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时此刻的张丹青,心情郁闷无比,要让自己去参与削藩,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差事,更何况和他一起亲自执行的,居然是李景隆这个大草包。这就让张丹清感到满脸的郁闷和委屈了,出于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对李景隆这个人物和性格以及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无比熟悉的,用草包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而从政治立场和站队的角度来看,李景隆这个人,妥妥的是一个望风使舵的利己主义者,只要利益和收益足够让人动心,在关键时刻,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组织给出卖掉。

既然主子和皇帝都能够被他随意的出卖,更何况是和自己一起办事的同僚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办事,张丹青不由的内心充满了不靠谱的感觉!偏偏这个李景隆在此时此刻的政治环境和京城背景之下,可以说的上是一个颜值和口才都非常出众的大帅哥,整个京城的精英阶层,从皇帝到知识分子圈子里,都对他的知兵之能极为推崇和赞誉不已。处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张丹青偏偏还无法推迟和拒绝!

在历史上,李景隆的确长得帅,然而,他在战场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英姿”,因为他被后人戏称为“常败将军”,正是有了他的4次“帮忙”,朱允炆才会一败再败,朱棣才会入主南京。

有人说,李景律能是朱棣的“卧底”,本文,笔者不谈论剧情,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明朝曹国公李景隆,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还原一个真实的“李九江”。

一、李氏爵位传三代,皇亲贵胃小公爷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章大封功臣,当时一共封了6公28侯。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的“六公”是六个人,即: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魏国公)、常茂(郑国公)。

实际上,洪武三年的“六公”,并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其中,曹国公这个爵位,除了封给李文忠外,还封给了李文忠的父亲李贞,用朱元章的话说,这叫“父子同爵”。

李文忠是朱元章的亲外甥,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明朝开国之后,李文忠在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徐、常,他被封为公爵,理所应当。那么,朱元章为什么要封赏“寸功未建”的李贞呢?这是因为李贞是朱元章的姐夫,他是朱元章在濠州的众多平辈亲戚中,唯一一位活到明朝开国之后的。

而景隆,则是李贞的孙子、李文忠的长子,是曹国公府的“小公爷”。换句话说,朱标、朱棣与李文忠是姑舅表兄弟;朱棣是李景隆的表叔;而朱允炆则是李景隆的表弟。

史书中没有记载李景隆的出生年月,不过,由于李文忠只比朱元章小11岁,朱棣又是朱元章的第四子,所以,基本可以推断出李景隆和朱棣的年龄应该相差不大,算是同龄人。

《明史·李景隆传》记载: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李景隆从小都做过良好的文化熏陶,不仅通晓经史,而且长得相当英俊,朱元章比较看重他。由于李景隆出生于名将家庭,他从小就被父亲李文忠重点培养,在军伍中接受训练。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章追封他为岐阳王。三年后,李景隆继承父亲曹国公的爵位,正式成为大明朝的“公爵”。当时,在大明勋贵中,能和李景隆并列的“将二代”,也只有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了。

在朱元章后期,开国名将大多去世或老迈,李景隆受到了重用,《明史》云:

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意思是,李景隆屡次到各地去练兵,并负责和西番互通茶市和马市。洪武末期,朱元章让李景隆掌管左军都督府,并加封太子太傅。明朝的左军都督府是五大都督府之一,掌管全国五分之一的兵马,李景隆能掌管左军都督府,足以说明他受器重的程度。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章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对李景隆甚是倚重。李景隆帮建文帝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活捉周王朱橚。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当时距离朱元章去世尚不足3个月,朱允炆便听信齐泰、黄子澄二人的建议,开始削藩,而第一个被削的“倒霉蛋”,便是朱元章的第五子周王朱橚。

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封地在河南开封。《明史·周王橚传》记载:

帝使李景隆备边,道出汴,猝围王宫,执橚,窜蒙化,诸子并别徙。

李景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抵抗,以练兵备边的名义带兵路过开封,然后出其不意地包围周王府,捉拿朱橚,将朱橚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蒙化,朱橚的几个儿子也分别被流放。

