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一十二章 平叛成功,守住漢人獨尊的局面(二合一)

沒辦法,朱由校這個皇帝的影響力在如今還是很強大的,他的一道旨令,除非直接造反,明面上,沒人敢對他的旨令打折扣的。

朱慈灺能讓很多藩國勢力變成他的附庸,本質上也只是因為他是朱由校的兒子而已,是借的朱由校的勢。

如果他不是朱由校的兒子,就什麼也不是。

朱慈灺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

他現在只是對這些錦衣衛感到萬分的討厭。

因為他能夠猜到這件事竟然還是敗露了,就說明是錦衣衛有眼線在自己軍中,而因此讓皇帝知道了這事。

「這些天殺的錦衣衛,就不怕本殿下將來真坐上了那個位置,把他們都千刀萬剮嗎,竟敢不把本殿下放在眼里,只知道做那老東西的眼楮。」

只有在與自己的心月復待在一起時,朱慈灺才敢如此低聲抱怨道。

其心月復冷雨則道︰「殿下現在先不要為此事煩心了!有最新的密報,暗地里表示效忠您的那幾個藩國起兵造反了,其中就有高唐王國,他們打得旗號是為自由而戰,軍隊名為自治軍,目的是為求獨立自治。」

「什麼?!」

朱慈灺听後當場站起身來,驚愕地喊了一聲後,就問道︰「怎麼會這樣?」

冷雨回道︰「因為除掉李定國的事失敗了!」

朱慈灺听後怔了片刻,突然一腳踹向了冷雨︰「廢物!」

接著,朱慈灺又道︰「不是讓你們務必做的干淨點嗎?怎麼就失敗,怎麼就失敗了!」

陳威忍著月復部劇痛,解釋道︰「殿下息怒!這只能怪那李定國太狡猾,他竟然抱著同歸于盡的態度出現,他簡直就是個不要命的瘋子!」

朱慈灺則郁悶地坐回到了椅子上,道︰「如今只能看看到時候那老東西會不會相信,你們效忠我之前暗中準備好的話術了。」

陳威回道︰「殿下放心,他們都是知道利害的人,不會把您拖下水的。」

……

「好一個為自由而戰,自由這二字算是生生的被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給玷污了!」

朱由校在知道這一事後,就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又道︰「朕就不相信全天下的漢人就真的會被他們這些人忽悠,因為想做人上人,而可以舍棄民族千秋萬代的利益!著樞密院立即廷議出對策,如何迅速平定這次叛亂。」

「是!」

此時的叛軍正大規模進攻維也納。

李定國正親自扼守著維也納城,且積極地號召著城內漢人道︰「現在,外面那些打著自治旗號的,是要徹底推翻我唯我漢人獨貴的現狀,而要實現一個天下漢人都和其他人一樣,皆為其奴隸的社會!你說,我們能答應嗎?!」

「不答應!」

「不答應!」

「不答應!」

……

如今的漢人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基本上都也明白一些道理,也知道現在這些叛軍目的是擺月兌中央朝廷的管束,而加大對本藩國內的漢人的剝削力度。

因為漢人的剝削價值最大。

畢竟普通白夷現在都是些沒有什麼產業的人。

所以,維也納城的漢人都很支持軍隊,也都在李定國號召後,積極地呼應起來。

「不答應就好!讓我們一起,擊退他們!為朝廷守住維也納!」

李定國因此大聲說道。

「守住維也納!」

「守住維也納!」

「守住維也納!」

遷居于維也納的漢人們都熱烈的呼喊著。

對于城中的白夷們而言,這些藩國的叛亂並不值得他們關心。

因為大多數白夷都屬于底層,無論是中央朝廷直接統治他們,還是藩國自治,他們都是被剝削者。

甚至他們當中不少年長者還擔心叛軍來了後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糟糕,因為他們發現以前欺負他們的許多白夷貴族也在叛軍隊伍里,所以,他們擔心這些叛軍如果成功了的話,這些白夷匪軍會繼續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

