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

1631年6月底,南下艦隊到達瓊州半個多月後,瓊州海峽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全境封鎖」。

所謂的全境封鎖,很簡單︰日夜有人巡邏。電影里面大佬發狠,「一只蒼蠅也飛不過去」的場面,通常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擁有技術的穿越者想要做到封鎖瓊州海峽是很容易的。因為瓊州府距離海峽對面最近的徐聞縣,只有區區20公里海路。

也就是說,只需要在夜間安排一兩艘帶著夜視儀的巡邏艦,就可以做到切斷海峽。

雖說這年頭不流行夜航,土著船只沒事不會趕夜路,但這是一種姿態——封鎖海峽,代表著穿越勢力將自己的意志、武力、政治影響力、商道護衛能力投放到了這一地區。

換句話說︰老子來了。

清晨,船型修長,月兌胎于早期縱帆船的台江級150噸輕型巡邏艦,在海峽中拉開了三條相隔5公里的並行線。白色的三角帆靈活轉動吃風,船只似箭一般在洋面上馳騁。

從6月底的那一天起,任何出現在海峽的船只,不論是在近海沿岸行駛的漁船還是笨重榔的商船,不論是看似無害的海盜船還是囂張的歐式武裝商船,統統會被巡邏艦攔截並檢查。

這個過程必然不會平靜

中古時代通訊落後信息傳播速度極其緩慢。當白沙新港這邊熱火朝天搞基建殺氣騰騰放惡犬時,瓊州周邊大部分的船只自然是不知道消息的,跟遑論那些萬里赴東亞的殖民船了。

所以初次遇到拉網式巡邏的土著們,頓時遭了重︰不服從命令的,第一時間享受炮火打擊待遇。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先開炮,再開炮,然後詢問對方身份。

要知道,這一輪拉網巡邏可不是下鄉給貧困戶送溫暖。某種程度上來說,穿越勢力就是要靠炮火來宣示主權,所以稍有不從就開炮以便增加威名傳播速度。

在這個過程中,正兒八經出海捕魚的漁民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損失。畢竟開著破船,船艙里有魚的,大都是老實過日子的人。看到怪船沖過來,再看看上面閃著青光的炮口和官府的認旗,也就不做反抗了。

正牌海盜在這一輪突如其來的打擊中遭受到的損失最大。

原本出海就繃緊了神經的海盜,看到遠方沖來的艦艇,再看看上面官府的旗幟,大多都是要反抗一下的,再不濟也要做出跑路姿態。

因為他們很清楚,真要是被官府停船檢查,那空空如也的魚艙就會瞬間暴露自己的屬性。

然後海盜船就被炮火洗地甲板了。

死了的扔進大海喂魚,僥幸活下來的關進底艙。等這些人再一次從底艙鑽出來時,迎接他們的是戴著大蓋帽的親人和熱情好客的勞改營。

同樣挨打的還有歐式船。

一部分經常在東亞混的船只,看到熟悉的曹字認旗後,會降帆和來人接洽。而另一部分不知道深淺的,則會擺出防御姿態。

這屬于正常反應。畢竟殖民者萬里迢迢前來,一路上遇到的牛鬼蛇神太多,鬼知道這些快船屬于什麼勢力。

下一刻,看到同樣推出舷窗的炮口,噸位遠遠小于武裝商船的巡邏艦便繞過來船走人了。然而武裝商船上的殖民者前腳剛松一口氣,後腳,地平線上卻又冒出來了醒目的白帆,以及淡淡黑煙。

吃水達到400噸的「有光級」驅逐艦,是專為海戰設計的風帆炮艦。這一級炮艦上安裝有十門8-12磅機械鍛壓拿破侖炮,戰斗力完爆以運貨為主的歐式商船。

接下來就是正規海戰了。

不過戰斗通常都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擁有先進觀瞄設備和遠射程快炮的一方,很快就會讓對手知道厲害。大多數的船長在水手死亡三分之一後就會立即下令升起白旗——商船上的炮火完全沒辦法對對手造成傷害,這太令人絕望了。

升起白旗後,商船會被押送到白沙港接收處理。這個可以參考城管將小販的三輪車拉回去後的一系列節目。

血與火的教訓無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短半月時間,以瓊州為中心的周邊海域,場面猶如被台風刮過一般。現在但凡是吃海上飯的,無論什麼勢力,都曉得瓊州來了強龍,劃下了規矩。