李景隆兵不血刃便拿下周王,干得非常漂亮,朱允炆从此对李景隆更加信任。岂不知,这种信任,最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从李景隆的出身以及他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是极其幸运的,身为皇亲国戚、名将之子,从小便被寄予厚望,也因此得到了两代帝王的重用。

二、老友相见挥兵戈,李帅惨败忙遁逃

建文元年七月,在朱允炆连续削掉五位藩王,特别是在湘王朱柏被逼自杀之后,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终于决定举兵“靖难”。北平附近毕竟是朱棣的地盘,20天之内,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全部被朱棣攻破。

朱允炆在得到朱棣“反叛”的消息后,并没有太多惊慌,他带领朝臣祭告太庙,将朱棣废为庶人,然后下旨,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将,北上平叛。

耿炳文是朱元章众多开国名将中仅存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是武定侯郭英)。此人最擅长防守,当年耿炳文守长兴,让张士诚十年间未曾西扩一步,可见其防守能力有多强悍。

然而,朱允炆却让耿炳文带兵去进攻,结果,燕军以逸待劳,在真定打了耿炳文一个措手不及。耿炳文兵败,立即转攻为守,双方进入僵持阶段。朱棣知道,若耿炳文决定死守,以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击败耿炳文的。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出了一个昏招。

朱允炆认为,耿炳文老了,他虽然止住了颓势,但距离平定叛乱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朱允炆决定换帅。

由于开国名将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二人,郭英又常年疾病缠身,不适合做主帅,所以最好从第二代将领中寻找代替者。当时可供选择的人有两个,一是魏国公徐辉祖(徐达长子),二是曹国公李景隆。但考虑到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怕他和朱棣有瓜田李下之嫌,黄子澄、齐泰等人便上奏推荐李景隆。

《明史·李景隆传》记载:

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

在齐泰、黄子澄二人的共同举荐下,朱允炆决定以曹国公李景隆替换耿炳文,担任大将军,带兵50万北伐。为了表达自己对李景隆的信任,朱允炆亲自到江边给李景隆送行,还按照古礼行“捧毂推轮”之礼,这是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较为隆重的礼遇。

是年九月,李景隆一路调兵遣将,来到河间。朱棣是李景隆的表叔,又和同龄李景隆,相互知根知底。他听闻李景隆的到来,甚为轻视。《明太宗实录·卷四》:

上语诸将曰:“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朱棣的意思是说,李景隆是在安乐窝里长大的,不仅骄傲自负,还缺乏勇气和谋略,如今朝廷将全副身家托付给他,简直就是“自坑”。

事实证明,朱棣的预言完全正确。朱棣让妻子徐氏和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老巢,自己亲率精锐先攻打永平,再奔袭大宁。注意,大宁即现在的内蒙古的宁城,位于北平的东北方向,而李景隆的大军在北平南部,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方向上,朱棣这是压根没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李景隆熟读兵书,他想用“围魏救赵”之法,没有管朱棣,而是直接率军攻打北平。

此时燕军精锐皆跟随朱棣在外,城内都是老弱病残。朱高炽在姚广孝的帮助下,提前做了充分准备,李景隆围攻几天,几次都被朱高炽击退。《明史·李景隆传》记载:

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最惊险的一次,李景隆麾下将领瞿能差点攻破了张掖门,但李景隆怕瞿能独得战功,下令撤回。因此,李景隆在围困北平两个月未得寸功。

直到当年十一月,朱棣挥师北平,李景隆在郑村坝迎战朱棣,此一战,朱棣麾下头号战将张玉连破李景隆七营,朱高炽在城内也擂鼓呼应,结果李景隆军心大乱。《明通鉴·卷十二》记载:

连破其七营,遂逼景隆。燕将张玉等列阵而进,乘胜抵城下,城中兵亦鼓噪而出,内外夹攻,景隆师溃,宵遁。

李景隆兵败如山倒,急忙下令撤退,南军丢盔弃甲,相互踩踏者不计其数。若不是李景隆跑得快,他可能就成了燕军的俘虏。

《旧五代史》中有句话,笔者一直非常喜欢:

“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用这句话来对照李景隆,简直是天上地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李景隆作为主帅,打仗寸功未建,逃跑却出奇地快。实乃忘了为将之本分!

