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辗转流离在中原 第三卷 第四十九回 人情事故

右北平的城门楼之,姜游正站在那里望着天空发呆。

大致的方略,陈宫也说得差不多了,其余的则有待细细考较。看看天色已过正午,陈宫也得去忙如何犒军、如何整编的事。这话又说回来,这一类的事总不能让姜游这个位者去忙?所以这会儿的姜游反到成了个闲人。

闲归闲,姜游的脑子可没有闲着,有在将陈宫之前所说的各类事情仔细的考较,每每想到点什么或许有用的事,便会马在笔记本记录下来。

脑子这么不停的运转,时间稍久也难免会感到疲惫。看看笔记本已经记录好的那些,姜游揉了揉双眼再掐掐太阳穴,收起了笔记本打算先休息一下再说。接着俯身往城墙下略一眺望,却发现一身便装的赵云正牵着马缓步走出城门,看样子好像是想到哪里去。见到这般情形,姜游想了想之后便在城门楼唤道:“子龙兄意欲何往?”

赵云闻声回望,见是姜游便拱手一礼道:“右北平是云年少之时的仕主之地,今日无甚杂务,所以想去各处走走看看,权当是故地重游。”

姜游想想自己现在也没什么事,不如和赵云一起去走走,于是就向赵云开口问询。至于赵云到也没有推辞,于是二人带了十余从骑,徐徐的策马而行。

右北平这里大战方过数日,根本就没什么景色可言,所入眼的尽是军民在如何的打扫战场而已,因此姜游与赵云一开始聊的也都是一些没有油盐味的闲话。但有一条,就是赵云远远的望见北面五胡与辽东的降俘在受劳役之时,眼中闪过的却尽是忿怒之意。

姜游一直都很留心着赵云的神态,此刻见赵云如此,心中多少明白了点什么,当下便开口问道:“子龙兄,你似乎对这些五胡贼寇恨意颇重?”

赵云回转过神,看看姜游之后随即轻叹了口气再点头道:“不错……云本常山真定人氏,而常山距离北境边关虽不近,却也并不算远。若是轻骑直行,也就是两、三天的路程而已。”

赵云比姜游年长几岁,这会儿不过五十出点头,反算一下就可以知道赵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正是东汉末年恒、灵两帝朝政最为腐败的时候,而那个时候北境的五胡早已经不将汉王朝当回事,对北境百姓更是劫掠成性,那赵云小时候对五胡的罪行看得绝不会少。换言之,就是赵云对五胡的仇恨是从小时候就在心里扎下了根的。

姜游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些,再拿眼扫了扫那些五胡降俘,却也是从鼻孔里喷哼了一声道:“这些五胡贼寇,现在罚他们做苦役,也算是罪有应得!”

赵云亦闷哼了一声,再回头望望右北平城,却又轻叹道:“姜夷州,你可知云当初择主之时为何会弃袁绍而追随伯圭将军?”

姜游多少已经猜出一些,但想想这会还是装傻比较好,所以是摇了摇头。

赵云现在是故地重游,心中感慨连连,话自然就多:“其实当初的北境之地,袁本初都还只是于董卓入京之后才到的渤海,而那时的幽并之地,可投之主尚有刘虞。”

姜游道:“刘虞不是被伯圭将军所灭的吗?”

赵云再哼一声道:“灭的好!刘虞太过迂腐,一味的向五胡部族讲究什么以仁德感服,却不知五胡部族不服教化,越是只对他们讲求仁德,他们却越会以为你好欺负!刘虞治北境,真不知害得多少我大汉边关百姓为五胡所害。相比之下,伯圭将军娄征五胡,当年的白马义从更是令五胡贼众闻风丧胆,伯圭将军所治之境亦从无五胡之患。只是可惜啊……”

姜游扬了扬眉头:“那袁绍呢?”

赵云摇头道:“且不论袁绍是如何的色厉胆薄,难成大事。只说他取冀州之后便与伯圭将军相争,为此亦多向五胡部众拉拢聚势,却又因此害得北境百姓多为五胡所掠。云正是因为如此,才率乡人投至伯圭将军帐下的。因为只有当时只有在伯圭将军的帐下,云欲效卫、霍那般征五胡之愿才能得偿。”

姜游听到这里时真的很想问赵云一句“如果公孙瓒没有死,你又会不会去追随刘备”,但想了想还是别问的好。这时赵云又拔转了马头,往某个方向行去。姜游看看赵云走的方向,已经明白赵云是想去哪里,但姜游没有出声,而是召了召手,让从骑一起跟。

