都看出藺承佑心情不大好,因為臉上慣有的笑容都不見了,不過一想就知道了,好不容易破了大案,又讓莊穆這樣的要犯從手底下逃跑了。

藺承佑從懷中取出那枚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月朔鏡,鄭重交給兩位道長︰「同州案的一些細節需盡快弄明白,不然沒法結案。本來想帶著這枚月朔鏡親自去一趟同州的,現在我得奉命抓捕逃犯,我兩位小師弟年紀太小難堪重任,只好勞煩兩位道長跑一趟了。這位是我的上司嚴司直,估計你們彼此也都熟了,一路互相照應吧。」

嚴司直忙跟見天等人見禮。

藺承佑又指了指身後的兩名衙役道︰「這兩位是我們大理寺身手最好的衙役,有他們護送你們,我也放心些。」

見天和見仙忙道︰「好說,好說。世子,莊穆幕後的主家當年能弄到月朔鏡,可見非同小可,你專心抓此賊吧,這等小事就安心交給我們,別忘了我們東明觀可是長安開觀最久的道觀,論道法可從來不在你們青雲觀之下。」

絕聖和棄智也說︰「師兄,你就放心吧。」

藺承佑抬頭看看天色,今日是陰日,要趕路最好早些動身,盡管還是不夠放心,也只好放一行人上路了。畢竟是出「公差」,見天和見仙沒敢堅持騎自己的小毛驢,而是乖乖上了大理寺給他們備的馬。

啟程時天色已晚,見天和見仙是話簍子,絕聖和棄智也愛嘮叨,一行人邊走邊聊,路上倒也不覺得寂寞。

不知不覺到了明義門附近,前方就是興慶宮的禁軍衛,再繼續往前走一段路,就要出春明門了,這時候天色徹底黑了下來,四周也越來越寂靜。

自從發生取胎案,城中百姓最近晚上都不大敢出門,近日那凶徒雖然落網了,耐重卻還未抓住,因此街上除了一些巡邏的武侯,幾乎看不到一個人影。

走著走著,見天似乎覺得不大對勁,一邊警惕地環顧左右,一邊凝神靜听,忽然勒住韁繩,喝道︰「不好,有埋伏——」

說時遲那時快,斜刺里突然縱來幾道身影,刀光亮如雪浪,直接刺向最前頭的見天和見仙。

「哪來的賊子!」

兩名衙役也罵道︰「好大膽子,連大理寺的人也敢打主意!」

見天和見仙揮劍相迎,絕聖和棄智也嚇得在馬上應戰,然而不知是對方身手太出眾,還是見天等人身手太菜,才交手了兩個回合,見天就被擊下馬來。

見天沒忘記將嚴司直從馬上拽下,狼狽地護著嚴司直往後逃,口中揚聲道︰「快給附近的武侯送信,絕聖棄智,你們也別硬撐了,當心被賊子打傷!」

絕聖哭道︰「道長,你不是說你比師兄身手還好嗎?」

見天躥得更快了︰「老道連這幫人的來歷都沒弄明白,為何要拼命?」

見天這一跑,那幫賊子竟舍下絕聖等人,徑直朝他追了上來,見天心中訝異,卻也只顧著逃命,忽听嚴司直大驚道︰「道長,你身上在淌血。」

見天愕然低頭瞧,果見前胸淌出污血來。

見天大驚失色,慌忙在前襟一模,模出那面月朔鏡,才發現那血是從鏡中淌出來的。

他忙一拍腦門︰「差點忘了身上帶著這東西——」

話音未落,他手中一空,賊子中一看到鏡子就騰空而起,探臂近前,一把將那鏡子奪走了。

見天等人一怔,卻也顧不上奪鏡,邊跑邊喊︰「有賊人搶劫朝廷欽差,快來人吶!」

賊子似乎意不在傷人,搶到月朔鏡後便舍下眾人,轉身沿著來路逃遁,一轉眼就消失在巷尾。

為首的賊子顯然對周圍環境很熟悉,將鏡子納入懷中,接連拐了幾個彎,很快就逃到了一處窄巷,窄巷旁就是一座空置的宅子,只要□□進去就能換上這身衣裳了,可沒等他攀上垣牆,眼前忽然一亮。

男子面色一沉,心中暗道糟糕,巷尾那黑魆魆的角落里,居然早有人候著了。

領頭的是位少年郎,火把抬高,火光下映出一張熟悉的臉龐,男子脊背上登時涌上一股涼意,這少年顧盼煒如,面如美玉,正是藺承佑。

藺承佑舉著火把走近,盡管心里早有準備,可真他看清那人面目,目光里仍閃現出復雜的情緒。

「真是你。」

宋儉臉上的異色慢慢斂去,自嘲道︰ 「難為你了,布下這樣大的局,就為了等我露出破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