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仙下凡

聊了幾句其他幾位藩王,朱厚照言歸正傳,他說道︰「王叔。您主動找本宮,不是僅僅當面表示支持本宮吧。」

興王朱祐杬笑著回道︰「當然不是。本王找太子過來,是有一事相求。」

「王叔盡管說,只要是本王能夠做到的,絕對沒有問題。」朱厚照說道。

朱祐杬說道︰「殿下。本王給您提個小建議。在對方尚沒有提出要求,您最好不要立即表態。否則對方提出的事情,你能做到,但是會令你損失很大,那怎麼辦。比如本王現在說,希望你能把皇位讓給我。這件事殿下能不能做到呢?能做到。那殿下能讓出來嗎?當然不能讓出來。這豈不是容易讓別有用心之人進行惡意攻擊,說殿下言而無信?」

朱厚照深以為然,對朱祐杬說道︰「王叔說得有道理。本宮記下了。」

興王朱祐杬繼續說道︰「本王听聞殿下與楚王府、淮王府都有商業合作。所以也希望能與太子殿下進行商業合作。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朱厚照前來時,就對興王找自己究竟是所為何事,進行了一番思考。對于商業合作一事,自然也在思考範圍之內。

當興王朱祐杬談起合作一事,朱厚照自然是成竹于胸,當場表態道︰「王叔放心。楚王府那邊我讓他們入股大明江南集團在湖廣的產業,兩成股份。咱們興王府可以入股三成,怎麼樣?」

興王朱祐杬听了,絲毫沒有露出興奮的神態,說道︰「本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這三成的股份有些太多了。本王不想要那麼多。殿下在南京建了一個貿易市場。就連我們湖廣這邊也有很多商隊參與其中。本王就想獲得湖廣與南直隸和浙江的貨物運輸權。凡是湖廣運往南直隸和浙江的貨物,必須由我的商隊、馬隊、船隊來運輸。其他人不得做這件事。怎麼樣?殿下。」

貨物運輸權。這是要壟斷湖廣與南直隸、浙江的貨物運輸業呀。朱厚照說道︰「王叔。把這個給您,我沒有意見。只是這麼做,那些現有做這門生意的那幫人怎麼辦呀。總不能讓人家失業吧。」

興王朱祐杬定然是早已謀劃好了,他說道︰「殿下。這個好辦。這些人可以選擇加入到我的麾下。他們的待遇只增不減。隨著貿易越來越多,賺得也會越來越多。我們統一管理,統一調配,也會提高效率,也會讓大明江南集團的發展更為迅速。當然了,有些商隊定然不願意加入我們。對于這些人,可以讓他們從其他地區往湖廣運輸。或者改行,從江西、河南、福建等地進行運輸。本王覺不強求。」

朱厚照對于興王的這個舉措非常疑惑,他根本就看不出來興王朱祐杬這麼做究竟是圖什麼。

要知道大明江南集團在湖廣所有生意的三成股份所能獲得的利潤,要遠高于興王所提出的壟斷運輸的利潤。

興王朱祐杬自然也明白朱厚照的疑惑,解釋道︰「殿下定然認為本王這麼做,沒有入股獲得的多。但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錢財對本王來說,就是身外之物而已。本王打小就十分佩服鄭和鄭公公。向往著像他一樣能夠下西洋。可惜身在皇家,作為藩王只能是待在封地。眼下大明一直處于禁海狀態。本王也只能是以內河航船來實現理想了。」

听了興王朱祐杬的解釋,朱厚照問道︰「王叔。听您話里的意思,還是贊同出海做貿易了?」

「那是當然。在本王看來。大明內部各地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與大明與國外進行貿易往來,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互通有無。而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在國內,一個是國與國之間。本王自然是支持出海的。可是朝廷的情況,本王也是清楚,絕大多數人是持反對意見的。因此,開海根本就實施不了。朝廷那關就過不去。」

這個話題,引起了朱厚照足夠的興趣,他問道︰「王叔。那您就沒有能夠促成開海的好辦法嘛。」

興王朱祐杬搖了搖頭,說道︰「就連殿下如此聰明的人都想不出好的辦法。本王能有什麼好辦法。不過,本王覺得,日後大明也許會開海的。」

朱厚照對興王能有如此見地,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總不能告訴興王。歷史上的朱厚照登上皇位駕崩後,皇位落到了您的兒子朱厚熜身上。

在他走過了漫長的在位期,將皇位傳給了隆慶皇帝。這才有了「隆慶開關。」而這距離弘治十五年達六十五年之久。

所謂的「隆慶開關」,也就是開放福建漳州府的月港。並且對于海外貿易有著十分嚴苛的規定。

即便是如此,從海外流入大明數量十分驚人的白銀。為大明王朝積累了巨額財富。

如果沿海全部開放的話,那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朱厚照現在都不敢想象。

他接過興王朱祐杬的話,說道︰「王叔看得真是遠呀。本宮也覺得會有那麼一天的。」

興王朱祐杬看著面前的太子,意味深長地說道︰「殿下眼光要比本王高很多。本王听說過殿下很多事情。有時候本王甚至懷疑你是神仙下凡。在殿下這個年齡就有如此見地,在本王看來,非人力所能做到的。殿下莫非真是神仙下凡。」

在那個年代,凡是解釋不通的,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神仙。

不過興王朱祐杬能夠看到這一點,也是非常厲害的。

很多人都會把朱厚照的所作所為歸功于他身邊的王鏊、王守仁等人身上。

興王朱祐杬卻能看穿這一點,直接點出這些都是朱厚照想出來的。

想必,興王朱祐杬也沒少研究太子朱厚照。

朱厚照自然不會告訴興王朱祐杬,自己是一名現代人,無意中穿越到了現在的太子朱厚照身上。自己的這些想法都是現代人慣用的一些做法。

他微笑著說道︰「王叔真會開玩笑。本宮自打當上太子後,可以翻閱朝廷官員的各種奏折。身邊的這些師傅也會探討一些國家大事。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本宮就對一些事情有了認知,受到啟發,也就形成了一些想法。僅此而已。」

朱厚照的回答,可以說是中規中矩,而且也算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