果不其然,姜游与赵云等人走出数里,却是来到了一处墓陵。只是这处墓陵早已残破不堪,只有依稀的石碑的字迹在告诉他人,这里埋葬的人就是公孙瓒。

看看残破的墓陵,赵云忍不住长叹了一声,翻身下马之后抬袖掸去了墓碑的杂土,继而便大礼见拜。姜游亦下了马,但没有靠前去,而是静静的在稍远处等赵云先行完了礼再说。

过不多时赵云礼罢,姜游这才走到近前。亦参了一礼之后,姜游向赵云道:“去年我到右北平的时候寻乡人问询过,乡人说是袁绍把伯圭将军的遗体安葬在这里的。”

那年头的诸候都是这样,除非真的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否则对对手的遗体都会依礼安葬,像曹操安葬了吕布、袁绍之类的就都是如此。反过来说,这也是一种当时的基本道德标准,一但有违对自身的名望不利。比如武子胥开棺鞭尸的事,就一直为人所不耻。而袁绍是个“重虚名”的家伙,自然不会去犯这种众怨。

赵云细看了一下碑文之后道:“这碑文尚新……”

姜游道:“去年我到右北平的时候曾来拜祭过伯圭将军。那时见这陵墓已年久失修,便命人重修过,因此碑文尚新。只是这次的五胡之乱,鲜卑军兵势大,我等也实在是护不住这陵墓,因此才会又残破成这般模样。”公孙瓒死在官渡之战之前,到姜游抵达右北平的建安二十三年都将近二十年了。

赵云叹道:“云理会得。战乱之中,活人尚且难保自身,死者的陵墓谈何护之?只是……姜夷州,云有个不情之请……”

姜游摆摆手道:“不必多言,伯圭将军的陵墓再迟一些我定会命人重修。”

赵云躬身一礼道:“大恩不言谢!”

姜游再摆摆手:“子龙兄不必如何。在我心中,伯圭将军或许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但却是一个能将五胡贼寇打得不敢犯境的国之栋梁,值得我尊敬。”

赵云点点头,随即问道:“却不知姜夷州此战过后又当如何?此一战,姜夷州兵马钱粮折损颇重,然以鲜卑为首的五胡之乱已然十去其半,姜夷州是不是准备收兵还夷?”

姜游看看赵云,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之前我已经与公台先生计较过了。用我的话说,凭什么只能是五胡贼寇犯我大汉疆界,却不能是我大汉兵马征讨五胡,打得他们数十年之内不敢有所举动!?所以这场仗我还要打下去……子龙兄,你是不是想归还刘皇叔处了?”

赵云亦摇摇头:“主公既然已得两川与汉中,蜀中势安,正需养民收心;而曹操蒙五胡之乱,亦无力对主公用兵,想来数年间主公那边并无甚大战之事。再者今日的主公帐下谋臣勇将比比皆是,多云不多,少云亦不少。到是北境这里,云既得此机,也想驱众入漠,算是得偿年少之时的胸中夙愿。姜夷州,举兵征讨五胡之日,但有用云之处,云定然听令而行!”

姜游心说得!赵云这是铁了心的要去打五胡了。不过这样也好,云哥是什么样的人物?收是收不来了,但能帮忙帮到底,对姜游来说还是求之不得的。

——————

接下来如何犒军、怎样酒宴都不必多提,只说犒军两日之后,陈宫与徐庶等人就忙着计较下一步该怎么走,赵云在接手夷州精骑的事。另一头的天津,邓艾已经带了五千精甲水军出发,而姜游这会儿却又成了个相对的闲人。

当然不是真的就有那么闲,在忙完了一些杂务之后,姜游终于抽出了时间,来到了右北平城中吕玲绮的居所。一进到内院,貂婵迎将来,却是二人相对无语了老半天之后,貂婵才轻叹道:“思归,你总算肯过来看看玲绮了。”

姜游无奈的亦叹道:“没办法啊,有些事我不能不顾忌着点……吕丫头现在怎么样了?”

貂婵回望了一眼吕玲绮的闺阁,再次的摇头长叹道:“你要我怎么去说?我只能告诉你,吕丫头全身下,能断的骨头几乎都断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能断的骨头到也一根没断。当时的吕玲绮挨的是乱蹄齐下,能有这种结果真的是万幸。这丫头也真是不要命,临战之时竟然将铠甲卸下!这是幸好她身还有一套南海鳄皮制成的皮甲,挡得住寻常的刀斩矛刺,不然的话……”

姜游这几日已经有从旁人那里听说到当日吕玲绮是如何拼命激战的事,这会儿也只能是不住的摇头。再望了一眼那边的闺阁,姜游轻声问道:“现在如何?我能不能进去看看吕丫头?”

貂婵点点头:“你早就该来看看吕丫头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