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一章︰融會貫通

一縷甜美清柔,似乎還夾雜一絲俏皮的聲音傳到庭院中︰「今夜是王伯設宴,不宜見血,我在這里謝過你了。」

李逸之呵呵一笑,道︰「你這謝意也太過敷衍了些吧,不如現身一見。」

「相見正如不見,青璇這次是奉娘親遺命,特來為兩位世伯吹奏一曲,此事既了,青璇去也。」

余音裊裊,很快就消散了夜色中。

跋鋒寒眼中精光閃爍,他連忙身形一縱,追著聲音消失的方向而去,傅君瑜也連忙跟上。

王通這時大步走上了前來,笑著道︰「王通見過楚國公,恭喜楚國公擊敗飛鷹曲傲,大漲我中原武林之威。」

這時,歐陽希夷和王世充等人也紛紛走上了前來,拱手拜見。

李逸之朝眾人回禮,最後才對王通說道︰「王先生是前輩,晚輩是末學後進,稱我逸之即可。這次打擾之處,還望王先生見諒。」

王通撫須一笑,對李逸之的謙虛很高興,好感大增。

眾人一番寒暄後,李逸之便被簇擁著進了主堂,其他人也紛紛跟了進去,宴席繼續,氣氛更加高漲。

一番宴飲後,王世充忽然說道︰「不知道楚國公這次北上,可有什麼要事?」

此言一出,周圍一靜,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逸之。

畢竟李逸之可是堂堂楚國公,不在江都坐鎮,而是秘密前來北方,一看就知道所圖不小。

李逸之輕笑一聲,淡淡道︰「鄭國公不必多慮,我也就是靜極思動,所以想四處走走。」

此時的王世充還沒有稱帝,他和元文都、盧楚等擁越王楊侗為帝,被封了鄭國公。

王世充自然不可能相信李逸之的鬼話,要不是這里不是他的地盤,他都想直接派出軍隊來圍剿了。

王通見氣氛有些僵,他對王世充心中微微不滿,連忙笑著說道︰「久聞楚國公畫道入聖,不知道王某可否厚顏求取一副?」

李逸之想了想,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一來王通是主人家,他不好駁這個面子,二來他忽然想拉攏王通了。

王通此人乃是當世大儒,影響力極大,又有無數門人弟子,如果能夠招攬到對方,那江都方面的人才問題,基本上就可以解決了。

並且,有著王通這塊招牌在,日後他率軍北上,也能夠很快安定地方。

王通興奮不已,他連忙喊人去準備筆墨紙硯,以及各種繪畫顏料。

其他人也是紛紛羨慕不已,先不說李逸之的畫已經是如何,單憑李逸之的身份,他的畫作也是無數人爭相收藏的絕品。

很快,筆墨紙硯等就準備好了。

李逸之提起毛筆,便快速繪畫起來,筆尖在畫紙上劃過。

或許是因為‘神’大漲的原因,李逸之這次作畫更加地得心應手,以往不明白的地方,似乎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把古典畫法和素描畫法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半個多小時後,李逸之放下了畫筆,心中頗為振奮。

周圍的人紛紛圍過來觀看,所有人都是心神一震,眼神震驚。

在片刻寂靜後,一陣陣喧囂的震驚聲,此起彼伏。

「這,這畫像也太真實了,我感覺比王先生本人還要真實。」

「豈止是真實,更重要的意蘊。看著這幅畫像,我仿佛看到了無數儒家至理。」

「對!對!對!我還以為就我一個人出現了這種感覺,在看著畫像時,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先生教我背論語的情景,一句句論語,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

王通看著畫像,他渾身顫抖,面色潮紅。

那怕他是當世大儒,此刻也依舊忍不住欣喜若狂。

因為李逸之這幅畫不僅真實,更是蘊藏著無盡的儒家真意,他似乎化身成了聖賢。

這就像是大寺院里最為雄偉的佛像,人人看到它,都會生出一種叩拜、皈依的情緒。

這已經是有畫入道了,此畫可為絕世瑰寶。

並且,只要此畫不毀,他王通便可以名垂千古,令無數後人瞻仰。

或許以前,稱李逸之為畫聖,有一些高贊的意思。

但是現在,卻是真正的名副其實。

忽然,王通反應過來,既然李逸之能夠畫出儒家真意了,那麼想必也是飽讀詩書之人。

他轉頭說道︰「楚國公,沒有想到你不僅武功絕頂,畫道入聖,同時也是滿月復經綸啊,

希望今夜你可以留宿府中,我們也好論道一番。」

「好!我也正想向王先生請教。」李逸之微笑點頭。

他雖然不是純正的儒生,但是儒家經典,也是爛熟于心。

畢竟他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如果不用來學習,那就太浪費了。

在倚天世界近二十年,他除了練武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讀書。

無論是儒家經典,還是道佛典藏,甚至醫術及他雜書,可謂來者不拒。

歐陽希夷和王世充等人,眼神都還直勾勾地盯著畫像,恨不得據為己有。

王通見此,他連忙一揮手,真氣在畫面浮過,把墨跡蒸干,然後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這可是他準備作為王家的傳世之寶的,怎麼可能讓給外人。

其他人紛紛看向李逸之,只不過那怕是歐陽希夷,都不敢開口求取。

畢竟,人家身份擺在那里,對方肯幫王通作畫,已經是看在對方主人家的身份上,不好推辭。

如果他們貿然開口,結果就只有被拒絕,自己找面子丟。

李逸之的一幅畫,把宴會推向了高潮,同時也到了落幕的時候。

眾人紛紛告辭,王世充也離開了。

至于歐陽希夷,他本來就是來拜會王通的,自然是要住在王府里。

李逸之把單婉晶送走了。

臨走前,單婉晶滿眼復雜之色,本以為對方就是登徒子,沒有想到卻是大名鼎鼎的李逸之。

「關于合作的事情,我想我娘是不會拒絕的。不久後,我們便會南下,返回琉球。」

李逸之嗯了聲,說道︰「如果我還沒有回揚州,你們可以直接去找田文,就說我吩咐的。至于具體如何合作,你們再談。」

送別單婉晶後,府內的其他賓客也都離去了。

李逸之和王通來到了一座偏堂,兩人相對而坐。

王通不愧是當世大儒,對于儒學各經典都有著非常精闢獨到的見解,這讓李逸之大開眼界。

畢竟他並沒有認真鑽研,在深度上,自然無法和王通這樣的大儒相比。

但李逸之有著後世上千年的知識面,無論理學,還是心學,都是儒學重要組成部分。

特別是心學,王陽明更是號稱儒家之集大成者,李逸之本身,也是心學的擁躉。

對于李逸之提出的心學理念,王通自然是震驚無比,差點膜拜。

畢竟,他如今只是在研究前人的思想,而李逸之已經自成一派了,這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