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249章 家访(一)

江上平明白了每一位父母都对儿女有着深刻的爱,也就不再苛责袁伟的父亲对儿子不进行当面批评的溺爱了。

尽管父母还有一点地没收完,大约还需要个两三天,但是江上平在星期天的早晨就踏上了归程。

时间总是很快,如梭的岁月织就了成功者的锦旗,也编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者的破网。

江上平一心想要获得一片锦绣,最起码也不能弄一张漏洞百出的渔网,在转过年来的夏天到来时不得不进行一次家访——袁伟要辍学,还有两个同学也要辍学,此时的班级仿佛洪水到来的水库闸门,一旦撕开口子就很难再迅速堵上。

昨天陈主任找自己谈话,说是听到有人反映江上平管理班级不够上心,对学生的思想变化不能体察入微,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

学生的思想波动又不是一道数学题,你以为说解决就连眼睛都不用眨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江上平刚刚搬上了新楼,却一直以来没有放松过班级的管理和对课程的思索与模索,现在教起课来似乎已经轻车熟路了,毕竟自己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

可是面对陈主任所说的食堂老师反映自己班级的就餐秩序不好、宿舍老师记录的自己班级学生就寝纪律不良、值周老师通报的自己班级卫生不够优秀,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食堂发生过撞洒了饭的情况,是自己告诉学生先堆在桌下,抓紧吃饭再收拾这一意外情况;男生宿舍有一天晚上刚睡下,就被对门而来的同学一推而掉了门划棍,谁让门框根本就是压缩板,拧不住螺丝,修理到熄了灯也没有弄上。

也许这些都是学生的借口吧,江上平相信学生。

人是活人,不可能不发生点什么,就是一个箱子你放在那里,也不会长时间没有一点变化吧?

哑口无言等于默认,默认的话就应该接受批评。

接受正面来的批评,有时候也要接受来自于侧面的批评。

学校这学期新换了门卫,是一位退休返聘的小老头,很爱聊天。常有家长来找学生或老师,正赶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在门卫室坐一会、聊一会。

“告诉你班家长再来的时候直接找你,别再门卫那耽搁。”一位师姐偷偷地告诉江上平,弄了她一头雾水。

前天有个女同学趴桌子上打蔫,江上平俯问了一下原因,又用手试了一下她的额头——这都快成了江上平关心同学的招牌动作了。

当知道女生肚子疼的时候,二话不说带上了医院,急忙用自己新买来的廉价手机拨通了家长的电话。

一个多小时后赶来的家长看着老师在照顾自己家孩子,一激动说了一句后悔的话。

“俺家孩子也说你对他们挺好的,不像门卫老头说的那样。”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儿瞪了一眼,“你瞪什么瞪,我说的实话。”

江上平突然想起来门卫老头是自己搭档的那个主科科任的姑父,原计划安排他当班主任的,就笑着摇了摇头。

“谁想说就说呗,我该咋做还咋做。”

好在这句话没有被拿来对付领导的批评!

“话不能这么说,事情也不能这么做。”这是师姐告诉自己的话,“咱们起早贪黑、挨饿受累忙活了一溜十三遭,不要功劳、不要苦劳,就那么点辛劳是不是尽可能不要被别人一句话就给消弭了。”

一时尴尬,谁也没话,之后江上平离开,他不知道的是这两夫妻因为这个事还起了分歧。

摩托车停在了村口树下,徒步走过来,江上平也想近距离的了解一下农村现在的情况,侧面思考为什么农村对孩子的上学如此无足轻重。

骄阳似火挂在半空,过午这段时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天中最热的辰光,你看,大道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老牛在大树下四平八稳地反刍,三两只鸡在围着老牛转着圈找牛虻、苍蝇来果月复。

远远就看见一个大房子门前的阴影里停着几辆摩托车,嘈杂的人声象吵架一样,热热闹闹的传过来,像极了城里的促销店、乡里的新开业大酒楼。

走到近处一看是一家小卖店,本着问路的精神掀起崭新的门帘,江上平发现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好使了——迎面两铺大炕,每铺大炕上都放着两台麻将机,几个人正围在桌边哗哗啦啦地搓着;半面环墙的地方是火墙,现在上面坐着一些看热闹的人、打扑克的人;侧面才是柜台,零散的堆着一些货物,柜台后面隐约还有人声。

这里更像一家明面上的赌馆,哪里像供应整个乡村消费的食杂店。

“你买啥?”一个胖胖的妇女带着一脸厚道的笑容。

“我想问一下李玉强家在哪?”

“谁找我?”从南炕的里面那个麻将桌上站起来一位上身光着膀子、大裤衩、脚下一双拖鞋的棒小伙,“没看见我正赢钱呢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