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九章 掩耳盜鈴

對于章廣的安排,眾人意見不統一。

有人覺得此人既然能夠反叛興王,那也會反叛太子殿下的,因此此人不能重用。

有人認為,可以將其安排在太子身邊為其出謀劃策,太子身邊的謀士還是太少,一些人都是朝廷中人,終究是要在官府做事的。

還有人覺得,可以將章廣安置在大明江南集團,從事商業活動是沒有問題的。

太子朱厚照決定,還是將章廣留在身邊吧。畢竟現在自己需要人手,東宮的這些人還是有些少。開展一些大型行動,人員就捉襟見肘。

其實,太子朱厚照的想法是建立一個人才培養、觀察制度。可是鑒于目前自己的身份,他最後還是放棄了。

這要是傳到弘治皇帝那里,父皇會怎麼想。朝廷那幫人會怎麼想。

再有一幫小人煽風點火,那就麻煩了。

所以,太子朱厚照就沒有建立這套制度。不過他還是讓唐伯虎注重在大明江南集團那里挑選人才,予以重用。

將章廣留在身邊一事,就這麼定了。

章廣也進入角色非常快,在整頓安陸州的整個過程中,為太子朱厚照獻言獻策。

太子朱厚照對于他的表現那是非常滿意的。

錦衣衛押解興王朱祐杬終于從安陸城出發了。

太子朱厚照率領眾人親自將押解隊伍送出了城。

臨分別,太子朱厚照特意向興王朱祐杬表示,自己為其求情的奏折已經在路上了。在他們到達京師前,就會送到弘治皇帝面前。以父皇的性格,絕對會對興王寬大處理的。

興王朱祐杬現在也是全都放下了。他笑著說道︰「那本王就多謝殿下了。成王敗寇,本王既然敗了,自然是要認的。即便是皇兄殺了本王。本王也是認的。」

興王朱祐杬雖然敗了,可是他敢作敢當,既沒有矢口否認,更沒有求饒。依舊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態度。

放眼整個大明,能夠做到興王這樣的藩王,恐怕沒有幾個。

太子朱厚照親自為興王朱祐杬倒了一杯酒,並說道︰「王叔。這一路上,您要多注意身體。我已經交代他們,不要為難您。」

興王朱祐杬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殿下。本王幾次派人刺殺你。你為什麼還要對我這麼好呢?」興王對此始終是非常疑惑。

太子朱厚照解釋道︰「王叔畢竟是本宮的王叔,雖然安排人刺殺本宮,可是本宮不是好好的嘛。本宮毫發未損,就相當于此事沒有發生。所以本宮並不記恨王叔。本宮只是希望王叔經此一役,能夠改過自新。」

興王朱祐杬向太子作了一個揖,恭敬地說道︰「受教了。本王不如你呀。」

說完,就想太子朱厚照告辭,上了馬車。

錦衣衛押解著興王朱祐杬就上路了。

興王朱祐杬他們是上午上路的。太子朱厚照率領眾人下午就離開了安陸城,向荊州府進發。

之所以走的這麼急,是因為再不去的話,遼王府就會毀掉更多的證據,再想查清他們的事情,就困難了。

太子朱厚照安排的人員在秘密調查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被遼王府知道了。

遼王朱寵當即安排人開始毀滅證據,妄圖對抗太子朱厚照的調查。

太子朱厚照得到消息後,只能是抓緊趕往荊州府,早日徹查清楚遼王府的各項罪行。

整頓荊州府,絕大多數事情都是與遼王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作為封地在荊州府的遼王,對荊州府的影響力那是相當巨大的。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荊州府第一大勢力就是遼王府。

就連官府都要讓其三分,更別說其他勢力了。

藩王的身份,令遼王在荊州府可以說是說一不二。一些違法之事,官府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百姓對其剝削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他們知道,就算是告到官府,官府也是拿遼王府沒有辦法。更可悲的是,極有可能被遼王府倒打一耙。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如此以來,誰還敢告遼王府呀。

遼王府的那些惡僕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太子朱厚照上次前來湖廣進行改革,令百姓看到了希望。

一些人就向太子朱厚照反映了遼王府的一些違法之事。太子朱厚照自然是秉公執法,予以處理。

這讓百姓興奮不已。

可是好景不長,太子朱厚照整頓完湖廣後,就走了。

遼王府依舊矗立在那里。

太子朱厚照走後,遼王府陸續知道了這些人舉報之事。就開始對他們瘋狂地打擊報復。

遼王府的報復行動令百姓苦不堪言。有些人後悔自己一時沖動舉報遼王府。

荊州府又恢復到了往日的狀態。官府依舊是對遼王府采取寬容態度。

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子在湖廣的改革,令遼王府損失巨大。

對其在荊州府的地位,絲毫沒有撼動。

太子朱厚照親自登門告誡遼王朱寵,絲毫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相反,遼王朱寵對此根本就不當回事。自己家的地,自己想收多少佃租,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又沒有貪污朝廷的田賦。

興王出事的消息傳到荊州府,依舊沒有引起遼王朱寵的注意。

在他看來,興王朱祐杬那就是在作死。妄圖殺害太子,篡取皇位。這是多大的罪行呀。

太子朱厚照收拾興王,那是天經地義的。

此時,有人就提醒遼王朱寵,太子既然親自等人警告,那就應該听從太子的意見,按原來的佃租進行收取。這也算是向太子示好。得罪太子那可就麻煩了。

遼王朱寵根本就听不進去這樣的勸解。

他始終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

直到手下人發現太子安排人在荊州府對遼王府進行秘密調查,他才有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既然太子安排人進行調查,己方只需要毀尸滅跡就可以了。讓你無法查出問題,不就結了嘛。

不得不說,遼王還是想的過于簡單了。如果毀尸滅跡就能解決問題,那各種案件豈不是無法查清。錦衣衛也好,官府也罷,還怎麼查案,怎麼破案。

遼王朱寵的做法,簡直就是掩耳盜鈴。

自己認為查不出來,那別人就真的查不出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