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驅離紅毛

此時此刻,紅毛最大的一艘蓋倫船上。

船長喬斯維特,正用千里鏡看著遠處出擊的明軍水師。

「一群小船,船小炮少,船板也不堅固,幾炮就能摧毀了。」他傲慢地說道。

「大人說的對,這些該死的明朝水師,竟然不知道誰強誰弱,他們很快就會知道大人的厲害!」一個通譯在那里卑躬屈膝地說著。

「哼,先給他們發送旗語,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肯答應我們自由貿易,將當前的港口作為一個自由貿易港口,我們就退兵,否則的話,我們就會打破他們的艦隊,將他們都送進海底喂鯊魚!」船長傲慢道。

「是。」大副回答道。

立刻派人去打旗語。

這邊看到了那里的旗語,然而沒有一個人看懂。

聞人升自然是看懂了。

畢竟他經常在學習。

這個世界的知識能找到的都在學。

「他們在說什麼?」總兵周明奇怪道。

「他們在說,必須讓我們答應他們,給他們一個自由貿易的港口。」聞人升說道。

「豈有此理,朝廷對外貿易自有法度,豈有他們自專之理?」周明頓時勃然大怒。

這就是雙方的分歧所在。

其實這個時候的西洋人看待大明,還是看待一個龐然大物。

即便是澳*一地,也是靠著蒙騙和賄賂得來,而且還要時常討好當地官吏,要做很多事。

是慢慢地才建立起炮台,建立起自己的統治。

但大明仍然有著所有權。

他們最想要的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買賣。

然而對外貿易一向是朝廷控制藩國的手段,以朝貢貿易為主。

很多小國往往一年選擇幾次朝貢,導致朝廷虧本太大,不得不限制次數。

朝貢就是大明吃虧,用來約束和安撫藩國的。

為什麼不開放自由貿易?

一是擔心內外勾結,造成內部不穩。

二是擔心西洋人擅自進入大明內部,導致內部動蕩。

三就是大海商們的暗中阻止。

如果朝廷選擇自由貿易了,那他們那些大海商還怎麼靠著壟斷對外貿易,賺取高額利潤?

所以他們也有動力推動朝廷禁海禁商貿。

聞人升沒與總兵周明解釋,他知道人的思想是難以改變的。

尤其是這些成年人。

而他現在也不能用先進理念去解決這事。

所以他必須找一些現有的思想來解決。

「子曰,有朋之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何朝廷不歡迎紅毛人?」聞人升反問道。

「那自然是紅毛人來我們這里,多作奸犯科,勾結倭寇,劫掠海邊,甚至屢屢生事。」周明不加思索道。

聞人升點點頭。

對方說的這些,都不是假的。

這年頭的海商,就是弱為商人,強為海盜。

他們來到大明海岸邊,看著富庶的村莊,能不生出強擄之心?

不可能的,老老實實地交錢貿易,那是在大港口。

如果在海邊停泊,上岸之後,指望那些憋得發狂的水手們不去強擄,那是不可能的。

而這恰恰給封建官僚們制造了太多難題。

還不如一禁了之。

反正大明本來就有海禁的祖宗之法。

只是到了現在,只停留在官方口頭上的禁止,根本沒人能真正落實下去。

各地大海商紛紛自己備貨,與紅毛人貿易。

但紅毛人並沒滿足這種有中間商的貿易模式。

利潤會被狠狠刮掉一大部分。

比如生絲就是如此。

直接去采購80兩銀子一擔,要是通過海商的手,就要140兩到170兩,但轉賣到島國,能夠達到280兩。

這樣的利潤,誰能不眼紅?

要知道從大明到島國也沒有太遠。

只要備好貨物,打通關節,這生絲就是白撿的錢啊。

為什麼需求這樣高?