正因為此,民心基本上是在大明中央朝廷這邊。

甚至大多數藩國也沒有選擇支持這些叛軍,畢竟這些藩國的藩主也是漢人,只要不是太貪權,都不會願意打破漢人獨尊的現狀,而願意維護民族利益。

所以許多藩國的護衛軍也在李定國的指揮下積極地參與著平叛。

「維也納城一直攻不破,攻打我們的藩軍也越來越多,我們在薩克森的城堡已經被攻克不少!軍事上可以說,進展很不順利;另外,國內不少名流賢達也開始譴責我們,連梨洲先生(黃宗羲)都認為我們是在倒行逆施,打著自治的旗號,為自己的特權努力。」

徐至覺這里對範文達和朱由機等叛亂只有參與者匯報了相關情況。

眾人听後,範文達就先咬牙說道︰「那又如何,自由這東西,不是他梨洲先生說不要就可以不要的,即便我們將來敗了,我們的行為在將來也會被紀念的!民族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個不該有的概念!大一統所形成的集權模式本來就是一個人的暴政!」

「說白了,還是刁民太多!那暴君讓許多漢人學了知識,進而就成了刁民。一個個打著維護民族和社稷利益的旗號,而要求肉食者做他們的僕人,他們把這視為天經地義,甚至不惜一切的代價來維護這個!」

王繼文跟著回道。

「有道理!關鍵還是那暴君,自己先背叛了我們肉食者,使得天下刁民變多。」

範光文繼續說道。

朱由機則因此道︰「好了,說這些也無意義,都散了吧。」

這些人因此都離開,而因此,叛軍這邊最終什麼都沒有商議出什麼來。

不過,朝廷這邊則早已開始從各處調兵。

而且為了盡快平叛,且調動更多的漢人勢力,維持天下以漢為尊的局面,下旨設立了宗人府全球安全理事院,並表明將選幾個對華夏漢家基業貢獻最大的藩國擔任大明中央朝廷宗人府的常任理事國,而這些常任理事國將獲得同朝廷一起決議天下全球事務的機會,且具有一票否決權,會得到朝廷的極大尊重。

因此,天下藩國們十分積極地參與平叛。

他們都知道這將意味著他們會成為除大明中央帝國外,整個天下財富分配金字塔的第二層代表。

除了大明中央帝國,他們會凌駕于其他藩國之上。

朱由校這樣做也是為了維系大明中央帝國的地位,畢竟這些僅次于大明中央帝國的強藩為了維系自己的地位,會擁護大明中央帝國的領導地位,以此來保證他們凌駕于其他藩國之上的合法性。

而因為各藩國積極參與平叛,叛軍沒多久就因為勢單力薄而迅速的土崩瓦解,悉數被殲滅。

範光文和朱由機、王繼文、吳三桂與王進朝、徐至覺等叛亂的主要策劃者,則開始準備化裝潛逃,但因為他們內部有朝廷的眼線在,所以後面,這些人還是稀里糊涂地被抓了起來。

「能不能站出來!你們誰是朝廷的人?」

範光文因此在被關押的臨時大牢里,對同被抓來的徐至覺等人大聲喊了起來。

他都快郁悶死了,叛軍的行動總是被朝廷的人提前掌握,連他們這些提前準備好的潛逃路線也被朝廷提前知道,他要再不懷疑自己叛軍核心圈里沒朝廷的人,那就只能說是傻到極致。

「沒錯!現在也該現身了吧,也好讓本王死個明白。」

朱由機也都跟著說了一句。

徐至覺倒也沒有打算承認,而是也大聲喊道︰「我就不明白!你為什麼這樣做,他朱由校有什麼值得你這麼效忠的,你難道不想實現食利者共治天下嗎?你說,你為什麼不想!」

吳三桂看著徐至覺,苦笑起來︰「徐先生,你現在喊這些也沒用,他興明社出來的人里,的確有一批這樣的怪人!他們被叫做理想主義者,也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很多事因此破敗,攻打維也納的那天,我親眼看見不少來自興明社的訓導員大喊著華夏萬歲的口號背著炸藥包跳進我們攻城的大軍里同歸于盡,而導致我們的攻城眼看就要成功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這些人可怕啊!」