三、主帅无能赛赵括,将军开门迎燕王

李景隆兵败后,远在南京的建文帝朱允炆却没有责怪李景隆的意思,他认为李景隆之所以会兵败,是因为权柄不够,各方人马不能严格执行军令。因此,朱允炆赐李景隆“黄钺弓失”,给了他“专征伐”之权。

次年四月,李景隆和老将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人会师真定,合兵约60万,进驻白沟河(河北雄安境内),打算再次和朱棣会战。这一次,李景隆败得更加彻底,《明史·李景隆传》云:

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

一战即溃,李景隆不仅抛弃了全部的辎重,还闹了一个“单骑走德州”的笑话。

此战之后,南军战死十万余人,投降者更多,燕军缴获的马匹和粮草不尽其数。从此,朝廷疲软,短时间内再无力组织更强大的兵力来对付朱棣。

白沟河之战后,李景隆几乎是一个人逃到德州,随后德州失守,李景隆又逃往济南。若不是济南有盛庸和铁铉二人拼死抵抗,李景隆这一次可能就要被活捉了。

直到此时,朱允炆终于看清了李景隆的能力,他下旨召李景隆回京。当初极力推荐李景隆的黄子澄这一次突然对李景隆发难,《明史》云:

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

黄子澄请求朱允炆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但朱允炆并没有问罪于李景隆的意思。此后,御史大夫练子宁、御史叶希贤、宗人府经历宋征等20余人纷纷上疏,恳请杀李景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朱允炆仍旧不听。

南宋文学家徐钧曾写过一首诗: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这首诗说的是战国时的赵括,他是名将赵奢之子,对兵戈之事侃侃而谈,赵王用他来替换老将廉颇,最终酿成长平兵败的惨剧。而本文的李景隆,也是名将之子,也被人寄予厚望,也是替换老将,最终也以惨败而归。

历史轮转,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李景隆全军溃败,何其相似。

不过,李景隆比赵括要“幸运”,因为赵括一战而亡,李景隆却被朱允炆保全了。

李景隆被召回后,盛庸、吴杰、铁铉、平安等将领虽有心平叛,但一方面南军实力大损,另一方面临阵经验略逊于朱棣,再加上建文帝的蹩脚政策,造成南军越来越被动。建文四年,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悔之晚矣!

不过,这个时候,李景隆又“出力”了。《明史》记载:

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左入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燕军刚渡过长江的时候,建文帝惊慌失措,方孝孺为了振奋士气,再次提出杀李景隆。建文帝不仅没有答应,还派李景隆和茹瑺等人去往前线和朱棣谈判,提出割地求和。朱棣不答应,后来朱棣攻打南京城,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朱元章第十九子)背叛建文帝,打开了金川门,朱棣的大军得以入城。

朱允炆听闻南京城破,纵火后失踪,靖难之役到此结束。李景隆开门迎敌的举动,在史书上称为“金川门之变”。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李景隆的戏份十足。对于朱允炆来说,李景隆有四大过错:

其一,攻打北平不胜,阻止瞿能攻破张掖门,功败垂成,此为嫉贤妒能;

其二,郑村坝之战,迎战不力,被张玉的冲击吓退,有失为将之道;

其三,白沟河之战,全军溃败,丢弃辎重,南军从此一蹶不振,此为再负君恩;

