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81章 他又想變制!(求月票)

柴升躬身道︰「甘蔗種在水田中,佔用糧食的耕地,臣以為不可!」

種甘蔗,與種桑葉一個道理,佔用民田。

蔗渣不值錢,但田值錢。

「臣贊成柴大人,蔗渣不值錢,若紙張不值錢,也不好征稅。」王瓊考慮到賦稅。

紙張一文不值了,征不到幾個銀子。

嚴成錦從袖口中掏出一物,柴升和王瓊臉色緊張。

「陛下請看,這是臣繪制的大明山河盛世圖。」

蕭敬愣了一下,踩著碎步走下來,將圖接了過去。

弘治皇帝嘴角挑了挑,看不懂這圖是什麼意思,黃一塊青一塊紅一塊的。

「嚴卿家,這圖怎麼看?」

「黃色為我朝的谷物分布,青色為茶葉,紅色為棉花。」

這麼一說,馬上就變得豁然開朗。

難怪,江南黃色為主體,青色和紅色交夾,江南本就是魚米之鄉,谷物為主。

廣東則是花花綠綠,顏色斑駁,代表著各種谷物皆有。

嚴成錦在圖上畫了一大塊︰「甘蔗雖少,卻能在兩廣種植,臣請諫朝廷,在南方增設農產易市衙門,此乃是盛世的關鍵。」

封建社會,最有價值的資源是土地。

他繼續道︰「大明掌控東方一半疆域,地大物博,卻未將土地的價值利用起來。」

就如後世的稀土資源,沒掌握稀土的開發技術前,稀土以低廉的價格賣到國外。

掌控稀土的開發技術後,稀土價格漲了十倍。

土地的正確開發方式,是耕種,如今大明的海禁已開,缺的是商品的種類。

但大明的棉花、甘蔗、黃麻等經濟作物,始終無多少人種植。

傷農。

一來,是會侵佔百姓原本不多的良田。

若由朝廷的屯田營種植,則不會傷害百姓的土地。

二來,百姓不知道賣給誰。

弘治皇帝有點反應不過來,一臉茫然︰「農產易市衙門?」

諸公滿臉問號,以至于大殿陷入沉寂中,可又裝傻充楞,不願請教嚴成錦。

劉健隱隱猜測︰「可是茶馬易市?」

「劉公睿智,但與茶馬易市有些不同,百姓是賣家,朝廷是買家。

諸公可知,百姓為何不敢種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物?」嚴成錦問道。

「為何?」

「因為不知賣給誰。」

種稻谷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種棉花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

百姓不敢用僅有的田地,去種其他植物。

導致棉花等物雖有價值,卻一直推廣不開來。

嚴成錦道︰「百姓將種植的農產,賣給朝廷,換取銀子,棉花和甘蔗等物普及,可緩解百姓饑寒,盛世可待。」

大明是人口大國,就注定了它也是農業大國。

否則,光是饑寒就能把大明拖垮。

談何盛世?

「陛下,他這是變制!他又要改制了!」

柴升算是听明白了,饒了一大圈,此子的目的,是改制!

諸公如夢初醒,瞪著嚴成錦,差點就讓這個家伙騙過去了。

張家兄弟一愣一愣,望著嚴成錦。

「柴大人所言不錯,新立衙門,確是變制。」嚴成錦道。

朝廷以買家身份,收取百姓的農作物,是頭一次。

弘治皇帝蹙著眉頭︰「這不是與民爭利?朝廷向來不插手坊間的買賣,你竟要朕出銀子,收購坊間的貨物?」

高皇帝有制規定,不可與民爭利。

李東陽頷首︰「且收來的農產,用于何處?蔗渣能否做紙張,還不知道,僅是你的猜測。」

「那臣讓宋景試試?」嚴成錦問道。

出了奉天殿,曾鑒跟在他身後,一猜就知道他要來工部。

這天底下,除了宋景和謝丕,再難找出這麼厲害的匠人。

嚴成錦找到宋景,直言︰「以賢可知道,京城紙貴?」

「知道,嚴大人可是有什麼東西要做?」宋景微微躬身道。

「本官以蔗渣做紙張,工藝應當與如今造紙術相似,你試試,在工部呆了半年,也該升遷了。」

嚴成錦估模著,如今九月,又快要到年末了,一年一度請賞的時候。

曾鑒深深地看了嚴成錦一眼,欲言又止。

甘蔗在京城並不好找,這是貴族的消遣之物。

尋找了幾日,才在保定府找到買甘蔗的。

時逢十月,正是甘蔗收割的季節,商賈們從南方運些到北方,數量卻不多,只有二十根,貴的嚇人。

甘蔗雖能存儲兩月之久,但卻不便運輸。

宋景買下後,便送來嚴府給嚴成錦品嘗,再將蔗渣送去良鄉。

何能咽了口唾沫,陪著笑臉︰「少爺,您吃不吃?」

「不吃,你吃了把渣都吐出來。」

若是不提醒,這狗奴才連渣都能吃下去。

半日後,蔗渣送去良鄉,宋景依照楮樹皮制作紙張的辦法。

將蔗渣倒入石灰水中,放入楻桶中蒸煮八日,等到八日後,打開楻桶取出煮爛的蔗渣,再倒入漂塘里清洗。

除去其中的硬物,等待漿液凝結,生成紙張。

「光看這漿面,還真像紙張!」

工程師們大喜,黃白的漿面,就像一張黃色的宣紙一樣,只是,很臭……

可半日過去,紙張卻無絲毫動靜,依舊是清水。

「小宋師傅,可是哪里做錯了?」

「紙漿不粘。」

宋景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漿水干了之後,竟不黏在一起。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站在欄桿旁眺望,似乎在望朱厚照的方向。

雖平日總罵這逆子,可總歸是他唯一的兒子,大半月不見,眼楮卻漸漸地紅了。

蕭敬知道陛下嘴硬,心腸卻軟得很︰「陛下,太子有皇天佐佑,一定能安然歸來。」

「嚴成錦的紙張,做得如何?」

「沒做成,听廠衛說,還剩兩根甘蔗,做不出來就沒了。」

弘治皇帝有些慶幸,幸虧沒讓此子立令狀。

這樣即便做不出來,也不算欺君。

「農產易市衙門,蕭伴伴怎麼看?」

「奴婢以為,純屬嚴成錦想變制。」

「放肆!朝中大臣是你能菲薄?」

蕭敬嚇得噗通一聲跪下來,是您讓我說的啊,咱可太難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轉身吩咐道︰「命王瓊來見朕。」

不多時,王瓊來到大殿中,朝弘治皇帝行禮後,不知所措地站在大殿中。

「王卿家,玉米、番薯、花生等物推廣後,納了多少糧食?」

玉米、番薯和花生算作是農稅,交稅交實物,不是交銀子。

王瓊為難地道︰「不多,玉米兩千石,番薯三百石,花生二十石。」

夏稅剛核算完不久,他都記著呢。

弘治皇帝暗暗咋舌,怒聲道︰「為何這般少!」

「臣也不知為何,推廣不下去。」王瓊不敢抬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