「李定國就是這樣的人。」

範光文苦笑著說道。

……

在平叛期間,朱由校也再一次地開啟了自己的巡視天下行程。

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是大明的西邊區域。

朱由校只想在還健朗之前把整個地球都巡視一遍,這樣也算是看一看他自己這一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朱由校先是坐專列抵達聖彼得堡,然後從聖彼得堡坐巨輪去了哥本哈根,一路上把北歐巡視一遍後,再繼續乘坐巨輪去了大不列顛島。

現在的大不列顛島已經是大明的疆域。

而現在的倫敦一帶是由他的孫子朱和圩的藩國。

整個倫敦一帶已移居了不少漢人,且這里也出現了不少大明的園林建築。

朱由校在抵達倫敦後就下榻在了泰晤士河畔的漢普頓宮。

漢普頓宮本是英格蘭的皇家官邸,如今自然已成為了朱由校的行宮。

朱由校還去了英國國王的位置上坐了一會兒,體驗了一下。

另外,他還看見了被燒成廢墟的威斯敏斯特宮。

朱由校看見這廢墟很是滿意,他覺得這也算是一道很好的風景線。

接下來,朱由校就直接渡海去了法蘭西,且駐蹕在了凡爾賽宮。

不過,朱由校駐蹕在凡爾賽宮後不久,突然就收到了來自新任尼德蘭總督徐秉儀的奏報。

徐秉儀言整個尼德蘭突然爆發了瘟疫。

與此同時,朱由校又收到了好幾個西歐各藩的奏報說,他們那里也發生了瘟疫,且還因為旱災發生了大饑荒。

「這個跟這一帶連年戰爭有關,死傷的人有點多,然後加上工業化,大量農業人口變成了工人,以致于糧食大面積減產,且水利建設也因此不被各藩國重視,各藩國皆重視商業去了,干旱情況加劇也很正常。」

堵胤錫這里向朱由校分析了發生這一情況的原因,且建言道︰「陛下,臣認為,我們得提前回京師,以避免您也跟著受此影響。」

朱由校點點頭,道︰「那就提前回京。」

接著,朱由校又道︰「但這一帶突然出現大瘟疫大饑荒,朝廷也不能不管!不然,會影響經濟。」

堵胤錫道︰「現在的問題是各藩國互不統屬,這是不利于解決瘟疫和饑荒問題的,以臣之見,得授予一人臨時管制整個西歐一切軍政的大權才行,這人最好是皇子,不然各藩國不一定听話。」

「讓朱慈煒負責此事,委他以宗人令之官兼任歐洲留守,統籌各藩國抗瘟抗饑荒之事,以及協同各中央官衙調糧調醫療資源諸事。」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

處理這些事,朱由校還是比較放心交給朱慈煒來辦的。

只是堵胤錫有些不放心,道︰「陛下,這樣畢竟是把皇長子置于險地?」

「執政者就得有這種逆行而不畏生死的勇氣。畢竟同瘟疫一樣凶險甚至比這更凶險的權力斗爭會更多。」

朱由校這時候回了一句。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堵胤錫听朱由校這麼說,倒也沒只回了一句︰「是!」

朱慈煒在接到旨意後,便正式啟程從京城出發,倒也沒有因西歐現在時疫流行,而有絲毫的遲疑。

他知道他若是遲疑,他父皇會輕看他的。

此時的西歐剛剛結束了朱由機等發起的大叛亂,尤其是奧地利一帶,因此變得十分蕭條,統治體系再次遭到破壞,也就使得這一帶的瘟疫和饑荒更加嚴重。

朱慈煒不得不下令讓李定國的部隊和朱由棍的皇屬軍對這一帶實行封鎖之策,同時,他自己在抵達華沙後,就宣布在直接在離大明最近的瘟疫爆發點——布達佩斯城實行封城,阻斷基輔去其他各地的道路,禁止這一帶的西夷遷徙。

但這一帶的許多西夷人是崇尚自由的,當初大明在向西擴張時,他們樂于被大明解救為自由民,從而擺月兌歐洲貴族的控制,但現在,成為自由民的他們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已非常崇尚自由,尤其是在城市里的商人和手工業者,現在,朱慈煒這樣做自然遭到了他們的抵制,他們不願意配合朝廷的措施,而影響自己的利益。

因而,許多西夷人在得知命令後,竟更加瘋狂的在命令執行前,往四處逃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