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興兵滅漢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短板理論

不過,神棍頭子朱元璋和神棍的頭號幫凶劉雲霄卻沒有讓陳友諒「隔日再戰」的打算。

回撤的徐達和雲霄早就與接應的常遇春匯合,騎兵開路步卒斷後,迅速地聚攏到洪都附近,甚至比朱元璋的本隊還早到幾個時辰。稍事休整之後,就在次日黎明前,對陳友諒發動了總攻。

這一次總攻,朱元璋根本就沒有什麼計劃可言,說白了,洪都城外巴掌大的地方,直接成建制地圍過去,其他人不管,只要陳友諒和他心月復大將的腦袋。很多部下都不理解,沒有組織的圍等于就是放陳友諒逃跑。面對部下的質疑,朱元璋只是笑而不答,他在等陳友諒的水師。

雲霄當初給朱元璋的建議就是,在洪都城下先拖,拖得陳友諒的部隊疲憊不堪,然後出動陸上大軍「圍殲」。這種圍殲不是要「全部殲滅」,而是要把陳友諒的陸上部隊打殘打散,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然後坐等陳友諒的水軍來接應陸上部隊,這個時候,慌不擇路的陸上部隊肯定會亂哄哄地涌上水軍的船只,一堆亂軍沖上船,不但不會增加水軍的戰斗力,反而會給水軍的作戰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到時候,陳友諒在水軍上的優勢就被這股亂軍扯平,圍殲水軍的時刻就到了。

簡單概括雲霄的策略,那就是以洪都為誘餌吃陸上部隊,再以陸上部隊為誘餌吃掉水軍,然後慢慢宰割陳友諒。毫無疑問,陳友諒沒有雲霄這般花花腸子,當他看到徐、常、劉三桿將旗的時候,攻下洪都的心思早就灰飛煙滅。怎麼來形容陳友諒的判斷呢?用比較好理解的方式來說,那就是朱元璋麾下統帥值滿分的徐達,武力值滿分的常遇春,加上所有屬性全滿的作弊人物劉雲霄突然帶著大堆的騎兵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傻子也知道朱元璋這是玩命來了。朱元璋的本隊還不知道在哪兒等著自己呢,湯和、胡大海、楊靖、趙德勝、朱亮祖、郭英、耿炳文、李文忠、馮勝足夠組成一張潑天巨網了,自己的「六十萬大軍」已經變成人家的點心了。

早就被火銃火炮嚇得不行的漢軍士卒,看到大撥騎兵沖了出來,立刻撒丫子就跑。沒辦法,陳友諒那點錢全花到水軍上去了,寧可給船蒙上鐵皮,也舍不得給步卒穿上鐵甲。別說踫上應天的騎兵,就算是應天的輕裝步卒,也比漢軍耐砍得多,自己想做英雄,也要看一看形勢。

早先的時候,張士誠錢多,陳友諒人多,朱元璋也就只好躲在應天端著皇覺寺化緣的破碗到處「廣積糧」。一年兩年沒什麼,這麼多年下來,像朱元璋這樣如此緊巴過日子,早就攢下了豐厚的家底。而不善經營的兩位也早就把錢糟蹋得差不多了,有句話叫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朱元璋窮日子過慣了,不在乎再過十幾年窮日子,而這兩位和多數人一樣,但凡手上有點余錢,總想著如何花出去。

一般地,窮到底的人,最知道如何節約,不會亂花一個銅板;真正的富翁,更是知道什麼地方該花錢,什麼地方不該花錢,知道錢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的人,想不富都難。而陳友諒和張士誠兩位,用國人最形象的一個詞來形容︰暴發戶。也就是,破壞是高手,生產則沒本事,暴發戶的財富來得太容易,所以花起來的時候也不心疼。

列位看官,咱們不妨回憶回憶歷朝歷代泥腿子起義時的情景,開始的時候,要麼砍腦袋死,要麼餓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反了吧!等後來有了家底,窮怕了的兄弟們往往就露出了暴發戶嘴臉,什麼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來了。仔細看看每一代亂世不難發現,陳勝吳廣是暴發戶的始作俑者,西楚霸王雖然值得慨嘆,但也沒擺月兌暴發戶的所作所為,張角張梁張寶就更不用說了,黃巢就是個劊子手,以此類推,會過日子的往往笑道最後。

後世評論史實的時候,往往會從經濟、生產力、民心、戰斗力這個順序依次去考量一個勢力最終取得天下的原因。但元末的時候,朱元璋偏偏這四樣都不佔優勢,卻笑到最後。經濟不如張士誠、陳友諒;生產力大家都一樣,民心比不上韓林兒也比不上陳友諒,戰斗力跟韃子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很多人歸結為朱元璋耍陰謀詭計,這話有失偏頗,要知道爭奪天下不是一年兩年,陰謀詭計一次兩次或許得逞,幾十年功夫不可能次次得逞。而爭奪天下正如同高考,以上四門總分最高者勝出,看上去張士誠、陳友諒、韃子都是「單科王」,可除了自己最強的那一科之外,其他幾門都是不及格;而朱元璋雖然沒有任何一門「單科」領先,可每一樣都不是最差,榮獲「總分王」。用最流行的話說,短板理論。朱元璋這個木桶的木板雖然都不是最長,但他裝的水最多。

朱元璋算是會過日子的,這也是他屢次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陳友諒的水軍出現在江面的時候,朱元璋在松一口氣的同時也吃了一驚︰陳同學的船太大了!