其四,朱棣兵临城下,他临阵倒戈,开门迎“寇”,此乃不忠不义。

以上四点是李景隆专坑建文帝的地方,也是他四次“帮”朱棣之处。因此,后人对李景隆在靖难之役的立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事实上,朱棣登基后,李景隆的种种“待遇”,更加让人怀疑。

四、降者反转为功臣,太宗捧杀李九江。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在南京登基。那些参与靖难的功臣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朱棣的封赏。不料,朱棣第一个封赏的人却是李景隆。《明太宗实录》记载:

以曹国公李景隆、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左、都督佥事陈瑄有默相事机之功,加封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

注意,朱棣不仅保留了李景隆曹国公的爵位,还加封他为太子太师等职衔。最让人不解的是,朱棣封赏李景隆的原因是说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这6个字,堪称精髓,几百年来,尚且没人能完全参透……

而根据《明史·李景隆传》记载: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意思是,朱棣不仅封赏了李景隆,每次上朝,朱棣还让李景隆站在诸臣的最前面,位于班列之首。这样一来,李景隆就犯了众怒。

首先,那些为朱棣卖命的武将们肯定有意见,凭什么自己拼杀四年,还要站在一个降将后面?

其次,那些投降朱棣的建文旧臣们也有意见,大家不明白,这么一个草包将军,有什么资格率领群臣。

也许朱棣是真心要抬举李景隆,也许朱棣是要捧杀,就这样,李景隆成了众失之的。

第一个和李景隆过不去的人,正是他当年的大仇人周王朱橚。朱橚是朱允炆第一个削藩的对象,而负责抓捕朱橚之人,就是李景隆。

永乐二年,早已恢复王爵的朱橚上奏弹劾李景隆“至邸受赂”;接下来,刑部尚书郑赐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成国公朱能弹劾李景隆暗中图谋不轨。

李景隆蓦然回首,发现皇亲(如朱橚)、文官(如郑赐)、武将(如朱能)全部都在针对自己,好在朱棣并没有将李景隆问罪,只是罢免他的职权,让他在家当一个赋闲的公爵,仍享受朝廷俸禄。

不过,那些人一旦要弹劾李景隆,哪能让他轻易月兑身。接下来,以礼部尚书李至刚为首的文官纷纷弹劾李景隆,弹劾的奏折如潮水一般涌入朱棣的御桌上,诸如“在家中接受跪拜”、“无人臣之礼”、“大逆不道”等罪名都被按在了李景隆的头上。朱棣大怒,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圈禁于家中。

朱棣靖难虽然有被逼的成分,但不能否认他残暴的一面,特别是他镇压建文遗臣,轻则杀头磔刑,重则诛灭九族。但是,他对李景隆始终没下杀手。《明史·李景隆传》云:

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李景隆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冤情,曾绝食十日,但并没有饿死。直到永乐末年,李景隆才病故。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懦夫一生可以死很多次,而勇者一生只死一遭。

当年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北上,朱棣说李景隆缺乏勇气,果然,他连绝食都能失败的人,何来血勇可言?

五、大将实非真草包,景隆首鼠转卧底

李景隆在建文和永乐年间的种种遭遇,让后人很难去理解他。有更多的人认定了他的“草包”属性,也有人怀疑他就是朱棣的卧底。

要评价一个古代将领是否合格,必须用战绩来说话,李景隆的连续兵败,导致南军损失惨重,已经证明了他的确是个“草包”将领。然而,如果说他是朱棣的卧底,是不是就说明前期他的种种失败就是有意为之呢?毕竟,朱棣和李景隆年龄相彷,或许两人从小的感情就深厚,而且,朱棣登基后,对李景隆的礼遇也非常离谱。这似乎更加坐实了他“卧底”的身份。

那么,“草包”和“卧底”这两个词,到底和李景隆有没有关系呢?

