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一章 用利益說服別人

緊接著二人又聊到了與太子的合作。

潘松夸耀道︰「王爺英明。您主動去找太子,並且表示支持和配合,令太子非常高興。太子殿下竟然主動邀請王爺入股。如果咱們真入股大明江南集團的話,不僅能夠彌補湖廣改革的損失,而且還能大賺一筆。咱們楚王府可以說是搶得了先機。興王過後知道了,還不得氣吐血呀。」

楚王朱均也是頗為得意,自己的主動出擊,原本只是想博得太子的好感。確保楚王府完好無損。

在朱均的計劃當中,等過一陣子太子的大明江南集團到湖廣發展,再向太子提出合作事宜。搭上大明江南集團這艘大船。

沒有想到太子初次見面,就主動提出入股合作事宜。

楚王朱均分析道︰「別看太子僅是一個小孩子。可是他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考慮周全、思維縝密的大人一般。他竟然會在頃刻間想到通過入股合作,將楚王府綁在他那一方。舍得下本錢呀。這要是登基繼承皇位,那可了不得呀。」

潘松建議道︰「王爺。用不用趁熱打鐵,給太子殿下再送份厚禮。」

「什麼厚禮?」

「關于興王的那件事。」

楚王朱均擺了擺手,說道︰「此事不能提。現在咱們還不知道太子對于自己的這位王叔究竟是什麼態度?貿然提出的話,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潘松說道︰「王爺。興王那件事只要告訴太子。太子定然是勃然大怒。就是當今皇上听後,那也不會饒了興王的。」

朱均淡淡一笑,說道︰「你不要忘了。興王可是當今聖上的親兄弟。當今聖上那是出了名的仁慈。對待旁人都是如此。那對待親兄弟絕對不會差的。我可以告訴你,就算是咱們告訴了當今聖上,興王也會是沒事的。」

「不可能吧」

「有什麼不可能的。咱們手中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只是一些間接的證據。就算是有直接證據,也不能把興王怎麼樣的。所以這件事,還是算了吧。起碼現在不是時候。」

潘松還是有些不死心,說道︰「王爺。咱們告訴太子。憑太子的聰明,定然會有所作為的。到時候咱們就坐山觀虎斗。卑職覺得,太子絕對能夠斗敗興王的。」

楚王朱均擺了擺手,說道︰「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要想利用太子對付興王,還是有些困難的。興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既然敢這麼干,早已經想好了退路。咱們在他手里可是沒少吃虧呀。有幾次都是穩贏,不還是讓他扭轉了局勢嘛。所以此次,咱們一定要沉得住氣,一定要一擊而中。太子能夠前來湖廣,對咱們絕對是好事。」

潘松見楚王這麼說,也只能是作罷。他說道︰「太子來湖廣,的確是對咱們是好事。可是換個角度,對興王不也是好事嘛。畢竟這是在興王的地盤。如果興王主動邀請太子去安陸的話,那可就壞菜了。」

楚王說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太子也不傻。興王如果這麼做的話,就有些太明顯了。所以我覺得興王不會蠢到主動邀請太子去安陸的。」

潘松听了,沒有說什麼。

楚王朱均有些乏了,打了一個哈欠,最後說道︰「太子說大明江南集團的許進過兩天會來湖廣。到時候咱們與大明江南集團的入股合作事宜,就由你代表咱們王府與許進談判。你只需要記住一點。按許進的意思來。他們怎麼定,咱們怎麼執行。」

潘松領命而去。

潘松走後,楚王朱均拍了拍手。

一個蒙面人猶如幽靈般出現在了書房里。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進來的。也許他一直就在書房里。

楚王朱均吩咐道︰「這段時間要全力做好太子殿下的安保。有膽敢打太子殿下主意的,格殺勿論。」

那人請示道︰「如果是興王那邊的人呢?」

「一樣的。殺無赦。」

那人拱手領命後,又是神奇般地消失了。

就好像從未來過。

楚王朱均喃喃道︰「看在你主動與本王合作的份上,本王就只能幫你到這里了。是死是活,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如果讓朱厚照看到楚王朱均在王府的這番操作,定然會目瞪口呆。

楚王朱均主動來訪,並提出全力配合,對太子朱厚照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有了楚王的積極配合,湖廣武昌府的改革應該能夠順利進行。

其他幾位藩王也將會陸續接到朱厚照的親筆信。

而楚王朱均主動找到太子,並且積極進行配合的消息也會傳到各位藩王那里。

朱厚照認為,最佳的結果就是這些藩王能夠效仿楚王,也選擇配合。

朱厚照之所以當場決定讓楚王入股大明江南集團的產業。無非是想讓其他藩王知道,選擇合作,不僅不會造成利益受損,還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用利益來說服別人,無疑是最佳選擇。

當然了,也不排除這些藩王當中會有冥頑不化,拒絕合作的。

如果真遇到這樣的藩王,那就只能是來硬的了。

趁著等候其他幾位藩王的回信。朱厚照開始著手在武昌府,以及沒有藩王的岳州府和德安府進行改革。

武昌府有楚王朱均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朱瓚、湯全等人全力以赴,問題不大。

倒是岳州府和德安府的推行工作,有些難度。

好在朱厚照此次前來湖廣平叛,率領了四個衛所。

有了軍隊的參與,自然會為改革帶來保障。

為此,朱厚照將虎賁左衛派往岳州府,配合王承裕進行改革。

府軍左衛則被調往德安府,配合李昆進行改革。

朱厚照把林泮留在了武昌府,全權處理武昌府的改革。

許進接到朱厚照的命令,就順著長江逆流而上來到了武昌。

與他同行的是一支船隊,帶來了大量的糧食、衣物、食鹽等生活必需品。

這也是為了解決湖廣的糧食危機。

朝廷的賑災款和賑災糧下撥下來,固然有官員層層盤剝,導致流民鬧事。

但是仔細想想。即便是沒有官員盤剝。足額劃撥到百姓手中。那也是遠遠不夠的。只能保證一段時間的口糧而已。

那麼多的受災百姓,一日的口糧那就是很大的數字呀。

災後重建,絕不是動動嘴,象征性地發點賑災糧就能完成的。

那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