看著江面上如同小山一般緩緩移動的巨艦,雲霄也是暗稱僥幸。幸好自己沒有腦袋發熱讓自己的便宜岳父去和漢軍的水軍死磕,應天水軍的船只遇上陳友諒的大船,就算接舷戰,還要準備梯子才能爬上人家的船,小一點的直接就被碾了。

劉基則在朱元璋身邊嘆息道︰「如此巨艦,不知要糜費金銀幾何!這許多金銀若是用來置辦鐵甲、戰馬,漢軍在陸上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擊!」

朱元璋呵呵笑道︰「陳友諒在應天被咱們俘獲了那麼多大船,為了能壓住咱們,他也是被逼的!只不過太舍本逐末了,逐鹿中原,終究還是要靠步卒騎兵,他的船再大,也只能固步于水道!」

劉基點頭道︰「大哥說得對!船大了,能控制住長江一線不假,可也就限制了陳友諒的勢力範圍,縱然勢大,也離不開江河。如此巨艦,雖然讓自己得一時之安,卻喪失了進取中原的心哪!」(稱霸海洋雖然是王道,可古人的思維和現代人是有差別滴)

亂軍之中,雲霄清楚地看見了陳友諒的王旗正在向岸邊靠攏,準備上船,于是直接朝徐達使了個眼色,兩人同時一聲大喝揮動兵器沖了過去。

此時的陳友諒只是看到自己的部下一片混亂,但畢竟與應天兵馬相比,人數多出來不是一點半點,自此失敗還是不太可能的,頂多被朱元璋剜去一塊肉罷了。看到自己的部下蜂擁上船,雖然場面混亂了一些,可到底在被圍殲之前都能上船了。自己的水軍本來就比朱元璋強,加上這些上船的士卒,水戰早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正在放心的當口,陳友諒卻看到兩個殺神揮動著兵器,帶著一標騎兵朝自己沖殺了過來,一看兩人的旗號,陳友諒的心登時就涼了半截。就在自己嚇得快站不住的時候,自己的耳邊傳來一聲斷喝︰「陛下休要驚慌,末將張定邊來也!」回頭一看,卻是自己的心月復大將張定邊帶著親兵策馬迎了過去。

雲霄在馬上遠遠看見,扭頭朝徐達道︰「四哥且去擒那陳友諒,我來會會這廝!」徐達應了一聲,拉轉馬頭帶著騎兵繞開張定邊,而雲霄則將手中鐵槊一抖,大喝一聲迎了上去。

「當!」雲霄和張定邊錯身而過,兩人兵器相交,閃出一道火花。

「好手段!」雲霄只覺得手臂一震,一股巨大的力道傳了過來,當即拉過馬頭細看那人,「來將通名!」

「沔陽張定邊是也!來將可是應天劉雲霄?」

雲霄心中一凜,張定邊可以稱得上是陳友諒麾下第一猛將,也是第一智將,天文地理、兵法岐黃樣樣精通,在漢軍中素有威名,當初早就有了和趙普勝、倪文俊、徐壽輝差不多的聲望,陳友諒的大軍多半是靠這個人物撐起來的。

人物啊!心中微微贊了一聲,大喝道︰「劉雲霄在此,張將軍且來一戰!」說罷,揮動鐵槊直沖上前。

張定邊使的是一把精鋼打造的長槍,從槍頭到槍身皆是精鋼,看上去不大,實際上也有百多斤重。看到雲霄沖了過來,也是槍花一抖,直刺了過去。

「叮!」槍槊再次相交,兩人又是錯身而過。

「好槍法!」雲霄大贊道,「武穆一脈竟有如此傳人!」

張定邊拉住槍勢,反手朝雲霄肋下刺去,朗聲笑道︰「算你識貨!看我夜叉探海!」

雲霄調轉槊尖,黏住張定邊攻來的槍頭,順著槍身滑向張定邊持槍的雙手,用的也是岳家槍法的招數,眼鏡已經瞥上張定邊腰間掛著的熟銅 ,口中喝道︰「且看閣下撒手 !」

(11月了,請大家多多支持,求票求點求收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