因為絲綢是上等人穿的。上等人集中了大量財富,衣服又是需要經常更換的。

而且上等人們不會穿舊衣服,窮奢極欲是和平時的常態。

有著大量金銀,衣食住行中,就是衣服消耗最頻繁。

其他幾樣都是有很多限制的。

這也是為什麼工業革命首先爆發在紡織業中,這是一樣的道理。

一個富貴人家可以每年換新衣服,一年換一百一千件。

有的富家女子,光衣服就裝滿幾個屋子。

而吃飯卻不可能吃這麼多,而且食物也不方便長途轉運。

至于住所,也是一次修建好,就很少再建造了。

行走,很多人就在一個地方一輩子不動彈。

可以說封建社會,只有衣服才是需求沒有上限的一種產品。

生產多少,只要符合了貴族的口味,都能給你買走。

窮奢極欲,就是一個寫實。

比方一個貴族,上廁所前是一套,上廁所後又是一套。

上廁所後就將內衣直接扔了,給下人們穿,自己徹底換一套新的。

這樣下來,一年上700次廁所,就要換700套新內.衣。

夸張?

並不夸張,看看曹雪芹描寫的自己家生活,吃一頓飯要吃2000兩銀子。

就知道穿這些衣服根本不算什麼。

富貴人家的女子,不會穿舊衣服,去年,上個季節的衣服,絕對不能帶到下一年度來。

不然的話,就是你家世衰落了。

反正是處在上升期的大小家族,盛時的家族,都要穿新衣。

這才是為何德川幕府時期,島國對生絲如此渴求的緣故。

上等絲是絡繹不絕。

這時,聞人升繼續說道︰「打敗紅毛人一時容易,想要打敗一世難,就好比草原之虜,因為他們冬季貧寒,他們如果不想餓死,就要南下強擄。而他們這些年不強擄,是因為開了大量馬市,大量草原北虜不需要強擄也能靠牛羊馬匹換取足夠過冬的食物,久而久之,他們就陷入了一種對比,只要交換就能活下去,去強擄還會被打死。」

「當然肯定還是有人要強擄的,那麼我們就不停打死強擄的,留下的只有交易的。這樣交易者就會活下去來,強擄者就會死去。」

「如此剩下的就是願意交易的人。」

聞人升這樣說道。

周明若有所思。

這不是什麼新思想。

而是早就有人總結過的。

想要開草原太平,不能離開貿易。

但貿易的本質是要賺錢。

如果朝廷不賺錢,那是堅持不下去的。

和北虜的交易是很賺錢的,朝廷能得到廉價的馬匹耕牛,還有羊肉羊皮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物資。

所以一直堅持了下來。

也讓北虜慢慢松軟,腐化失去了戰斗力。

這很正常,在交易中活下來的人,不會想著沒事就強擄,那容易沒命。

只有在強橫時才會強擄。

「難道對付紅毛人也要這樣做?可是紅毛人是海上而來,他們貿易了他們有錢了,只會繼續造大船,越來越強大,和北虜完全不一樣的。」周明到底是能做到總兵的人物,一眼就看出雙方不一樣的地方。

「呵呵呵,說的好,是啊,這就是雙方不一樣的地方。」

「那我們該怎麼對付紅毛人呢?」周明為難道。

聞人升說道︰「想要對付他們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自己也通過貿易不斷強大我們自己,不斷建造大船,建造巨炮。」

周明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

「太難了,我們的人有了錢只會買宅子買田地,他們可不會繼續去投資更大的船,更大的炮,對他們來說還是陸地上的富貴安穩,能傳百代,海上的事,誰也不知道一個海難就沒了,十萬家產,也抗不住一次送的。」

聞人升笑笑,周明果然不愧是一鎮總兵,看事還是看得非常清楚。

這個問題的確難以解決。

因為這就是海商大多數的通病。

即便是雄霸東南海面的鄭家,也是陷入了守戶犬的境地,不想繼續出擊,繼續擴大,而是正如周明所說,買田造屋,在中左所建立鄭家的基業。

等到滿清佔據大勢,又想謀求新朝富貴,坐視明朝皇帝被殺。

放棄了自己的大好海上基業,沒一點自立雄心。

說實話,要是李自成能有鄭家一年數百萬兩銀子的海貿收入,非得笑出聲來,能將滿清能打跨。

派一只偏師,從遼東上岸,打游擊,拿手好戲。

滿清派兵入關,他們就上岸,滿清回軍,他們就離開。

論游擊,李自成可是集大成者。

而且他們和大明不同,大明的大部分軍隊都不能正面對抗滿清一萬之眾。

滿清歷來入關之前,都是留守有一萬人的。

但這一萬人,對付不了李自成的老本軍馬。

多年練出來的精兵還是能夠以2︰1的比例,3︰1的比例打敗滿清的。

當時一片石的戰斗,也是先打得吳三桂要敗,隨後才輸給了多爾袞的偷襲。

之後失去了這一波最精銳的老本人馬後,後面就是一仗接一仗的輸掉。

也是因為沒有火器,窮啊。

聞人升現在點點頭,的確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不能用後世思想,必須從現有的思想中找出路。