既然腿粗的劃下了規矩,細胳膊的就得遵守——不遵守的倒霉鬼都下海喂魚了,運氣好的進了勞改營。

于是乎,周邊的漁民老老實實去了神應港,登記注冊報備,準備參加什麼勞什子「漁業合作社」。

而周邊的海盜們自然也開始銷聲匿跡。有暫時收手觀望風向的,也有跑路去其他地方繼續做買賣的。

不過跑路這種消極應對方式終歸不是辦法,因為主要矛盾不但無法解決,反而日趨嚴重︰封鎖瓊州海峽後,掛著白帆的船只開始擴大巡邏範圍,將整個海南島囊括在了其中。

其實有明以來,乃至更早的宋代,海南全境就一直在官船巡邏的範圍內。只不過明末朝廷財政崩盤,之前所謂的定時巡視也就變成了虛應故事。

現在接盤俠來了。

包括三亞這種在明代屬于鳥不拉屎的地方,都開始有了快船巡邏。配合著府衙傳來的公文,令這些偏荒之地的官員士紳民眾們一度懷疑人生︰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現在只要上報匪情,不出兩日之內,準保有快船殺到,不光是洋面,還有持著怪異火槍的官兵上岸,滿世界抓捕賊人。

偏偏這些快船補給時還大手大腳掏出了銀餅子,令土著一夜間變得趨之若鶩,人人爭當內鬼,再不是之前看到怪船就全體跑路的尷尬場面。

如此一套大封鎖模式搞下來,從南亞進入大明的海路就算是徹底被封鎖住了︰瓊州海峽不說,從三亞到越南順化之間的直線航道也被封鎖,片板不得下海除非去有關部門蓋章辦證。

這下海盜們徹底萎了。想冒充漁民都不行會被拉去和人合伙買大船捕魚,從此走上勞動致富的不歸路。

一部分人就此認命,剩下頭最硬的那些只好和前輩們一樣南下北部灣。可憐他們不知道的是,用不了多久,就又要和那一面可怕的曹字認旗見面了

就在海峽拉網半個月後,接到沙邵二人組對形式感到樂觀的電報後,內閣又向瓊州派遣了大批人員物資。

作為1631年度乃至今後幾年內最重要的南下計劃,穿越勢力肯定是要投放大量資源來保證計劃順利進行的。所以一等瓊州這邊落定腳,廣州方面便馬不停蹄地派出了後續支援。

後續支援數量龐大。其中首先是數目達到十二艘的台江級護衛艦,其次是兩艘最新成軍的有光級驅逐艦。

軍艦之後,是數量達到十二艘的800噸級運輸船隊。

運輸船隊這一次來瓊州,裝載了大量工程材料,其中不乏水泥鋼筋這一類價格昂貴的施工物資。另外,大批糧食日用物資乃至鐵絲網等等雜貨也搭載了不少。

最後是人。

伴隨著海量物資前來的,還有大批工程機械人員。這些人材眼下都是遠比物資珍貴的資產,他們中很多都是穿越眾辛苦擠時間當夜校老師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可以說是彌足緊要,身價超過等重白銀那是一定的。

最後,還有穿越勢力最為珍貴的財產︰穿越者本身。

這個位面身價最高的,不用問肯定是穿越者。用等重黃金來計算的話貌似有點羞辱穿越者這個詞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知識傳承,遠遠超過了那些黃金的價值。

隨船而來的不光有物資和技術人員,還有多達5人次的穿越眾。這幾位後來者將會和邵強沙正明一起,組成南下軍政集團,分散布點,攻略南洋諸國。

進駐瓊州的第一階段任務到此就算是完成。至于後續工作,既然已經有了援軍,邵強也就順勢交給了其他人。

接下來,瓊州這邊就要兩條腿走路了。一邊要發展當地經濟,另一邊則要搞好基礎建設,做好南下前進基地的本職工作。

本職工作是什麼?就當前局勢而言,前出至越南安南某地,佔領並修建一處橋頭堡,就是這個。

有沒有確切的目的地呢?這個在南下艦隊組建之時就已經確定了︰安南鴻基港。

鴻基港位于越南東北部,瀕臨北部灣的西北側,是後世越南北部重要煤炭輸出港。

港口附近的鴻基煤田最早是由法國人開發,生產優質動力煤。

鴻基港周邊的動力煤儲量達到了20多億噸,表土薄,利于露天開采,是越南也是中南半島最大的煤礦,是東南亞最大煤田之一。

而鴻基港這年頭還沒有鴻基港,只有原始的下龍海灣。下龍海灣就在北部灣中部,距離海口的直線距離只有350公里。

換句話說,哪怕按照現時穿越勢力混合船隊5節/小時的標準速度,從白沙新港到下龍灣,也不會超過30小時的航程。

如果船隊全是軍艦的話,那速度就沒譜了,順風情況下,朝發夕至是完全有可能的。

于是邵強他們就出發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