首先,李景隆不是绝对的“草包”将领,他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的,但和朱棣相比,的确有差距。其次,他最初也不是朱棣的“卧底”。

第一,以李景隆第一次领兵北伐为例,当时朱棣率军攻击大宁,李景隆直捣北平的策略是没有错的。他之所以没能拿下北平,一方面是因为北平城坚池深,朱高炽和姚广孝守城有方,另一方面也是李景隆决心不够,存在“两头下注”的心思。

之前提到《明史》中的一段记载,李景隆麾下将领瞿能差点攻破了张掖门,李景隆怕被瞿能抢了功劳,下令撤军。这一段很值得人思考,试问:当时李景隆乃是三军主帅,不管哪个人攻破北京城,功劳不都是李景隆的吗?他怕谁和他争功?既然不怕瞿能争功,他为何阻止瞿能破城呢?很明显,他存在“两头下注”的可能性。

从撤下瞿能,到遭到张玉攻击时的撤退,李景隆将战争的节点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见,他并不是十足的“草包”。

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作为大明朝最顶端的勋贵,李景隆并没有站在朱允炆的角度来打这场仗,当然也没有站在朱棣的角度,他是站在他李家的角度。

在他的内心深处,不管朱允炆还是朱棣谁能取胜,如何保证李家长盛不衰,才是李景隆当时考虑的问题。

第二,李景隆有没有可能一开始就倒向了朱棣呢?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也是没有的。毕竟,如果他故意兵败,他也要想到建文帝会如何处理自己和李家上下。这一点从他兵败后,黄子澄等人要杀他以谢天下时,就能看出来后果。

靖难之役本就是朱家叔侄内斗,李景隆作为他们共同的亲戚,不会从一开始就偏向一方,他要做的,是观望形势,等时机成熟,好获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郑村坝之战,李景隆本不打算取胜,只不过没料到张玉进攻得如此勐烈,所以他趁势撤军。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本来就没有取胜的决心,再加上他的确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惨败收场。但如果说,李景隆从一开始就是朱棣的卧底,可能性不大。

第三,朱棣登基后,《明太宗实录》记载了封赏李景隆的那段记录:

以曹国公李景隆、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左、都督佥事陈瑄有默相事机之功……

巧合的是,在此之前,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朱允炆曾“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左入燕军,割地请和……”

或许大家也大家注意到了,这两段记载中涉及的人员名单,几乎全部吻合。也就是说,李景隆、茹瑺、王左等人,以建文帝使臣的身份去和朱棣谈判,朱棣本来没有答应割地求和,但后来这些使臣都成了朱棣封赏的功臣。这说明:这些使臣在和朱棣接触的时候,他们已经倒向了朱棣一方。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李景隆看时机已经成熟,他要做出选择了。因为一方面朱棣占了很大的赢面,另一方面方孝孺又要杀李景隆。所以,接下来李景隆才会打开金川门,助朱棣占领南京。

确切的说,在靖难之役的前期,李景隆并不是卧底,但等他代表朱允炆去和朱棣谈判的时候,他才成为卧底,这就是所谓的“默相事机之功”。在此之前,他也不是“草包”,他只是还在观望,还在两头下注。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思是说,只有到了寒冷的季节,才能看到松柏的挺拔和坚毅,比喻那些不改初心之人。而李景隆,恰恰是这句话的反面。

呜呼,大明朝开国封爵,曹国公世袭罔替,然而,第三代曹国公早已有了自己的小九九,这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也是大明朝的悲哀。朱允炆识人不明,用人不善,以至于自食其果。

既然有着这样的一个背景,摆在张丹青面前的两条路就很明显了,要么做历史上的一个,原本就并不存在的冷眼看客,自己以不作为的形式,不从中干预和介入,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一切悲剧和笑料,如实的上演!

另外一个选择和道路就是,尽自己在历史上的先知先觉,尽一切可能的扭转这本不该发生的历史笑料,但问题是,任用李景隆为讨伐朱棣的大将,其实当时朝廷之中,也是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的,但并没有改变朱允文的信任和决心,作为皇帝最讨厌的大臣之一,张丹青也不觉得自己能够劝得了!更别说有所改变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