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最新章节 第十五章 大张旗鼓 (2)

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高青山去了一趟北京,专程去做课题评审的前期运作。六天之后,他从北京打来电话,向王院长汇报情况。

王院长,你好我这里的工作一切进展顺利,比预想的还要好。

高主任,你辛苦了。

该见的专家教授,我都见了,他们都很热情,也很支持。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我要向你汇报一下。评委组的副组长毛志国教授说,课题的选题还是很好,吻合当前的国家形势。但是,题目要改一下。他说,社会阶层呀,演变呀,冲突呀,这些都是一些十分敏感的字眼,怕到了上面审查时会引起疑义。他还是建议题目改一下为好。在毛教授的直接授意下,我把题目改为:关于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科学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他说,这样的题目,很正面,很积极,也非常紧扣高层的意图,到上面去通过的可能性最大。

那可要谢谢毛教授。他可是我们需要做工作的重点人物呀

我知道。毛教授那里,我已经做到最好了。他当时很高兴地对我说,他和你很熟悉,课题的事,他一定尽全力帮忙。他说让你放心。

你当面代我谢谢他。课题成功的话,我们一定请他来我们的课题顾问,让他到我们学院来指导工作。

好的,我一定转达。

唉,见到郑司长了吗?

见到了,一切OK电话里不好说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回去之后再给你汇报吧

那好那好

我已经定了后天的机票,很快完成工作就回去了。

好的,多多保重

一个月之后,上面来了研究课题的立项通知书,申报的研究课题通过了最终的评审,成为今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课题经费20万。研究时间为两年。通知书还说明了一些经费使用的方法,以及最后课题结题时的基本过程和要求等问题。

拿到这个通知书的时候,王院长,高青山都高兴得无法言表。王院长说,一定要好好地宣传一下,这可是一个大喜事啊

也许,这几年让人振奋的事情太少了点,领导们缺少了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宣传典型。终于有了这个机会,要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一次铺天盖地地宣传和鼓舞,也不失为一种领导的艺术。王院长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特意交代高青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在全学院掀起一次宣传报道的高潮,把影响做大做足。高青山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操作的,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主要采用了四个招数。

首先是公告:

当天,在学院的公告栏里,张贴出了一张大红喜报,上面写道:

特大喜讯

接国家社科办的通知,我院院长王华立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高青山教授的“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的科研课题,经过初选、专业学科组筛选、国家学科评委会的最后评审,获得了今年哲学与社会科学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这是中南理工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次获得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也是我院历年来科研课题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这对于提高我院的学术科研水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科研队伍,对于提升我院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声誉和知名度,都将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和贡献。按照学院有关的规定,将要对课题组进行奖励,以鼓励全体教师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地贡献。

特此公告

学院学术委员会

学院党院办公室

其次是校园的广播:

当天的学院广播里,“特大喜讯”是作为学院的重大新闻广播的,在高音喇叭里,一遍又一遍地滚动播送着。学生播音员也做了很好的配合,那声音,那语态,那情绪,都有了与特大喜讯的情景相吻合的激动表现,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公告上的每一句话,通过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中南理工学院的校园里,随风飘荡着。

这个特大喜讯,对于中南理工学院来说,是个鼓舞人心的好事。但是,一般人首先的反映,这确实是一个重大课题,那么多年,还没有在学院里听说谁拿到了它,今天它还真是登了中南理工学院的大门,是件好事。再往下听,是院长王华立和社会学系主任高青山的名字,也许,细心的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另一个问题,凡是重大的课题,为什么都是领导们的呀?这么多年,教师们虽然有不少的牢骚,但也见多不怪了,大领导,大课题;小领导,小课题;不领导,没课题。如今大学里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权力和资源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联系。

那时,几个走在校道上的教师们,还真是被这特大喜讯吸引了,他们站在那里,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开始了悄悄地议论。

一个教师说:国家级呀

一个教师说道:也只有院长们才能拿到这样的课题。

一个教师说:有权力就有资源。有了资源就什么都有了。

另一个教师说道:如果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就给他鼓掌,才更值得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下。

一个年龄稍大点的教师说道: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对于学院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

大家哈哈一笑,异口同声地说道:好事好事

教师们说说笑笑地走开了。

还有校道上的学生们,他们也听到了这个“特大喜讯”,但他们更多地是被播音员的激动嗓音所吸引。学生们听到了广播中的关键词,国家级呀,重大呀,学术地位呀,等等,当然,还有两个关键词也是记住了的,院长王华立,系主任高青山,这两个重点人物。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认知特点,学院的领导教师们很在意的东西,而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一个戴眼镜的男学生,站住听了几句后,摇了摇头,小声说了一句:干吗那么激动?

他身边的一个女生答道:表现欲

还有一招,在学报上发表人物专访,使宣传进入深度之中。

(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