這也是金甲神人的限制。

正當聞人升有所決定時,戰斗已經打響。

總兵于大濤帶著快船一路飛奔,這時敵人艦船的炮火已經開始轟鳴。

敵人的艦炮能打出七八里遠,應該是18磅以上的重炮。

現在明朝頂多有著九磅,六磅,四磅的小炮。

而且鑄造的也不是紅衣大炮的規格。

而是以前的小炮和各種火炮。

要等到一兩年之後才學會了鑄造紅衣大炮,進而建立了堡壘防守戰術,能夠靠大炮防守成功重要的堡壘。

這時,聞人升看到快船的速度,正在加快。

水手正在奮力劃槳,借助風帆,速度還是比那些減慢速度,進入戰斗模式的蓋倫船快得多。

如果它們不升滿風帆,快船大概在半小時後能夠接近對方。

但是如果馬上開始逃離的話,那肯定可以順利逃離。

對方不慌不忙地用炮轟。

打了許久,一次數十發炮彈的情況下,這個年頭按照百分之一二的命中率,終于打中三艘快船。

其中一艘被打穿船身,很快就要沉沒,兩艘被打傷。

不過傷了三艘快船,剩下的快船已經開始一口氣涌了過去。

左右包抄。

這時對方的大船已經發出旗語,自行逃散。

蓋倫船掛滿風帆,開始轉向逃跑。

其實它們已經位于順風的地方,時刻都能逃跑。

如此一來,在快船接近之前,它們已經達到最高速度,而這時水手們體力耗盡,沖刺不起來。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手逃走。

這一次戰斗充分展現了雙方海上的巨大差距。

那就是別人的船,跑得快,打得準,炮多,炮彈也多。

這樣的話,如果一直打下去,就是自己一方損失日益增多。

但同樣,對方的大船沒有辦法圍困住港口,他們還沒有掌握制海權。

因為它們不能靠著大炮在快船拼刺刀之前,就擊毀它們。

只能被驅趕離開。

這就像被步兵驅趕走的騎兵。

它們還是掌握不了主導,但是能夠制造很大麻煩。

聞人升看到這里也是有數了。

對方的大船能夠遠洋,而他們的快船卻只能夠在近處,在海港近處佔據優勢。

剛剛的戰斗,其實如果對方的船只再靠近幾里,就跑不掉了。

至少要有兩艘被焚毀。

這意味著他們明朝水師還是能掌握近海的制海權。

這就意味著雙方在海上還能平分優勢。

這也是紅毛人被打退的基礎。

如果真是清末,對方的蒸汽鐵甲艦,根本不怕這些小船火船,可以近海遠海全部控制,那就只有屈膝投降了。

不像現在這樣,水師還能屏蔽近海防御,敵人沒法進攻港口。

他們如果想要去別的地方轟擊港口,也要小心背後被從其他地方沿著海岸線調來的船只包夾攻擊。

所以這種後來能用的轟擊港口戰術,此時不能用在大明身上。

這次戰斗好處就是將對手給驅趕走了,名義上還是勝利。

達到了戰術目的。

但是自己一方損失一艘,傷了兩艘的。

這還是對方沒有太多時間慢慢轟擊。

畢竟海岸邊風向復雜。

如果真到了大洋上,他們必然會全部損失的。

快船也不能靠近對方。

這樣的戰斗,打上三場,明軍水師肯定會很快破產的。

一艘快船也很寶貴的。

那是絕對不能支持下去的。

本來朝廷就沒有給什麼軍餉,全靠一省之地自己籌措,

還是聞人升自己報效了銀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